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冰:多次高考就是多次折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8 次 更新时间:2017-06-19 12:48

进入专题: 高考  

张晓冰  

我国一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已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诟病。其中被指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一年一考决定孩子的终身。于是,一年举办多次高考的建议便见诸报端。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学者黄全愈。他在《“高考”在美国》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美国每年举行7次高考的做法,提出我国高考改革要在每年6、7、8月各举办一次。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主张要一年多考。除一年多次考试的观点以外,还有将考试科目交给社会组织,由他们组织考试的观点。比如,外语可以像托福考试、雅思考试那样,其《合格证》可以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虽然对高考没有研究,但通过多年组织高考的实践和观察,我对上述办法均持否定的态度。


一年多次高考,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无法操作。在我国,有没有必要举行多次高考的关键因素在于大学招生的人数,特别是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的招生计划。我国有13多亿人口,2011年普通高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其中本科院校只有1129所,2011年我国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本专科招生为681万,录取率为729%。按理说,这个录取率已经不低了,但是仍然还有约30%近250多万考生无缘进入大学。因为招生人数是根据各个高校的招生能力来确定的,年初确定之后,计划无法变更,那么,一年招7次与一年招1次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大学只能容纳这么多人,多次考试也就没有意义。如果在既定的计划之内增加录取甲,有可能将乙挤下来;如果乙觉得不满意要再考,则有可能把甲挤下来。经济学讲“帕累托最优”,要求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下,要使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如果这种状态达不到,多考一次就增加一次损害别人利益的可能,这种多次考试的改革可能比过去更糟。


其实,我国高考真正的竞争在于上名牌大学和本科院校。因为名牌大学的招生计划更少。美国人口3个亿,大学却多达3600多所。美国之所以能够每年举行7次高考而常年招生,是因为美国的大学并没有吃饱,因而可以随到随招。而且,美国大学的质量也许并不像我们国家,各个大学之间差别显著,有什么一本、二本、三本之分。要真正解决所谓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考几次。现在的高考,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还是发挥了应有的水平,不少考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还可选择第二年考试。对于极个别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当年没有参考或没有发挥水平的,可以由个人申请重考,由国家有关部门在当年高校开学之前组织补考。当然,这种补考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从而保证实施的公平性。


再说一年多次考试的操作问题。黄全愈先生是美籍华人,对中国基层的情况应该并不陌生。目前的高考,实际上是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并不是大学。全国近千万考生,考场分布在全国的县城和各个大中小城市。每年集中的两天高考,可以说是动员整个社会参与。我所在的县,每年考生在1万人左右,集中到县城,包括家长教师在内,县城那几天要增加2万以上的人口,不论是交通、食宿都成重要的问题。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关注考场内的秩序,而更重要的是确保考生的生命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食宿安全等。如果要这样每年考3次、4次,甚至考7次,那简直就是折腾。受不了的!所以也是行不通的。


也许黄教授会说,实行多次考试就不必这么重视了,考生和家长也无须这么紧张了。如果这样认为,黄教授就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了。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就多次呼吁,高考改革应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凡涉及孩子未来的前途,不论考多少次,中国的父母照样紧张;涉及到群体的组织活动,地方政府照样要重视。如果政府不重视,这样大规模的考试活动说不定就会出问题。也许是考生的安全问题,也许是试卷的泄密问题,也许是考场的秩序问题。另外,组织考试是要成本的。现在的考试成本一部分由考生承担,即缴纳高考报名费。另一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包括公安部门、城管部门、环保部门、食品安全检查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次考试,政府部门的成本支出可以不去计较,但考生的成本谁出?目前,大学的自主招生,所谓“北约”、“华约”联合组织考试,也是一种折腾考生、增加考生家庭负担的做法。因为这些大学没有必要再去做一次与高考差别不大的书面考试。按理说,大学要招收好的生源,考生的全部费用就应该由主办考试的学校承担。现在用人家的钱为自己招学生,大学当然不心痛,可是家长却无法选择。教育部完全有理由要求实行自主考试的大学:既然你不认同全国统考的成绩,你如果自己再考一次,所有考生参加考试的成本,应该由组织考试的大学承担,而不应转嫁到考生身上。


那么,是否可以由社会组织高考呢?如果像所谓“北约”、“华约”组织的这类小规模考试,还过得去。但像高考这样大范围的考试,交给社会机构组织,至少在目前是行不通的。不要政府牵头组织,那当然好。但是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能不能保证其公正性和权威性?从减轻学生的负担入手,国家准备把有些科目比如外语的考试从高考中分离出去,交由社会考试机构承担。我想,这会是徒劳的,因为只要有门槛,就要迈过去,所以学校仍然要组织学生复习,去过关。那仍然是一次严肃的考试,学生也仍然必须认真对待。只不过又要多一次折腾罢了。这些办法都不如现在组织一次性考试的办法好,既节约行政成本,也使考生免于奔波。


2012年4月20日


(文章选自张晓冰著《做一个理性的教育者》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进入专题: 高考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73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