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强强:议行合一与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原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97 次 更新时间:2019-01-21 00:08

进入专题: 议行合一   分权原则   国家权力配置  

杜强强  

摘要:  对议行合一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它并不是指立法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或者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从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看,它并不反对国家权力之间的适当分工,它主张的只是权力机关的“全权性”及其在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优越地位,其背后隐含着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宪法原理,并因此与分权原则相互对立。“有分工,不分权”,这才是议行合一的基本内涵。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建构相比,议行合一能够更好地描述我国国家权力在横向上的分配。

关键词:  议行合一 分权原则 国家权力配置


引言


国家权力的适当配置是一国宪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宪法学上的基本问题。我国国家权力配置采取何种原则?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宪法学理论曾长期认为我国采取议行合一原则,[1]但这个理论自八十年代末起逐渐受到质疑和批评。[2]张翔教授2018年初发表《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功能主义解释》一文,[3]在否定议行合一是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原则后,以功能主义的原理对我国宪法上的民主集中制进行了新的解释,提出不少极具创新的论说,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宪法学对国家机构的研究。惟该文在否定议行合一原则时似乎太过急促,而未能对这个原则给予应有的评价。例如该文援引了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对权力不宜过分集中的强调,以及1982年修宪者有关权力适当分开的思路,就认为“1982年《宪法》本质上主张权力分工,否定‘议行合一’”。[4]不过,即便在经典作家笔下实行议行合一的巴黎公社仍有行政部门的设置,而不是由公社代替行政;巴黎公社仍由法官负责审判,并不是由公社代行审判。只要明确这个事实,就可知议行合一实际上并不否定国家权力的适当“分工”,八二宪法有权力分工并不能作为否定议行合一原则的理由。

议行合一是我国宪法学理论对巴黎公社原则的总结,它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马克思并没有用议行合一这个词,马克思只是指出,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制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也是立法机关”。[5]从这句话看,议行合一应该是指公社既立法,又行政,但从实践看,巴黎公社除了行使立法权的公社之外,也设有相应的行政部门,且这样的行政部门甚至都有10个之多,[6]行政和立法并没有在体制上合而为一。巴黎公社之后出现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包括我国宪法,也都分别设立了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其国家权力配置的特质也非字面意义上的议行合一所能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议行合一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因为乍看上去它似乎意味着国家的代议机关与行政机关合而为一,代议机关既立法,也行政,但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以议行合一来描述巴黎公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在权力配置上的特质,的确有些名实不符。

这里的问题是,既然名实不符,那为何我国传统宪法学理论却无视我国宪法分别设置立法与行政机关的事实,而长期认为议行合一是我国宪法上的权力配置原则呢?[7]本文认为,这并不是我国传统宪法学理论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而恰恰在于议行合一的确彰显了巴黎公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在权力配置上的某种特质:那就是它对人民代表机关之最高权威的强调和对分权原则的否定。在巴黎公社体制下,作为人民代表机关的公社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机构都由公社任命或者罢免,都对公社负责。这些特质均为我国宪法所承继,例如我国宪法虽将不同的国家权力配置给了不同的国家机关,但全国人大却代表人民统一行使主权,其地位高于其他国家机关,亦不受其他机关的制约;其他国家机关都有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也即,全国人大与其他机关之间只存在权力上的“分工”,而不存在权力上的“制衡”,这与西方国家宪法上的分权原则有着很大区别。用议行合一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权力配置模式,并无不可。这是本文的基本命题。下来本文将首先阐述议行合一原则的缘起,并将重点论述议行合一与分权原则的区分,以及这个原则背后的政治理论,并尝试从法学理论建构的角度讨论一下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的对比。最后是简单的结论。


二、议行合一原则的实践:并非议行一体


议行合一是宪法学理论对巴黎公社体制的一个总结,但如果细究巴黎公社的实践,则可以发现它的体制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议行“合一”,而依然存在立法与行政的职能分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制也是如此。下面先简要叙述一下巴黎公社和苏维埃的权力配置,然后重点讨论一下我国政权建制的特点,以期对议行合一原则的理解提供必要的背景。

