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祥:日本帝国海权的兴起与覆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03 次 更新时间:2019-10-22 22:34

进入专题: 日本   海权  

梁云祥  


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和亚洲、欧洲、美洲国家在海上进行过决战的国家,也应该说是亚洲最有海权意识和实践的国家。

首先来看日本的发展,有兴起也有衰落,而且这一兴起与衰落都与其海权有关。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自古以来就不得不具有海洋意识,但是近代以前的日本有200多年实行的是锁国政策——既不允许日本国民出远海同外界交往,也不允许外国船只来日,只是在位于日本列岛西部的长崎港开放了一个窗口,供幕府了解世界和允许进行一些少量的贸易。当时主要是允许来自荷兰和中国、朝鲜的商船进入港口。所以,尽管日本四周都面临大海,但即使进行海上活动也只是在沿海附近,而且以渔民从事渔业为主,还谈不上所谓的海权。近代之前唯一一次同外界的海上冲突,就是元朝的入侵,但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元朝船队失败,海洋成了守卫日本安全的一道屏障,日本也并没有因此而打开国门或增强海权意识。

随着世界的变化,即近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美国家先后开始了向全世界殖民扩张和开拓市场的过程,随即获取国际政治权力的基本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了最早的一轮全球化过程,世界开始打破过去不同地区相互隔绝的状态,国际政治的权力,也逐渐从以大陆为中心转向以海洋为中心,海洋从过去的天涯海角,变成了外来威胁与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即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一过程,基本上可以用三位著名学者有关地缘政治的学说来加以说明,即英国人麦金德的“陆心说”、美国人斯皮克曼的“边缘说”和同为美国人的马汉的“海权论”。也就是说,作为世界上最大一块大陆的欧亚大陆,在历史上同时也是不同国家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在近代之前,谁控制了这块大陆的中心地区谁就等于控制了世界,但是近代之后,随着海洋的作用增加,国家之间争夺的场所逐渐移向了陆海交接之处,同时对海洋的控制也显得日益重要,谁能够控制与海相接的大陆和海上重要交通要道,谁就有可能控制世界。

这三种学说看似有所不同,尤其是其中的“陆心说”和“海权论”,一个强调陆地一个强调海洋,不过实际上这些学说之间并不是很矛盾,只不过在近代之前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国家之间对海洋的争端也相对较弱,近代以后海权的作用更为突出和显得更为重要,但任何海权也需要陆地的支撑,没有陆权的强大也无法支撑海权。因此,近代以来的强国大都是所谓陆海复合型国家,即首先能够在大陆上成为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或至少能够在大陆或一个独立的较大岛屿上立足,然后才可能进一步成为强大的海权国家。

世界的这一变化,也同样影响到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过去对东亚国家来说,大海边就是天涯海角,是最边缘和贫穷的地方,一般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并非通向外界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但是近代以后这种情况完全被改变了。看看日本的历史就可以明白,日本在近代之前,日本海沿海是发达地区,因为面对着大陆,现在反而是太平洋地区是发达地区,日本海沿海都相对比较落后,也就是近代以来开放的窗口是面对太平洋那边的,就是对着海洋。中国的情况也同样如此,比如中国最早的权力和经济中心,也是出现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与河南一带,南北朝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导致权力和经济中心又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一带,近代之后,也同样是权力与经济中心逐渐向东转移到海洋,即东部沿海成为国家最富庶和最开放的地区。这种情况是世界总的趋势,总之,世界权力的中心也是逐渐从陆地中央向大陆边缘及其海洋转移。

日本作为一个海岛国家,当然在近代面临殖民入侵的时候首先确立了海权的思想,而且日本变得比较快,这一点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变得比较慢,被动了很长时间,通过将近百年的历史才反应过来。日本变得比较快,很快就接受了西方的规则,开始实行明治维新,面对西方入侵就确立了富国强兵的政策,全面学习西方,包括在海洋方面,除了购买军舰,学习西方的一些舰船技术,还包括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和一些作战战术。

正因为这一点,19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逐渐强化其海权意识,并对外追求其海上权力,发展海军,先后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实践它的海权,就是逐渐向海外走出去,比如最早70年代的时候是入侵台湾,跨海作战,虽然没有完全胜利,但是小试牛刀,当时面对的是晚清,应该说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之后,于1879年吞并琉球,紧接着就是干涉朝鲜问题。

