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从云南的实例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54 次 更新时间:2021-11-24 11:07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杨福泉 (进入专栏)  


1、团结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早在2011年9月9日,习近平对云南民族工作作出了“为把云南建设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不懈奋斗”的批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再次明确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对云南民族工作的肯定、鼓励和殷切希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全力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云南省委省政府秉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地抓民族工作,使云南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地区。

在民族大调查基础上识别而成的中国56个民族中,云南省4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26个,各民族交叉杂居、分布很广,其分布特征是聚居与杂居相交织,全省129个县(市、区)没有一个县是汉族单独居住,也没有一个县仅仅有一个民族居住;各地大多数村寨是单一民族聚居,但有些地方也有两个或多个民族杂居的村寨。

云南26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关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形成了在全国各省区中民族成分最多,26个民族杂居共处的多民族格局。二是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三是形成了同源异流、异源合流而又源流交错,各民族不断分化融合因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源远流长的血缘和亲缘关系。四是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又与众多少数民族长期共存的民族人口结构和基层社会结构。五是形成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由浅入深、由松散到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六是形成了云南山坝之间、边疆与内地之间以及各民族之间优长互补、相互依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以及坝区民族曾统治山区民族的政治关系。七是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云南各民族间以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关系格局。八是上述七大特点归结为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云南各民族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根本特点在近代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最终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云南民族关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云南各民族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部分的发展史。

26个民族共同开拓和守护了云南的红土地,共同建设和呵护了彩云之南这个各民族的生存空间。并在齐心协力保护和建设这个共同家园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加了各民族同甘苦共患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

2、互相尊重

云南的不少实例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和谐,互相尊重,在长期的互补共生过程中形成了和睦相处,形成了习俗文化不同但大家都是一家人的共同体认识。云南,给中国提供了许多非常生动而有说服力的各民族和谐相处,患难与共呵护和建设家园的实例。

比如,立于1951年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树立至2021年已经70年了,这个碑的树立过程是我国老一代共产党人寻求民族团结的一个创新典范,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951年1月1日,为纪念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的举行,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民族团结会议的精神,普洱专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代表大会按照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举行了有神圣意义的盟誓。全区26个民族的代表与地方党政军领导人按佤族的仪式剽牛喝咒水,宣誓立碑,碑文如下:“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誓词下面是参与“誓盟”的48位各族代表用当时使用的多种文字刻下的各自签名。这就是云南著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堪称新中国中华民族团结第一碑。这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下,西南边疆各族人民拥护新中国政权的具体行动,是西南边疆各民族团结齐心建设新中国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探索和实践中的伟大创举,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云南,这种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在获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名录”这三项世界级桂冠的丽江市,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从宗教上看,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其中还分格鲁派、噶举派、沙迦派等)、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纳西族的东巴教、白族的本主信仰、彝族的毕摩信仰、普米族的韩规信仰,以及傈僳、苗等民族的原始宗教等,而这么多的宗教却能和谐共存、这么多的民族能和睦相处,和谐的多民族文化使丽江成为世界驰名的“文化之乡”、旅游胜地。丽江,是云南很有代表性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镜子。而这样的文化和谐局面,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

丽江古城及近郊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有138个姓,20世纪50年代后新增的姓有89个。如张、王、李、赵、杨、孙、钱、江、蒋、桑、姚、吕、曹、曾、黄、易、赖、苏、姚、阙、邱、宣、吴、杜、傅等常见和不常见的姓氏,在丽江古城都可以找到,而这些“外来户”早已能流利地讲纳西语、娶纳西女,嫁纳西汉、穿纳西服,成为地地道道的纳西人。

丽江古城居民中,除了汉族移民之外,还有一部分在“茶马古道”滇藏贸易过程中落籍丽江古城的藏族和白族人,也有不少回族人。他们成为能说本族语和纳西语的古城居民,很多则完全被纳西人同化而填写族称为纳西族。

丽江古城最终成为中国一个少有的将汉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为一体的古城,相当多的古城居民身上涌流着纳西、汉两族的血液。自明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定居古城的汉族移民陆续接受了纳西人的语言、服饰以及生活习俗而最终成为纳西人,但同时,他们带来的种种汉文化也融进了纳西古城的灵魂和肌体中。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互补,使这座边地古城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又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回族聚居的永建镇,彝、回、汉、白、苗、傈僳等兄弟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是我省民族宗教大镇之一。永建镇特别是东莲花村完整地反映了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习、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历史原貌。这种尊重和保留历史文化真实的做法,为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回族文化保护和建设提供了非常生动的案例,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回族村镇文化建设借鉴。东莲花村始建于清朝初年的清真寺是村内传播回族文化的中心,整个清真寺都是土木结构,把中国传统出阁架斗、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和回族的建筑美学观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回族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意蕴显得非常厚重和真实。