(一)巴黎公社和苏维埃的权力配置

根据学者们对巴黎公社体制的研究,公社由巴黎各区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这是一个具有立法全权的机构;公社同时设立了10个委员会负责执行,每个委员会由5-8名公社委员组成。“公社委员既在公社委员会上参加决策, 决定大政方针, 又在各自参加的委员会中执行公社所作出的决定。”[8]人们之所以将巴黎公社的这种体制称为议行合一,是因为公社的委员一身二任,既参与立法,又负责执行。不过从法律上看,巴黎公社在立法和行政权行使的组织形式上依然有所区别:立法权是由公社委员会来行使,这是一个由全体68名委员组成的大会,而行政权则由各个小委员会来行使。各个委员诚然既参与立法,又负责执行,但似乎不能因此说公社大会既立法又行政。“从整个公社的领导机构来看,它是兼任立法和行政的工作团体,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公社内部不存在任何的分工……当公社委员会作出重大决定之后,它还是需要组织各种委员会去分头执行的”。[9]后来巴黎公社又改革了各种行政委员会的构成,每个委员会都由1 名公社委员领导,而非公社委员的人也可以参加委员会的工作。行政与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不同,人员构成也开始不同,就更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议行合一了。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秉承了巴黎公社的原则,但它也不是将立法与行政合而为一。列宁在1917年10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一文中阐述了将苏维埃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六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够把议会制的长处和直接民主制的长处结合起来,就是说,把立法的职能和执法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议会制比较起来,这是在民主发展过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10]可以看出,列宁只是主张“立法的职能和执法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而并没有说立法和执法职能应当由同一个机构来承担。当然,列宁也曾说过这样的话:“议员必须亲自工作,亲自执行自己通过的法律,亲自检查实际执行的结果,亲自对自己的选民直接负责。代表机构仍然存在,然而议会制这种特殊的制度,这种立法和行政的分工,这种议员们享有的特权地位,在这里是不存在的”。[11]这段话看似主张议行一体,反对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与前一段话的意旨似有不同。不过这里重要的倒不是如何注疏列宁这两段话的原意,而是来看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制度的实践。1918年通过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常设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它们行使立法权,“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人民委员会以总的管理共和国事务,组织各部(各人民委员部)以领导管理各个部门”。[12]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在各人民委员会的部中工作,或者执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各项特别委托。这种权力配置模式体现了列宁“立法的职能和执法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的思想,但从法律上说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及其各部也是不同的机构,依然存在立法和行政的基本分工。

(二)议行合一在我国国家权力配置上的最初体现

就我国而言,1949年9月27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它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等机关构成。这是一个“大政府”式的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集立法、行政、军事、审判和检察权于一体,[13]看似既“议”又“行”,既“控”又“审”,但“中央人民政府”内依然存在权力的明确分工,例如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立法机关,政务院是行政机关,而审判、检察、军事也各有专门机关负责。这是显而易见的。[14]在人员的构成上,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了列宁所说的“立法的职能和执法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的思想,也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委员都兼任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例如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兼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政务院总理以及全体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均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关于此种权力配置模式的特点,董必武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15]

“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董必武的这句话耐人寻味。这可能是议行合一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正式的中央立法文件,[16]但它正好给了人们以必要的语境,来正确理解这个语词的含义。不难看出,当董必武说“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立法职能和行政职能是由同一个机关来承担的。作为我国法制工作的主要奠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董必武怎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竟会置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于不顾,以为议行合一就是要让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合而为一,或者由前者来替代后者的职责?![17]实际上,这句话的重点是在后半句,即“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它强调的是权力机关的最高地位。因为按照法律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权”;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设立,都下“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8]从这个角度来说,董必武用议行合一来概述我国政权体制的特点,强调的是权力机关的最高地位,他没有也不会去反对国家权力之间的适当分工。议行合一论的批评者以为议行合一就是“代议权、执行权合而为一,或代议机关、执行机关合而为一”,[19]这恐怕是对议行合一理论的莫大误解。这种批评,更像是先给议行合一贴上了错误的标签,然后又对这个错误的标签进行了批判,虽然批判的火力甚猛,但都打错了方向。

(三)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议行合一原则的继续

五四宪法颁布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运行,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不再采取集立法、行政、军事、审判、检察为一体的“大政府”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所确立的议行合一原则。实际上,人们只要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替换为全国人大,则可以看出这个原则并没有发生改变。按照《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的人员都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免。而在五四宪法和八二宪法之下,全国人大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全国人大有权选举并罢免其他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选。无论是制宪者,还是修宪者都很强调我国宪法体制的这个特色。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全统一地行使最高的国家权力。[20]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国家可以而且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21]这和董必武所说的“我们的制度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他们都确认了国家权力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诚然,八二宪法上中央国家机关在权力的分工上愈发细密,但国家权力机关相对于其他机关的优越地位并没有改变。1982年11月26日彭真在向全国人大做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时指出:“我们国家可以而且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同时在这个前提下,对于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也都有明确的划分,使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彭真的这段话颇值得仔细玩味。彭真的确提到了“国家机构的合理分工”,但他只是说要明确划分“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而在这些要划分的权力间唯独没有提到由全国人大所行使的立法权。这想必不是由于疏忽所致,因为彭真在1982年4月23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时,虽也曾提到国家权力“各有分工”,但亦没有提到要在全国人大和其他机关之间进行分工。[22]修宪者在此避而不谈权力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分工,并不是说修宪者是要否认这种分工的存在,或者认为权力机关可以代行其他机关的职权,它实际上依然是对全国人大“全权性”[23]的一种强调,也就是董必武所说的“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既然“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配置体制就是议行合一,则八二宪法之下的权力配置显然仍是议行合一的继续;至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对权力不宜过分集中的强调,那也是另有所指,亦非对议行合一的否定。


三、议行合一与分权原则


如上所述,议行合一并不反对国家权力之间的适当分工;当董必武说“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时,他实际上是在用议行合一这个概念来说明此种权力配置模式的特质,也即权力机关的“全权性”和优越地位。这种“全权性”和优越地位的存在,正是对分权原则的否定。有分工,不分权,这就是议行合一原则的内涵。诸多学者之所以对议行合一原则多有批评,都是因为他们将权力的分工与分权搞混了,以为议行合一就是反对权力的分工。[24]实际上,与议行合一相对立的不是权力的分工,而是分权。分工与分权有何区别?这里先要从巴黎公社体制的特质开始说起。

