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四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 管理创新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要着重在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三个方面下功夫。“公信力”对一些同志来讲可能还比较陌生,本文专门谈谈这方面的几个基本问题。
从学术角度讲,公信力属社会评价方面的术语,指个人、团体或事物获得公众认同信赖的情况。公信力决不仅仅表现于政府及新闻工作方面。由于社会评价的范围相当广泛,由于领导工作是社会评价体系中较为关注与集中的话语之一,因此,领导工作也应该并且必须成为社会评价中的一个常用话语。
领导公信力的内涵、评价尺度及意义
目前,领导学和领导活动中尚无“领导公信力”这种提法。本文认为,领导公信力是否可以这样表述:领导公信力是领导干部、领导集团在领导活动中以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团对表现赢得下属和社会认可信任的程度。领导公信力的大小与领导干部或领导集团的素质、能力、表现呈正向关系,素质、能力、表现好,领导者的公信力就大;素质、能力、表现差,公信力则小。
领导公信力的评价尺度有两个:其一,能否普遍获得被领导者和社会的认可与信任,是评价领导者公信力的重要尺度。这就是说,公信力一定要建立在群众的普遍认同之上,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赞同不具备“普遍”性质,因而够不成公信力。其二,时间地点是评价领导者公信力的基本尺度。领导者的公信力既存在于平时,也存在于突发危急关头,但时点不同,评价尺度会有所不同,人们对一个领导者在危急时刻与平时工作中的表现会有不同评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时点改变对公信力的评价会产生一定影响。
明确领导公信力这个概念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完善领导学的内容。现行领导学著述的学术体系基本都是围绕领导主体展开的,领导客体则很少涉猎,这是不够全面的。事实上,领导客体对领导主体的反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认真研究领导客体,就割裂了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对应关系。领导公信力虽然不是领导客体的全部,但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确立领导公信力的概念,会有助于领导客体相关内容的确立。其次,在实践上能够促进领导者完善自我,有助于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领导公信力就是社会和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相信的程度,说到底,是群众对领导是否信任、信任多少的一种评价。领导者懂得公信力这个概念,会促进个人有意识地完善自我,以便得到群众的信任,使个人形象得到提升。这种提升,客观上会有助于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
衡量领导公信力的主要参数
领导公信力的主要参数有四个,即:个人素质情况、业务工作状况、领导能力表现、团队协作精神。
个人素质情况。个人素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必备的基本内在条件,包括政治态度、思想作风、理论素养、文化知识、品德操行、身体条件等等。个人素质是领导者公信力的形成基础。一个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文化知识丰富、理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有加,就能较好地适应繁重复杂的领导工作的需要,在领导活动中才有可能纵横驰骋。反之,政治立场不稳、思想品德低下、文化知识欠缺、理论思维迟钝、身体常患疾病,别说从事领导活动,恐怕连一般的工作也难应付,更别说获得群众的普遍信任了。
业务工作状况。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这里的“才”,主要指从事某方面工作应具备的学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应该学有所长并且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如果缺乏本职工作应具备的业务技能,领导工作中就势必说外行话,就势必被领导工作所淘汰。所以,良好的业务工作技能同样是赢得群众信任、提升公信力的参数之一。
领导能力表现。领导能力是一个人在领导活动中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带领下属实现既定目标的本领,是衡量领导者公信力的最主要参数。领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活动,它要求参与这一活动的人必须具备与其他活动所不同的能力——领导能力,人们评价一位领导者,更多地也是以他领导活动中的能力表现作参数。所以,有无科学的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有无果断的决策指挥能力,有无灵活的管理协调能力等等,是人们对领导者做出认知判断的最直接、最重要标准。
在能力表现中,有两点对领导公信力的建立尤为重要。一是领导者讲真话、办真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情况。现在,领导干部作风漂浮,工作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讲假话、办假事,言行不一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它们严重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可以说,一些领导干部公信力差,往往与这些表现相联系。提高领导者的公信力,必须克服这些以假为特征的不良行为。二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突发性事件往往出现于人们的预料之外,来得突然,变化迅猛,是领导活动中的“特例”,它最能反映和检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也最能迅速给群众打下烙印。非典流行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之所以赢得亿万群众的交口称赞,就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在处理非典这个突发性事件中表现出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还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把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作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培养。否则,遇事惊慌、手足无措,即使平时工作再好,公信力也会大受影响。
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领导者个人在领导班子中合作共事的情况,二是领导班子整体团结一致的情况。团结协作的意义不言而喻,团结协作精神强,往往会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团结协作精神差则会发生内耗,其后果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体都十分不利。现在有的领导者和领导班子就有这种情况,单个看素质好、能力强,但整体共事却不尽如意,这里面就反映出协作精神差的问题。现代领导面对的情况错综复杂,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往往难以胜任,所以群众对协作精神强的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一般都寄予较高的评价,我行我素、团结协作差的领导者和领导班子,公信力绝对不会太高.
