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育改革者的气魄: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访田国强院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45 次 更新时间:2008-07-21 10:52

进入专题: 学人风范  

田国强 (进入专栏)   蒲春华  

时间:2005年12月10日 10:50-11:30

地点:厦门大学上弦场

人物: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

记者: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特约记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同学

本次采访稿已经过田国强教授本人审阅

记者:首先欢迎您来到厦门大学!能不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现在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情况,尤其是您上任以来进行了很多改革的情况。

田国强教授:这 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就简要说一下吧。我最大的感觉是中国学生的素质是一流的,但是很多人错过了认真学习的机会,原因是学生很轻松地度过了绝 大部分时间,从而错过了黄金学习时间。而我们国家又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学的一个主要功能还是为政府、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我们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对 学生培养的一个基本策略是“抓好中间,照顾两头”。什么叫“抓好中间”呢?就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素质抓上去。同时也要考虑到还有一批学生确实对经济学有 兴趣的,今后想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院要给他们机会。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样给这些愿意进一步学习的学生一个机会。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基础比较 差,能不能也照顾到呢?这就是所谓的“照顾两头”。那么怎么解决好这个矛盾——既要抓好中间,又要照顾两头呢?这就是一方面要加强课程的深度,同时确定分 数比例段,比如说以前的不及格率是1%~3%,那么现在不管我们课程改革之后课程难度有多大,还是维持同样的比例。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先决条件下,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 如说我到财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本科生的数理基础加强。加强本科生的数理基础,不光是增强了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增强考虑问题的严谨性,对 每一步分析或结论,习惯地去问“为什么”,或给出证明。因为我发现许多学生都非常怕证明题,但给出证明是从事研究的必要步骤。如果没有必要的数理基础,你 就很难从事研究,自己很难独立地去证明你提出的命题。而数学分析恰恰就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论证能力和进行严谨证明的能力。除此之外,改革一年半以来,我们同 时还发现让学生学数学分析产生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是整体的平均绩点(平均成绩)上升了,第二个是学习的风气变好了。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压力,他们就 会习惯性地放松学习。而一旦学习有了压力,抓紧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抓好数理基础已经成为我们上财学科建设中的一大特色。其实,大多数学生是很愿意学习 的,关键问题就是他不知道他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一旦知道大学正是他人生的黄金学习时期,知道学的这些东西今后在工作中都会有所应用,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 力。

对 于学习经济学方面,我们也强调对学生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训练。在现代经济学方面我们就是让学生学好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打好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 这时由于这些课程讨论了现代经济学里边最基本的理论、基本的方法、基本的假设、基本的框架,其他专业课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我们不仅让本科生必修经 济学原理的课程,还需上中级宏、微观,当然还有其他专业课程。在另外两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对马克思基 本原著的阅读,使得学生掌握一套基本的原理。这也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也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研究生,我们抓好他们对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在财大,我们每年为经济、金融、会计、国际工商、公共经济与管理五大学院的800多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作为必修基础课,作为加强同学们理论经济学学习的基本举措。

有 的人疑问这样做是不是认为“本土化”不重要呢?“本土化”当然是重要的。正如今天演讲中邹至庄先生谈到的,首先很多理论是可以拿来应用的。如不能直接应 用,我们则需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应用到中国具体的问题上,但这实际上已经上升到研究层次了。我觉得这种“本土化”应用是更高层次的,也 不是我们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不管直接应用,还是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都需要先学好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只 有这样,才能去创新,才能将其本土化,我们不能让学生没有学会走路就让他们跑。我发现,真正对中国经济及其体制转型做出了让人信服的研究的经济学家,是那 些真正理解了现代经济学的人,比如钱颖一教授。