(一)巴黎公社体制的特质

无论是巴黎公社还是苏俄宪法下的苏维埃模式,它们在权力配置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列宁所总结的,即“立法的职能和行政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我国建国初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也是如此。1951年董必武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人民代表大会……是‘议行合一’的,是立法机关,同时也是工作机关”。[25]这似乎在指立法与行政职能在人民代表身上的结合。这种结合的确是巴黎公社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过就理论言之,它依然不是巴黎公社体制的区别性特征。因为立法与行政职能在具体个人身上的“结合”,也正是西方议会内阁制的典型特征。按照英国学者布赖斯的总结,议会内阁制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是出于习惯还是法律的明文规定,“阁员个人必须是立法机关的成员”,[26]德国学者哈切克(Hatschek)也有类似的观察。[27]换言之,在议会内阁制下,同一个人身上也同时结合有立法职能与行政职能:他作为国会议员,在国会中议决法律;他又作为内阁成员,在政府里执行国会所通过的法律。当然,在巴黎公社初期,立法与行政职能在委员个人身上结合程度可能更高一些,但鉴于议会内阁制下也有此种结合,则仅凭结合程度的高低,似不足以彰显巴黎公社体制的特质。更何况巴黎公社之后很快进行了改革,降低了这种结合的程度,则更难仅凭结合程度来区分巴黎公社与议会内阁制了。

实际上,巴黎公社体制的特质,并不在于立法与行政职能在议员身上的结合,而在于它对代议机关优越地位的强调以及对分权原则的否定。董必武之所以提出议行合一的概念,也正是为了将其与西方国家宪法上的分权原则相对比。“欧美资产阶级故意把他们专政的政府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机体,使之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我们不要资产阶级骗人的那一套。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28]议行合一的批评者在很多时候混淆了分权与分工的区分,认为“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和分权实际上是一回事”,“分工必然表现为分权”。[29]这种批评之所以发生,恰恰是因为论者将分权和分工混同了起来,未能抓住分权原则的要领,进而错误地以为议行合一是要否定权力之间的分工。其实,许崇德教授说得很清楚,“分工与‘分权’是不同的概念”。[30]议行合一体制的特质,正在于它虽有权力的分工,而无分权的存在。

(二)分权原则的要义

那么,分工与分权究竟有何不同?从政治学上说,分权原则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这叫权力的区别(Unterscheidung der Gewalten);二是指把这三种权力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机关,此谓权力的分离(Trennung der Gewalten);三是使三种机关互相牵制,这是权力的均衡(Balancierung der Gewalten)。[31]分权原则的重点,并不在于国家的各种权力该怎么划分,而在于划分之后的各项权力之间的关系。就拿分权原则的两种主要类型来说,在议会内阁制下,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政府行政,有权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投票而令其“倒阁”,但政府在被“倒阁”之际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组织大选。在总统制之下,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也不能被总统解散,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而国会也有权以特别多数决推翻总统的否决。在这两种经典的分权模式下,立法与行政均处于势均力敌的“制衡”状态,没有一方能绝对超越另外一方。日本学者清宫四郎因此总结说,分权原则具有“中立与调和”的性质,也即“它反对任何权力处于绝对优越地位。它既要抑制执行方面的强权,也要抑制立法方面的强权”。[32]总之,体现在实践中的分权原则的要旨在于“制衡”,也即它“不但使各权力互相分离,且又使各权力互相牵制,而保持均衡”。[33]

议行合一原则下的权力配置则与此大有不同。在巴黎公社,行使立法权的公社是最高权力机关,行政部门则处于从属地位。行政部门由公社组织任命,随时可以被撤换,它不过是公社的一个执行机构,既不能否决公社的立法政策,也不能以解散公社的方式与之对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也是这样。实际上,苏联1936年宪法在权力的分离上要比苏俄1918年宪法更进一步,例如它规定立法权属于最高苏维埃,而行政权属于部长会议,司法权属于法院,在形式上看非常类似于“三权分立”,日本学者佐藤功甚至认为苏联1936年宪法“在某种意义上吸收了代表民主制和三权分立原则”。不过佐藤功仍不能不指出,“苏联政治体制中历来存在的并不是权力分立而是职权及活动范围的划分和对不同级别的规定,即对不同国家机关的不同权限的分配……这就是说仍然坚持拒绝十九世纪西欧的权力分立原则”。[34]

