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王曙光著《中国农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最近大家提“精准扶贫”比较多,但是关于精准扶贫误区也非常多。其中第一个误区,有些人认为精准扶贫就是一家一户的扶贫,每家每户调查清楚,建立台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第二个误区,有些人认为精准扶贫就是一对一地通过社会捐赠和财政支持,让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不管怎样,只要当年收入超过贫困线,就算是脱贫了。第三个误区,认为一家一户脱贫就是实行干部一对一帮扶,帮助他找项目,拉赞助,找贷款,最后让他实现个体脱贫。
这些都是对精准扶贫的一种误解。精准扶贫实际上是对制度变革型扶贫、基础型扶贫等普惠型扶贫的一种补充,但它不能替代。不能说我要搞精准式扶贫,国家就不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就在制度变革方面不进行创新了,我认为这是不行的,替代不了。同时,大家要记住,精准式扶贫更加强调结构型的扶贫,即着重于贫困农户的能力建设,要通过教育培训、微型金融、社区发展基金、扶持当地的产业发展等等,使他在能力上得到拓展,这叫精准扶贫。我认为假如一个地方制度变革型扶贫与基础型扶贫没有到位,精准扶贫是不会没有效果的。我经常讲,精准式扶贫是扶贫最攻坚阶段后要干的事,不是最初要干的事,这个地方基础设施还不行,很多制度安排还是缺失的,这个时候谈精准扶贫能行吗?村里进不去汽车,道路很差,你要一家一户去扶贫,那是很难奏效的。要解决一家一户的贫困问题,必须抓住这些农户贫困的根本,要建立一种常态化的机制,而不是拘泥于个案去扶贫。我们不要光搞那种个体化的、分散化的、个案式的、零星的扶贫工作,而忘记根本性的、关键性的、长期性的、整体性的工作。零零散散的扶贫效果不大,有了效果也是打折扣的,甚至有了短期的成效也会不可持续,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干部为了要完成任务,就要“包装”这个农户,总要想点办法来短期解决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精准扶贫的精髓在什么地方呢?其精髓在于就是精准地找到每一个农户致贫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通过扶贫机制的建立来彻底扶贫。这种扶贫有可能是普惠型的,也有可能是个体性的、结构型的。
我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这个理念我认为对于扶贫非常重要,叫“社会网络扶贫”。一个人陷入贫困不能自拔,主要原因在于在社会网络当中他漏下去了,这个社会网络没有把他粘住,他掉下去了,成为一个离散的、没人管的、孤独的、无助的个体,没有一种制度、没有一种网络把他托起来,这个人就成了一个永远不能脱离贫困的个体。
想想看,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不是贫困人群,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贫困呢?因为我们背后是大量的看不见的制度把我们托起来了,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我们背后都有一个组织,我们都有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把我们紧密地凝聚起来,成为一个坚固的底座,把我们托起来,所以我们才很难陷入贫困。大家要注意,一个人要脱离贫困,不陷入贫困,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社会网络把他托起来,使他处于一个社会网络当中永远漏不下去。贫困人群的脱贫,就是要构建这么一个社会网络,让他永远在这个网络当中不漏下去,不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的扶贫不是精准扶贫的初衷,相反,我们要强调贫困农户一定要建立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凝聚、相互扶助的机制,要强调社会网络,要建立一种让他永不散落的机制,使贫困人群不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而要融入整个社会。归根结底,就是让他获得庞大的有效的社会资本。
一个人陷入贫困,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网络,没有社会资本,他不知道找谁,他陷入无人帮助的孤独境地,这种人永远是贫困的。怎么办呢?要构建一个社会网络,这里面包括发展合作社,让他在一个合作社当中互相扶持,互相沟通,共同承担风险,共同推出自己的农产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通过“企业+农户”带动那些分散的农民,由村里的种养殖大户带动周边的邻居,把零散的农户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一个项链。还要加强乡村的治理,使整个乡村有凝聚力,有感召力,使贫困农户不觉得孤独。我们还要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壮大了,贫困农户就有后盾,就可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等等。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乡村治理和集体经济方面退步了,这是很多地方的农村陷入贫困不能自拔的制度根源。
我们要精准扶贫,首先是要考虑为农民建立起来这样一个庞大的、非常有凝聚力的网络,不让任何一个农民漏下去。其实制度供给型扶贫就是为他们建立一种社会网络,一种制度性的网络。我们所有的扶贫工作都围绕一个核心,即构建一个结实的网络,让贫困者不漏下去。如果你的扶贫是单打独斗地针对一个个体,这是效果不大的。2016年我到大理州弥渡县苴力镇去考察,不断在与当地的领导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雾本村冬桃专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合作机制把农民联系起来了,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效的社会网络。上面说的集贸市场是一种集体经济,它也在构建一个社会网络,而不是单个地去扶贫。我在苴力镇拜访了一个养牛大户,是一个残障人士,他养了二三十头牛,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同行的白书记跟他讲,你是不能单打独斗的,一个人养牛没有规模效应,谈判能力很低,价格风险比较高,而且养殖条件差,居住条件差,人畜不分,建议他联合其他养殖户搞成一个合作社,这样的话,这些贫困农户就有一个组织,就有一个联合,共同谈判,共同跟政府对接,提高他的防疫水平、养殖条件和规模收益。所以,社会网络构建是扶贫的核心。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