所 以在本土化的经济学没有产生之前,还是让学生学好现代经济学。经过这样一段时间基本的经济学训练之后,学生就具备了一种将之应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的能力。一 个好的经济学的基本训练就可以使你看问题时候具备一个很好的直觉,不会闹出一些结论违背常识的错误,而是能够从理论上推断结论并且能够通过实践的数据来检 验。尽管中国的统计数据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还是能够基本上合乎经济的理论。现代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实质上是客观现象的总结。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 经济制度环境、文化等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东西是一样的。经济学的假设分为两类,一类就是人的行为假设,我觉得这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来都没有发生什么 变化。比如说人的自利性行为,在现代经济学中,这是一个基本的假设,这也是经济学跟其他社会科学不同点,不管研究模型怎样变化,经济环境的界定怎样不同, 所考虑的问题差异多么大,这个假设都是基本的,不变的。当然,其他因素,比如中国的经济制度环境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都与西方的不一样,可能与标准的经济 学理论不一样。但这不要紧,只需重新界定经济环境,仍然可以通过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谈分析框架的时候 要把制度环境和人的行为假设分开来。

记者:您的改革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硕博连读项目,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介绍。

田国强教授:中 国目前将经济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习看作为是一种自然的衔接,具有连续性,然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是如此,按这种方法设置的模式不是一种好的培养经济学 博士人才的机制。因为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为政府、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博士培养的目的是为成为研究型的人才,以便进入大学从事教育工 作,或到研究部门去从事研究的工作。而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博士被普通化、培养人数众多,这个方向我认为是不太对的。今后从事的工作方向的不一样暴露了现有经 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

在美国正规大学里面,无论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与否,能在3年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极少极少,几乎是天才。但中国现在的一般情况是,3年就能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可想而知其水平怎么样了。我们上财现在的硕博连读是按照北美一流大学基本课程设置的。同样,我们还是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训练。为此,我们为同学们设置了12门的基础课程——《资本论I,II》、《经济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I-III》、《高级宏观经济学I-III》、《高级计量学I-III》。 那么我们是如何将硕士项目与博士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上财所有的硕士生进校后第一学期就需要必修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第一学期 结束之后,根据其已完成的必修课程成绩和综合选拔考试成绩,我们在所有硕士生中进行双向选择。挑选出来的同学接着上完高级微观、计量经济学II-III以及高级宏观经济学I-III等基础课程。之后,还有一个博士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方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这就跟美国一样,然后再上至少两个系列的专业课程,才开始进行博士论文的写作。而这之前的第一次选拔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是跟美国大学的admission不一样的。因为在中国现有这样一个制度环境条件下,存在学术不规范的情况,就不如还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学生。这样,在我们强化基础的训练下,5年 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以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博士水平一定会大大上升。在研究中国问题时,他们就能很自然地根据不同的环境把基本的理论加以应用,并发展出新的理 论。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拿到博士只是刚刚踏入做研究的门槛,但他们已经具有了作研究的基本能力,掌握了做研究的基本方法。我相信,按照这种模式,我们上海 财经大学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

记者:您谈的这些,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您和上财在经济学本土化方面的一个大举措吗?

田国强教授:什 么叫本土化?我的理解是,首先是要把基础做好!为什么要强调基础?这是与现状有关。目前在国内西方经济学教育普遍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不主动地去学习微观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而是简单地说要把它本土化,这就会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不重要。在现代经济学教育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 平之情况下,强调本土化,就有可能忽视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

记者:在800多人同时开课的情况下,上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缺乏老师的问题?

田国强教授:这对我们经济学院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尽管今年我们从海外已经引进了12名优秀的老师,但是下学期我们就要一下子开20个班的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我们从海外引进的人才承担了很大的教学任务。

学校在这方面确实投入很多,因为我们请来海外最好的华人教授来给我们硕博连读的同学上课。有人说,读硕博连读不如到国外去学习。当然,能去非常好。但问题是,首先你申请过去是很难的,即使能过去要能够到美国的TOP 20的学校就难上加难。即使你能,一个学校一年也就只招一两个中国的学生,能去多少人呢?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经济理论型和应用型人才。我想,通过我们硕博连读项目,即使学生不出国,我们也能将他们培养成为货真价实的高水平博士。

记者:本科生高考进来可能素质还是比较均匀的,而现在经济学科在考研当中还是很热的。对于现在很多跨专业考研进来学习经济学的同学来说,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可能都相对薄弱,您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建议呢?

