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家:深化抗战史研究要把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在一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11 次 更新时间:2019-10-13 21:42

进入专题: 抗战史   抗日战争  

章百家 (进入专栏)  

中国抗日战争已过去70年了,但这场战争的影响在许多方面仍清晰可见。历史的这一页要彻底翻将过去并不容易。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或许这就是抗战史研究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吧。借这次笔谈的机会,我想结合自己研究抗战史的一些体会,提出加强整体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问题。


一、抗战史的两个特点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入到研究抗战史的行列中来的。那时,抗战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当然,有关研究早已开始,但此前很长时间,抗战史基本是作为中共党史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一个时期,研究比较粗略,内容也明显带着历史局限性,而全面展开则不能不说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


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战史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是思想解放和突破禁区的十年,许多长期无法探讨的题目,这时可以研究了。如战时国共关系研究、正面战场研究,战时外交、经济、文化和社会研究等,都在这时起步。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是抗战史研究逐步深入,一些重要专题取得长足进展的十年。这期间出现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包括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并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形成了一次学术高潮。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呈多元发展,一些以往被忽视的课题受到重视。如抗战损失、日军暴行、经济社会变迁等。贯穿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进展,包括史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研究领域的拓宽与观点的更新、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共同研究的开展。这些成绩学界同仁都很了解,无须赘述。


参与抗战史研究30余年,我的体会是这段历史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多重性质,既是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近代史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二是它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不过,也应当看到这种深远影响的另一面。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其带来的后遗症至今难以痊愈。中日两国早已恢复邦交,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和解。战时不断加深的国共矛盾战后终于演变为一场内战,导致了海峡两岸的长期分裂,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史又不断发酵,对两岸关系的现状有所影响。上述复杂因素的存在就使得对抗日战争的研究和评价不可能是纯历史的与纯学术的,而要顾及现实与未来。正因为如此,抗战史研究不仅学界和官方高度重视,公众也十分关注。


当前,抗战史研究的发展面临什么新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国人对抗战这段历史的认识不像以往那样简单一致了。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亲历抗战的那一代人健在的越来越少,后人是通过阅读或影视作品获得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在信息时代,人们对千篇一律的说教已感到厌倦,希望借助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二是近40年来的形势变化,中日关系从和平友好到近年来显得有些紧张,两岸关系的缓和与波动、人们对国民党抗战情况了解的增加,这些都影响着国人对抗战史的看法和情感。三是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抗战史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历史认知的碎片化,并使大量片面的、情绪化的、甚至是虚假的东西得以流传。现在,专业史家在描绘和解读历史方面的权威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来自影视、网络和民间写手的竞争和挑战。公众心目中曾有过的那幅简单明了的历史图景,因此变得复杂而模糊,受到不少置疑。


考虑到以上情况,我认为要进一步提高抗战史研究的学术水平、扩大影响,当前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整体的综合性研究滞后。这种滞后既是相对于抗战史研究各主要专题所取得的进展而言,也是相对于社会的关注而言。近一二十年,有关抗日战争的通史性著作出版了多部,虽然各有可取之处,但很难说哪一部产生了比较广泛反响,特别是在大众读者群中。我印象较深的仍是抗战胜利50周年时刘大年先生主编的那本《中国复兴枢纽》。这恐怕是整体研究滞后的表现。专题研究总的来看进展很大,重要专题大多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但有的仍嫌不足。如正面战场,大陆学者至今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网络上流传的有关帖子,多为业余爱好者所写或转抄。专题研究的不平衡是造成抗战史整体研究滞后的诸因素之一。


第二,对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公众的需要重视不够。抗战史既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这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并不多见。向公众普及准确的抗战史知识,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引导舆论,是史学界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也是人文情怀的体现。现在的问题是,抗战史研究的优秀成果并不算少,但影响大多止步于学术圈内,即便是学界已形成共识的一些观点,公众也了解不多。尤其缺乏的是那种主要为公众而写,既有学术研究含量又通俗可读的高水平著作。为此,首先需要做的是把已有的优秀成果和学界共识介绍给公众,如能出现一部或几部学术圈和大众读者群都欣赏的抗战史著作当然更棒。大众传播是一门学问,做好很不容易,需要投入精力,需要学界与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合作。应当说,这方面的问题现已引起各方重视并有所改善,但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此外,在抗战史研究工作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需要加以改进之处。如参与的学者人数很多,但长期致力于此、苦心钻研的偏少;已经挖掘、整理出来的史料数量巨大,但缺乏系统整合,也未能很好利用;研究成果中同水平重复的东西较多,真正有新意的论著较少,而且往往被重复性的东西所淹没。这些现象并非抗战史研究所独有,但在这一领域确实比较突出。


