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人淮 林景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3 次 更新时间:2019-02-22 15:32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杜人淮   林景惠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内在的鲜明的时代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逻辑方位,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新常态作为逻辑起点,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逻辑内核,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作为逻辑展开,以推动经济迈向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逻辑指向,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逻辑主题,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逻辑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逻辑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①],“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水平”。[④]从“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到“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进而到 “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再到“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的时代逻辑。


一、逻辑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⑦]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日益增强,而且面临许多新的错综复杂矛盾和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和怎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⑨]。因而,创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指导,认识和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基本规律,研究和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坚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创新。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增长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这不仅使西方主流经济学说无法回答和解释的,而且经典作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难以更好回应。为了更好回应时代关切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⑩]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创建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依据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贴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规律,审时度势,不忘初心,奋发有为,驾驭大局,不断形成和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创新成果。


坚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新方案。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一时代的重大发展问题,解决每个时代的重大发展问题需要有新的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未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但也面临着诸多阶段性的新矛盾新问题。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反全球化等思潮抬头,并演化为危及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贸易战;在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低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收入差距较大和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习近平强调:“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1]。面对新时代存在的新的重大发展问题,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会主要矛盾,我们党基于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把握和深刻总结,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规模扩张转向中高速质量提升,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由劳动密集型转向多要素集约型等新任务,迫切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实现新时代新任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逻辑起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研究政治经济学需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要以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作为起点。习近平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2]基于新时代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基于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科学判断,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坚持历史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指出,“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13]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高级形态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的动态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认识经济新常态必然性,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内涵。在认识上确立: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不是一个框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坚持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强调,“我们看问题,要坚持辩证法,一分为二”。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对矛盾辩证关系。一是机遇与挑战的相互并存。当前我国经济增量增速依然可观,但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但核心动力源正在培育中;发展预期趋于稳定,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市场活力逐步释放,但“放管服”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14]二是“不变”与“变”的对立统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15]三是“稳”与“进”的矛盾关系。“稳”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进”是在“稳”前提下,全面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换发展动力。


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新常态是发展增速变化、发展方式转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谋划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16]一方面,需要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实施宏观调控,引导好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各种潜在的经济社会风险,如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逻辑内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为谁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有谁享有这一根本问题,不仅继承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立场,而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宗旨、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研究主题要更加注重“人民主体”。人民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8]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先后确立了以人民为主体的“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研究主题。党的十九大上规划了“强起来”的整体战略安排,明确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把“强起来”作为研究主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展开的,越来越注重人民主体原则,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光芒。


解决矛盾要更加关注“人民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关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求。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9]随着新时代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领域、需求层次和需求重心已逐渐超出物质文化层面,越来越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在期待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同时,更加期盼有更好的工作收入、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居住条件、精神文化生活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且需要更加关注着力通过解决好影响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既要着力通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又要着力通过挖掘发展潜力补足发展短板,大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解决好发展不充分问题,更加关切和满足人民对富裕及公平、公正等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快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指向要更加凸显“人民共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环节,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1]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是人民共享,就是要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全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和各得其所,而不是部分人享有,更不是少数人享有;全面共享就是要使人民共同享有国家各方面建设成果,并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共建共享就是要要通过共建实现共享,而不是坐享其成,也不是搞平均主义;渐进共享就是要通过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过程实现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既要深化对积累物质财富方面研究,着力做大蛋糕,更要强化对收人和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研究,着力分好蛋糕,实现人民共享。


四:逻辑展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强调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2]我们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特点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内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引领和科学之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围绕新发展理念展开的。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自然与社会、手段与目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平衡与动态的统一,顺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新时代现实问题的重要关注。创新发展强调是科技、理论、制度、道路等诸方面创新,关注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创新。协调发展把经济的平衡增长拓展到了经济的平衡发展,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理论;绿色发展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要求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思想。开放发展本质在于推进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共享发展突出共享共建、人民至上,旨在解决发展中共享不够、分配不公等问题,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发展观的当代发展。


实现我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新飞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带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不可回避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新发展理念赓续和升华了党的发展理论,是新时代发展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变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23]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阐明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对内与对外、人与自然等重大关系,推动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人口、生态等红利因素逐渐减少,社会经济逐渐上升到发展瓶颈。根据发展环境条件和我国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我们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且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为人民发展的要求,更加强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加强调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要求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用,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从而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4]新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阐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理论贡献。


五、逻辑指向:推动经济迈向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5]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更加注重“创新、技术驱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旨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贯穿于经济新时代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经济运行全过程,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新时代确定经济战略、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指向。


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率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应当是多维度的有机统一。一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一个“转型阶段”,也就是由传统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质量发展还是一个“目标要求”,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需求,高质量发展要顺应需求升级的要求,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三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高质量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由以往靠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迅速提高经济体量,加快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产品,转向按照“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要求,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增长,更加注重产品的“质”,而不是“量”。


