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贾康先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新经济”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第一次到传媒大学来,导航上显示不到一个小时,实际上走了一个半小时,抱歉,前面没听到,但是我听张教授说的还是围绕着新经济,我也用不超过20分钟的时间,讲讲我这方面自己的基本看法。
做纪录片我没任何经验,但是谈新经济,先说说我怎么理解它,希望能对在座各位朋友有点参考作用。新经济,我的理解,它是从上个世纪开始议论的新技术革命引申出来的,到了千年之交的时候,美国硅谷引领的新技术革命带来整个经济形态的转变,被人们简称为“新经济”。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更早时说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开始了,发生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往前追溯技术上它的突破,是半导体和计算机,在硅谷引领这个创新潮流以后,人们形成了一个概念叫做“数字化生存”。我记得上个世纪最后十年里,这种书在中国非常流行,大家都意识到前面将有一个数字时代,这个数字的时代和新经济的概念是密切结合的,现在推到的最前沿的概念,叫大数据、云计算,十几年前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依托于数据库的计算能力,这种大数据挖掘可以非常便捷地把很多非常细的信息分析得一清二楚,然后去影响经济活动中的决策,以及经济行为。
云计算,我在技术上一直是懵懵懂懂,它似乎是说能够把所有在网络里可以连接的计算能力做整合,前所未有地提高了运算的速度,提高了效率。再往后,这几年咱们特别耳熟能详的叫做“互联网+”,或者各行各业要“+互联网”,这个互联网一开始称的“Internet”,在现在这些年,它最典型的升级叫做移动互联。我们每个人的手机现在一般都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的状态下前几年人们所说到的移动商务,现在其实已经变成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做手机银行业务的处理,过去认为要跑到银行窗口排队才能处理的业务,现在非常便捷,几秒钟就完成了,甚至看起来很大的款项,也都可以在手机银行里非常便捷、安全地做处理。当然,跟着的还有移动的保险、理财,移动形态下的文化生活,很多人在移动中拿着手机就可以看视频,看各种各样新推出的节目,可以参与朋友圈里一些特定主题的诗歌欣赏、音乐欣赏等等,这都是移动文化生活。
再往下,似乎现在大家特别关注的是互联网又推进到了物联网、万物互联,以后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感器几乎无处不在,或者传感器形成的咱们大家了解信息的方式会非常便捷。现在已经看到,有的企业家说过去我们买服装是要到实体店,后来从必须进一个商店,变成可以在网上了解信息购买(实体店的好处就是我看得见摸得着,对质感什么都可以现场了解,网上你只能看图片或者它有视频,但是你摸不着它),现在更新的进展,是你在亲戚朋友聚会时看着谁穿的一件服装你很满意,你也能上去摸一摸,体会体会质感等等,这时翻开服装内侧,会有一个小标记,拿手机一扫,它所有的信息就都出来了,你想了解的信息可以接着延伸了解,接着给你提供的方便,就是可以量身定制,我什么样的体型,什么样的偏好,选好这里面可作的各种选择,然后下单,直接可以形成交易。经济学上的说法这叫做在有效供给的各种要素支撑之下,很好地降低了交易费用,便捷服务于供需打通,服务于用户体验的升级,实际上便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如果真的以后成了这个气候,实体店和网上之外,都是大家对接着万物互联的情况下,可以非常方便地使供需双方跳过那些中间环节,形成经济活动里我们所说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效供给的实现。
再说到现在大家已耳熟能详的“共享经济”。这个共享经济怎么共享?有些流行的概念是有偏差的,比如共享单车,它其实不是典型的共享经济,它只是便捷化的租车,它跟原来租车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没有区别,就是特别便捷,不用跑到租车点了,在街头巷尾看到这个车一扫码,照样是按照它的条款接受的话,要交定金或者在有优惠的情况下按使用时间收费,无论如何,它只是完成一个租车的交易行为。真正的共享经济我想描述一个似乎离现在不会太遥远的图景,就是大家都越来越注意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拥有机动车,现在的导向是要发展新能源的电动汽车(至于未来可能的什么氢能汽车,我就说不太清楚了),现在电动汽车的成熟度已经在迅速提高,未来不长的时间里,比如5年、8年,它会明显带上点普及特征。那么这些电动汽车在未来,在共享经济里,会连成一个什么样的图景呢?就是每个车主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晚上停在停车位的时候,要接上充电桩,这时候是用电网里多少年来大家知道的夜间最便宜的供电,以最便宜的电给车充好电以后,第二天白天车主不用车的时候,他的智能手机的界面上会跳出一个提示,你可以留一个你自己选择的备用电量,然后把其余的卖出去,而且可以卖个好价钱。