二、加强整体综合研究需要突出重点、多方比较、观照现实与未来


对任何一段历史的研究总是从粗略到细致,当研究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整体综合研究。抗战史的研究现在就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新一轮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勾勒和把握这段历史,做出更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也是为了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与智慧提供建设性意见,服务现实、塑造未来。


现在,抗战史研究的内容已扩展为对整个抗战时期的研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如果加上战争起源和战后问题就更为庞杂。面对涵盖面如此扩展的一段历史,如何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显然,这不是简单地把各专题研究的成果加以鉴别和汇总,对缺失加以弥补就可以的。它需要开阔的视野、更具包容性的理念,和一个以学界在研究中形成的共识为基础的、重点突出且各个方面比较均衡的总体框架。


考虑到抗日战争所具有的多重性质,在新一轮整体研究中不能改变而更须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团结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取得民族独立的重要阶段,在这场战争里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对于抗战期间存在国共矛盾和斗争这一点不能回避,但应将其置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走向统一的过程之中,一方面说明其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说明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得中华民族的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贡献,对战时中国不同地区发生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对于同盟各国对中国的援助及合作所遇到的困难等等,都要有更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要实现新的突破,一条可能的途径是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比较,开展相关专题之间的对话。抗战史研究存在着一些自说自话的情况。不少观点和结论,都是从单一视角观察,仅就某个方面的情况得出的。但当我们把一些共同的或类似的方面放在一起比较时就可能发现新问题,引出新结论。以下,举出几个我感到需要进行或加强比较研究的方面,供大家参考。


第一,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军国主义三者之间的异同。西方学术界比较强调三者之间的差别。如法西斯主义强调领袖的独裁,国家社会主义包括领袖、理论和群众运动三个层次,军国主义在于军人主导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而我国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只强调三者在侵略扩张上的共同本质。查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就会发现,对这三者的解释基本是一样的。事实上,这三者之间的差别使意、德、日三国在动员国内、发动侵略的步骤和形式上有诸多不同,也影响着战后这三国在反省历史时的态度。


第二,中国与其他参战大国比较,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等世界其他主要战场比较。这种比较不应仅限于国力,还应包括政治、军事体制以及盟国间的关系,等等。在参加二战的所有大国之中,只有中国是不统一的和未完成现代化的。通过这种比较,可以更深刻地反映战时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可以凸显中国战场的独特之处——在抗击侵略的大国之中只有中国是落后国家,只有中国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具有战略意义;也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战场的地位和贡献做出更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三,国、共两党抗战比较。对国、共两党抗战情况的研究很多,但作认真比较研究的还不多见。这种比较应涉及多个方面,如两党战前不同的经历和不同军事经验,战时不同的政治地位和责任、不同的军力、不同的政策,两党不同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国统区和中共抗日根据地不同的军政、军民关系等。又如两个战场不同的战争样式,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比打的是现代化战争,与二战中的其他战场相比又是一场水平很低的现代化战争;而敌后战场则是一种基于国情的全新的战争样式,解决了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持久战的问题。比较也不能仅限于比较宏观的方面。要说明国、共两党对抗战的贡献与牺牲,还需要更细致的比较,如两军的抗战实绩和效能,敌我伤亡的人数和比例等。不过,由于缺乏准确的统计,实际做起来会很困难,但总应有这方面的尝试,哪怕有些个案也好。通过这种比较将能更好说明,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政治影响和力量对比是由于哪些原因而发生重要变化的。


第四,各国民众的战争体验及战争暴行比较。在二战中,直接卷入和受到波及的国家和民族很多,但不同国家的人体验和感受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但要分析不同之处问题就复杂得多。这不仅牵涉各国在战争中的不同地位,如侵略国和被侵略国、战败国和战胜国;同时也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战争前后的不同社会状况有关。战争体验值得我们重视和比较,是因为它影响到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并对战后的历史和国际关系有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关的是战争暴行问题。这一问题我国学界以往研究不多,近十几年来成为热点。但我们对其他地区和国家战时发生的暴行了解不多,研究更少。缺乏这方面的比较会使人们狭隘地从民族间加害与受害的角度去理解暴行,而忽视了战争、特别是侵略战争对人性的必然扭曲。


战后70年的今天,从最终消弭战争创伤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出发,各国的人们应当有更多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史研究也到了一个需要进行整体综合研究的阶段。对于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我们是否还可以有新的研究视角,如从亚洲现代化史的角度作些探讨。现代化比较成功的日本成为侵略者,进展迟缓的中国成为被侵略者,这出历史悲剧是由两国各自内部和外部大环境中的哪些因素造成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日本和整个亚洲地区的现代化究竟有何影响?能够提供何种经验教训?这种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旧账、从加害者和被害者的情仇恩怨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面对现实,思考亚洲和世界的未来。


进入 章百家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抗战史   抗日战争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5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