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以低碳生态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的新兴城市化道路

——在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的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21 次 更新时间:2022-01-15 21:06

进入专题: 城市化  

郑新立 (进入专栏)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当前和今后二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从1997年到2007年,这十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十年的时间,平均每年城市人口增加2000万,十年共增加了2亿的城市人口。预测今后十年,如果我们城市化率保持前十年的水平,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由目前的46%提高到58%-60%。那时城市人口要再增加两亿人。从2020年到2030年,城市化率提高速度可能略有下降,估计再增加1亿人的话。未来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要净增加3亿人。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要接近70%,从2030年以后,城市化率的水平基本上可以稳定下来了。

城市人口增加这么多,我们用什么样的理念、走什么样的城市化的道路,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说,当前我们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大量的需求。要实现这种结合,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绿色复苏就是一个关键所在。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要总结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前三十年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应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的城市化道路。概括起来,我们就是要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努力创建一个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方便”就是要方便就业、方便生活;“和谐”就是城市里边不同的收入水平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家都能够均等的享受这些公共服务,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在一起能够和睦相处;“宜居”就是你这个城市一定要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能够享受到阳光、蓝天,能喝上干净的水;“低碳“就是我们要为应对气候变化能够作出贡献,降低生产生活的碳的排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城市化道路,我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中国特色的新兴城市化应当是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我们已经提出城乡一体化,要包括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通过这些一体化,消除城市和农村的鸿沟,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住在农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来降低人口过度集聚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比如说长三角、珠三角、浙江省,现在有一些发达的县、区基本上都城市化了,在一个县区范围内实现了半小时的生活圈,盖了别墅式的房子。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应该制订一些标准,宣布这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城市化,而不必强求这些农村人口再集中到城市里去。从国际上来看,德国是一个城市化非常成熟的国家,但是现在据统计,62%的人口是居住在乡村。

第二个特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要重视农业的生态效应,沿海一些省和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稻田减少了50%,原来由大米输出省变成了输入省,如果这些稻田继续减少会带来生态灾难,稻田是具有湿地效应的。有的城市本来气候适宜种菜,现在70%的蔬菜要从东北、西北花钱运过来,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一定要以工业化为起点,郊区的农业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

第三个特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该是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功能互补,城市群整体推进的城市化。我们要避免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难题。要解决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是生活成本高,小城市生活成本低但是就业机会少的矛盾。

第四个特征,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化。很多专家都讲过了,我不再详细讲了,就是城市要为人类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创造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包括用地热泵做空调,用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提高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地覆盖率,保持一定面积的湿地用于调节城市的气候,提高淡水的循环利用率,搞好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国家共同创造的一个生态城,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新加坡的经验和中国的经验,打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模范区,打造一个环保科技的孵化器和环保设备的制造基地,打造一个低碳产业和低碳生活方式的示范区,从而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时间:2010-09-30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进入 郑新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96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