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80 次 更新时间:2022-11-30 19:55

进入专题: 自主知识体系  

王博 (进入专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的基础。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思考并解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是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

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与政治转型是同步的。在古今中西激荡之中,近代中国学者立足不同主张,开始了现代知识体系建构的历程。从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之争、30年代的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之争,现代学术逐渐开花结果,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产生了一批有体系性的学术成果。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会通古今中外、多元思潮并进的特点,其中西方话语影响巨大。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其在《中国哲学史》开篇即言,“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依此,哲学有一标准,即其在西洋的形态。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是根据此标准选择中国的材料而进行的。如此,历史上的中国哲学被“质料”化了,“形式”则来自西方,这难免会割裂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历史文化,不足以呈现其独特的智慧。实践证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装进任何一个现成的套子里,“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都无法揭示其真正的价值和精神。这种处理方式在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建构初期不可避免。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学术进入新的阶段。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积累和学术进步也不断展开,中国意识不断增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出,让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具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和明确的方向。以上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写作为例,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多元哲学立场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出发,揭示其独特的问题意识,呈现其完整的思想体系,发掘其优秀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写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哲学史成为可能。新时代确立起的自信自立态度和新一代人的学术创新工作,一定能确立起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守正创新,从文化和学术上来说,即包含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又具有创新时代中华文化之新之义,这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立场。无论是守正,还是创新,都离不开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也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证明,发现属于那个时代的真问题、大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老子、孔子等面对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局面,思考并回答秩序重建的问题,开创道家和儒家思想,奠定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较之过去要复杂得多,这给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活水源头。新时代十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各个知识领域的持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深刻揭示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目标和战略意义。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讲清楚,阐明蕴藏在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背后的道理哲理学理。

当代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又是历史中国的飞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扎根于五千年文明传统之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体现的是鲜明的历史意识。真正的历史意识是贯通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意识。过去不仅是过去,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现在;未来不仅是未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现在。讲清楚当下的事情,要向过去回望千年,也要向未来遥望千年。在大历史的视野之中,理解大问题的逻辑和线索也会清晰起来,进而产生知识和思想的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对人类知识采取开放的态度以丰富自身。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从中国历史和实际出发认识和定义中国,观察和理解世界。这种主体性,鲜明体现在“中国特色”一词之中。中国特色乃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当代实践,针对中国问题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制度,创造自己的文化。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更多关联着特定的土地、语言、文化、历史和人民,有着更强烈的民族性和继承性。同时,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等,也让不同国家的社会实践各具特色,这构成了其实践主体性。历史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一起确立了文化主体性,构成自主知识体系的底色。

但强调主体性和特色并不意味着采取封闭或孤立的立场,把中国和世界割裂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包含在这一论述之中的“共同—特色”框架具有普遍意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坚持其主体性和特色的同时,同样具有各国知识体系的共同特征。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处理共同性问题形成的知识积累等,都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由世界意识而来的跨文明视野,有助于我们在文明比较和互鉴中认识、丰富和确立自身,客观把握和了解世界。不难发现,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内的很多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术成果都具有开阔的世界意识,在充分把握不同文明传统核心特征的基础上,从跨文明视野展开宏大论述。以理解中国为例,从中国看中国和从世界看中国视角的交织,无疑会形成一个更立体而丰满的中国形象。中国学者应自觉关注外部世界关于中国的研究及认知,一方面通过他者的目光更好地认识自身,另一方面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世界对中国更准确和客观的理解。


进入 王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自主知识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52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28日06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