在云南不少地方,相邻而居的民族结成了一种常年互助、相互依存的“一家人”,比如,居住在红河沿岸的哀牢山区呈立体分布的傣族和哈尼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牛马亲家”,这种“牛马姻缘”一般以居住在河谷热带地区的傣族为一方,居住在山区的哈尼族为另一方,双方为适应立体气候所带来的农事节令的差异并有利于牲畜的繁殖,经相互协商而结成。这种关系一旦确定下来后,山坝不同民族的两家人便如亲戚一样地频繁交往。初春,河坝地区气候温和宜人,青草嫩绿,正是傣族人撒秧栽插之季,于是耕牛驮马下山由傣族人喂养并使用。四五月间,傣族农闲,而山区哈尼族正是犁田栽秧的时候,于是耕牛驮马上山归哈尼族喂养和使用。六七月份,哈尼人稻秧栽完,河坝傣族又要栽插晚稻了,耕牛驮马又下山归傣家使用和管理。晚稻栽完,河坝炎热,而山区气候暖和,草木青青,耕牛驮马上山来避暑养肥。十月以后,山区气候转冷,草木干枯,而河坝仍然气候温和,耕牛驮马又下山来由傣族管理饲养过冬。母畜生产的牛崽和马驹属双方共有财产,出卖或宰杀皆相互平分。

再如,纳西族与藏族之间有源远流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两个民族在很多方面保持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的纳西族村子还专门请相邻社区的藏族人担任管山员,丽江古城近郊的束河村就有这样的习俗。这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外来人亲属关系单纯,在管山中不会受到原住民那样复杂的亲属关系的制约;二是纳西人历来认为藏族人性情耿直、豪爽,能忠心耿耿地保护集体利益。束河村是在滇川藏地区卓有盛名的“皮匠之乡”,他们生产的藏靴、藏钱包、藏腰带、皮口袋、皮条索在藏区深受欢迎,束河的纳西人与藏族民众在商贸方面的交往源远流长,不少束河人与藏族人通婚,一些藏民先后到束河落户。20世纪50年代以前,仁里村、文明村、松云村都曾请藏族人当管山员。

正是由于云南26个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和谐,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促进云南发展的基础事业来抓,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云南,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云南文化的发展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东巴古籍”等先后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升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不断凸现,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成为云南的名片和品牌,而且逐步成为我省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文化产业不断繁荣发展、转型升级、创新提速,而民族文化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云南各民族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云南为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如何实现相互尊重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成就突出,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我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的成功,我国尊重民族文化的国策促成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而云南的民族文化也为我国的国际形象增添了不少独特的光彩,云南的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从几十年来参与的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笔者感到,很多国外人士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中国政府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做法并不是很了解。云南的民族文化、学术的国际交流实例证明,通过这样的交流,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新中国扶持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做法传播出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通过中国学者走出去、外国朋友走进来的双向交流形式,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了了解,对我国政府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实在的国策也加深了认识。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下,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经验的云南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国家改革开放的边缘地区变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国门和前沿。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对民族工作的划时代意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当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也作出新的示范。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变化中的新的省情,推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思路和举措。

比如,我省各地每年都有新的人口流动和各民族社区人口互嵌居住等结构的变迁,需要重新结合实际推进新的各民族文化互补共生的格局。比如丽江,当下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大量从全国各地来丽江定居或长期居住的“新丽江人”,丽江古城的居民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些城郊的乡村,过去民族人口结构比较单一,现在通过人口的流动和各民族相互通婚的增多,村里的民族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理等旅游地也有突出的社区各民族人口的变迁,这样,各地的民族文化社会都在发生较大的变迁,如何在这样的变迁中推进新的民族团结融合与互补共生,是云南民族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云南的民族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促成云南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行动的自觉,立足云南新的实际,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在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依存、相互学习,文化上进一步互补互学,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形成兼容并蓄,既有个性卓然的文化特色和禀赋,又有相互包容裨益各族的共性;培育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云南新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独有的新贡献。(原载《今日民族》)



进入 杨福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03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