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中美经贸争端
美国所称“贸易赤字”被严重夸大。首先,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包含大量中国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口的专利、技术、零部件,而这些都被算出到中国对美出口中,这不合理。第二,美国服务贸易大幅出超,也没有被算进去。第三,美资企业在华销售远远超过中资企业在美国的销售,同样没有被算进去。最后,中国对美国支付大量知识产权使用费,也没有被计算入中美贸易中去。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541亿美元,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显著优势。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2015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814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256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占有4558亿美元的优势,美国企业跨国经营优势更为突出。
关税水平的确有差异,中国应该适时调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大陆需要通过关税保护一些新兴产业;但也有观念上的的问题,部门利益问题,和某些企业打着保护新兴产业旗号追求自身利益的问题。第二,降低关税是大势所趋,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完全是个发展中国家,因此需要转变观念,降低关税。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早期中国发展水平落后,和其他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一样,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最近一些年,随着中国致力于建设创新性强国,更是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当然,与美国提出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第四,网络商业窃密问题。斯诺登事件表明,美国政府也在网上收集情报,也一定入侵过众多中国的企业。当然,由于两国经济体制不同,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出现目前的冲突。网络商业窃密行为既不道德也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所以,制止网络商业窃密符合两国利益,两国政府需要牵头制定相关规范,而不是相互攻击。
解决经贸冲突的前景
中美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利益重大,打贸易战将严重损害双方利益。从规模上来说,中美两国分属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其次,两国在经济上高度依存,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和技术来源地,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消费品和资金来源地;中美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虽然贸易战已经开打,但最终还是需要相互退让,找出折中方案。这次中美能够达成暂停贸易战的共识,说明双方都明白这一点。
导致当前中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美国国内对华政策问题上主要势力都主张对华强硬。遏制派现在占了主导,他们抓住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把它说成是中国海外扩张的前奏,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接触派有三类:国家利益接触派、价值接触派、商业利益接触派。国家利益接触派认为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和美国都成为国际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后又说是利益攸关方,中美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所以两个国家应该合作,中国应该承担所谓大国责任。但是后来发现合作起来很困难,所以现在很悲观,不再像过去那样支持与中国接触。
还有价值接触派,他们对中国发展走势很失望,原来他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会越来越像美国,最近他们发现中国越来越不像美国了,所以他们也很失望,他们现在认为过去的看法错了,转而支持对中国强硬的政策,试图换一种方式来影响中国。商业利益接触派主要对中国某些部门对外资的做法不满,他们曾经是非常坚定的接触政策支持者,但是这些年也不再那么支持了。
对处理中美关系的几点思考
在经贸问题上,降低关税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是大势所趋,如汽车关税、国民待遇、知识产权保护等,这是美国的要求,也是中国的利益。第二,要关注当前国内在对外宣传上过度强调“中美对抗”,例如在军事节目和国际问题节目中的内容和观点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形成强烈反差。第三,在处理有争议的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需要从长计议,需要更好地平衡维权和维稳的关系,第四,在海外拓展软实力方面,官方应减少直接操作,最好是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第五,在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控方面,需要必要的区分,与外部世界接轨。最后,对外宣传中不宜过度强调中国与美国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从长远角度看,受到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各种差异的影响,中美两国关系还会继续在有限的冲突和有限的合作之间波动。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两国都会努力管控冲突、扩大合作,所以不会让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