我国宪法虽然划分了不同的国家机关,存在着权力之间的分工;但因为宪法同时确立了权力机关的最高地位,所以不存在权力之间的制衡。[35]这种有权力分工,而无分权的状态,可以用国家主席的具体实例予以说明。张翔教授曾详细论述过八二宪法恢复国家主席设置的过程及其意义,他引述许崇德教授的著述,认为“设置国家主席,有利于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并以此作为八二宪法采取功能主义原理的一个例证。[36]实际上,在八二宪法修改过程中,参与修宪者对国家主席制度还曾有过更多的思考。例如许崇德教授曾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即当法律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后交国家主席签署时,主席如果认为法律不符合国家利益或者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则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法律退回,要求重议。许崇德教授认为,国家主席如果能够对立法机关“稍微发挥制约作用的话,可能在体制上会更严密一些”。[37]这个建议在当时得到了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的赞同。1981年4月秘书处拟定的“宪法讨论稿”规定了国家主席对法律草案的退回权,以及人大常委会对主席退回权的复议措施。这个“讨论稿”的第三稿曾规定,“经过人大常委会复议,如果仍维持原决定并以全体组成人员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38]就可以推翻主席的退回权。这个条款草案对美国宪法上总统之于国会立法有限否决权的仿效,可谓斑斑可见。在美国宪法上,总统对立法的有限否决权蕴涵着典型的分权制衡思想。不过这种思路却不符合我国权力机关地位优越的宪法原理,因此未被修宪者最终接受。按照王汉斌的记述,“我们也研究过要不要做这样的规定。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最后没有作这样的规定”。[39]

八二宪法恢复设置了国家主席,这是权力分工的体现;不过,修宪者同时拒绝了国家主席对立法机关的有限否决权,这是对分权原则的否定。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分工不分权的特色,于此可见一斑。正如许崇德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体现全国人民的意志,代表全国人民统一地行使国家主权。它高居于其他中央机关之上,既不和他们平列,更不受它们制约;相反,其他中央机关都由它组织产生,都要执行它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而且在执行法律和决议的过程中都要向它负责,受它监督”。[40]议行合一正是描述这种权力配置模式的一个学理概念。


四、议行合一原则背后的政治理论


议行合一原则所体现的权力机关(也即代议机关)优越地位,无分权原则适用的权力配置模式,其背后隐含着人民主权不受限制的政治理论。下面首先从洛克的分权理论出发,概括一下议会制度的发展及其衰落,然后再讨论经典作家对议会制度的批判及其人民主权理论。

(一)议会制度的发展及其衰落

洛克虽然认为应当区分立法权与执行权,但他主张立法权优于执行权,这是主张三权对等的孟德斯鸠所不能同意的。[41]洛克明确说过,一个国家之内“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其余一切权力都是而且必须处于从属地位”。[42]有论者因此认为洛克的政治理论是“由民主主义出发,以为主权在民,议会是代表人民的机关,因之议会应有优越的地位,立法权应为优越的权力”。既然强调立法权优越,则自不能承认立法与行政之间的相互制衡。因此洛克的分权理论就其实质而言“只是权力的分离,不是权力的制衡”。[43]需要注意的是,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发表于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而“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战胜王权,立法权在事实上取得优越于行政权的地位。洛克认为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实际上也有为英国当时的权力结构进行辩护的意味。从技术上说,立法权优越的理论体现为政府自不能得到议会的信任时,就应当辞职,在英国这个先例发生于1742年。[44]不过随着英国宪法体制的稳固,立法权优越于行政权的模式逐渐发生改变,1784年就出现了政府解散议会的先例。[45]议会有不信任权,而政府有解散权与之对抗,这已经不是立法权的优越,而是立法与行政之间的对等和制衡了。这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议会开始失去优越地位一个例证。

在欧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议会制度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由于当时尚不存在议员服从政党领袖的政党纪律制度,执政党与反对党议员共同反对内阁政策的情形经常发生,1832年到1867年英国有十届内阁因下院的不信任而下台。此间曾任英国首相的迪斯累利也说,“全部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在下院”。[46]不过好景不长,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国家权力开始向行政部门集中,“行政国家”开始出现。尤其是随着欧洲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议员都是某个政党的成员,而内阁总理/首相却是政党的领袖,能以政党纪律约束本党议员,内阁提出的政策,本党议员断不会在议会提出反对。在这种政治格局之下,“名义上是内阁服从议会的意见,事实上是议会听受内阁的指导”。[47]立法权本来为议会所掌控,但在“行政国家”之下,实质的立法权却操之于政府,议会为政府所操纵。[48]有论者曾这样评价那时的英国政府:“法律由议会制定,只是一种法律上的程式,而为欺人之语,制定法律之权实属于内阁”。[49]在德国也有类似的情形,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在德国,政府几乎有无上的权力,帝国国会及其他一切代议机关毫无实权”。[50]

(二)经典作家的人民主权理论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并不反对议会制度。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代表机构,我们不可能想象什么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51]经典作家所反对的,只是那种议会被行政架空、议会沦为行政附庸的议会制。[52]在经典作家看来,西欧国家的议会已沦为“嘲弄对象”,而政府则僭取了所有国家权力。[53]正如列宁所总结的那样,“请看一看任何一个议会制的国家,从美国到瑞士,从法国到英国和挪威等等,那里真正的‘国家’工作是在幕后做的,是由各部、官厅和司令部进行的。议会专门为了愚弄‘老百姓’而从事空谈”。[54]而“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取消代表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表机构由清谈馆变为‘工作’机构”。[55]巴黎公社正是这样一个“实干的”机构,这正是马克思认为取代“被砸碎的”、旧的国家机器而能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形式。巴黎公社的特点,就在于作为代议机关的公社又成为最高的权力机关,而且是实权机关,公社不再附属于行政部门,相反行政部门却由公社组织设立,对公社负责,且随时可以由公社撤换。就这样,行政不仅不再制约立法,而且代议机关重新回到了洛克理论下的优越地位。