它在技术上匹配的,叫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分散的这些过去完全无法联结在一起来形成有效供给的相关因素,现在由于有了新技术,可以连在一起了,非常便捷地卖出这部分电力以后,使你这辆机动车不仅是个消费单位,也成为了一个生产单位,而且是个盈利单位。这样一个新的境界里,造车的,卖车的,买车的,用车的,发电的,用电的,输电的,配电的,所有相关的主体,没有过去那种竞争中谁多赚谁少赚此消彼长这种排它性,大家一起共享这个新经济带来的成果。这就是我认为比较典型的共享经济的形态。它是靠新技术革命能够支撑起来的升级状态,没有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完全无法设想这个事情。当然,这方面十分关键的智能电网,技术上必须过关,这些分散的起伏不定的供电来源,合在一起,它的特征无非是类似我们已知的风电和光电,它们有很大的起伏,不像过去咱们的火力发电,很稳定地有多少个机组匹配(水电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可以预期来水、储水怎么样,未来的十天,甚至一个月里,可能按什么计划来发电);那时智能电网要处理起伏不定的分散的分布式能源,怎么都进入一个大网,而这个网能够安全供电,那是科学家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家所分析的,就是只要技术上能过关,这个境界就是升级的,用户体验就是前所未有的,大家跳过了过去所说的经济活动中的排它性,不再由排它律主宰这样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不是有输有赢或者谁多得谁少得,是共享。
所以,这也就带来一个从经济推到社会生活而已由领导人所说到的“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人类社会中,往大了说,这个主题是意味着什么?其实正是邓小平说的我们的时代主题变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应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理来考虑从经济活动到社会生活——我们研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基础理论层面也在阐发相关认识。我和苏京春博士这几年努力和我们的团队一起推进新供给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果最简单地说,要意识到人类社会走到当代这样一个状态,虽然人类文明并没有完全摆脱丛林法则,但另外一些力量出来了,制约人们和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从正面讲,前面所说的共享经济是使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和接受可以不排它地或淡化竞争地去从事经济活动;从制约来看,二战以后早就形成了一种核威慑。为什么二战以后到现在,第三次世界大战迟迟没有出现呢?道理就是这个核威慑。二战末期动用核武器以后,那个惨烈的现实使各方都特别小心,不要去玩这个核武器之火。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最危急的局面,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两边的人还是有理智地避免了一次核战争。最近一次闻着火药味最浓的,是朝鲜半岛搞的那些名堂,咱们吉林的报纸上已经登出了核战争情况之下人们防范核辐射的知识。但是很快急转直下,现在半岛无核化似乎又很有前景了。人类毕竟还有一些基本的理性,按照这样一个核威慑的制约情况,就是邓小平说的我们再也不可错失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实现我们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这是宏大叙事主题的解说。
回到老百姓生活里,咱们可以讨论一下大家对生活的体验。这个共享经济再往前,它还会加上最新进展的人工智能。到了人工智能这个境界里,到底是怎样一个更方便的生活?现在有些东西我们还很难具体设想,但我知道已经有这样一些机器人,它带上点人工智能特色了:比如家庭里摆一个机器人,你离家可以在移动互联的情况下给它发指令,它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你的偏好,这些家务的事情会越做越好,家庭服务你就不用雇保姆了。很多的事情,如你回家之前想在家里准备什么,到后吃什么,可能这些会越来越服务得周到细致。现在可以设想,董明珠他们从做空调开始,现在是既做空调,又做手机,又做家里的各种电器,还做家庭建筑物外面(包括顶上和周边)的太阳能。所有这些把它连成一个系统,是带有智能化特征的绿色环保低碳,充分利用能源,充分使家庭生活便利化。这方面会引入格力现在在努力开发的智能机器人,还有董明珠现在想做的新能源汽车。这些是配套的。这个雄心勃勃的规划以后怎么实现,或者说胜算多少,我们现在不好评论,至少现在在很有争议的情况下,董总还在非常努力地做。碰到困难时,有企业界的人给她帮忙。领导人似乎也特别肯定在实体经济层面这种奋斗精神。前不久总书记到珠海时,专门到格力的现场给予鼓励。
从老百姓体验的这些事情来看,无论这里面有多少试错和挫折,大的潮流肯定是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带有信息时代、新经济时代前所未有的各种各样用户体验的升级。
