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佛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66 次 更新时间:2021-03-06 20:26

进入专题: 世界观   人生观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尊敬的主持人,香山讲堂的创立者和管理者,以及今晚来到这里的各位有缘嘉宾,大家晚上好!

我非常有幸被邀请到中山先生的故里来这样一个讲座,实在是有些感动。虽然我也在不少地方做过讲座,但中山这个地方这是第一次来,所以这个因缘不可思议。当时你们图书馆的梁主任大概是在网上看到我在其他地方讲过这个题目,他就问我讲这个题目可不可以,我说完全没问题,只要中山这边的管理部门不觉得有问题。后来这个讲题顺利通过了,表明中山市相关管理部门的思想也是非常豁达和开明的,所以我也对他们致敬。

佛教关心的问题,本来就不是某一伙人,更不是某一伙持不同意识形态或政见者的思想,它实际上是这么一种学问:众生如何从痛苦的感受和轮回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自在,并在这种自在精神的引领帮助别人。应当说,佛教不仅仅是中国人要学习和吸收的智慧,也是全人类、乃至六道众生都应该学习和吸收的学问和生活方式。那么我刚才为什么要讲那样一句话呢?佛教虽然作为一种智慧的学问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但是曾几何时在我们中国衰落了。近代以来,因为欧风雷雨的吹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淡忘了佛教这种为精神健康奠基的学问。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精神健康的建设了。事实上,我认为今天的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精神健康的建设显得更加迫切了。原因就在于,工业文明时代,每个人基本上都被变成了工业生产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人的精神是不能这样平面化、单面化和枯竭化的,它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它应当回归到他的本位,开启它的智慧,展示它的活力。

现代西方人对佛教这门东方的智慧愈来愈感兴趣,有些人甚至亲自去实践,验证佛教到底灵不灵验。其实,佛教就怕人不去实验,你去实验它最高兴了,因为它天天都讲自己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而是以实践为宗旨、以幸福生活为目的的思想。毋庸置疑,今天的中国人其实也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了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二十年来国学的教育,包括经典诵读、大中小学国学份量越来越得到加强,包括香山讲堂在内的各地讲堂都把以修身养性为本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今天讲这个题目,主要还是讲佛教本身对生命如何看法,并不负有讲完以后要大家去按照它的观点修行的责任,那是我们每一个听众自己抉择的事情。当然,在讲述过程中,我将把佛教的理论和修行都讲出来,否则是不完整的。

佛教如何看待人生的真相?因为对人生的真相看法不一样,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和生命的实践就千差万别。佛教关于生命真相的看法,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命无常。这首先是指我们整个肉体是刹那生灭、变化不已的。佛教对此有一句很形象的话来表达:“人命无常,速于川流,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上一口气呼出去时还有命在,下一口气还能不能吸进来就是个问题了,所以佛教常常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不过,这一点往往不被很多人注意,许多人认为死亡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正在上升的时候,跟死亡无关。殊不知死神并不是只光顾老年人,而是一视同仁的,它对青壮年乃至小孩也没有偏袒心,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说“黄泉路上多少年”了。

由于青壮年人总觉得无常离我们很远,导致不重视乃至漠视无常问题,待到无常真来敲自己的门时,就抓瞎了,受不了了,不光是自己受不了,亲人、朋友也受不了:这么健康、活泼的人,怎么刹那之间就阴阳两隔了呢?于是死者死不瞑目,生者痛不欲生。当年佛陀就度了一个这样的弟子。佛陀有个女弟子,她有一个小孩,生下来没几岁就夭折了。她因此痛不欲生,抱着孩子去向佛陀求救。因为人死不能复生,佛陀自不能把孩子给他医活。即使按照佛教的说法,未断烦恼的众生将不断受生,那也是指苦恼的精神生命的再生,至于与其弟子有母子关系的“这一个”身心综合体,当然不能复原了。佛陀是如何度化其弟子的呢?他主要是想法让这个女弟子从执著儿子的错误见解和心理中解脱出来。他授给弟子法门非常精彩,可说是大智慧的展现。佛陀说,你把孩子放在我这儿,赶紧去找到一个没有死过人的家庭,向他家讨一味药来,就能救活你的小孩。这个女弟子救子心切,跑了一天又一天,问了一家又一家,始终没能找到这样的家庭,遂怀疑佛陀欺骗自己。她心里既伤心绝望,又怀着对佛陀的怨气,来到佛陀面前跪下说:“佛陀!你让我去找一个没有死过人的家庭,让他给我一味药,可是我找遍了城邑聚落都没有找到这种家庭!”“真有这样的家庭吗?”佛陀轻言细语地对她说:“这就是人间的真相。”这个妇女当下大悟,从此从丧子之痛中解脱了出来。我们可以说,这个女弟子因深观人命无常而得度了。

