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欧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些看起来挺琐碎,但不能忽略这些琐碎事情的蝴蝶效应。
2009年下半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态势出现了触底的现象,尽管一些专家预测2010年第一季度欧盟经济增长率继续略高于零增长,但弱势增长态势将持续到年底。这是最基本的判断。虽然欧洲在金融危机下没有产生恐慌,但却发生了大量的深层次变化,这些变化每每影响世界,而世界的变化反过来再压迫欧洲进行变化。2009年这一主题显得特别突出。
这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首先,面对金融危机各个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救市行动,欧洲也不例外,从一开始英国和德国的救市计划出手动作都相当快,在欧洲掀起了像是金融机构国有化那样的浪潮。在这种浪潮下,每个国家的举动都不一样。欧洲虽然是一个一体化的大市场,但它在金融管制方面还有一些国家控制的原则。在金融危机袭来时,各国不可避免地自扫门前雪,第一轮受到伤害的是匈牙利这些经济上依赖西方较多的成员国。
其次,原来欧元区规定的财政赤字规则被打破,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情况下,各国都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救市,这样就形成了第一轮的国家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调整,即国家的作用增加了。欧盟认为这样一种自扫门前雪的状况毫无疑问对于欧洲的长期发展不利,于是开始介入,敦促欧盟采取协调行动,平衡在欧盟层面上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此番调整中,在国家和市场的天平上,国家占了些上风,此后不久,代表更大市场规则的欧洲联盟(实际是超国家的市场),又回过头来对国家的力量进行规范,出现了新的很微妙的平衡状态,保持了欧洲在外界看起来还算是比较平衡的发展。
另外,在政治领域,欧盟在国际上积极地推销欧洲治理理念,如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外交的主题,围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并把所谓增长模式之争也引入了国际体系。但美国等一些大国并不同意欧盟提出的一些要求,所以欧盟在其软实力不起作用的时候就要加强硬实力建设。2009年,当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受阻的时候,欧洲舆论对爱尔兰施加了很大压力,最终促使该国完成了批准程序。
可见,2009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欧盟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政策和政治政策上走钢丝,在国家和市场之间取得脆弱的平衡;另一方面在政治选举上中右翼大获全胜。这说明在金融危机中的中右翼的执政党所采取的政府干预措施、国有化措施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左翼党,而中左翼党却根本拿不出在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