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是20世纪最重要的保守主义哲学家之一,在英美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不仅在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教育哲学等领域贡献卓著,在宗教学领域也有着极为深湛的研究。
欧克肖特的宗教观是在他的“有意识的自我理解”中完成的。在他看来,要理性地回答诸如“我们如何过上一种善的有意义的生活”之类的问题,并不需要努力构想出一幅人类生存的理想图景,而应致力于思考如何把人更为妥适地安放在当下的生活里。在欧克肖特那里,宗教经验是整体地属人的,它的超然性被活泼泼的生活现实彻底抽离。宗教并不神秘,它起源于普通民众的简单生活需要,而并不主要是为了探求智识和真理,“信仰与真理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宗教生活是最整全意义上的生活本身的同义词。没有一个更感性、更无畏的生活方式出现,就不可能有宗教的复兴。”区别于传统的宗教观,欧克肖特认为,宗教既不是一种依附于生活的精神趣味,也不是一种影响或掌控生活的外在力量。宗教不是别的什么,无非就是简单生活本身,是一种被当下的信仰所引导的生活。这种信仰认为,生活全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当下,如果在当下的生活里找不到“精神满意的休息”,我们就彻底迷失了自我;抓牢当下,才能获得更为明澈的自由。“宗教的人用思想之光检视周遭的一切,除了对当下的领悟力,他不执迷于拥有任何东西。”
在欧克肖特的宗教观看来,对于一个宗教人来说,生命太过短促而无常,以致它来不及被存储起来;生命太有价值,以致它不能用于去讨好他人、过去和将来;生命太过珍贵,以致它不能被草率地托付于它还不能确信其是自己心中至善的事物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某些时刻都是宗教人。很多人之所以缺少信仰,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本身“抓得不牢”。一个宗教的人有勇气去接住扑面而来的生活,凭借这份勇气,“他(得以)走出乏味的模仿怪圈,而正是在这模仿的怪圈中,尘世掩盖了在‘人如何过一种善的生活’上的无知”。宗教和宗教的意识本质上都是“面向生活的”,宗教存在的合理性端赖于它能满足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宗教性的生活就是免于为过去而后悔地生活,免于为将来而算计地生活。后悔与算计这两样东西,要么通向模仿的单调轮回,要么通向自我感悟的迷失。”
宗教的人太过于热爱生活,以至他不能仅仅为了纯粹的在世生存而付出他“全部的自我”。一个有信仰的人不是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他经营生活的前提是,绝不拿他的自我去交换任何东西。“他(按:指‘宗教的人’)对卑鄙和苟且有着深深的恐惧,在他们看来,不营造出某种深刻内涵的谋生是一种罪孽。”按照欧克肖特的宗教观,对于一个宗教人来说,将生命托付于勇敢进取的事业是一种赢得生命重生的方法。“唯一值得‘我执’的不朽是当下的不朽,只要有可能,他就应该作为一个不朽者而活着。”一个人越是坚定地拥有他自身,就越是拥有一切,因为“人只要成为他自己就够了”;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一切。宗教本身内蕴一套区别于尘世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标准,直面当下,抵制“最高之善”,是真正的信仰生活的开始。
按照欧克肖特的理解,宗教里的彼岸世界并非一种“把烟火气和生活趣味完全抽离”的超自然存在,而是一个整全且意义充盈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一切事物都平等地被珍视。“不受尘世的浸染并不意味着去悬置我们的体验,而是意味着保留一个不受特定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影响或牵制的领域。”在欧克肖特那里,宗教与尘世在本质上分属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而非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可加区分的两个世界。对于一个虔诚的宗教人来说,生活绝不只是一场单调的技巧性游戏,它充溢着活泼泼的“经验之流”。除了对当下生活和事物本身的洞察力与感悟力,任何东西都不具有恒久的意义和价值。“他的唯一失败就是汲汲于寻求具有短暂麻醉功能的‘镇痛剂’,试图用纯粹的智识和所谓的‘成就’来替代个人对生活的经验和感悟。”
“你从祖辈那里匆忙承继来的东西,其实都只是一份沉重,只有你当下所造所感之物,才可谓真正的收获。”尘世的价值追求被粗暴地化约为“成就”或“功绩”,把人的生活降格为“对某种遥远结局的奉献”,当下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所有情感和领悟都被彻底悬置和遗忘。在欧克肖特的宗教观看来,除了我们的感悟力和洞察力,再多的拥有都毫无意义。衡量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对当下生活的领悟力和洞察力,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的“成就”或“名誉”,这种成就或名誉所遮蔽的正是真实感悟力的匮乏。“‘成就’并不拥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不过是鲜活生命的次要呈现。”宗教性的生活拒绝被流俗的标准裹挟,它不是为了某种虚妄的成就或名誉,而是为了获得对于当下生活的“敏感的心思”。
总之,欧克肖特的宗教观主张,一个宗教的人应主动躲避崇高和自命不凡,满足于他“自己本来之所是”,在最高的现实成就面前,保持一种淡定的超然。“最具价值和意义的,是依从一个人对自身此时此在的生命可能性的理解和感悟去导引自己的生活。”而宗教的成功,正是维系于“一种对当下生活富有洞察力的感知性理解”。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