俄乌冲突是冷战结束以来影响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世界主要大国和力量直接或间接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危机中。当前,各方势力激烈角逐,虽然战场走势仍有待观察,停战及战后安排事宜尚未真正提上日程,但俄乌冲突对欧洲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秩序的冲击和影响已充分显现。
一、俄乌冲突源于俄与美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俄乌冲突直接交战方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主要参与方分别是俄罗斯与美国及部分欧盟国家,其本质是美国发动北约机器并裹挟包含部分欧盟国家在内的西方阵营针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和围攻,反映了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结构性矛盾趋于白热化。
第一,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战略安全和国家利益造成巨大威胁和挑战。冷战后美国背弃了美苏当年关于北约不再东扩的政治承诺,不断蚕食和挤压俄罗斯西部战略缓冲空间,对俄罗斯安全和政治稳定造成巨大直接威胁。北约东扩至乌克兰,对俄罗斯战略安全底线和国家利益红线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此次俄罗斯主动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借以扭转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被动局面,提升其大国地位与博弈筹码。
第二,美国欲趁机打击战略对手并重树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整体实力虽然大幅下降,但其毕竟还握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庞大核武库,依然具备进攻北约和欧洲的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凭借自身巨大的油气与自然资源储量在欧洲和国际舞台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美国战略界从未放松警惕,以俄罗斯为冷战后主要对手的全球战略延续多年。这场冲突给美国带来难得的重新激活北约战争机器的机会,继续推行“压俄弱欧”坐收渔翁之利的战略谋划,重树美国世界领导力和全球霸权地位。
第三,欧盟被动卷入俄乌冲突凸显缺乏安全自保能力。这次欧盟高调介入俄乌冲突,除了美国的政治“绑架”外,还有几个原因值得关注。首先,欧盟对俄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心怀戒惧。其次,欧盟对21世纪以来俄借庞大能源资源优势和军事优势恢复世界强国地位的企图始终心存顾虑。再次,欧盟此举也有借共同外部威胁弥合内部杂音的考虑。
二、俄乌冲突重塑欧洲安全格局
俄乌冲突在欧洲打响,震荡却向全球传导。1997年“冷战之父”乔治·凯南曾以“致命的错误”为题在《纽约时报》撰文,强烈反对北约东扩,认为俄罗斯迟早会剧烈反应,西方也必将吞下恶果。基辛格也曾公开反对北约东扩。然而,历史悲剧不幸已经发生,欧洲安全格局将在对抗、冲突与动荡中被改写。
第一,俄欧能源合作陷入停滞。冷战后,欧洲政治家加快推动欧俄和解和互信,这一举措既缓解了双方的安全焦虑,也拓展了“大欧洲”的经贸空间。21世纪以来,俄欧能源资源合作不断深化。但此次冲突发生后,美国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对俄经济制裁,包括对俄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禁运等,而俄罗斯也以“卢布结算令”为反制手段,减少对西方国家的油气供应。美国能源基本自给,而离开俄罗斯油气的欧洲将很快耗尽储备、经济发展失去动力。此次俄罗斯握有对欧盟油气“生命线”绝对主动权的局面,促使后者痛下决心加快推动能源多元化,意在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俄欧多年合作基础发生根本性动摇。
第二,欧洲战略自主意识将大幅上升。从目前俄乌冲突战场态势看,俄军和北约支持的乌克兰军队正陷入长期拉锯战。越来越多的欧洲政治家意识到,在很多时候,美国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并不符合欧洲自身利益。长远看欧盟仍要寻求战略自主,经济上坚持欧洲一体化、政治上坚持多边主义、安全上建立“欧洲共同防务部队”,真正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的战略力量。
第三,欧洲内部恐将长期陷入地缘政治冲突。此次冲突攸关俄欧前途命运,无论结局如何都将使双方关系留下难以修复的裂痕。波兰、捷克、波罗的海三国等中东欧国家都因“新仇旧恨”冲在反俄一线,事实上卷入俄乌冲突,站在了俄罗斯对立面;芬兰、瑞典宣布放弃中立国地位急切加入北约,俄罗斯立即作出如北约在上述两国部署武器或军队则必进行报复的强硬反应。此外,俄乌冲突产生的数百万难民将是欧盟的巨大负担,大规模难民很可能激化欧洲既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民粹主义进一步抬头。欧洲政治版图正经历新的严峻挑战。
三、俄乌冲突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持续发酵
除了使欧洲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外,俄乌冲突也给既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带来不少挑战。
第一,世界多极化进入复杂演变阶段。冷战后,多极化进程曲折发展,美国霸权经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走向衰落。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版图“东升西降”转换加速推进。俄罗斯、中国、欧盟作为多极化的主要推手和维护者与美国展开多种形式的较量。俄乌危机升级过程中,美国不断拱火,在冲突爆发后源源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同时裹挟欧洲国家对俄罗斯施以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其根本动机在于通过重新打造盟友体系和划分“民主”与“专制”两大阵营把世界引向“新冷战”,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打击和削弱对手的同时重建美国全球霸权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第二,全球治理体系遭到严重破坏。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最初主要代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是维护西方主导地位的系列国际规则和框架机制。冷战结束30多年来,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演变,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美国软硬实力呈现衰落之势,多极化进程深入推进,联合国日益成为真正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各种全球和地区性合作机制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抓住俄罗斯对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违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这一“把柄”大做文章。美国利用多边舞台却违背了多边主义的初衷,不是推动对话、促进和平与维护公正,而是通过把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议题引入几乎所有多边机制,以政治胁迫推行“选边站队”,从而制造阵营分化与对立,完全不在乎对人类发展合作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等重要议程构成干扰和影响,事实上已背离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多边协议,贬损了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的全球信誉,给动荡的世界增添了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第三,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和断裂风险。2022年年初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通胀持续高企、世界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巨大外溢负面效应实施快速加息紧缩政策,同时又针对俄罗斯发起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大规模经济金融制裁,不仅导致全球能源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供求矛盾突出,而且令艰难修复中的产业链供应链再陷困境,国际债务和金融领域风险激增,美元结算和支付体系的信誉与安全性受到质疑,自由贸易规则严重受损,经济全球化遭遇历史性重创,世界经济正面临分裂和断层的风险。
孙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当代世界》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