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的指引下,过去一年,中美双方积极互动,共同推动两国对话合作重回正轨。然而,中美关系仍面临巨大挑战,同时,随着特朗普当选,中美关系或进入新一轮高危期。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转向的这些年,中国在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提升中国自身实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不放弃做美国各界工作,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虽然美国对华竞争战略已定,但两国深度融合,共同利益的基础仍在,双方需要坚持沟通,继续挖掘动力,找到超越分歧和平共处的根本性方法。
回顾2024年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爬坡过坎、有惊无险,实现了总体稳定。在战略界担忧美国可能在大选年“弄丢中美关系”的背景下,这一进展十分宝贵,是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的结果。
当前稳定来之不易
在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的指引下,过去一年来,中美双方积极互动,共同推动两国对话合作重回正轨。20多个沟通机制得到恢复和新建,外交、安全、经贸、财政、金融、军队、禁毒、执法、农业、气候变化、人文等领域的对话取得积极成果,也带动了两国民间交往重新释放活力。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在中美关系“三项原则”“四条红线”“五根支柱”的基础上,又在2024年11月16日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中高屋建瓴地归纳了“七点经验和启示”,展现了中方对系统性解决双边关系问题、严肃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的担当,也表达了愿为此同拜登政府和美国新一届政府携手努力的决心。
当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作为两个对国际事务有特殊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不仅处理好彼此关系,还携手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发挥对国际关系的正面引领作用。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中美经贸、科技、人文往来,还是地缘政治稳定、国际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仍然存在,彼此合作的必要性仍然很强。
然而,中美矛盾是结构性的,目前两国关系所恢复的稳定则并非结构性的。由于美方锁定大国竞争战略,中美关系仍面临巨大挑战。拜登政府把中国视为“头号挑战”,从威胁认知、战略规划、资源投入等方面进行过度动员,继续搭建高科技领域的“小院高墙”,力推制造业产供链“去风险”,并在中方拥有优势的绿色能源领域炮制“产能过剩论”。美方还把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作为调整全球战略的主线,欲举盟伴之力合纵制华,为此加快推进割裂亚太地区的“印太战略”和“北约印太化”,构建以产供链“去中国化”为导向的经贸科技联盟,并且打造以“价值观外交”为纽带的意识形态联盟。乌克兰危机延宕、巴以冲突升级等国际安全危机事态被美方用于对华进行道德攻击、舆论抹黑和战略遏制。
虽然拜登政府调整战术,从“激烈竞争”转向兼顾“管理竞争”,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两国摩擦的烈度,但美方用在人文、气变等“低政治”领域的选择性合作来管理经济、科技、地缘政治等“高政治”领域的竞争,用在台湾问题上的口头表态来管理美台勾连升级造成的紧张,实际上是以竞争对抗为实招,管控与合作为虚招,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功利性变得更强。由于美方迄未厘清对华竞争战略的性质、目标、内容、边界、终局等,始终释放矛盾信息,其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引起国内外质疑和担忧。
未来挑战耐心以对
随着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下阶段中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恐怕来自美国国内政治。美国政治正经历深刻的变革,经济不平等、种族矛盾、文化战争等深层次矛盾愈发尖锐,社会思潮更趋保守化。外交上,特朗普新政府将更加突出“美国优先”,更具单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比如贸易上重打全面关税战,气候、能源等政策开倒车,国际制度合作上重搞单边退出,进而可能把中美关系推入新一轮高危期。
回顾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转向的这些年,中国顶住了美方压力和攻势,坚决斗争,积极沟通,红线、底线更加清晰,同时坚持自身改革开放、对外广交朋友、坚持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在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在同美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这种定力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努力提升中国自身实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不放弃做美国各界工作,按照既定外交方针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对两国而言,坚持相互尊重,就要做伙伴,不能当对手;坚持和平共处,就要守底线,不能开倒车;坚持合作共赢,就要谋双赢,不能搞零和。中美仍需继续相向而行,妥处分歧,创造机遇,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虽然美国对华竞争战略已定,但两国深度融合,共同利益的基础仍在,双方需要坚持沟通,继续挖掘动力,找到超越分歧和平共处的根本性方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