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登高:风雨廊桥:民间公共建设与基层自治的制度遗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4 次 更新时间:2021-01-28 16:40

进入专题: 公共建设   基层自治   廊桥  

龙登高 (进入专栏)  

很高兴汇报我的研究成果,我的题目是“廊桥遗梦:民间公共建设与基层自治的制度遗产”。

一、廊桥、义渡、茶亭:基础设施的民间公益建造与维护

什么是廊桥?此图片就是我家乡湖南安化县风雨廊桥,在南方山区不少见。它在短缺经济时代是基层重大的公共工程。其建造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耗资巨大,而且可以说是一种豪华的桥梁,也是一个便民的公共设施。你看在桥梁里边可以有休息和交流的长条凳;还为行旅、过桥人免费提供茶水,而且对茶水还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每一座风雨桥耗资巨大,同时又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譬如说刚才我们看到的永锡桥,历时五年,光石工就是37769工作日,还有锯工、木工、泥瓦匠、土工等等。这些资金从哪来?

这种廊桥从发起到筹资到兴建,到组织管理,以及建成后一百多年的维修全部是由民间来做的。大家在想八十年代以前要兴建这样的工程,政府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这里有一些数字,永锡桥筹集资金,主要是家庭,也包括商号、桥会等法人组织等等。捐赠单位总数2125个,捐赠总额为14693.4千文。5千文以下的捐赠者占总数的73.5%,捐赠金额3008千文,占总金额的20.47%;30千文以上的捐赠者不足4.85%;100千文以上者合计3430千文,占总金额的23.34%。永锡桥全部捐赠额达14万余千文,在我们安化这样的全国特困县,能够兴建这样的桥梁殊为不易,还不只是一座,第二年还有另外一座镇东桥建成。它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

不仅是廊桥,而且还有义渡,比如说刚才永锡桥的前身就是一个义渡,是乾隆33年兴办的,同样也是由民间集资的,同样也免费的。在安化还有茶亭,山区山路十几里荒芜人烟的地方兴建一座茶亭,供人休憩,同样也免费的供应茶水,也是由这些民间自发的兴建起来。

像义渡和廊桥这种公共设施全部由民间自己来兴建和管理,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渊源流长。此图是我考察过的宋代的一座桥,在福清叫龙江桥,长达1000多米,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是全部由民间集资、兴建、管理、维护、修建。一千年的桥,一直到现在还在保留着,而且还在使用。


二、公益法人:产权形态及其管理模式

这种义渡、廊桥,属于谁呢?不属于政府,不属于捐赠者,也不属于管理者。是什么性质?它不是私有,但也不是公有。不是企业,而是非营利性机构,不过有自己的资产,并且可以寻求增值。

这种机构形态和管理模式,就是公益法人。安化县新发现的《永锡桥志》使我们能够形成较全面和完整的认识。

第一,理事会称为桥会,叫首事或者首士,也叫董事。在永锡桥的发起人当中有一位我的先祖,我以此为荣,也特别感兴趣。理事会由八个人组成,由民众商议推举产生。同时成立桥局,具体组织桥梁的兴建。所有事情大家一起来商量,而且各司其职,或是会计,或募费资,或督各色工匠,或办各色材料。理事会的职责是比较重大,要商议和统筹各种事物,同时修建完之后还要去进行巡查,还要督查守桥的人各项事务。但理事会没有什么特权,相反责任不小。

但这个机构没有股东,没有股权,包括理事和政府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分红。由此可以说明它是非营利性的机构,是一种公益组织。

第二,它有基金会(Endowment)。捐赠资金建桥剩余部分,也是“非一人一乡所有”,但要去寻求增值,用于桥梁的永续维护。寻求增值有什么办法?一个是有息放贷,通常是保守的放贷,需要有担保,而理事是不能担保的。二是剩下的资金去购买田地,田地的租金收益使得Endowment可以扩大。就像陈教授所在的耶鲁大学,其Endowment富可敌国,每年收益可观。耶鲁与哈佛竞赛,看谁的新增收益更高。记得十年前哈佛大学的Endowment,按国家GDP来排的话,可列第五十位。

耶鲁、哈佛属于谁?我们说私立大学,但不属于某一个或几个家族,也不属于校长,也不是属于董事会,也不属于州政府,就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或法人,a private independent institute.当然也是公益性的。

永锡桥基金也可以去向外捐赠,譬如说其他地方修桥办义渡了,可以捐赠,但是他规定只能捐赠桥会或者义渡,其他的慈善行为不要进行捐赠。而在永锡桥他所获得的捐赠当中,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法人、机构捐赠,像庙会、家族、其他的桥会、义渡等。同时也有商号,共77个,当然这些商号非常可怜,41个商号各捐1千文,最多的也仅12千文,比一般的家庭还要少。

第三,我们再来看桥田。桥田在政府档案中自成一个产权单位、交易单位和纳税单位。桥田自成一“柱”,称为永锡桥柱,要向政府缴税。在购买田地的时候以产权法人签订买卖契约,发生产权交割,就属于“永锡桥柱”了。这种法人交易土地,其他地方都可见到,像会田、义渡等都有自己的田地。清华藏契约中,法人作为交易单位者,清代不少见。