为什么说人命是无常的呢?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分析,譬如说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方法都可以知道,人是由各种细胞构成的综合体,虽然表面上变化得比较慢,但细胞乃至构成细胞的元素则是生灭不已的,一刹那间不知有多少万个细胞已经更新换代了。因此,人的肉体里面根本没有一样东西是保持不变的。当然,佛陀当年不是通过科学手段来分析,而是通过慧眼看到的。你看看,佛陀没有运用科学仪器,得出的结论竟然跟现代科学不谋而合,难怪爱因斯坦对佛陀倍加赞叹。

有人会问:人的肉体虽然无常,但其精神应该有个不变的东西,要不然我一觉起来怎么还认识这是我呢?其实,我们第二天还知道我是谁,这是人的记忆力问题。许多人由于人有记忆力,就误认为有一个永远不变的灵魂在支撑我们的种种心理活动,这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记忆力是意识将过去耳闻目睹、鼻嗅舌尝、身触意念的种种对象吸收到脑子里以后形成的印象,这种印象落到意识深处被储存起来,就好象我们把收获的稻子放到了仓库里一样。因此,虽然留在意识中的印象具有相当稳定性,但它不是对象本身,只是对象的影子,因为对象就像流水一样变化不已,我们只是在它刹那生灭的过程中的某个点得到了一个关于此对象的看法,再把这个看法送到意识的仓库里面储存起来罢了。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看到真实的对象,只是看到了我们投射到对象上的某种感觉,因此意识对对象的真实认识无从谈起。

有人还会问:我承认印象是变化着的对象的影子,没有真实性和稳定性,但接受这印象的意识应该是不变的,不然我这么知道这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印象呢?这其实是意识建立起来的一个幻相。实际上,意识本身是不断变化的精神体,如果一个人的意识不变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精神病患者了,譬如那些得了自恋狂或相思病的人,就是因为其意识总是在同一个对象上导致的结果。由一个变化无常的意识设立起来的东西实在吗?犹如沙滩上的楼房,当然不实在。

有人会继续问:尽管意识变化无常,储存这些印象和意识内容的仓库应该是不变的吧,不然意识及其感觉到的印象收藏在哪里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仓库,因缘时节到来时,与之相应的种种感觉又是从哪里输送出来的呢?比如我们曾经跟某个人结怨,过后大家愤愤不平地走了。过了两年,我们突然在某地见到这个人,为什么那种愤愤不平的情绪又回来了呢?岂不是有一个仓库在收藏和输送这种情绪出来吗?佛教认为这种看法也错了。为什么?佛教认为,这个仓库虽然既能储藏种种印象乃至意识的种子,又能在条件具足时将这些种子运输出来发挥作用,但它本身依旧是相续不断而刹那生灭的,只是由于人无法认识到它的这一真相,偏执其相续不断性,并将此特点颠倒为永恒不变性,才建立起来一个储藏与运输一切意识内容的仓库来。

佛教讲这个内容要说明什么呢?要说明在人身上,无论是在肉体还是在精神中,都不可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由此证明佛教所谓人命无常这个结论是对的。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需要自己去实践才知道,如果光是在理论上讨论,很难有结果。以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这个结论没有问题。譬如,当我们静下来反观自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意识活动就像水流一样,既刹那代谢又相续不已,前念不灭后念不生、前念甫灭后念旋生,其间没有任何不变的东西作为它的基础。比如大家来这里听讲座,来之前我们是在吃饭,吃饭时念头在吃饭上,只有吃饭这个念头灭了,听讲座这个念头升起,才能来听讲座;如果我们的念头一直在吃饭上,听讲座的念头就起不来,就不可能到这里来。当然,这期间我们何时灭掉吃饭的念头而生起听课的念头,没有修行的人看不到,修行人则可以感觉到,功夫用到深处甚至能清楚看到两个念头的生灭交接。但是,由于意识活动的连续性太强,而其间隔性太小,是所谓无间相续,一般人就将其不同层面的内容假想为永恒不变的灵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世间的种种学问。我的经验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佛教关于人命无常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万法的无常性,不光佛教这么讲,我们中国五经之首的《易经》也这么讲。《易经》没有专门讲人的无常,甚至没有用无常这个概念,但它说天地万物都是变易过程中的存在,这必然得出人命无常的结论。《易传》里面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反过来说,如果不变,万物则不相通,反而麻烦了。《易传》里面还说,天地万物“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唯变所适”。可见,东方西方,其理攸同。