田国强教授:这 个跨专业的现象在上财也是明显的,但是中国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优秀的。但需要尽早抓起,打好坚实基础,对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一定要从本科生抓起的原因之 一,这些基础都是应该在本科生阶段给予很好的训练的。现在虽然跨专业的学生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但还是可以作一些事情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决不 能将学生放任自流。你现在耽误学生两年,今后很可能就是误学生一辈子呀!做,总比不做要好一点!!!今后我们培养的本科生就是按这个高要求来的。那么现有 的这些学生怎么办呢?我们当然要给他们补课,主要是通过一些必修基础课程的开设来完成。通过一些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知 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因。如果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马上很容易就掌握的,甚至一个学期不去上课只要最后背一 背就通过考试的知识,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正正规规的、基本的经济学训练。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尽管可能基础比较差,但是只要你学习, 就会有很大进步的。能够到中国名校中来做学生的,本身就说明了你的素质。毕竟人又年轻,就算相当于重新学习一次,问题也是不大的。

记者:有一些人认为,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是比较新兴的经济学院越容易改革,而越是以前的经济学很强的“老院”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难度都会更大一点。您能结合您在上财改革的情况跟我们谈谈么?

田国强教授:上 财经济学院的改革,刚开始没有多少人表示乐观,尤其是我刚上任的时候。但是由于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加上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团队,这一年来经济学院的 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学生学习的风气改善了,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的考分都大大上升,越来越多好的学生愿意来上财学习。

学生们是很能够理解我们的改革的。尽管他们感到学习的强度大大增加,但是他们知道我们老师是在认真地对他们负责,对他们的家长负责,为他们的长远考虑。

我 也很理解学生,一个是学生现在也很现实,要考虑到就业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学生大都会有机会主义行为,要是能够很轻松地拿高分,除了真正有学习兴趣的人, 绝大部分人都会偷懒,多半不会努力地去学。为此,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让学生加强学习。第一,通过人文关怀,人性化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 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但只有这个是不够的,很多学生是没有这样一种意识的。那么怎么办呢?还要加上两种手段——奖、惩制度。好的学生有奖学金、助教制 度的支持,不好的学生就只能自费。通过增加考试等一些措施也能够给学生压力,让学生来学习。通过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奖励的办 法,通过惩罚的办法,我虽然不能保证100%的学生去努力学习,但至少是尽可能地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记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及其周围的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校的师资,硬件等等因素之外,北京和上海的独有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优势。那么,对于在其他地区高校学习的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地区差异劣势呢?

田国强教授:地域对学生以后的出路,学习之后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发展,当然有影响,但是不见得大。关键问题还是教学体制的问题,是学校领导是否有眼光的问题,师资的问题,素质的问题。

如果我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释,得到的结果可能刚好相反。比如上海,我们现在的学生就业率基本就是100%了。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为什么还要来狠抓学生,有什么好改革的?Why,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去改呢?我就告诉学生,我希望我们今后出来的学生,不光现在好找工作,即使三年以后,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甚至二十年以后他还有相当的竞争力。

关 键就在于这个学校有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眼光,有没有意识到危机。问题不在于学生,在于学校、学院的领导知不知道,想不想做。当然,即使学校不做什么,我们 学子自己主动去学,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花许多的时间去回答网民的提问,谈上财的改革的原因。就是希望慢慢唤起广大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在一些领导没有意识到 的情况下要让学生自己感到压力,让其他学校也慢慢感到压力。开始也许只有上财等少数学校在做,但慢慢有更多的学校也会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潮流,真正让我 们的学生在学校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不要荒废了人生最美好的读书时光。

记者:近年来比较流行计量和数理的模型,由于有学位与发文章挂钩的压力,很多文章都是为了发文而模型,为了模型而模型。您对此有何评论?