还有公屋,公屋出租给守桥人,并供应茶水,但是不付房租,仅交押金,也就是进庄钱30千文。

第四,政府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一是授权,募捐之前,要订捐簿一部,盖县印,随后开始合法募捐。二是政府对桥梁进行法律保护,也就是有禁碑,凡损坏桥梁者依法给予惩罚。此外,县官率先捐了10千文,象征性的表示支持。

这种公益法人在传统的中国称为公家,就像我们的家族也称为公一样,这个和英文当中就有区别,比如说英文的“公”就是Public,或者说State,公益法人产权当然不是这种含义的“公”,在英文中应属于private范畴。    


三、公益法人的近代创新:中、外、官、商构成的海河工程局

公益法人制度源远流长,到了近代又出现了创新。我们揭开尘封已久的档案发现,海河工程局也是这样一种公益法人。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海河工程局是由洋人发起建立、经营管理的,理事会由洋人主导,包括外国政府代表(领事)、特殊自治政府(工部局)和洋商会等。所以其档案都是英文、日文为主。第二,它又是由中国中央政府特许和地方政府参与建立的,和洋务运动密切相关。虽然它既不是官办,也不是官督商办,不是绅领商办,但应该是洋务运动末期的重要创新,其特殊形态丰富了洋务运动的内涵,表明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与重工业领域拓展至公共设施建设领域。第三,其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向外特别是国外发行公债,一共发行了9次公债,有意思的是到1911年的时候还向海外发行国债,照样欧美国家的人来购买其公债。其次来源于特别税,河捐与船税,约80%来自于洋商。

海河工程局成为中国现代代疏浚业包括冬季破冰的先驱,近代海河航运与河道治理、天津城市建设与港口设施建设的功勋,却因其帝国主义出身的“原罪”而几乎寂然无闻,与其对天津及华北的对外贸易乃至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


四、多样化的法人产权形态与基层自治

公共设施的民间兴建,典型而突出地反映了民间自组织体系。民间自发行为,是有效率的,动员能力比较强。其管理是公开透明的,都是基层民主所推选出来的理事会,能相对有效地遏制腐败的现象。

这种民间自治体系可以突破行政的界限,比如说永锡桥就不在某一个乡,募捐的范围方圆百里。湖北的这种水利委员会突破县级的边界;海河工程局可以突破国界,民间自组织体系和法人有多样化的创新,不像政府经营一样比较刚性,它们比较有弹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渡人、渡货,而且渡心,当你走在义渡和廊桥,品尝着免费茶水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联想到人们所做的捐赠,可能使得许多人能够萌发感恩之心。

这种法人组织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中国其实是比较多样化的。除了义渡桥会之外,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水利设施也是同样的形式,民间这么多水利工程也是由当地民众集资修建和管理的。

其他方面都有普遍的存在。慈善法人,像育婴堂、普济会、救生局,梁其姿把这种公益法人称为官督民办。更不用说宗族、祠堂、寺庙;还有行会、会馆、商会,还有书院,等等(金融性、娱乐性的互助组织有所不同,有自己的股东与分红),名类繁多,广泛存在,涉及到民间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民间自组织体系的生命力,表明传统中国民间自治的特点。

民间自治的制度基础是什么?就是私有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农民他们有着自己的土地产权,或者说独立的农户经营,所以能够自主和自由选择。那里官员和现在也不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他能够相对的客观独立,当他被贬了或者退休了可以在乡下成为乡绅,耕读传家,在乡下还发挥他一定的作用。

最后补充一点,公益性和市场化的运作又有不同的地方,公共设施的法人公益产权经营是可贵的,与公司市场化运作相比,其拓展空间有其局限性。乾隆时期到光绪时期,美国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多是市场化的营利机构,特别是公司。桥梁是收费的,公路、运河都是收费的,铁路公司更是一种股份制的公司,推动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市场化的运作应该说更具有拓展性和发展空间。

好,谢谢大家!


评论部分:  

龙登高:我回应两句话。一点是为什么现在没有?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都是政府控制的。的确我们就在几年前仍认为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应该由政府来提供的。无法想象在过去历史上民间自发的组织管理就能够兴建这么重大的这种工程。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二十世纪的革命,革命把过去的制度铲除了,所以我把它称为制度遗产。

第二点我所谈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解释框架,而不单单是一个故事。传统中国基层的经济自由主义,有其内在的逻辑,最根本的就是它的私有产权的制度基础,使得农民可以自由的流动,自由的选择。其次我们包括公共设施的提供也是多层次的,也绝不只是一座桥,存在于各个层面,包括社会救济,包括宗教,包括家族,等等,因为时间的限制只能讲这么一点。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去美化传统社会,而是要挖掘传统社会存在的制度遗产,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经济。

最后政府为什么不去管基层?因为不管效益更高,成本更低;而且通过基层自治,皇帝与朝廷可以在某程度上约束和制衡其代理人——官僚体系。这是中国大一统相对稳定的一个制度基础。谢谢。

 

致谢:1.湖南安化县政协赵亚飞先生以其敬祖爱乡的精神,历经周折找寻原版《永锡桥志》并慷慨惠赠,令人感佩,谨此致谢。2.天津航道局授权并支持课题组,调阅尘封高阁的海河工程局原始档案与材料。谨谢!3.感谢课题组成员的出色工作,特别是孟德望、林展;王正华、温馨,等。


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主题演讲(2016.7)

“历史学与制度研究理论创新”研讨会演讲(2016.6)


进入 龙登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公共建设   基层自治   廊桥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80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