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了一篇文章——“共产党里竟然有这样的干部!你信吗?”说的是财政部第5任部长吴波严于律己,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将自己和老伴儿住过的两套单元房归还财政部,不允许子女“以任何借口继续占用或承租这两套住房”,更不能以其名义“向财政部谋取任何利益”。吴波还专门写信给继任部长项怀诚,要求项协助执行自己的遗嘱……这篇文章转发后,得到不少人的点赞,有人还连给了几个“大拇哥” ;一位过去的老同事评价:这才叫真正的共产党……
看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自己过去的老领导安志文。
我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十几年,近距离接触过不少省部级以至副国级、正国级的领导干部,像安志文那样既清正廉洁、平易近人,又思想开放、水平极高的,确属凤毛麟角——当然,我有幸接触过的杜润生和朱厚泽,也属于难得的两位。 他们在思想水平、开放程度和清正廉洁等方面都非常像安老,可惜我与他们都是仅有几面之识,没有在他们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
那是“政治风波”过后不久,安老的秘书告诉我,“老头儿”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国家体改委机关了 ,我让那位秘书联系后去家里看老人家。 那天安老和我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虽然已经过去了近30年,但是当时我们谈到的两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是在谈到有人想逆转市场取向的改革时 , 安老问我,你是不是认为我们的改革已经越过了一个临界点 ,再也退不回去了。我想了想之后回答说,我认为是的——当时安老和我最担心的,就是有人试图借“政治风波”,在改革上开倒车……
二是在谈到腐败问题时,安老告诉我,他一共有5个孩子,没有一个当官的,也没有一个是做买卖、挣大钱的……安老1936年参加革命 ,曾在习仲勋任绥德地委书记时与其“搭帮”,担任地委秘书长;解放后他当过国家建委副主任、计委副主任、六机部部长和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 其兄安子文还是文革前的中组部部长……要说做官、经商,安老的5个子女应该说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我想,我们党的高级干部如果都像安老这样,我们的国家和老百姓将会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啊!
我认识安志文是在1986年。那时我被任命为北京市体改办副主任,安老是赵紫阳兼主任的国家体改委的党组书记、副主任。后来我参加过多次安老主持的会议,并曾就我分管的北京市的金融体制改革、股份制、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技企业改革等专题向安老单独作过汇报……安老那种平易近人、总是和下属平等探讨问题的作风给人印象极深;作为一位资格相当老的老同志 ,安老思想解放,和当时的体改委主任赵紫阳极为合拍;安老分析问题、讲起话来有板有眼、简明透彻,逻辑性极强 ,全国体改系统的主任们都喜欢听他讲话……我们都为有这样一位思想解放、水平极高的好领导而倍感庆幸。
安老从一线岗位退下来之后,主要担任中国 体改研究会的会长。他组织一些有经验的老同志和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学者,研究中国改革的各种理论政策问题,继续为改革出谋划策。研究会每年的年会,都是我们这些体改老兵最期待的时刻。大家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撰写的论文赴会,老朋友们欢聚一堂,倾听安老教诲,共话改革,其乐融融。
1992年,应四川人民出版社之约,我为他们编撰的《跨世纪丛书》写了一本小册子《市场经济与政府》, 安老为我作了序。
在体改系统工作期间, 我常去安老那里汇报、聊天儿 ;有时他也让秘书给我打电话,找我就某个具体问题去他那里谈谈。我离开体改系统之后,经常去看望他老人家 。每次去,安老总是让我先谈谈对形势的看法,然后他再讲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观点。
虽然安老比我年长31岁,又是一位资深的老领导,可是给我的感觉,他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良师益友 , 我们之间没有一点隔阂……我想,全国 体改战线的许多老同志,也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
随着年岁越来越大,安老的听力逐步衰退, 为了交流,开始我要尽量大声跟他说话 ;后来改为在纸上写话给他看,简单写出观点和话题后,尽量听他多讲…… 前年10月我去家里看望时,安老的眼力也有些衰退,我就在他女儿准备的白板上写大号字跟他交流……
再有不到两年,安老就要成为百岁老人了。作为从心底里热爱他的 “弟子” 和老部下,我衷心地祝福老人家,祝愿他健康、幸福!
2017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