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五十年深化同联合国合作 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2 次 更新时间:2021-11-01 22:56

进入专题: 联合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  

杨洁篪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10月25日,中国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习近平主席强调,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回顾了新中国同联合国并肩携手、风雨同行的50年,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指明了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团结进步的前行方向。国际社会反响热烈积极,高度评价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划时代意义,盛赞中国50年来全面参与和支持联合国事业、坚定践行多边主义、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高度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时期发展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新主张,期待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进程、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我国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中国同联合国的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开辟了广阔前景。在习近平主席倡议和推动下,中国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始终如一坚守联合国理想,支持多边主义,同世界各国一道,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回首来时路,展望新征程,中国同联合国合作的成就卓著、前途远大。

一、50年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取得重要成就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对新中国和联合国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也标志着联合国真正成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自此,中国的发展进步同世界的繁荣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

5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入新时代,经过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重要机遇,为联合国事业提供了强劲动力。50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世界格局如何演变,中国始终践行对联合国的支持和承诺,中国人民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

中国始终坚持为世界谋大同的精神,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联合国宪章倡导各国人民“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探索人类更美好的前途命运。

中国领导人多次在联合国阐释重大理念主张。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阐释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理论和中国对外关系原则。2000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2005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联合国深刻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2020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旗帜鲜明阐述中国将坚定奉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原则立场。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中国自成立伊始就把本国利益同人类命运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这就意味着中国在维护和实现本国利益的同时,不仅不会损害别国利益,而且还会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促进各国共同利益的发展。这是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项决议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彰显出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

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讲话时指出,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宪章载明,出席1945年旧金山会议并签署联合国宪章者为创始会员国,其他爱好和平并接受宪章义务者为会员国。今天的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主张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国际上的事要由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把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决反对绕开联合国搞针对别国的小集团、小联盟、小圈子,绕开安理会对其他国家动用武力、实施制裁、干涉内政,坚决反对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的“伪多边主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领域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各项事业发展。历任联合国秘书长30多次应邀访华,高度评价中国为联合国事业所作卓越贡献,共同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迄今共向基金供资1.2亿美元,启动开展112个合作项目,为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工作提供助力。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期间,宣布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中国自2019年起成为联合国会费第二大出资国,推动联合国资金和资源更多投向发展中国家关切领域。推动多名中国籍人士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负责人、秘书长特别代表、驻地协调员等,为联合国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人才。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联合国宪章扉页载明创建联合国之根本目的——“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为达此目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和要求。同时也要看到,世界各地仍有战乱动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阴影犹存,国际安全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未减。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世代期盼。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高举政治解决旗帜,倡导对话协商化解分歧,积极支持联合国依据授权开展斡旋努力,切实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坚决反对在国际事务中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伊拉克、阿富汗、缅甸、中东、叙利亚、利比亚、苏丹、南苏丹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问题之道。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目前有2200余人在联合国8个任务区执行任务,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名列第一。已组建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和300人规模常备维和警队,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中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加入20多个国际军控条约及机制,全面履行各项条约义务,坚定维护多边军控条约权威性和有效性。中国为达成和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作出重要贡献,建设性介入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为国际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领域工作,有力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我们高举发展旗帜,深入参与联合国经济发展领域工作,全面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我们坚持发展优先,推动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提出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我们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宣布一系列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举措,包括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免除有关发展中国家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力争到2030年将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增至120亿美元等。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华设立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和可持续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141个国家和包括19个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2个国际组织参与,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历经40多年接续奋斗,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21年,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率先发布落实2030年议程的国别方案和两期进展报告,在多个领域实现早期收获。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推动联合国大会连续3年通过农村减贫决议,发布《消除绝对贫困 中国的实践》减贫案例。主办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展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不断加大减贫国际合作投入,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宣布的“100个减贫项目”等一系列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的重大务实举措。

中国始终坚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宪章明确“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国积极促进和保护人权,深入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加入或批准26项国际人权文书,包括6项核心人权公约,为《发展权利宣言》、《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等多个重要国际人权文书的制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深入参与多边人权机制工作,1981年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并连选连任,2006年以来五次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三次通过国别人权审议,推动人权理事会通过“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的负面影响”等决议,多次代表发展中国家就“落实发展权”、“减贫促人权”、“促进国际人权合作”、“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等作共同发言,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同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人权对话或磋商机制,致力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

