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我们这个时代“有所见”的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1 次 更新时间:2021-09-09 23:04

进入专题: 汤一介   儒藏  

王博 (进入专栏)  


转眼之间,汤一介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汤先生晚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儒藏》的编纂,一个很大的遗憾是觉得自己在哲学上没能够成就一个体系,所以无法担当“哲学家”之名。先生很谦逊,认为自己不能在哲学上作出太多的贡献,所以就选择了整理儒家的典籍。

在所有的学科里,搞哲学的人对于“哲学家”的称呼要求比较高。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哲学家往往都有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形成一个包括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和伦理学等在内的思想体系。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往往缺乏形式的系统,但有实质的系统。所以冯先生写中国哲学史,就想把实质的系统转化成形式的系统。他自己也凭借着《新理学》等一系列具有高度形式系统的著作,成就了现代中国哲学家之地位。

汤先生一再说自己只是一个哲学工作者,不是一个哲学家。如果就形式系统的有无而言,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考虑到中国哲学传统的特点,形式系统的有无不必是确定“哲学家”的标准,那么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这个问题。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哲学家是对于宇宙人生“有所见”的人,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有所见”的人,是对未来世界“有所见”的人。很显然,汤先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见”。

在我看来,汤先生晚年的一个重要所见就是回归经典,回到中国文化的主体来重新理解中国哲学传统,来思考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贡献,特别是对未来世界的可能贡献。民国时期,中国哲学的最早叙述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用西方哲学的框架来剪裁中国的材料,以建立中国哲学的历史。取舍之间,其实是以西方哲学问题为中心的。在这种问题意识之下,很多重要的内容被忽略了,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经学传统。冯友兰先生晚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朱伯崑先生也意识到了,所以才有《易学哲学史》的写作。汤先生更进一步意识到作为整体的经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一方面有《儒藏》的编纂,另一方面有《中国经学史》《中国解释学史》等课题的设计。

《儒藏》的编纂并不能用一般意义的古籍整理来看待。编纂的背后,体现的是汤先生自觉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哲学洞见。梁漱溟先生说: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中国,必须理解老中国的底蕴。要理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必须完整地理解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经学传统。《儒藏》的编纂,应该放在“旧邦新命”“返本开新”的视角下来理解,也应该放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视角下来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大哲学家们,从孔子开始,都极其重视经典及其解释。孔子对于六经的整理和解释,开创了寓作于编、寓作于述的传统。当代人对于传统中国的把握,应该立足于经典,也必须立足于经典。这是汤先生的晚年定论,也是留给我们后学的珍贵遗产。

编纂《儒藏》,是一件极其艰巨的工作,没有很强的使命感,不可能进行下去。没有方方面面的支持,也不可能进行下去。这个项目首先得到了学校和教育部的肯定。

最关键的当然是《儒藏》的编纂团队。从总编纂到部类主编,从国内到国外,再到《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的组建,都凝聚着项目首席专家汤先生的心血。汤先生离去了,《儒藏》的丰碑已经矗立在那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完成汤先生的遗愿,这也是对汤先生最好的纪念。



进入 王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汤一介   儒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46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