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引起了一些读者和学者的关注,也进行过一些讨论。这些讨论促使我不断思考一些问题,写作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有一位读者给我写过一封两万字的热情洋溢的信,与我讨论有关的问题。这位读者很关心当前的生态问题,也很关心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吸取有价值的精神资源。这使我很感动,增强了完成此书的信心和动力。
还有一位青年学者对我说:“从您最近关注的问题和发表的文章来看,您的研究能不能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实用阶段?”我当时回答说:“可以这么说。”但后来又想,这不单是一个“实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是“实用理性”,但是,我对这种提法总有一些保留。我想,中国哲学也有自己的理论形态,尽管它不是用逻辑化、概念化的语言表达,但是,它也有自己的“概念”,足以构成自己的言说系统。这种言说系统表现了中国哲学家的思考方式、价值诉求,表达了一种基于现实而又理想化的生活方式,是很有生命活力的。将这种思考方式和价值诉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自然需要经过现代的“解释”,但是,它的深层的价值理念是不应当被“消解”掉的。我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将中国哲学中这些最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揭示出来,对今日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义不容辞的义务。
因此,书中所讨论的,既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很有现实性的问题。我想,这是由中国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品格所决定的。
书稿完成后,请聂振斌教授、余谋昌教授分别审阅过部分章节,二位教授给予了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人民出版社的陈亚明女士、方国根先生、夏青女士,是他们的鼎立相助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蒙培元
2004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