领导公信力与相关问题的关系
在领导活动中,有几个问题与公信力关系密切,它们是:
公信力与凝聚力。凝聚力是领导者、领导集团在领导活动中以权力、威望、修养、品格等吸引下属,使下属紧紧围绕在自己或组织周围的一种力量。凝聚力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观念上的认同感、利益上的一致性、情感上的相容性。一个凝聚力强的领导者或领导集团,一定能把群众紧紧吸引在周围。很显然,公信力与凝聚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公信力强,领导者被群众认可的成分就多,获得的信任就多,凝聚力自然就大。同样,凝聚力强,对群众的吸引力一定会大,它的公信力也就一定会大。
公信力与凝聚力相互促进的关系告诉我们,领导活动中若要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就要注意团结群众、吸引群众,使广大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与领导意图保持一致。如果领导者和群众在关系上是一盘散沙,毫无情感与利益上的一致性,公信力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公信力与影响力。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是因职位、权力等因素而对下属产生的影响力量,是组织赋予的外在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因学识、品行等状况而对下属产生的影响力量,是不带权力因素的内在影响力。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关系也分为两种情况,其一,非权力性影响力越大,公信力越强。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素质高、能力强、品格好,获得的好感自然就多。其二,一般来说,权力性影响力有助于公信力的建立,因为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容易使下属在客观上采取信赖依从的态度。但也不是权力性影响力越大公信力就越强。权力运用必须节制有度,如果滥用权力甚至耍弄权术,那会令群众生厌反感,这时的公信力不仅难以增强,反而还会下降。
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关系表明,领导者可以适时、适度地利用个人影响力来争取群众,但影响力的使用不要一味借助权力。若要长久赢得群众的好感,必须在权力以外注意个人多方面修养的提高,尤其需要多在心理上与群众加强沟通。这样,领导与群众的心贴在一起,劲拧在一起,公信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公信力与政绩。对于领导者来说,追求政绩是一种普遍的领导心理。任何领导干部都希望在位时取得骄人的工作成绩,从某种角度上讲,政绩大小就是领导能力大小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政绩观是领导者必须树立的最基本的观点。不过政绩观有健康与错误之分,健康的政绩观就是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一切政绩以促进工作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受群众拥护为出发点;错误的政绩观则是从个人名利出发,不顾客观实际,竭泽而渔、量出为入、劳民伤财,时下一些地方出现的令群众反感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就是错误政绩观的典型产物。政绩还有潜显之分,潜政绩是潜在的、尚未完成的、作用暂不明显但有后发优势的政绩;显政绩则是显露在外、已经完成了的政绩。显然,领导者要提高公信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摒弃不顾客观实际,只图个人名利的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最终检验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潜政绩和显政绩的关系。有些政绩虽然一时效益不很明显,作用不是很大,但它属于打铺垫的基础性工作,对后续工作影响很大。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干好显政绩的同时注意干好潜政绩,以促进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提升领导公信力的基本途径
由于领导公信力是社会对领导者争取群众、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的一种评价,所以提升公信力就成为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一般而言,领导者提升公信力的基本途径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思想、权力行为等一系列观点理论的总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基础,也是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如何保证人民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都有过一系列论述,江泽民同志2002年1月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也一再强调,要把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在权力问题上经受不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如有的认为官职是上面任命的,权力是职务赋予的,因此只注意对上负责,不关心群众疾苦,有的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权力用来为个人、家庭和小集团谋取私利,有的专横跋扈、我行我素,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把权力当作至高无上的私有产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要从根本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如果一个人一旦做官便逐渐脱离群众,逐步丧失为官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最终必然会失去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公信力就会无从谈起。
其次,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但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学习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者加强学习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领导者是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领导者同样应是学习的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可以带动和促进广大群众学习,有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二,在知识更新上领导者更需要与时惧进。现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如果不注意在知识素养、业务技能、思维方法等方面不断学习,就势必落后于时代发展,在群众面前势必说外行话、办外行事,进而失去群众的信任,丧失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再次,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提高工作水平,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领导方法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目标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其本质是领导者必须遵循和把握的那些实践规律和原则的总结。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和辨证思维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领导原则和方法的才能,是领导者智慧、学识、经验、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领导艺术以领导方法为前提,领导方法通过领导艺术表现出来。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领导者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者走向成熟,取得群众广泛信任的重要标志。现在有的领导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成天陷入具体事务和文山会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不仅自己身心疲惫,群众也不满意。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不仅琢磨研究自己在工作中怎么干好,更要琢磨研究让群众如何干好,干得高兴,干得满意。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对提高领导者公信力的重要性。突发性事件的变量因素最多,不可预测性最大,对人的能力要求最高,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使群众的信任度迅速提升。这种事例古今中外举不胜举,人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今年非典流行期间各级领导干部的不同表现。因此在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中,领导者一定要把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前瞻性,把制定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预案作为十分重要的一环加以培养和落实。这样,我们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一步。
最后,注意用“二力”促“一力”,注意民主决策,开明领导。由于领导凝聚力、影响力与领导公信力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借用凝聚力和影响力去提升公信力就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一般来说,注意把群众团结在一起(凝聚力),注意让群众感受到你(影响力),就一定会使群众相信你(公信力),当然这里面要注意把握好“度”,如果完全靠权力因素去“凝聚”、“影响”的话,群众就不一定从内心真正佩服和信任你了。另外,现代社会是逐步趋向理性的社会,理性化的社会客观上要求领导者必须实行民主决策和开明领导,然而遗憾的是家长式的领导方式目前在我们不少地方、不少领导者身上表现突出,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性化的社会必须实行理性化领导。民主与开明是理性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也应该成为理性化领导的基本要求。所以,讲究提高领导者的公信力,各级领导干部还要注意克服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的行为,在领导活动中大力倡导民主决策和开明领导,使群众真正享有知情、参与、选择、监督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