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明:建立文化自信要“知己知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36 次 更新时间:2018-01-23 12:10

进入专题: 文化自信  

郑佳明 (进入专栏)  


习总书记大力提倡,两办专门发文落实,传统文化热正在升温。百年冷落、百年争论、百年迷茫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重新得到重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历史文明古国却被看成文化侏儒

我说百年,是从上个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运动”算起。这一百年,传统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坎坷的历史命运。西方文化伴随坚船利炮和工业文明强力进入中国。腐朽的大清朝被推翻,封建制度所依赖和庇护的传统文化变成了敝履弃儿。传统文化不仅被看作落后的文化,而且被当作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都收到激烈地批判。后来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站在民族和阶级的立场,激进的革命思潮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都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在文革“破四旧”“批林批孔”的时候登峰造极。

反思自己的百年文化风雨,近代不断的劫难之中,凝聚着民族精神和血气,维护着中华文明延续的是传统文化。在西方列强面前,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戊戌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孙中山黄兴,伟大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救亡图存的爱国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说到底,是中华儿女的文化精神和中华文明的博大胸襟在危难中挽救了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崛起的奇迹,亦是千年文化陶冶的国人和百年苦难磨砺的民族的厚积薄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和国力增强成长起来,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必要前提。

尤其是,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人开始比较冷静和自信地思考文化问题。国门刚刚打开的时候,国人觉得与西方差距非常大,羡慕他们的物质成果,膜拜他们的文化时尚。随着近些年物质上的差距缩小,我们开始感到自己的文化失落和文明滞后,历史上的文明古国,被看成文化侏儒,经济上的大国,被看成文化的弱国,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自信,守着无限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宝藏,却在追捧别人浅显的文化产品。蓦然回首,中国传统文化成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位佳人。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能够取长补短

以往我们对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自信?基本原因是近代中国落伍了,农业文明遭遇了工业文明。长期被动挨打的人缺乏自信心。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的“西学为用”,胡适的“全盘西化”,五四运动的 “科学民主”,孙中山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毛泽东的“超英赶美”,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的两个“一百年”,都是在讲学习别人,追赶别人,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目标,以别人的文明为自己的参照系。确实,救亡图存,找出路,必须学习,必须低调。国力衰弱自然在文化力上自惭形秽,这是一种客观差距在心理上的反应。

急功近利的思维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判断力。 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一篇“师夷长技以制夷”,救亡图存的急就章,是一次追赶世界潮流的强行军。开始是向西方学习,然后是“以俄为师”,到后来才是走自己的路。近代以来,我们不仅在战争时期无法关注和整理文化,即使是和平时期也没有静下心来研究整理。先是急着解决政治问题,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后是急着解决经济问题,计划经济不行就搞市场经济,文化问题提不上议事日程。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上,把文化与意识形态混为一谈,政治出了问题怪罪于文化,在文化上搞了一系列“左”的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批判得多建设得少,使用得多肯定得少。这种状况与文化自信心极不相称。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长期“一手硬,一手软”。文化被看作经济生活的反映和财力扶持的对象,看不到文化的独立功能和巨大力量。

我们不够自信,还因为传统文化本身有落后的一面。“太监”“裹脚”“凌迟”等等丑陋糟粕自不必说,传统价值观中蕴含的专制制度、等级特权、宗法关系、思想禁锢等封建政治文化的框架性的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要害的弊病痼疾,是观念制度上的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巨大差距,而且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的差距,也是中国停滞不前,积贫积弱,倒退反复的基本原因。文化中的封建余毒的落后性往往还不被普遍认可。不仅仅因为滋生这些东西的观念性土壤还在,还因为我们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可以带来既得利益。几千年形成的权本位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由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背负的历史包袱,还不能一下子清除干净,还没有成熟的东西能替代它们,或者说还没有成熟的人群,充分发育的社会来承担的这种制度变革。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化。中国的农耕文化时间很长,在这期间,人与自然关系改进的空间很小,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不大,靠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达到社会平衡,所以中国的封建制度的框架结构完备稳固,政治统治和斗争的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学问深厚,世界一流,无可比拟。这些东西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工业文明面前,成了过时的东西,成了我们的历史包袱。工业文明在大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了人本价值观和法治原则,人与人的关系相对平等和稳定,社会平衡和进步主要搞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提高生产力,靠发展教育与科学。两者本质的区别是对待“人”的态度。封建制度的根本属性是“专制”,专制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以民主为基础的工业文明较大地调动了人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迸发了巨大的创造力。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批判是必要的,但是全盘否定是错误的。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不仅有承前启后的关系,还有取长补短的历史必然性。特别是连续悠久的中华文明,包含对人类所有时代都有启迪的极其宝贵的思想、经验和知识。

建立文化自信要“知己知彼”

建立中国人文化自信是一个艰巨长期的任务。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梳理,实现时代转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认识、总结、阐述、传播都很困难。时代发生了翻复地的变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任重道远。知无涯而生有涯,人生除了中国,除了古代,还要学习诸多当代世界的知识和技能,这是青年人困惑的问题,也是近代以来教育家头疼的问题。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获得传统文化的修养,还有当代的科学知识。非动用国家力量,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再整理、再阐述、再传播不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朝廷都会对文化进行整理,进行当朝的诠释,赋予时代的意义。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梳理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国人的需要,以至于我们今天都很难找到公认的权威的,传统文化系统总结的成果。两办发文做这件事可以说正当其时。

建立文化自信要“知己知彼”,知己就要科学的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也是道德文化,专制主义的政治要求、人生责任和道德要求是同一个东西,要继承的和批判的是同一个东西。例如,“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理论、社会规范和根本大法。按照这个理论形成的社会秩序,“人”“家”“国”三位一体,融会贯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唇齿相依,相反相成,等级分明,责任明确,秩序井然。有仁义礼智信的信条贯穿其中,有严格的名分礼教约束。这一套核心理念和治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的规律,国祚民生延绵不绝的经验,曾经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历史贡献。这一套秩序,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能评判的,也不是简单的优秀与否,“糟粕”“精华”能概括的。西方神权的枷锁套在人的脖子上,中国王权的枷锁套在人的心灵上。中国文化梳理需要自由讨论,细心剥离,科学论述。

“知彼”就是正确的对待和学习世界先进的文化。我们讲“自信”,对谁讲,対世界讲,首先是对西方讲。真正的自信是虚怀若谷,雍容大度,在捍卫国家主权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开放,积极学习,取人之长,补我之短。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多次与外来文明相遇,其结果无一例外的丰富发展了自己,帮助了别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其重要的发展动力和生命源泉。近代以来,正确对待世界先进文化,特别是西方先进的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面对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较好的处理了这个问题。近四十年发展的伟大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洗礼的结果。尽管我们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跃居第二,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物质上存在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在文化上也面临十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西方文化不仅依赖经济军事科技的强势,自身也有十分宝贵的内涵。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范畴都是从西方文明中引进的。今天讲文化自信,要看到差距,承认差距,缩小差距达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然自信,就要更加大方坦然的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转变到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复兴以造福人类,才有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 郑佳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自信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01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