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5 次 更新时间:2024-02-04 22:03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张东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科学规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引。

一、“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学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实践昭示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大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和原创性理论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客观规律、能够切实指导中国实践的创新成果。比如,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理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强国必须强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破解时代之问的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比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促使中华文明持续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贯穿体现“两个结合”的集大成者,也是科学运用“两个结合”的理论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二、在扎根中国实际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只有扎根于实践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学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实际运动紧密结合,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实践品格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它不仅致力于科学的“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的“改变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的鲜明基因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党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理论依据而言,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没有止境,每个历史阶段新的实践都赋予“结合”新的要求,都促进“结合”的深化发展。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着眼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要永立时代潮头、把握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在历史进程中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了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比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比如,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再比如,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写就的,中国的问题由中国人民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自己解答。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1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2/2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