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分工发生的前提——分工超边际(1)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4 次 更新时间:2018-05-07 16:07

进入专题: 分工   超边际  

庞春 (进入专栏)  



原载于《财新周刊》2016年第26期


我师从杨小凯和黄有光教授,以分工超边际方法研究服务中介和加价中间商的经济性质,进而对经济组织有了深刻理解。

我对“专业化”和“分工”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是与杨小凯散步时从对话中悟来。遗憾,学界几乎把它们混为一谈,忽视了差异,留下了学术空白。只需留意经济学教材,就可发现:对专业化和分工仅点到为止,无明确定义。其它学科也有文献涉及分工,但都没回答:什么是专业化和分工?

我们认为,分工和专业化彼此关联,但非一回事。专业化为个人(个体)决策。一个公司(严格说是一个部门),其决策首先需确定专业化方向,即“做”或“不做”。如有十种产品,是都生产?还是选择专业化,只生产少数几种,甚至一种?若专门生产一种(或一类),则它为专业公司;相反,若它既产服装,也造电器,还搞物流,则为非专业化。非专业化,即职业或业务不专精。类似的,交易方面也有选择问题,买卖双方是自己完成交易,还是委托第三方(如中介或中间商)?这与专业化有关;而在消费方面,是自产自供满足消费,还是从市场购买满足消费?这同样与专业化有关。

简言之,生产、交易和消费三大类活动,都涉及专业化选择。故专业化指个人或公司缩小或聚焦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或种类的一种抉择,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可是,专业化不代表分工,尽管二者密切相关。“分工”需从全局看。它是不同专业的决策者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它的出现和演进可由交易效率的充分改进所致。分工是一种网络结构,其型态多样。它的网络规模与参与者数量及交易规模呈正相关,体现了全局报酬递增。

然而,从市场角度看,部分专业化的决策者也可组合形成完全分工。设x,y和z表示3种必需品,有三类人分别生产其中2种产品,但两两不同,即xy,yz和xz。若彼此交换,则可购得自己所缺的第三种产品,以满足消费。虽然这三类人都无充分的专业化,但从市场看,这3种产品的生产为完全分工。

从经济学实证分析层次看,因专业化是一种决策,故可用约束条件下最优化来解答。该分析层次高于经济环境描述。而一个分工结构是由多种专业化决策者所构成的市场网络,故分工涉及均衡分析,从而众多的内生变量能够被参数(外生因素)所确定和解释。此为更高层次的分析。那么专业化和分工是如何演进的?这就需要从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权衡来找答案。

对专业化和分工的分析,仍没有进入经济学的核心,这是学科的重大缺失。芝加哥大学诺奖得主斯蒂格勒(1976)在纪念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200周年的一文中指出,在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中,生产理论仍然缺乏一个有关分工的分析框架,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但杨小凯重新界定经济学是一门有关经济活动选择和冲突的学问。他在一个新框架中使用超边际方法复活古典的分工思想,继承新古典的资源稀缺性理念,打通微宏观经济学的藩篱。他留下的这笔知识遗产无价。

我认为,许多经济现象和分工都有联系,可用超边际方法开展全新研究。例如,互联网即为专业化和分工的产物,而它的出现又推动了分工。货币也与分工有关。传统智慧认为,分工促进货币出现,从而可避免“物物交换”的麻烦。但这样思考不够严谨,因我们发现,即便将货币与分工直接联系起来讨论,分工也不过是货币出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我们发现,货币出现与分工演进是一对共生现象;货币出现是交易效率充分改进的结果,它伴随着高水平分工的形成而出现;而货币的出现又改进了商品的交易效率。但劣币问题、货币保管和存储问题等,也可带来新种类的交易费用,阻碍进一步分工。此外,企业为何存在、城市为何出现、中间商为何存在等诸多问题均与分工有关。

再看一个分工的故事。设两种必需品为,农产品粮食y和工业品z。而生产z需使用中间产品,如机器x。即z有生产迂回。那么有多少种可能的经济组织形式,可满足消费y和z呢?超边际回答:x,y和z这3种产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或使用)有9种专业决策,它们可构成14个可能的分工结构。但关键是:这14种分工发生的条件是什么?解答了这个问题,就可揭示经济组织演进的性质。显然,每一种结构出现的条件,都必定要求它比其余13种结构有更高的净收益。这个净收益就是分工所带来的收益,在扣除交易费用所造成的损失后,所剩余的价值。


进入 庞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分工   超边际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82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