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分工的超边际方法——分工超边际(2)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4 次 更新时间:2018-05-07 16:07

进入专题: 分工   超边际  

庞春 (进入专栏)  



原载于《财新周刊》2016年第28期


马歇尔沿着边际学派的路径,于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家们从此以资源稀缺性为前提开展研究,几乎将古典的斯密(1776)思想“分工是财富之源”搁置一边。杨小凯认为,研究主线脱离分工问题,并非忽视斯密,而是由于数学的进展和它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滞后。基于微分知识的边际方法,适合于分析稀缺资源给定情况下的连续性经济变量。而分工网络由各种决策者构成,他们有“连”或“不连”的专业化选择。这意味着专业化等内生变量可以不连续,由此导致“纯粹”的边际方法失效。

杨小凯应用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数学新成果,突破了边际分析瓶颈,得到诺奖得主布坎南(2004)赞扬——“杨小凯提供的‘斯密镜片’让我们可观察新古典未看见的世界”。杨小凯在继承新古典的资源稀缺理念的同时,把古典的分工思想复活在一个称为“超边际-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证明了命题“分工可超越稀缺资源的局限”之合理性。

新兴古典整合了交易费用和专业化思想。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科斯(1937)关于“做”或“买”的洞见,把斯密的“专业化”处理为一个关键的内生变量,进而探索分工结构与经济组织的机理。在模型中,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都有“做”或“买”的两种选择:若为自产自供,则涉及专业化变量;若从市场购买,则考虑交易费用。

我认为,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在于捕捉问题之最为关键的冲突,并在参照系中发掘现象蕴藏的相对逻辑。新兴古典,正是从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冲突入手,开启了经济组织问题分析的新篇章。其逻辑是:与分工紧密关联的专业化,可提高生产效率,即专业化和分工的回报;然而,市场分工意味着有交易,而交易有代价,即交易费用;因此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所构成的冲突,将决定分工的均衡结构——当分工所带来的回报超过交易费用所造成的损失时,经济的组织形式将向高水平的分工结构演进;反之,相反。一句话,新兴古典揭示了交易费用的经济拓扑特征,解释了分工报酬递增的含义。

需指出,新兴古典虽然聚焦于分工,但与新古典有相似性:消费上的边际机会成本,生产上的边际转换和边际替代,以及交易的均衡变量等,都已在模型中得到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扬格(A.Young,1928)深化斯密的分工思想,强调供给和需求为一个附着于分工的整体。我们认为,只要分工存在,供需就共生性出现。新兴古典吸收了这一重要洞见,将决策者处理为生产者-消费者双重身份,在模型中加以分析。这与新古典区别开来,反映了真实世界的特征——工作是为消费,而消费则需工作。

而新古典的生产和消费理论,分别以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利润和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在两个独立篇章展开论述。表面看二者仅为函数形式差异,但因其“生产者不消费,消费者不生产”的决策分析结构,割裂了供需的逻辑关系,进而削弱了均衡分析的内在一致性,不能解释分工演进。此逻辑缺陷或许来自对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魁奈《经济表》的误读,渐成学术上的路径依赖。

事实上,生产和消费统一的观点,在古典学派约翰·穆勒的父亲詹姆斯·穆勒的著作中可找到说明。而萨伊(1803)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恰恰表明供需不可分。易于理解:酿酒卖,需粮食;种粮卖,需拖拉机;造拖拉机卖,需钢铁和机床。而钢铁、机床和拖拉机生产者也需消费。无数的诸如此类供需链条,将真实世界织成一张巨大的分工网络,难道不是?

新兴古典包含几层特色明显的分析。最底层刻画生产、交易和消费特征。因每种产品的供应量、自用量、需求量和专业化水平都可取正值或零,故都有“做”或“买”的超边际选择。往上一层是各专业的决策分析。每个决策单独看,类似于新古典边际决策分析。但不同之处是:供需整合的新兴古典涵盖了所有内生专业化决策。再往上是专业化决策间互动的均衡分析。因专业化的多样性可形成一系列分工结构,这层分析包括两方面信息:每个分工结构的一般均衡分析(角点均衡),即寻找每个结构出现的必要条件;所有分工结构之间的收益-成本比较分析,即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揭示每个结构发生的充分条件,从而解释分工演进。以上实证基础上,则为福利分析。

新兴古典超边际一般均衡,研究一系列分工结构,以揭示经济变迁。而未内生专业化的新古典一般均衡,如同对分工系列中某个外生给定的结构的分析。因此“杨小凯发展了内涵比新古典一般均衡更加丰富的分析框架”(布坎南,2004)。


进入 庞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分工   超边际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82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