田国强教授:现在上财的硕士生已经取消了发表文章的规定。全面推动这个做法的可能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在今后而言我是希望我们的博士都不要发文章。当然,能够作出研究成果发文章是好事,但是不要强制要求。

学习主要是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学习,就是为了把基础打好。你拿到博士学位,也就只是刚刚踏入研究的门槛。研究没有说能够一步登天的,它需要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做好研究。

为 什么一定要要求硕士生去发文章呢?没有必要嘛。即使在美国一流的大学,几乎没有什么博士生发表论文的,况且硕士生。我们的硕士生,将来绝大部分是应用型工 作者呀。他们最应该掌握的就是基本素质,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学好宏微观经济学,计量、数理等工具性学科的原因。处理日常的经济管理类工作没有必要去写文 章,再则花钱去买版面就造成学术上的腐败,还不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点东西。当然,我讲的是有前提的,如果不将学习抓紧的话,最好还是要求学生发表论文, 使得学生有一些去学习一些东西。上财现在虽然研究生已经变成两年制了,但是我们学校决不是让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尽管没有发表论文的要 求,但是像我们这样强调基础训练出来的学生,素质是会高的。

记者:两年制将引致巨大的就业压力吗?今年已经有些学校是两年制和三年制两届学生一起毕业,据说就业压力非常之大啊。

田国强教授:那个是当然会有一些的,中国人口本来也就多。所以更加要求学生学好,客观看待竞争,竞争产生效率嘛。

记者:您一向是支持削减农业税并请是十分关注中国的三农问题,从免征农业税的试点到目前中央明确指出全面免征农业税,不知您对此有没有进一步的关注和评论?

田国强教授:最早98,99年 的时候我就是主张免征农业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后劲是否足的问题,如果你在人力资本方面得不到发展的话,会很麻烦!我个人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增 长不是那么乐观,就是基于这点考虑。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缺失。中国的农业税不到一千五百个亿,如果把这些税免掉之后,会增加农民的收 入,也就会增加农村孩子们的就学率,就会形成公平竞争的起点。

市 场经济,主要是讲求效率的。而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政策性的问题,主要就看你的政策制定得怎么样。农业税就是一个政策,现在把这个免掉,让 农业休养生息,让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把它投入到对农田的改造,对下一代人力资本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农业税免征,从长远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 觉得“三农”的问题,是中国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其他东西很难得到变化的情况下,政策范围的东西,不牵涉到产权的问题,不牵涉到土地私有化的问题,那么我 们能不能做些可以做的事情呢?我是研究机制设计的,机制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把现有的约束条件作为给定,也就是说将政府目标作为给定的前提,你怎么 去实施它?在现有的土地产权不能改革的情况下,那么我们能不能够在这个约束条件下做好呢?那么很可能通过调整税制的关系,它会有改善。

看到这个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出来,我非常高兴,但是还不够。比如我们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形式上的,不是真正的,要真正地实现免费教育,甚至是书本费都要免掉。

记者:不知道您研究的激励经济机制设计有没有针对地区经济地研究部分?从激励经济机制设计来看特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您对厦门有何建议?

田国强教授:经济学的理论,其解释力是非常强的!经济学既讲述了经世济国的大战略、大谋略,也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很多具体的问题。它的许多理论,它的基本假设,特别是人的行为假设,都能经得起实际检验。

我 们所谓讲的激励机制,首先一定要有个发展目标。目标决定之后,怎么去使得在每个人追求自利的基本假设下达到这个目标。讲到区域发展问题上来,这很可能是一 个政策层面上的,也可能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就是一个激励不相容的问题。现在很多政策,制定了之后不像领 导想象地那样发展。因为它们是激励不相容的,所以我们需要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不同的经济主体,他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你能不能够设计一个规则,让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得到一个辨正的统一,这就是激励机制的思想。

因为我没有研究区域经济学,对厦门也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这个问题我就只能从一般性的角度来谈谈,不能具体地建议。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也再次感谢您对经济学教学科研网各项工作的支持!

田国强教授:谢谢。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在经济学的宣传和教育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在我们学生当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我非常乐意能跟我们的学生们交流!

进入 田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学人风范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0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