第二、执著即苦。既然人命无常,那么人的各种各样的执著都是痛苦,因为执著任何东西都不能得到,实际上只要一产生执着的念头就苦了。佛教随顺世间的认知,将人的感受分成三类:一类是苦;一类是乐;一类是非苦非乐。

苦的感受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佛教一般将它分成五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苦,即由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佛教认为我们的肉体由所谓四大构成,四大即地、水、火、风,地是肌肉、骨骼等固体部分,水是眼泪、鼻涕、精液等液体部分,火是身体需要的热量,风是指身体内部的气体,主要是呼吸的气息。佛教认为,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从初入胎直到出生,婴儿困于母胎,空间狭小,四维不净;刚出胎时,一阵冷风吹来,就如针刺一样难受;及至人老珠黄,发白面皱,勾腰驼背,气力羸劣,行动不便;故病倒床上,则疼痛难忍,寝食难安,动止由人;一旦命终,四大解体,心识飘散,无家可归。是为生、老、病、死苦。

第二类苦叫爱别离苦,即恩爱别离的痛苦。爱得如胶似漆的恋人,夫妻、父子、母女等等,一瞬间要么就是生离,要么是死别,这对执着亲情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比如说林黛玉跟贾宝玉,他们天天都见面,但却如远在天边。林黛玉跟贾宝玉的这种生离,比死别离还要痛苦,因为他们天天生活在看得见摸得着而又可望不可及的状态,生不得又死不成,远比惨烈但却迅疾的死别折磨人。

第三类是怨憎会苦,即冤家聚头的痛苦。比如有些兄弟反目,这就是冤家聚头。还有的人,相互之间甚至有不共戴天之仇,还要在一个单位工作,那真是苦不堪言。我曾经亲历这类事例:有一个同事跟另外一个同事闹矛盾,只要是其中一方走到上班的独径上,另一个人就要躲到林子里避开对方。人生苦到这种程度,活起来还有什么劲呢?

第四类叫求不得苦,即有求不得的痛苦。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走过了一段人生路,回首过去时,发现我们的人生道路总与先前的理想有或大或小的距离,有些时候甚至跟自己当初的理想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所以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依佛教说,只要我们有贪求心就是痛苦,只有完全无欲求心才是快乐,如菩提达摩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第五类是五阴炽盛苦,即身心失调的痛苦。佛教认为,我们的身心由五类元素构成,即色、受、想、行、识,色即身体,受、想、行、识即精神。受就是感受,包括前述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想是对前面的感受进行思考,比如一个快乐的感受,通过一瞬间的思考就产生了贪此乐受的想法;行是将前述想法付诸意识的行动;识是指此行动形成的信息进入意识深处形成的定性见解。在佛教看来,受、想、行、识既是形成世间知识的次序,也是人痛苦愈积愈深的过程,到了识的阶段,因为人执著识的永恒性,其痛苦最深,也最难消除,只有彻底转识成智才能远离痛苦。

所谓乐即快乐,乐受即令人身心快乐的感受,如四大调适、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友朋相聚等,这所谓福、禄、寿、喜带给人的感受都叫乐受;不苦不乐受即既不属于快乐也不属于痛苦的感受。

佛教说,芸芸众生对苦受生嗔恨心,对乐受生贪求心,对不苦不乐受则生愚痴心。换句话说,凡夫对乐受贪爱不舍,对苦受嗔恨不已,对不苦不乐受懵然不知。佛教则认为,如果不明白万法皆空,则世间的一切受无非苦受,理由下面再说。

诸苦之中,肉体的痛苦固然严重,但精神的痛苦更为严重,因为身体是精神的随从,精神是身体的主人。举个例来说,有个得了癌症的人,医生说你只能活半年了,他吓得回去两三个月就死掉了,甚至是十天半个月就倒了,因为医生的一句话击跨了他的整个精神都,而他的肉体也就随精神转得更快了;另一个患了同样癌症、病情同样严重的人,医生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他回去不仅一年半载没事,甚至几年、十几年都没事,原因在于他根根就没有接受医生传递给他的信息。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有了精神的免疫力。因此,如果一个人精神不生病的话,肉体的病痛就不是个问题,它根本不能令人痛苦;反之,如果精神出了毛病,身体再健康也没有太大意义。这就是佛教教化的重点放在身体改善而放在精神转化上的原因。