当然,巴黎公社体制下公社相对于行政的优越地位并不意味着公社已经成为最高的主权者,因为巴黎公社的委员“随时可以罢免”。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公社的罢免制度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政权之不同于资本主义议会制的重要特点。在欧洲议会制发展的早期,议员被认为只是选区的代表,议员须遵守选区向其发出的训令(imperative mandate);而且选民可以随时终止和撤销委托关系,随时罢免选出的代表。这在理论上被称作“命令式的委托说”。随着议会制度的发展,议员被认为不再是选区的代表,而是全国人民的代表,欧洲各国不再允许选区向议员发出训令。这在理论上被称作“代表式的委托说”。[56]例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各省任命的代表并非本身的代表,而是整个国家的代表,不得给予代表任何强制委托。[57]在这种制度下,代表和选民之间除了几年一次的选举外,没有任何制度上的联系,更不受选民意志的拘束。这成为欧洲各国议会制度的通则。[58]这种制度维护了议会的独立性,但也带来了议会脱离民意的后果。这也是经典作家所批判的对象。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就指出,“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做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做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阶级统治的工具”。[59]取代的方法就是设立罢免制度。就像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所阐述的那样,“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正式指令)的约束”。[60]列宁后来也指出,“任何由选举产生的机关或代表会议,只有承认和实行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才能被认为是真正民主的和确实代表人民意志的机关”。[61]

1891年恩格斯在为《法兰西内战》单行本撰写的导言中这样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原则:“公社一开始想必就认识到,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进行管理;工人阶级为了不致失去刚刚争得的统治,一方面应当铲除全部旧的、一直被利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机器,另一方面还应当保证本身能够防范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即宣布他们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62]这段话经典地总结了巴黎公社体制与西方议会制度的两点重要区别:(1)西方议会制度奉行分权制衡原则,代议机关已经沦为行政部门的附庸;而作为代议机关的公社则高于行政部门,行政部门由公社组织设立,并对公社负责。(2)西方议会制度不实行罢免制度,议员独立于选民,因此无法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63]是“虚伪的责任制”。巴黎公社实行罢免制度,选民可以随时罢免公社的成员,是“真正的责任制”。[64]对巴黎公社而言,公社的优越地位和罢免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罢免制度因此也是巴黎公社组织体系的必要构成部分。我国1953年《选举法》即规定了对代表的撤换制度,五四宪法第38条、八二宪法第77条规定了对全国人大代表的撤换和罢免制度。这完全符合巴黎公社的原则。我国传统宪法学理论也认为罢免代表制度是我国同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区别点之一。[65]

代议机关相对于行政部门的优越地位,人民对代议机关成员的罢免,这些都显示出议行合一原则背后蕴含的人民主权原理:公社代表人民统一行使主权,而主权不容分割,人民则保有对公社的监督权。这种人民主权原理自然要否定分权制衡的制度。[66]在政治学说史上,出于主权不可分割的理念而反对分权学说的不乏其人,卢梭就是其中之一,[67]有论者甚至认为卢梭是议行合一思想的最初提出者。[68]卢梭是否最早提出了议行合一的思想,这里暂不讨论,不过卢梭主权不可分割的理论与议行合一的确存在诸多暗合之处。在巴黎公社之下,作为代议机关的公社取得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公社代表人民行使主权,除了受人民的监督外,不容其他机关来制约。许崇德教授曾以精当的语言总结了人民主权原则与分权原则、议行合一的关系:“三权分立原则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彼此分离独立而又互相牵制平衡,以致在整个国家中找不到主权权威……资本主义国家标榜人民主权,同时也标榜立法机关——议会代表人民,而议会却又不能完全地行使国家主权,这样就使它在人民主权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之间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至于‘议行合一’原则的实施,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在‘议行合一’原则下,最高人民代表机关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面地、全权地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既不和其他国家机关‘三权鼎立’,也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牵制,因而使‘议行合一’原则的实际运用能够和人民主权原则相一致”。[69]


五、民主集中制抑或议行合一原则


如前所述,在我国的宪法体制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优越的地位,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主权,“一切权力都要归它……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给的”。[70]我国传统宪法学说将其称为议行合一,并不是要否认国家权力之间的适当分工,而只是想凸显这种权力配置模式下代议机关的优越地位以及行政之相对于立法的从属性。当然,反对议行合一理论的人也并非没有看到我国宪法体制下代议机关的优越地位。例如童之伟教授就明确指出,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机关地位至高无上;[71]蔡定剑教授也指出,全国人大处于国家权力的顶层,其他国家机关都要服从于全国人大;[72]但他们均反对将此称作议行合一,而主张应称之为民主集中制。[73]如何看待这种理论争论?本文拟从法学理论建构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作为分权原则的对立物

