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层思考。当前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一危 机的爆发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否验证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 对这些问题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科学的阐释。
一、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在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任其无限发展,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爆发危机。因此,要解决金融危机,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措施。一方面政府要出巨资挽救金融市场,使各金融机构渡过难关,从而走出危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力度,使其能够规范运行,不再产生因金融市场的失控而爆发的危机。总之,这一观点把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之于政府的监管不力,从而也就把解决金融危机和避免危机再度发生的责任也归之于政府。
这一观点比较客观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爆发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对如何解决金融危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特别是对当前政府在解决金融危机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性措施,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对
策。 但是,如果把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政府监管和某些操作上的问题,这只是停留于现象的分析,并没有揭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从根本上说,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层原因,它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所导致的结果,并不简单的只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或者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如果把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说成是操作不当,那么,按此逻辑,只要解决了政府的操作问题,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即使现在发生了,但只要解决好政府的操作问题,也可以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显然,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经济的周期性发展是一个规律,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也 是一个规律。政府干预和调节是否有力,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到危机的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把金融 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操作和监管层面问题的观点,严格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是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制度层面来揭示其爆发的原因,是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操作和监管层面的分析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作为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对策 , 当然需要解决好具体的操作和监管层面的问题,要完善这方面的制度。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必须要从理论层次做出深刻的回答。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决定了哪里有利润,资本就追逐到哪里,资本对金融领域的过度投入,导致虚拟经济失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由此爆发金融危机,从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这一观点从资本本性出发来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其理论深度。但这样的阐释并不全面,有简单化的倾向。这种简单化的阐释,往往不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缺乏充分的理论说服力。
首先,不能只是在资本主义爆发金融危机时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如果只是在资本主义爆发金融危机之时,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那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繁荣的时候,是否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就过时了? 正如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所揭示的, 危机是周期性发生的, 经济的周期性发展是客观规 律,资本主义不会始终处于危机之中, 这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了,这才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是有片面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能够对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从理论上做出深刻的阐释,而且对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会出现繁荣也同样能够从理论上做出深刻的阐释,作为科学的理论是能够阐释各种现象的。简单化的阐释往往使自己在理论上 陷于被动。
其次,不能简单化地用资本主义爆发危机、出现经济衰退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当今经济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是世界 性的现象 ,各国经济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同步性,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形势走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各种有利的条件。同样,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动荡 ,也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 , 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景气指标。各国经济发展的这种关联性,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我们能够做的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消除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不能完全避免这种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性也会日益增强,这就很难出现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而一国经济发展则不受任何影响的局面。这告诉我们,对当前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我们不能只是针对某些现象简单化地做出阐释,要把着力点放在对深层原因的分析上 ,否则也会在理论上造成被动的局面。
二 、对金融危机原因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一生的研究。在当代,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根本的要从理论上科学阐释两大现实问题 : 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和趋势是否验证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 , 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现实和趋势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对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做出科学的阐释。因此,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如何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需要着力研究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资本主义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与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会引起社会生产宏观上的比例失调,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因经济不能正常运行而爆发经济危机。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否就是马克思所分 析的生产过剩?
答案是肯定的。从根本上说,正是生产过剩才是金融 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次贷危机是指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又很低的 穷人。在通过贷款买房以后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金融问题 。为什么这种次级贷款最终会引发金融危机呢? 这是因为,次级贷款的对象是穷人,穷人是买不起住房的,要使穷人也能够买得起住房,就必须给他们贷款,有了贷款就能买房,就会对住房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如果问题只是到此为止,也不至于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问题在于金融机构又把这种贷款通过一种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也就是把住房抵押贷款权证券化,由此形成了难以控制的金融交易。这样,一旦在第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造成整个金融链条的断裂而引发金融危机。在现代经济中,以股票、债券和各种金融衍生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资本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虚拟资本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资本不断逐利的本性 ,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由此而带来的虚拟经济活动成倍扩大和虚假繁荣。 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 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 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实质,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必然与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脱节 , 并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客观规律是完全吻合的。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需求的假象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而爆发。只不过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实质,在现代金融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其表现不是生产出来的住房卖不掉,而是通过贷款已经得到住房的穷人无力现实地支付房款。因此,尽管从现象上看,生产出来的住房已经卖掉了,但实际上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生产过剩已经存在。当这种信用方式一旦发生了问题,其隐含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就显现为经济运行的现实矛盾,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经济危机更多地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
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是由于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比例失调,从而使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答案也是肯定的。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必然会引起社会生产宏观上比例失调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自由市场经济已经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已无法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的计划性要求 ,尤其是市场解决不了宏观经济协调运行的问题,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所必须要解决好的社会问题。高度社会化的生产使经济活动越来越细化,这也使各种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化,整个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决不是市场能够做到的。更何况这一系统由于信用和金融关系的渗入