第三、人性是空性。佛教关于人生真相的第三个看法,就是人的根本性质是空性。可以说,虽然诸多佛经说法各有角度或侧面的差异,但所有佛教经典都有一个根本思想:诸法本性空寂。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虽然我们的五蕴和合之身心是存在的,但它只是刹那生灭的存在,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作为它的基础。佛教认为这个观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只看到生命的无常,没有看到其根本性质是空性,根本没有任何对象可以占有,仍然会生起执取心,而只要有执取心就会痛苦;只有认识到无常的生命过程本身了无所得,才算真正认识到了人的本性。至于痛苦的解脱,得连抓取生命的念头都不生起才能达到目的。

佛教说,既然如此,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本来就是解脱的,本来就是没有烦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来没有什么痛苦需要解决,如《解深密经》说:“若法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这也是佛教的根本看法,即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本来具足智慧、自在、幸福、慈悲,不欠分毫。

有人会质疑:这未免有点吹牛吧?因为他会说:我明显感觉到我不自在、不幸福,我对人也没有什么慈悲心,做事情也不太智慧。这个问题佛教早就做出了回答。佛教认为,众生没有智慧、自在、幸福、慈悲,深陷愚痴、烦恼、痛苦、自私,根本原因是智慧被无明遮蔽了,宛如天空的太阳被乌云遮盖了一样。

那么,这个无明从哪里来呢?人为什么会变愚蠢呢?佛教说,无明是没有起点的,众生先天就是这样了。言下之意是说,没有解脱的凡夫不能追问这个问题。凡夫追问这个问题会有什么矛盾出现呢?因为凡夫都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思考问题,如果追问这个问题,势必得出无明之前是智慧的结论;同时,既然无明有起点,我们通过修行把这个无明破掉以后,还会再次堕入无明之中。这样就不能真正了解无明本空的真相。顺便说一句,我们不能将佛教关于众生本来具足智慧、自在、幸福、慈悲之说与上述见解混为一谈,佛教是在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观照中做出这种判断的。佛教不许凡夫不要追问无明的来源还有一个原因,众生要解脱痛苦,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提供的法门修行,理性的思考非但不能解决理性自身的局限性带来的悖论,反而会阻碍众生对佛教的信仰与修行。再者,佛教认为,众生只要通过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自然会知道无明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不劳此前挖空心思地想象它是从哪来的,是怎么回事儿。为了阐明这个问题,佛陀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有一个婆罗门跟他的朋友一块儿上山打猎,结果碰到另外一对打猎者将他当成野兽射伤了。他朋友急着将他抬到医院治伤,但婆罗门却不急,他要搞清楚有关箭伤的种种问题:这支箭是从哪个方向射过来的?这支铁箭是铜箭、铁箭,还是竹箭?这支箭的尖上有没有淬毒?如果淬了毒,是什么毒?等等等等。据说,他连问题都还没有问完就死掉了。佛陀借这个故事来告诉人们,应当将追求幸福生活视为最迫切的任务,而不应当关注那些跟自己的幸福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玄学问题。当然,佛教不是反所有有理论,而是反对那种对解决痛苦没用的理论。

由于无明遮蔽了智慧,众生就看不到生命的真相,把生命的真相颠倒了。众生如何颠倒人生真相?佛经里面描述得很细,我们这里只讲几个方面。譬如说,佛经说人命本来无常,但众生却将它视为常,认为这个生命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我们千万别以为这个是笑话,其实古往今来有好多人都隐隐约约有长生不老的想法。在古代,这类人的代表就是道教中炼外丹的人,他们炼丹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服食外丹让自己的生命同天地而永久,历万古而不朽。经过科学洗礼的现代人虽然知道这是妄想,但要彻底除掉这种长生久视的念头还是很难,特别是在我们面临病苦折磨的时候,那种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真的很强烈。我看到过有一些老年人,因为临终前想活下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而四大又在不可逆转地解体,两种相当的力宛如拔河一样反向而行,结果把五官都私撕扯得变形了。这就告诉我们,仅仅第六意识里面没有想长生不老的念头是不够的,只有连生起这种念头的种子都没有了才算数。以无常的生命为常,这是凡夫的第一种颠倒。