实际上,无论是议行合一的主张者还是批评者,他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他们都对我国宪法体制下代议机关的优越地位没有分歧,对权力分工也没有分歧,他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何在理论上描述这个体制。议行合一的主张者认为应当将其归结为议行合一;而批评者则认为应当将其归结为民主集中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议行合一还是民主集中制,都只是宪法学理论对我国国家权力配置体系的一个理论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在理论上描述我国宪法下的权力分配模式,并展现这个模式的特色。这正是宪法学的任务。因为法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梳理法条之间的关系,把握其间的实质关联,并依据法条建构出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借以达到对法律的认识、把握和理解。[74]从理论上说,对同一个法律论题可以进行不同的理论建构,例如权利概念上的意思说、利益说和法力说就是很著名的例子。[75]不过,并不是所有在逻辑上可能的理论建构都具有同等的学术意义,因为有的理论建构对法律规范体系的描述显然要优于他种理论建构。[76]现在的问题是,民主集中制说是否能够增进人们对宪法规范的认识,从而是一个比议行合一说更优的理论建构呢?

民主集中制有着宪法的明文规定。八二宪法第3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该条随后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列举。按照宪法的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级人大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也即全国人大是在民主的基础上由全国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所以是民主的,而它又代表人民集中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这又是集中;二是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也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所以具有民主的基础,而它们又集中地处理各自权限内的事项,这又是集中的一面;三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即中央国家机关在处理问题时,一般都要征询、听取地方国家机关的意见。这样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八二宪法就民主集中制原则列举了上述三方面的内容,[77]不过,从宪法第3条第一款的文义上看,民主集中制也应是各个国家机构内部的组织原则,[78]也即“在实行合议制的机关,通常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通过决议;在实行首长制的机关,往往也设有某些会议的形式,首长在作出决定时,要考虑多数人的意见”。[79]

由此看来,修宪者的确将代议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放在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之下,宪法学理论将这种关系建构为民主集中制也就有它的优势和长处。耶林曾经指出,法学建构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涵盖实证素材”,[80]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建构显然合乎这个原则。不过,与议行合一相比,它似乎并不是一个更优的理论建构。这主要是因为,议行合一原则只涉及代议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的关系,也即国家权力在“横向”上的分配问题;而“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复杂得多,代议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的“横向”关系只是民主集中制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宪法学之所以提出议行合一,就是为了将其与西方国家宪法上的分权原则相对比,从而彰显我国宪法体制的特点。[81]而分权原则有其确定的内涵,就是它只涉及国家权力在“横向”上的分配及其制约关系,它不涉及代议机关与选民的关系,也不牵涉某种机构内部的权限分配,更不及于国家权力在“纵向”上的分配。既然比较的对象——也即分权原则只涉及国家权力在“横向”上的配置及其关系,则从对比的针对性上说,议行合一就要比民主集中制更能显示我国宪法在权力配置上有别于分权原则的特点。

(二)议行合一作为理论建构的优势

即便不谈与分权原则的对比,而仅仅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议行合一也要比民主集中制的建构更加适当。如前所述,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包括代议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代议机关与其他机关的横向关系、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国家机关的内部组织关系。这是修宪者对民主集中制之内容的设定,原无可议之处,惟从理论上说,宪法学说在围绕法律素材建构相应的理论时未必要亦步亦趋于制宪者的主观意图。[82]从事物的本质上说,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无论如何都会有所不同,而选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无论如何也都与代议机关的内部关系大相径庭,将这么多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关系都一律概括为“民主集中制”,则宪法学说将丧失精细具体描述宪法现象的基本功能。英国学者拉斯基曾经说:“在研究政治学时,相当大的一种危险,就是……从两种不同事物的比较上作出广泛的概括。我们愈能充分避免这类的概括,那我们就也愈能明白我们所要应付的材料的性质。”[83]宪法学的精细化研究需要学说上发展出更精细化的学理概念。因为学说不能简单地重复法律规范,而是要对其进行改造,以期能更好地描述法律规范,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法律规范的认识、理解和把握。[84]从这个角度说,虽然议行合一存在名实不符或者易于误解的缺陷,但因为它致力于对国家权力横向配置的描述,而不及于国家权力的其他方面,因此就更称得上是一个更精细而有描述力的理论建构。[85]

