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财新周刊》2016年第50期
为什么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却更为发达,其市场更为繁荣、国民更加富裕?毫无疑问,经济发达程度,正向关联于市场分工水平,这是古典经济学的洞见。可是,分工演进与人均资源稀缺程度有何联系?如果把环境因素与资源问题结合起来探讨,那么分工演进的条件又将如何变化?
由于分工结构密切关联于专业化选择,而专业化水平以及相关的诸多内生变量,都牵涉数学上的非连续性问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难以回答以上涉及分工结构的内生演进问题。笔者基于超边际经济学文献,构建了一系列逻辑内在一致的模型,解答了本文的问题。
首先,笔者把人均资源参数和相关变量,引入到一个迂回生产链的分工模型中,通过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证明,经济无论是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还是呈现为高度的分工结构,人均真实收入都会随着人均资源数量的减少而降低。换言之,人均资源越少,对人均真实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但是,随着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综合交易效率的提高,当且仅当这个交易效率超过一个临界值时,分工结构将取代自给自足状态,同时人均真实收入提高。显然,如果交易效率的临界值越低,那么就越有利于分工结构的形成。
研究发现,交易效率临界值又与人均资源数量,呈现为正向的对应关系。换言之,一个较低的交易效率临界值,与一个较低的人均资源数量相联系。这意味着,如果人均资源数量越低,那么在交易效率的改进中,它仅需超越一个较低的交易效率临界值,分工结构就需形成,从而可摆脱经济若陷于自给自足或低度分工结构,而不得不承担因人均资源数量减少所造成的更为高昂代价之困局。
简言之,较少的人均资源可“间接逼迫”经济向高度分工的结构演进。因此,这就可以解释,如同日本和西欧国家这类人均资源非常有限的经济体,为何能以优良市场制度为保障,通过加入细密的跨国分工网络,进而收获分工经济的好处、由对外贸易实现增长的原因。
这个模型还显示,如果中间产品相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那么当人均资源数量越少,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将越高;类似的,如果最终产品相对于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那么当人均资源数量越少,最终产品的相对价格将越高。概而言之,人均资源数量减少和产品生产成本攀升的共同作用,将要求该产品的价格提高,从而可抵偿损失后仍有盈余。
其次,笔者在一个内生分工网络的模型中,进一步引入人均资源参数和相关变量,通过研究发现,受交易效率充分提高的推动,随着人均资源数量减少,总的产品种类数将增加,而卷入分工结构进行交易的产品种类数,则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并不断逼近于总的产品种类数,与此同时,交易总规模也将扩大。
换言之,人均资源越少,将逼迫更高水平的分工,通过交易实现共享经济,因而有利于在消费中收获多样化经济的利益,以抵偿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需注意,这种“化不利,为有利”的经济机制,基于优良的市场制度作保障。这个模型解释了那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尽管人均资源数量相对匮乏,但商品却玲琅满目、市场种类繁多、交易规模巨大的原因。
最后,笔者把人均资源和环境污染,一并纳入到一个超边际均衡模型中,分析发现,当被污染行业相对于污染行业的资源使用成本较高,随着人均资源数量减少,被污染行业的产品相对价格将提高;当污染行业相对于被污染行业的资源使用成本较高,随着人均资源数量减少,污染行业的产品相对价格将提高。概而言之,若资源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则人均资源数量的减少将抬高产品的相对价格。
研究还看出,当污染行业相对于被污染行业的资源使用成本较低,若污染所导致的负外部性越严重,则分工越难以演进。相反,当污染行业相对于被污染行业的资源使用成本较高,若污染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处于较低区间,则负外部性程度增加将逼迫分工演进;而若污染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处于较高区间,则负外部性程度加重将抑制分工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