凡夫的第二种颠倒是以苦为乐。佛教认为,由于凡夫不知万法皆空,将感受执著为实有,因而苦、乐和不苦不乐三种感受都会给他带来痛苦。佛教说苦为苦不用说,为什么它说乐也是苦呢?譬如夫妻小别重逢、朋友相聚、兄弟友爱、家庭和睦,多么快乐!佛教为什么称之为苦呢?因为这种快乐会坏。比如夫妻小别重逢,重逢以后总会分别,不管是小别还是大别,都会让人对从前的相聚产生怀念和执着,这就会带来痛苦;即使不沉溺于对过去快乐的回忆之中,也会因为快乐消失而感到痛苦。所以佛教并不把这种乐看成是真正的乐。至于不苦不乐受,佛教是从“诸行无常”这一事实来阐明其苦性的:尽管这种受不能纳入快乐或痛苦的范畴,但它们与前面两类受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是无常的,只要对其产生执着就会痛苦。凡夫虽然能看到苦受之为苦,但难理解乐受之为苦,更难洞察不苦不乐受之为苦。是为凡夫第二种颠倒。

第三种颠倒是以空为有。佛教说人的本性是空性,没有智慧的人总认为人的本性是实有性,并在这种实有性基础上建立善、恶、非善非恶等林林总总的人性论,对其于一切法也如此。佛教认为这也是一种颠倒。

第四种颠倒是以不净为净。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有为法本来不清静,没有智慧的人却以为清净,并执着不放。

由对生命真相的颠倒认知,凡夫就产生了种种执着,并由此造业。对自己喜欢的对象希望继续拥有,由此就产生了很深的贪爱情绪,继之说贪爱的话、做贪爱的事;对自己不喜欢的对象希望从此远离,由此就产生了很强烈的憎恨情绪,继之说嗔恨的话、做嗔恨的事。比如佛教认为,奥巴马虽然消灭了拉丹的肉体,但并没有把他的仇恨心灭掉,他下辈子还要找奥巴马算帐。造业就跟着受苦,造什么样的业就什么样的苦,因果平等。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家庭丈夫不衷、妻子不贞?就是由于丈夫贪美色,妻子也贪美色。他们有贪异性的毛病,现在当然就要受相应的苦报。

业形成以后,就会有一股力量,这就是所谓业力。业力只要没有转化,它就会支配人的身心,让你不得自在。佛法说,所有没有获得智慧的人,不是自己的脑袋作主起心动念、说话做事,而是那股业力在支配自己。因为这业力导致了相应的心念、语言和行为,反过来又因为相应的语言、行为和心念加固了同类的业力。比如大街上的车流,只要你进入其中,就一定得受到这股业力支配。如果人家都开80公里小时,你却开60公里或100公里小时,马上就会出车祸。这是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只能随业流转。

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佛教所谓生命的轮回,最先是由于众生没有智慧,颠倒了生命的真相;接着在颠倒生命真相的基础上产生或贪或恨的心,此心支配自己起了跟贪心或嗔心相应的念头;然后由这些念头进一步发展为相应的语言和行为,并遭致相应的报应;反过来,这报应又形成一股力量,推动自己不断在业的轨道上轮转。这就是所谓轮回。

轮回虽然痛苦难当、相续不断,但只要加一个因就会改变其性质。加什么因呢?智慧。如果加了智慧进去,业的整个性质就变了,它的功能也变了。我还是举刚才的例子来说明。刚才我们讲,如果一个被无明支配的人开车,老是想凭自己的意志作主,开得比前后的车快或慢,当然会车毁人亡。但是,如果他有智慧,他会怎么处理呢?他会想:这个世界并不是我的世界,而是所有的车构成的世界,其中没有一个独立的自己可以决定这件事情。这样,他就会自觉地与大家保持匀速,大家每小时开80公里他也开80公里,大家每小时开60公里他也开60公里。这虽然只是念头的一转,但此时他已从对“我”的执著转到了无“我”的境界,头脑从糊里糊涂转变为明明了了,行为从急躁不安变成了随缘自在。有人说要把业斩断,其实用不着斩断,也不能斩断,因为业是维持这个世界流转变化的基本能量,斩断业就等毁灭了世界,因此解脱业力束缚的关键不是斩断业,而是斩断业力实在这个错误的看法,转而认识到业力本空。