中国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健康发展,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系统推进各类人权,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中国坚决反对人权政治化和借人权干涉内政,20世纪90年代11次挫败西方一些国家反华人权提案,近年来连续挫败西方一些国家多边人权反华行动。中国坚持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始终坚持推进社会、卫生、环境、人文等领域国际合作。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联合国宪章申明“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中国与联合国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升全人类福祉。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和重大国际卫生行动,大力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提供国际援助和支持,为受援国应对疫情、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埃博拉疫情,中国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13国提供防疫物资、粮食和现汇援助,援建检测实验室,派遣医疗队和公共卫生专家驰援非洲,为战胜疫情作出突出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接待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率先加入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先后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积极支持国际抗疫合作。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对外共提供了3200多亿只口罩、39亿件防护服、56亿人份检测试剂盒。中国践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宣示,已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6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正同16个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初步形成7亿剂的年产能,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基础上,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助1亿剂疫苗,为构筑全球疫苗防线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妇女、青年、禁毒、难民、移民、海事、民航、电信、残疾人等领域工作,加入有关国际公约并如期提交履约报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国,为达成《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构建“1+N”政策体系。成功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推进全球互联互通合作。成功举办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世界妇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联合国妇女署成功合办全球妇女峰会,并倡议于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二、新形势下联合国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新形势下,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联合国是国际体系的核心,国际法是国际秩序的基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国际规则的根源。维护现有国际体系,就要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就要维护国际法的基础作用;维护现有国际规则,就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这是广大联合国会员国的共识。联合国宪章由全体193个会员国共同签署,也应由全体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联合国是获得国际合法性的重要源泉,这种合法性来源于会员国的普遍性和所赋予的国际制度权力,来源于体现在联合国宪章中的共同价值观——宗旨和原则。任何小集团、小同盟、小圈子制定的所谓规则和标准,都不具备合法性、正当性,都不能作为公认的国际规则和标准,更不能强迫其他国家遵守。

(二)联合国是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核心机制和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多边主义要秉持多边原则,体现多边精神。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集团优先,也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更不是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的“伪多边主义”。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其实质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大家的利益大家共同维护。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理念的产物,也是多边主义实践的平台。在联合国框架下,每个国家的地位都平等,每个国家的声音都重要,每个国家的一票都有效,联合国是全体会员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的大舞台,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平台。全体会员国要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合力巩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

(三)联合国的初心使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联合国已经走过76个年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联合国总部大楼前的雕塑“铸剑为犁”和“打结的手枪”时刻提醒我们,要终结战争、禁止杀戮,要把毁灭生命的武器锻造成造福人类的工具;雕塑“破碎的地球”寓意要呵护我们共同且唯一的家园。从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秉持的信念是,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和平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联合国的力量之源和目标所系。

(四)联合国是全体会员国的联合国,要尊重会员国意愿,维护会员国利益,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要学会欣赏不同文明、宗教、民族、种族的多元之美、融合之妙,在交流互鉴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平等对话中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性挑战叠加背景下,国际社会应聚焦合作抗击疫情、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攸关各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信念: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小星球上,我们的安全、繁荣、权利,甚至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分割的。联合国属于每一个会员国,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携手互助,就一定能够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国将同联合国一道,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50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共赢的历程,展望未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持不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紧密融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繁荣进步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作用。党的领导是我国对外交往最大优势,是我国同联合国合作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拓新时代我国多边外交新局面。元首外交为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着眼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弘扬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智慧,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统筹两个大局,助力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顺应不同时期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变化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同联合国各领域合作。当前形势下,我国同联合国合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加有力的中国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坚强保障。

(三)坚守多边主义,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我们要继续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进一步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和具体倡议。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继续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大力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开展工作,深化同联合国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参与联合国机构发展变革,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导各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推动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中国手中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属于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

(四)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共同发展。推动各国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构建公平正义、集体协作的全球安全格局。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首要责任,倡导通过政治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倡导协和万邦、兼济天下,反对唯我独尊、强权霸凌,支持通过对话谈判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反对干涉内政、诉诸武力和单边制裁。充分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和完善国际军控与裁军体系。

继续高举发展旗帜,倡导发展优先,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深入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应尽责任义务,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坚持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原则推进全球发展合作,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进一步保护和促进人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尊严。深入推进全球抗疫合作,进一步推动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深化同联合国会员国在社会、教育、科学、文化、妇女、青年、儿童、残疾人、海事等广泛领域的国际合作。大力促进文明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气候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五)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更大合力。联合国多边外交涵盖领域广、影响范围大,深化我国同联合国各领域合作需要加强全方位统筹,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统筹政治、外交、军事、财政、援助、法律等领域,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方向立体联动、协同发力,不断开拓新时代我国同联合国合作新局面。

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新时代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也是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庄严宣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与国际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同行,为世界永续和平发展崇高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进入专题: 联合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3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2021/21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