鉴于宪法第3条上民主集中制概念的笼统,张翔教授试图以“功能适当”原理对其进行充实和具体化,提出八二宪法对国家权力的划分和配置都有“功能适当性”的考虑,也即宪法要将国家权力分配给功能最适的机关(最有可能做出正确决定的机关),并基于职权适当行使的需要而调整其组织结构。[86]这个努力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民主集中制的原理,但它依然存在不足。首先,无论是分权原则还是议行合一原则,它们关注的重点虽在于权力的划分,但更在于权力之间的关系。例如洛克的分权学说即主张立法权优于行政权,孟德斯鸠的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对等,而议行合一则主张代议机关的优越地位以及行政的从属性。但就“功能适当”而言,这个原理的重点在于描述对国家权力的划分,因此无法适切地描述我国国家权力在“横向”配置中代议机关的优越地位。其次,功能适当是国家权力划分的基本原理,此诚然不错,但它却仍不足以区分各个国家在权力配置上的特点。“功能适当”这个概念似出自于德国宪法理论,[87]但美国法上也不缺类似的概念和表述,例如美国宪法上的禁止咨询意见原则在实质上就体现了功能适当原则,[88]而政治问题理论也可以进行功能适当方面的理解。就此而言,“功能适当”原理尚不足以区分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遑论其他了。最后,从总体上说,“功能适当”只是一个“下位阶”的技术性原理,对“功能适当”的判断依然不能离开“上位阶”的大原则。例如张翔教授曾举例说八二宪法第67条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兼职禁止体现了这个原理,也即“通过人员的专门化,来保证职权的落实”。[89]兼职禁止诚然在我国宪法体制下体现了“功能适当”原理,但似乎不能说只有兼职禁止才是适当的,允许兼职就是不适当的。实际上,议会内阁制下允许议员兼任政府成员,这在议会内阁制下就是“适当”的;[90]而在总统制下若允许议员兼任政府成员,这才是“不适当”的。


结语


对议行合一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从议行合一概念的最初提出看,它并不反对国家权力之间的适当分工,它主张的只是权力机关的“全权性”及其在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优越地位,其背后隐含着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宪法原理,并因此与分权原则相互对立。这些正是我国国家权力配置体系的特质之所在。在我国国家权力配置体系中,全国人大处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优越地位,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这个体制自1949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如果说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原则,就不能说八二宪法明确否定了议行合一。这是本文的基本结论。当然,议行合一的确存在名实不符的缺陷,但鉴于这个术语沿用既久,其“分工不分权”的内涵也较为明确,继续使用亦未尝不可。[91]

当然,说1949年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层级在权力配置上都体现了议行合一原则,这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层级的权力配置没有任何变化。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议行合一可能更像一个“理想类型”,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层级”。[92]例如从权力分工的角度看,从1949年《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就有着很大的变动,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之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全权机关,而八二宪法之下的全国人大却受到宪法的很大限制,这里面既有宪法的明文改动,也存在宪法的隐含变迁。实际上,从权力间关系的角度看,我国国家权力配置上也有很多特点值得进行理论探讨。例如我国宪法上国务院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本来具有议会内阁制的某些特点,比如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务院的人员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等等,此并为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杨秀峰一语道破。[93]不过八二宪法又明文禁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行政机关的职务,这似乎又偏离了议会内阁制下立法-行政结合的传统,而与总统制下立法-行政分离的做法有所靠近。等等。如何在理论上解释这些宪法现象,并提出更精细化的概念来描述此种权力间的关系,也是宪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宪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25)的阶段研究成果。

[1]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国家法教研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义》,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第83页;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义》,1964年校内使用,第106页;《宪法学》编写组:《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页。

[2] 对有关学术讨论的整理,参见童之伟等:“法学界对‘议行合一’的反思与再评价”,《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第114页;徐秀义编:《宪法学与政权建设理论综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114页。

[3] 参见张翔:“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功能主义解释”,《中外法学》2018年第2期,第281页。张翔教授的观点,亦参见钱坤、张翔:“从议行合一到合理分工: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历史解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25页。

[4] 参见注③,张翔文,第287页。

[5] 参见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将这句译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5页。

[6] 参见吴家麟:“‘议行’不宜‘合一’”,《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第26页。

[7] 例如许崇德教授主编的《中国宪法》2010年修订第4版仍将议行合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参见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8] 同注⑥,第26页。

[9] 何华辉、许崇德:《分权学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页。

[10] 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6页。

[11] 列宁:“国家与革命”,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12] 王叔文:《宪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13] 参见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4] 周恩来明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面分设许多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分工的”。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03页。

[15] 董必武:“关于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载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国家法教研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参考资料》,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第412页。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文献都将这句话引述为“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参见《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从笔者找到的文献看,早期的文献大都将将这句话引述为“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献》,东北新华书店辽东分店1949年印行,第45页;而稍后的出版物大都将这句话改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例如《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从理论上说,董必武所说“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中的“政府”,并非特指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government),实际上指的是“政体”(form of government)。

[16]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关人员对议行合一原则的阐述,参见注③,钱坤、张翔文,第39页。

[17]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即董必武“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是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这句话讲的是未来要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而非现时既有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因此他所说的“议行合一”并非特指这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实际上,《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地位相当于1954年制宪之后的全国人大,它们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董必武所说的“议行合一”也适用于对1954年制宪之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地位的描述。

[18]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辖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参见注⑮,董必武文,第413页。

[19] 童之伟:“‘议行合一’说不宜继续沿用”,《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第48页。

[20]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载《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21] 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载《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6页。

[22] 彭真说:“在中央,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都对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负责,受其监督”。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5页。

[23] 同注⑦,第112页。

[24] 周永坤:“议行合一原则应当彻底抛弃”,《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第53页。

[25] 董必武:“论加强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载《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页。

[26] [英] 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下册,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8页。

[27] 参见萨孟武:《政治学》,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82页。

[28] 同注25,董必武书,第247页。

[29] 同注19,第53页。

[30] 同注⑦,第134页。

[31] 参见注27,萨孟武书,第223页;[德]卡尔·施密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7页。