深入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和举措。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创新引领,做好统筹规划。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通过“破”、“立”、“降”推进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转为中国质量,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畅通要素下乡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京津冀协调发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均衡化;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好教育、养老、医疗、社会治理等民生问题;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恢复好绿水青山。


健全完善保障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既要有有效的实践路径,更要有相关的制度体系保障。为此,就“需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6]一是建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完成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六大战略任务”;二是建立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各项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三是建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真正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保驾护航。


六、逻辑主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7]习近平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就是要逐步建立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能够充分展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因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主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已成为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并最终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绝对的。习近平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不能盲目绝对讲市场起决定性作用。”[29]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应当以不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前提,在此前提下但凡依靠市场机制能够带来较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都交给市场来自行运作。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加快健全各类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和保护产权,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完善市场体系,使各种生产要素都能进入市场并自由流动,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价格反应灵活;加快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实现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加快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完善产权制度,防止各种投机倒把行为,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更好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用,既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用,也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政府主要发挥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公平竞争、提高制度供给、全方位服务保障等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但在市场机制失灵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有效的稳控。为此,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实施科学、适度、有效的宏观调控,建立以公平竞争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以负面清单和权利清单界定政府边界,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要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权责,消除“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体系,大力推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财税体制,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要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统筹公平与效率,更好地实现人民在市场经济活动的获得感,激发全体人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热情。


充分发挥和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和超越,也是社会主义传统计划经济的超越,既能有效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又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通过发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从而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因此,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和党领导领导经济制度等制度优势,有效避免和化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作用的种种弊端,更好发挥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功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秩序发展。


七、逻辑主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与需求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两个基本侧面,是政治经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则是宏观调控的两种具体形式。供给(生产)决定需求(消费),需求(消费)对供给(生产)具有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31]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深刻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否定和排斥需求侧,而是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重点,紧密结合需求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用改革举措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反应和适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特征。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2]然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绝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更不是所谓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供给侧问题,也有需求侧问题,但主要还供给侧结构问题。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只能依靠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就是从生产端出发,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结构性”主要是对生产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等当中的错配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优化重组,提高劳动生成率。“改革”是对原来束缚资源要素供给、市场配置功能以及结构优化调整的体制机制进行变革,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探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3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3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一是去产能,就是要化解过剩产能,破除无效供给,果断处置和淘汰“僵尸企业”,该停贷的就得停贷,该关停的就得关停,该转向的就得转向,推动制造业由低端转向中高端;二是去库存,就是要化解产品库存,特别是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库存,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三是去杠杆,就是要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降低杠杆率,清理和降低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降成本,就是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等,逐步降低企业成本,让企业轻装发展;五是补短板,就是要通过加快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等,补足发展条件和民生的短板。


八、逻辑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5]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只有建设和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36]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需要通过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落实和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支撑,就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突破生产力跨越的关口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37]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转变体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即“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这就必然要求经济体系也要随之相应调整变化。同时,生产关系的变化为生产力的发展开创条件、提供保障。在信息化引领的第五次技术革命中,我国长期处于“跟跑”状态,现在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第六次技术革命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领域处于“并跑”状态,为了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强烈要求我国生产力尤其是创新技术的突破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突破生产力跨越的关口提供保障,实现经济发展由“跟跑”到“并跑”,最终走向“领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任务。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谈不上现代化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应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8]。国家要强,经济体系就必须要强。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就党的十九大确立了用新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六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任务,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还进一步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明确了具体要求。习近平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和“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9]。因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将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有机整体,而且要把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力支撑,确保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注释:

[①]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01版。

[②]习近平:《坚定信心 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7月9日01版。

[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于《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1日01版。

[④]习近平:《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7月9日01版。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10页。

[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6日01版。

[⑦]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出版社,2014年,第9页。

[⑧]王晓晖:《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07版。

[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01版。

[⑩]习近平:《坚定信心 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7月9日01版01版。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11页。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出版社,2014年,第401页。

[1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1月18日01版。

[14]张占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42—145页。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出版社,2017年,第234页。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出版社,2017年,第245页。

[1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4月29日第09版。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10页。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页。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2页。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出版社,2017年,第197页。

[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22页。

[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2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01版。

[2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页。

[2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5月26日)》,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05月28日01版。

[2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新华社,2014年03月14日。

[3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01版。

[3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01版。

[32]龚雯、许志峰、王坷:《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十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1月04 日02版。

[3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0日01版。

[3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于《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1日01版。

[3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3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活力迈上新台阶》,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1日01版。

[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

[3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8—29页。

[3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活力迈上新台阶》,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1日01版。


原载《观察与思考》2018年12月


    进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17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