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前,人们谈论清华传统,大多没有超出“光荣革命传统”的范围;从10余年前开始,另一种声音也在开始不声不响地展示自己的力量,那就是老清华的教育理念和学术精神。在学术文化界,探讨老清华的教育理念与学术精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内的学人则更热心于阐释“清华传统”、“清华精神”、“清华传统教育理念”之类的话题。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4本,分别是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的《紫色清华》、《清华学术精神》,建筑学院曾昭奋教授的《清华园随笔》,以及清华校史研究室黄延复教授的这本《清华传统精神》。3位教授在清华园里工作、生活均已逾40年,对清华园的掌故耳熟能详,了如指掌,对“清华传统精神”的领会各有千秋。如果说徐葆耕、曾昭奋两位教授多了一点灵动和对细节的敏感的话,那么黄延复教授则是以“见识”和气势见长,相比于前两位,他是“华虽不逮,而实则过之”。
《清华传统精神》是黄教授多年来关于清华传统精神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各种文章的一次汇集,凡29篇,其中一部分以前曾以不同的形式与读者见过面,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写的(篇幅最大的当属长达152页的《清华四哲》,已可单独出一本小册子)。由于不是一本按章节系统阐述清华传统精神的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可以称为“清华传统精神面面观”。
作者喜欢用“志述”一词,大约是欲表明其“述而不作”或“以述代作”之意。他意图展现“老清华人”眼中的“老清华”,而不是经过后代人眼光过滤过的“老清华”,所以在行文中,他有时不惜大段大段地引述资料,将自己的见解隐藏在对原始资料的注解或解读之中。
“清华传统精神”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论题,既可以包括教育理念,也可以包括学术成就和风貌,甚至包括校园文化,以及清华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的“变”与“不变”,这几方面的内容在本书的选目里都有体现。涉及面如此宽阔的题目,必须有一个侧重点,才能避免东拼西凑之嫌。作者在教育理念阐述上,是以梅贻琦校长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三大组成部分为中心展开的;在学术成就与学术精神上,作者着重阐述的是清华学术大师在清华时期形成的融会古今中西的恢弘气象,和学者个人独特的志节,而特别强调个人志节的高下,也许是作者的一大特点,“清华四哲”(梅贻琦、陈寅恪、叶企孙、潘光旦)的入选标准中,“志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校园文化上,作者强调的是体现在清华师生日常生活中的民主、平等、自治的精神;在清华传统的流变上,作者注重揭示的是老清华传统在新中国的潜在延续和某种程度的丧失,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简单地认为蒋南翔的革命传统完全批判、取代了老清华的传统。
“清华传统精神”究竟是什么?作者在“代序”里检讨了各家说法后,认为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以当之,因为它是境界更高、涵蕴更深、概括力更强的所谓“辐射源”或“辐辏点”,久已存在于历代校友的心灵深处。不过,我认为,这个说法仍嫌有些抽象,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表述更加明晰的说法,这本书的论述也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清华传统是宽广的、深厚的,而且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损益,乃至更新,如果从清华起家于留美预备学校的特殊历史背景来看,清华传统的主流无疑是所谓自由主义的教育传统,那就是尊重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独立见解,在校务上实行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那一套指导思想。这个主流精神的培育、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发轫于1910年代的周诒春校长,大成于1930~1940年代的梅贻琦校长,甚至在建国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蒋南翔校长那里,它也没有完全断流,而是化为一股“伏流”,依然在清华园里的土壤里暗暗地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作者强调的清华传统的内在连续性与继承性。“没有周诒春,也就没有梅贻琦;没有梅贻琦,也就没有蒋南翔”,这句作者多年前脱口而出的话,值得那些割裂清华传统连续性,以一己偏好随意打扮历史面貌的人深思。
《清华传统精神》,黄延复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