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释仁炟、孔德文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2500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王子不忍众生遭受生老病死之苦,出家寻求解脱之道。经过十余年的潜心修行,他于菩提树下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其族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族之圣人)。之后,他化导众生,说法40余年,直至圆寂,以实践他的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佛陀的誓愿和教法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的伟大慈悲精神。
《佛说观无量寿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是与众生乐,悲是拔众生苦,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精神。佛教认为,世间的烦恼痛苦源于众生的分别心,要得到彻底解脱,须以平等无碍的“般若”大智慧息灭“贪、瞋、痴”,破除“妄想执着”,方能从根本上离苦。
佛教关注和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宇宙的真相和生命的本来面目。佛教之所以受人敬仰,并不仅仅因为其教理教义的博大精深,更因为其教法对生命最深广的慈悲和最透彻的智慧,透过修行人的实践、体悟和实修实证而发扬光大,薪火相传。“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大乘佛法因菩萨行者“悲智双运,自利利他”的人文本怀而深入人心。山东博山正觉寺仁炟法师就是这样一位实践者。
2005年,仁炟法师64岁时,从正觉寺观音殿起拜,三步一叩朝礼山西五台山,同年8月朝圣圆满;2011年,已过七旬的他再次从正觉寺地藏殿起拜,踏上三步一叩安徽九华山的朝圣之路,经过623天风霜雨雪的考验,叩达朝圣目的地——九华山地藏菩萨肉身宝殿。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礼敬诸佛”排在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第一位,“五体投地、身心拜佛”是佛弟子礼敬诸佛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修行方式。对佛教正信的修行者来说,稽首拜佛不是迷信,更不是对偶像的盲目崇拜,而是借助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佛菩萨及其教法的崇敬。拜佛意味着愿意以佛为榜样,学习佛的精神和教法。比如:礼拜释迦牟尼佛,是要学习其自净其意的精神;拜观音,是要学习其慈悲的精神,按照慈悲精神去指导日常生活和行为;拜文殊,学习其智慧;拜普贤,学习其精进和行动力;拜地藏,学习其深广的大愿力。
仁炟法师两度千里朝圣,不仅是履践诺言和誓愿,感恩所有支持帮助博山正觉寺修复建设的善缘,也希望以此倡导大众同愿同行、实修实证,并以年迈之躯为众生祈福,代众生忏悔;祝愿佛法昌隆、正法久住、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万民幸福。
仁炟法师坚持三步一叩,持金钱戒,不接受金钱供养,不进百姓家宅,不住旅馆、酒店,不进饭店吃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坦然面对,一切随缘。刮风也拜,下雨也拜;冷天也拜,热天也拜;天黑也拜,天亮也拜;有人也拜,无人也拜;赞叹也拜,怀疑也拜。他说,他只是佛教的一个普通出家人,做了普通出家人应该做的普通事。
朝圣途中,有人赞叹,有人怀疑,有人不理解;欢喜跟拜者有之,送水送饭者有之,好奇旁观者有之。无论哪种因缘,从佛教的因果上,凡所见闻者,悉皆种下善的种子。
“能礼所礼性空寂”,于仁炟法师而言,能礼之人、所礼之佛本自空寂,一礼一拜中,时时观照六根、六尘、六识,明明白白,了了分明。法师认为,礼佛是向内求,不为苦行而苦行,不为叩拜而叩拜,藉此修心为要义。放下骄慢,忏悔罪障,生起惭愧心、感恩心和恭敬心,回归生命本有的清净自在。如虚云老和尚所说,“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
透过仁炟法师的朝圣,我们看到了一位如理如法、恪守本分的佛教僧人,一位挑战生命极限、超越身心痛苦的勇者,一位播洒慈悲智慧、清凉甘露的行者,一位时刻保持平常心的自在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