众生能够具有这种智慧吗?能,因为有三个根据。第一个根据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侧重讲一下。什么叫做如来藏呢?这是一个譬喻的说法,这个关健词有两个构成部分,即“如来”和“藏”。如来指是指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的圣人,它具有智慧、自在和慈悲三个品格;“藏”就是无尽藏,指由这三个品格构成的如来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妙用。所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是说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他们尽管尚未成佛,但其本来面目与佛无二,都是具有智慧、自在和慈悲三种品格的宝藏。佛教不仅平等待人,而且将所有众生都看与佛成平等的一员,这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根本依据,这也是佛教最伟大的思想。

第二、苦总是有报尽之时。人们常常说苦海无边,苦怎么会有尽头呢?因为因果平等,你造的苦因有多少,苦果就有多少,不会多也不会少;时间上也一样,不会长也不会短。譬如,即使犯了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坏僧团、伤害佛陀等五逆罪的众生,他们要受到无间地狱的无间苦报,佛教认为其苦报也有穷尽的时候,因为他们在过去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一点善念,而这点善念就是其离苦德乐的机缘。

但仅仅有这两个条件还不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只是肯定了众生获得解脱的根据,众生苦报有尽时也只是为众生的解脱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外缘与这两个内因相应,众生还是不能解脱。这个外缘就是能够引领他从痛苦中走出来的老师,佛教称为善知识,这是众生解脱的第三个条件。

哪里有善知识?佛教说处处都有善知识,即使地狱界也有佛菩萨作为善知识。地狱界的善知识佛教称为菩萨一阐提。一阐提本来是指断尽善根、大逆不道的众生,这类众生的受报之地就是地狱;相应的,在地狱界度众生的佛菩萨也被称为菩萨一阐提。有人很迷惑:菩萨怎么又是造了恶业的众生呢?不能这么理解。应当这么理解:因为在地狱界度众生的佛菩萨是以一阐提的形象出现的,所以叫菩萨一阐提。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类菩萨呢?因为这些菩萨已经见到万法皆空,地狱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苦,他们到地狱跟到天堂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些菩萨能够永远在地狱界度众生。佛教里面,地藏王菩萨就是在地狱界度众生的大菩萨,对他来说根本没有成佛这个问题,他永远地狱界度众生的佛菩萨,他可以说就是菩萨一阐提。连最苦的地狱界都有佛菩萨,其他世界就不用说了。善知识遍在是佛教的一大基本思想。

众生既具有解脱的根据和可能,又有解脱的外缘,剩下就看众生什么时候遇到佛菩萨了。佛教认为,只要是没有获得智慧的凡夫就一定会受到痛苦的折磨,一定会想方设法寻求解脱痛苦之道,而只要起了这个念头,就有机缘遇到佛菩萨,因为佛菩萨不需要我们央求才来,他们会不请自到,是所谓“不请友”。佛菩萨虽然是“不请友”,但不是不速之客,他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来到需要他的众生面前,给他们带来其喜闻乐见的佛法。观世音菩萨就是这样的,有偈赞叹说:“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菩萨,不求不应,有求必应,但这个求不是说你一定要喊他,只要你心里生起一个与他相应的念头就行了,所以叫“不请友”。从广义上说,佛教认为,只要在生活中曾给予、正给予、将给予我们帮助的众生都是佛菩萨,因此可以说一切众生相互都是佛菩萨。

进一步,众生解脱的方法有哪些呢?佛教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多得不得了,这里不讲那么多,只能简单讲讲菩萨道的六度波罗蜜。

首先是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对治什么问题呢?对治凡夫的吝啬心或者贪婪心。布施的内容有三大类,第一是布施财物,第二是布施知识,第三是布施勇气。第二类布施又叫法布施,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法布施就是向别人传达如实的知识,狭义的法布施特指向别人布施能够减少和解脱其痛苦的知识。广义的法布施者佛叫善知识,狭义法布施者叫大善知识,因为众生接受了他的布施后,烦恼一天比一天少,最后完全没有了,等于获得了新生。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布施,即使不名一文的人也不能说自己不能布施。譬如有人向我们问路,只要我们如实地告诉他就是行布施了;又比如我们在家里面跟父母子女如实地进行交流,也是行佈施。可以说,我们所有众生都生活在布施的状态中,没有办法避免布施,剩下的只是如何提升布施的品质而已。所谓提升布施的品质,就是要把令人烦恼的布施转化为令人自在的布施。那么什么样的布施是令人烦恼的呢?这就是著相布施。所谓著相是执著什么相呢?就是执著于有布施者、受施者和布施物的实有性这些相,这种布施是不能够解脱的。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执著这些相,就会产生一种求回报的思想,要么希望得到受施者的回报,要么希望得到社会的好评,要么希望来生转生到更富贵的家庭或更高级的世界。这种种心理支撑下的布施都是著相布施,布施者的这些愿望虽然都有可能实现,但都未能免于烦恼。