[32] [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33] 同注27,第223页。

[34] 同注32,第236-237页。

[35] 张友渔在谈及1982年宪法的权力配置时说:“这是具体工作分工,不是分权,不是制衡。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原文如此),没有制衡的作用”。张友渔:《宪政论丛》下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425页。

[36] 同注③,第295页。

[37] 许崇德:《学而言宪》,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8] 参见注⒀,第611页。

[39] 王汉斌:《王汉斌访谈录——亲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

[40] 同注⑦,第38页。

[41] 参见注27,第183页,注6。

[42]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第91页。

[43] 同注27,第224页。

[44] 参见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45] 参见[德]齐佩利乌斯:《德国国家学》,赵宏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94页。

[46] 同注44,第30页。

[47] 同注27,第184页。

[48] [美]罗威尔:《英国政府·中央政府之部》,秋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2页。

[49] Sidney Low, The Governance of England, 1904, p 56,转引自注27,萨孟武书,第184页。

[50] 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3页。

[51] 同注11,第152页。

[52] 参见注⑥,第27页。

[53] 参见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二稿”,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页。

[54] 同注11,第151页。

[55] 同上注。

[56] 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196页。

[57]参见《法兰西宪法典全译》,周威译,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58] 同注32,佐藤功书,第36页。

[59]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初稿”,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60]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将这句译为:“代表必须严格遵守选民的mandat impératif(确切训令),并且随时可以撤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6页。

[61] 列宁:“罢免权法令草案”,载《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6页。

[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63] 同上注。

[64] 参见注59。

[65] 参见许崇德:《中国宪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66] 参见[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吕昶、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67] “卢梭……依布丹以来‘主权不可分割’之说,反对三权分立。”萨孟武:《西洋政治思想史》,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223页。

[68] 参见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69] 同注⑦,第39页。

[70] 董必武:“论新民主主义政权问题”,载《董必武选集》,第218-219页。

[71] 参见注19,第54页。

[72] 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73] 参见注⑥,第32页;注19,第54页;注72,第81页;吴家麟主编:《宪法学》(修订本),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74] 德国法学家霍恩指出,“在法律领域中,由于规范的数量庞杂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理论建构不可避免”。[德]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07页。

[75] 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2页。

[76] 参见吴从周:《民事法学与法学方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339页。

[77] 参见肖蔚云:《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这也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宪法学理论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内容的通常解释,参见韩大元:《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388页。

[78] 有学者认为民主集中制并非为适用于国家机关内部的原则,参见刘松山:《运行中的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不过参与八二宪法修改的许崇德教授和肖蔚云教授均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也是国家机关内部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参见注⑦,第145页;肖蔚云:“新宪法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发展”,《法学研究》1983年第1期,第10页。

[79] 同注⑦,第145页。

[80] 参见注76,第95页。

[81] “欧美资产阶级故意把他们专政的政府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机体,使之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我们不要资产阶级骗人的那一套。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同注15,董必武文,第421页。董必武还说“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正是针对着旧民主主义三权分立的原则”。按照本文作者的观点,如果将这里的“民主集中制”改为议行合一,则更有对比性,也更符合事理。

[82] 耶林在论及法学建构时曾说,“立法者自己的建构对法学的建构没有约束力”。同注76,第95页。

[83] [英]拉斯基:《美国总统制》,何子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84] 黑克说:“学术不是单纯地把法律上的应然观念重复,并且用自己的应然观念加以补充而已,它会用一种描述的方式来对这些应然观念作一个转型(Umgestaltung)。这种转型主要是为了概观,也为了让我们容易理解”。同注76,第332页。

[85] 应当说,我国传统宪法学说对宪法第3条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了体系化的建构,除了将国家权力横向方面的权力配置建构为议行合一外,还将代议机关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建构为“代表说”,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构为“地方自治制”。参见注⑦,许崇德书,第265页、第191页。这些建构出来的理论,都服务于对宪法第3条的解释,但它们都比民主集中制要更加具体,从而能够胜任于对宪法第3条的描述和概观。

[86] 参见注③,张翔文,第298页。

[87] 参见苏永钦:《合宪性控制的理论与实际》,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21页;张翔:“国家权力配置的功能适当原则——以德国法为中心”,《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第143页。

[88] 参见张翔:“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从美国‘禁止咨询意见’原则开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第112页。

[89] 同注③,张翔文,第294页。

[90] 萨孟武曾论及有必要令议员兼任执行之责:“起草议案者不负执行之责,难免好高骛远,而执行者因为议案不是自己起草,又将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同注27,第181页。

[91] 林彦最近提出了“议行融合”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国国家权力横向配置上的一个特点。参见林彦:“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结构”,《法学家》2018年第5期,第30页。

[92] 参见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93] 1982年4月19-20日在讨论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关系时,杨秀峰说:“这问题有根据,就是内阁制”。参见注13,第687页。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必武:《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刘庆林、张光博译,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3、彭真:《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杜强强,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法学家》2019年第1期。



    进入专题: 议行合一   分权原则   国家权力配置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6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