在生产经营视角上,除了我前面说的家用电器的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相关的移动互联之外,我还可以举个前一段时间调研里注意到的例子,前几年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电商公司一飞冲天。像马云的阿里巴巴,有一段时间网上全是讲的他怎么样一下子成了风口上的猪,没有翅膀也冲到天上去了。阿里巴巴公司被称为电商,但他们最新的说法,是马云说电商的概念已经模糊,今后将是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的升级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典型的,是在北京亦庄那边,我去看了,阿里巴巴公司它在实体店这方面,开始做它的盒马鲜生,这个实体店是个看起来跟咱们一般的超市一样的场所,但里面那些供给品特别讲究,一般人过去觉得距离比较远的什么波士顿的龙虾,挪威的三文鱼,这些都有,是很新鲜的,有它的供应链,保证质量。你在现场看到的鱼、龙虾那些,有匹配上的一些小标记。比如一条鱼上面有个小金属片,就是一个很微型的二维码,你拿手机一扫,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服装例子里可以看出的那套信息,全来了:这个鱼是在什么地方养殖的或者野生捕捞的,谁操作着把它送到店的,负责人的信息,到店的时间,你想要了解的信息非常充分地体现在这里面。如果消费者满意,把这条鱼按照什么样的有推荐的烹饪方式做出来,店里现场给你做,你在这个实体店里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吃一顿。你留下这个印象以后,它承诺的是你在盒马鲜生三公里半径范围之内,可随时手机下单,保证半个小时之内送到你指定的地方。线上线下的结合,按马云的说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电商了,是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的一个升级版。当然,由此受益的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更精致化,更讲质量和更符合大家自主选择和偏好的实现。跟它唱对台戏的,就有了一个京东。京东过去也是按照电商定位,消费者在它网上下单买东西,现在京东也在亦庄,避开阿里的三公里,不太远的地方又搞了一个7-fresh,我进去以后看,跟阿里那个模式几乎是一样的,这两家谁抄谁,我也说不清楚了,就是唱对台戏。都是线上线下结合,要争取消费者,争取社会认同。他们如果做得顺利的话,这种店在北京会越开越多,使北京的老百姓以后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年轻白领,有基本的收入水平,大家认同追求精致生活的这些人,都会越来越习惯这种供应链上的有效供给。当然,以后北京的农民工,大的趋势也是收入越走越高的,这几年已经非常明显,粗工、壮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到了经济学上所说的发展阶段走到刘易斯转换点以后,是在迅速提高的,包括咱们家政服务的保姆,大家都有体会,这些年她们的工资水平你不给往上提高的话,人就不在你这儿干了。这些形成的整个社会优质服务能力的需求,必须得到更高质量的、升级的有效供给的回应,形成社会生活向上的发展。
于是新经济它就是要靠技术革命,以有效的供给,以及伴随有效供给的各种各样的机制,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当然,顺便说一句,这个事情要解决得好,在中国要特别强调,领导人所说的全要素生产率里包括着,或者重点首先是西方学者所说到的这个技术创新因素,也就是前面已说到的新经济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境界,但在中国完成经济社会转轨并要从追赶到实现现代化赶超、达到伟大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为跟上时代而缩小跟发达经济体的距离,这里面有一个中国技术创新潜力约束必须予以冲破的体制改革问题。我们很多的体制机制,是束缚着中国的这些创新者的聪明才智和潜力的发挥的。比如中国有这么多我们说很勤劳的、也绝对聪明的社会成员,教育界也有这么多年的投入,但仍然没有很好地破解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的带有领军大师级特征的人才,迟迟培养不出来,有好几十年了,到现在为止仍然是这样一个苦恼。说得更远一点儿,那就是中国在工业革命以后看得很清楚的所谓李约瑟难题或者李约瑟之迷:中国过去有那么多的能工巧匠,有那么多值得称道的四大发明和以后的创新,但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东西,体系性的现代科技,中国是被人家远远甩在后面了。怎么解释这些事情?我们特别强调的就是经济社会的转轨里,必须以制度创新打开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潜力空间,中国才能真正如愿地继续大踏步跟上时代,和通过追赶最后达到伟大民族复兴的现代化赶超。
这里面有大量实例,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我们做采访的朋友们可以从基层、从各种不同行业所推荐的很新鲜的、能够吸引观众的案例先入手。至于说怎么组织形成咱们所说的令人满意的纪录片,我就没有发言权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