什么才叫做解脱烦恼的布施呢?就是不著相的布施,亦即《金刚经》所谓“无相布施”。从横向看,无相布施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执著于“我”在布施。佛教说本来就没有“我”这个东西,“我”是分别心建立起来的妄想,知此则不会执著于有个实在的“我”在佈施。二是不执著于实在的“某人”接受我佈施。三是不执著于布施了实在的钱、财与物。布施者只要不执著这三个相,当下就自在了。从时间上讲,无相布施也有三个特点:一、布施前要毫不犹豫。犹豫就是烦恼,布施前毫不犹豫、有决定心,就是一种智慧。有些人布施之前久拖不决,无论布施给谁、布施多少、如何布施,都要犹豫很久,这就很烦恼了。我的经验是,在没有开智慧前,我们都难以知道如何布施最为恰当,因此最好不要猜测该不该布施,遇到这种场合,只当是为了减少自己的贪婪心和吝啬心。二、布施时要充满欢喜。有的人布施时像割身上的肉一样难过,那就是著相,就烦恼了;有的人布施时怀着居高临下之心,这同样是著相,同样会烦恼。反过来,只要不执著于当下的布施活动,当下就欢喜,当下就轻松,当下就解脱,当下就自在。三、布施后不后悔。这点也很难做到,对此我有切身经验。好多年前我们到印度朝圣,遇到一个小伙子主动帮我拎东西,我就给了他一点小费。旁边的团友说:“你怎么给他那么多呢?这相当于他在印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了!”我听了这个团友的话,就起了一个后悔的念头:“怎么会给他这么多?”当然,这个念头一起我就知道不对,就把它给照破了。设若后念追前念、念念不断地追悔,那就是随业流转了。这次遭遇对我锻炼很大,我因此写了一篇反省文章,此后这种念头基本上不再会起了。这样训练日久,开了智慧之后,就能够随时随地安住在无相布施的境界中了。

其次是持戒波罗蜜。佛教徒的修行,如果要真正解脱,是必须要持守戒律的。戒律怎么持守持守?简单地说,在哪一个位就持守那个位的戒律。佛教徒要持守的戒律很丰富,有居士戒、出家戒和菩萨戒三个层次的戒律。在家的居士至少要持守三皈五戒,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全副身心投入三宝的怀抱;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就是不伤害众生生命,包括自杀、杀人、助杀、赞杀等等行为,都犯杀生戒。不偷盗就是指没有经过别人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哪怕主人在你面前,只要你没有经过他允许拿走了他的东西,也叫偷盗。不邪淫是说,除了当时当地的法律、道德允许的男女关系,不能再有其他的男女关系。比如中国以前允许三妻四妾,但现在不允许,有人却讨三妻四妾,那他就翻了邪淫戒。不妄语,就是不讲假话,如实说自己内心所想。不妄语有颠倒黑白、两面三刀、甜言蜜语、花言巧语、粗言秽语和无益戏论多种。这几条戒律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不容易持守。我的看法是,如果人们能持守这几条戒律,这个社会就达到和谐的目标了。佛教的最高戒律是菩萨戒,这种戒律要求持戒者的心时时刻刻与佛教追求的中道保持一致,只要一念偏离中道就是犯了戒。这样的戒律,除非悟道者,一般人都难持好。

第三是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忍辱?忍辱就是忍受外界带来、内心生起的令人感到不公正的信息。忍辱也是每个人必须修的,因为我们的愿望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一般人如果有一点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觉得不公正,有不公正的感觉就得忍辱,所以忍辱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当然,佛教徒与世间人修行的忍辱有其差别,世间人修的一般是强忍,这种忍辱有几个问题:第一,忍辱者当下虽然忍受了侮辱,但心里已经受到了伤害,而且积累了怨恨;第二,忍辱者有报复心,当他力量强大了起来后,他会以牙还牙,甚至加倍报复对方。佛教认为这种忍辱不能够断除烦恼,它要求信徒修的忍辱是智慧意义上的忍辱。这种忍辱如何修呢?首先观察凡事有因有果,因果平等。当一个人受到了侮辱,佛教徒首先要观察外界为什么会给自己这个难受的信息。由此知道以自己为因、对方为缘才有这个信息,因了过去对对方的伤害,他才让给我这样的伤害,自己一方在其中属于主要原因。这样一想,当下就不会把太多怨气发到对方身上,而是重在反省自己的过错了。其次,最关键一环要观察因果性空。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亦然,因此根本没有所谓实在的不公正这回事。只有观到这一点,受辱者才能消除一切烦恼;如果仅仅观到因果平等,内心只能平复一段时间,始终不能断掉烦恼。最后还要观对方为什么伤害我?佛教认为,这是因为他已经无法忍受痛苦,才会将痛苦发泄到外面去,让跟他有缘的人共同承受。佛教认为这种人是最可怜悯、急需救度的极烦恼众生,修行者不但不能怨恨他,反而应当对他生起慈悲心,发愿早日修得智慧来救度他。以慈悲救度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众生为归宿,才是圆满的忍辱波罗蜜