,以及信用关系和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化而变得更为复杂,现在进入市场流通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商品,而且有无形的以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信用关系,这又极大地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性。当这一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 由于某一个环节,特别是金融环节上出现重大的问题,就会波及整个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全局性的问题而产生经济危机。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高度货币化、金融化,使原来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比例失调,现在更多地表现为金融领域中的比例失调,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比例失调与金融领域中的比例失调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机制。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 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即信用和债务关系可以通过创造需求来 缓解实体经济的生产过剩。但金融领域的活动在缓解实体经济领域比例失调的同时,又把这种比例失调转化为金融领域的问题,特别是 当金融领域的活动出现失控的时候,不仅使金融领域的矛盾不断突 出,而且又会加剧实体经济领域的比例失调。即信用和债务创造的需求不是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而是把未来几十年的需求变为当前需 求,并以这种未来需求为基点进一步扩大现实供给,这就使生产过剩 的矛盾更加严重。原来实体经济领域出现的比例失调,现在发展为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都出现比例失调。所以,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 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 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
三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验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当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以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所显示的基本趋势,从以下两方面验证了马克思的预见和揭示的规律。
(1) 马克思关于资本日益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 ,企业资本的社会化发展,私人资本将由社会资本所取代的预见,被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验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研究,始终是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基本线索来展开的。这条线索贯穿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以及为什么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全过程。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以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高度社会化,使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私人生产日益被社会生产所取代,生产力也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表现出的基本特征。生产力发展的这一 客观趋势,要求资本也必须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资本社会化首先表现为企业资本的社会化,主要形式是股份资本代替了单个个人资本,成为当今企业资本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
公司制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清晰地显示了企业资本不再是由单个私人资本构成,而是由众多的个别私人资本共同构成而体现出它的高度社会性。社会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形式,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形式上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企业资本的社会化发展说明,作为资本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已经超越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单个私人资本不能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基础,股份资本以社会资本的形式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基础。这一变化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私人所有制特征正在发生演变,即以单个私人资本为基础发展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对于企业来说,资本不是来自于哪一个个人 ,而是来自于社会。企业资本的所有者对于企业来说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也越来越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由谁来经营这个企业。企业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高度分离,既是资本高度社会化的结果,同时又为资本社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 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 )的形式, 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①资本社会化是对个别私人资本的扬弃 ,这一扬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资本私人性质的否定,因为它已经不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二是对资本个人私有向社会所有发展的肯定,因为它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形式变化内含的资本社会所有的发展趋势,与马克思的预见和揭示的规律是相吻合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形式正遵循着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发展。
(2 ) 马克思关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国家从社会利益出发对经济进行调节的预见,被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验证。正是资本 的社会化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从而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生 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又进一步表现为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即经济活动越来越表现为由社会来组织的行为 , 而不只是个别私人资本的行为。这种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个别私人资本所具有的能力。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顺利运行,作为社会资本代表的国家,更多地发挥着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运行方面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资本的运行和整个经济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国家的调控,因为从根本上说,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经济活动社会化的需要。国家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主体,发挥着不可缺少的调节作用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代表的不是个别私人资本的要求,而是整体私人资本的要求,同时也包括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对整个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不仅体现于经济正常发展时期,更体现于经济发展出现危机的时期,它贯穿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活动社会化的发展说明,作为宏观经济主体的国家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局限,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者。尽管市场仍然是经济运行的调节者,但在经济活动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它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也越来越需要由国家来调节经济活动。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一关系是根据经济活动社会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的。在经济活动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市场调节能够胜任经济顺利运行的要求 , 但随着经济活动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极其复杂的情况下 ,以私人资本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自发作用,已经不具有驾驭经济正常运行的能力,由国家发挥对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作用,是经济活动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调节是对市场经济自发作用调节经济活动的扬弃,这一扬弃也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自由竞争市场经济自发作用调节经济运行的否定,因为它已经不能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二是对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的肯定,因为它符合经济活动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与马克思的预见和揭示的规律也是一 致的。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调节经济的社会化,在客观上要有一种能够适应这一系列社会化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制度,这种新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公有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科学规律。当今世界发展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无论是生产力方面、资本形式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方面和国家干预与调节经济方面,都在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规律发展,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可否认的事实。以股份资本为主要形式的资本社会化,使资本扬弃了私人所有的性质,内含着更多的“社会所有”的成分。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使私人资本已经无力驾驭社会经济活动,社会资本取代私人资本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调节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使国家成为社会的代表,发挥着超越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作用,所采取的干预和调节措施 (如国有化、计划化) , 尽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但已经明显带有公有的因素和社会主义的痕迹。尽管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私有制还有它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私有制之所以还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在不断扬弃自身的私有性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所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因为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融人反映社会化发展要求的公有因素和社会主义成分。资本主义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繁荣和危机的交替出现,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表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爆发了金融危机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是资本主义整个发展所表现出的趋势,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本文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