日本慢慢走出海外,最开始遇到的权力阻碍是晚清。但是晚清这个时候很腐朽,除了西方国家,在甲午战争之前,晚清是东亚国家中海权最强的国家。但是甲午一战暴露了晚清的腐败,是战术不行,还是武器不行,还是制度不行,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暂且不做讨论。

但甲午海战,晚清战败,日本大胜。这是日本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海战。紧接着不到十年之后又是日俄战争,俄罗斯是欧洲国家,是白人国家,当时亚洲人都觉得欧洲国家太厉害了,结果没有想到日本把俄罗斯也打败了。这个结果有诸多原因,如俄罗斯海军是从波罗的海远道而来,日本舰队以逸待劳等等。但不管怎么说日本打败了一个欧洲国家,这在当时也是非常罕见的,这一下又进一步刺激了日本。

从日俄战争击败俄罗斯舰队之后,应该说日本进入了海上强权的行列,可以和欧洲国家平起平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五国海军协定》,其海军力量甚至超过了法国和意大利,仅次于英美,也就是说日本得到了当时世界主要海权国家的承认,这也是日本海权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最高峰。但其后日本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它不但进入了列强,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试图想要打破华盛顿秩序,挑战当时的第一强国美国,这个事情现在看起来是做得太过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因为日本和中国太近了,其所有的这些海权扩张过程几乎都和中国有关(日俄战争也是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中国人对这个过程都比较了解。然后挑战华盛顿秩序,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起初日本曾短暂取得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权,后与美国在太平洋上进行了空前的海权争夺,最终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抵抗下遭到失败,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几乎完全覆灭,其近代以来逐渐获得的海权也完全丧失,日本帝国也走向终结。太平洋战争现在看起来就是日本的一次失策,在太平洋上和美军进行的争夺,尤其是航母大战是不太明智的。日本的覆灭实际上主要是海权的覆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咱们可以假设,如果日本不和美国挑战,只是和中国打,结果是什么样,还不好说。

总的来说,日本的战败是日本战略上的失策,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的陆军还很强大,而海军基本都被消灭了。当时海军大臣是极力要求停战的,但是陆军大臣不愿意接受,而且他认为在中国大陆还有关东军等日本陆军,还占领着半个中国,总之日本也是输在海权上了。

最后我想说,日本海权的兴起和覆灭有什么现实的意义,有什么历史教训。面对世界变局,以及殖民扩张,当时日本顺应历史潮流,全面学习西方,这个并没有什么错,那个时候就是丛林规则,你不扩张就是被扩张。但随后日本海权的覆灭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追求包括海权在内的国际政治权力的时候,也要合理地界定国家权力,根据自己的国家规模和追求的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行事,而非只追求权力扩张。

一个国家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当然是权力越大越好,但是你的利益扩大,别人的利益就会缩小,这也会引起不满和反弹。日本帝国对海权的追求目标超出了自己国力允许的范围,在获得权力之后不断突破应有的权益边界,尤其触碰和挑战其他大国和国际社会公共利益,导致了最终覆灭的命运。

因此,要根据自己国家的规模和追求目标,合理地界定国家权益的边界。日本帝国对海权追求的目标,在前期还是比较合理的,也能屡次胜利,但是后来就越来越膨胀,这一点当然和它的体制以及当时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关——整个日本国民的狂热推动着这个国家往前走。

如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山本五十六作为联合舰队司令是反对的,但他左右不了局势,作为军人只能服从命令,他只能去设计作战的战术,寄希望于速战速决迫使美国屈服,因为他知道从战略上日本一定会输。

当时日本这个国家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的高速列车,没有办法停下来,最后只能走向灭亡。它没有正确战略的界定,如果当时搞清边界在哪里,适当的停下来,可能会做得比较好一点,这对所有的国家可能都是一个教训。

总的来说,这就是日本帝国对海权追求从兴起到最后覆灭的历史教训——海权扩张要依据国家规模,确定合适的战略目标,程度也要让这个世界能接受。否则的话你发展得越快,可能灭亡得越快。


    进入专题: 日本   海权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6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一枚石头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