第四是精进波罗蜜。精进就是努力,精进波罗蜜就是在智慧的指导下努力。有人说信了佛教以后人就懒散了,不求上进了,这种说法错了!其实佛教徒特别努力,只不过他努力做的事情跟一般人不太一样,一般人努力升官发财、求名求利,佛教徒努力做的却是如下事情:未升起的恶念努力不让它升起,已升起的恶念努力让它断掉;未升起的善念努力让它升起,已升起的善念努力让它成长和圆满。他每天都做这两件事情,而且要念念不忘地做,直到成佛才算圆满。你说他能够懒散吗?

第五是禅定波罗蜜。禅定分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两种,世间的禅定我们都很熟悉,简单说来就是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到一个地方,进入所谓专心致志的状态。佛教认为这种禅定不能开智慧、断烦恼,只有出世间禅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何修习出世间禅定呢?方法很多,总的来说是止观双运。止的意思与世间禅定一样,观则为出世间禅定所独有,内容是在修习止的过程中观察法的缘起性空这一真相。佛教认为,烦恼众生的心总是偏于两端,要么杂念纷飞,不能持续将心念集中在一个地方;要么昏昏沉沉,对宇宙人生的真相闇昧不知。修习出世间禅定治疗这两种毛病,最终开智慧、断烦恼。止观双运又有顿渐两种修法,侧重渐修者则次第修习止与观,侧重顿悟者则首先集中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顿悟法门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人修习,这里不妨进一步加以介绍,以便有兴趣者一试。顿悟的修法就是念念不执著,念念跟空性这个真相相应,只要起了一念执著就拉回来,古人称这个修法叫做“牧牛”。我们的杂念就像一头不听话的牛,老是想吃农夫的庄稼,收回杂念就宛如把吃庄稼的牛拉回来。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水到渠成了。这是六祖开创的禅宗的修法。讲到这里,顺便补充一点:有人认为渐修与顿悟是两种各自独立的修行方法,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实两者是相互为用的,即使是南宗顿教,也只有明心见性一刻才是顿悟,此前此后都需要渐修。

这样练久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六祖说就像乌云被太阳照破,智慧就开启了,修行也就进入了最后一度——般若波罗蜜。所谓般若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智慧。从次第修法来讲,它是通过前五度修习开启的一种洞察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既知万法本性与现象而不执著的特点。与众生相比,智慧者的生命有三个殊胜之处:首先,心中就没有任何烦恼,时刻安住在绝对宁静、自在、幸福的状态中;其次,对一切众生,乃至花草树木,都一视同仁;第三,能够随缘以众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救度众生。这种智慧者的典范就就是大智慧、大自在、大慈悲的佛陀。



提问:您刚才讲说,佛教认为没人有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又提到一种轮回观,说肉体虽死而灵魂不死,就像奥巴马与拉丹,他们的嗔恨心死后还会继续存在。这两者是否相互矛盾呢?

回答:你问的是缘起和性空的关系问题。佛教说,正是由于一切法都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能够从前到后不断变化,如果它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它就永远不变,如此还说它能够从前到后变化,才是矛盾的。我说奥巴马和拉丹死后还会继续相斗,前提是奥巴马跟拉丹都没能力看透人生的真相,他们都把敌我这个概念当真了,真把自己与对方当成了正义与邪恶的双方,这样他们就会继续为一个根本不可得的幻相而斗;如果他们有一方明白了人生的真相,他们就打不起来,因为解脱了的人对任何一个仇人都是平等对待的,不但会坦然承受对方造成的伤害,而且会反过来怜悯他、救度他。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世界观   人生观   佛学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45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