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ternet(译为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它诞生于20世纪后期。自因特网诞生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它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科学家致力于这一技术发明的最早背景和诱因是冷战及其核对峙,但它最终诞生于美国而不是诞生在苏联,却与非技术原因密切相关。
一
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都以巨大的核武库武装自身,虽然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战,但剑拔弩张的两极对立使“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头顶,每一方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点。当年,美国国防部提出这样一个技术课题:在遭到核打击之时,重要通讯干线必被摧毁,届时,指挥部门如何保障通讯畅通以组织军事防御与反击?
传统指挥的通讯保障,依靠的是一层层的控制枢纽、干线和支线组成的通讯网,如同一棵大树。这种树型结构通讯网的薄弱性在于,一旦毁掉高层的枢纽或干线,则下游的支线就全部失灵瘫痪。计算机专家提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将通信线路设计为没有层次、没有控制中心的渔网状。甲地和乙地之间,如同渔网上的两个结点,可以经由许多条线路相通。在残酷的核战争条件下,这张网即便被炸出多处大窟窿,甚至只剩下稀疏破碎的网片,但上面的任何两点仍然可以连接,信息仍然会在任何残存的两点之间沿着任何残留的线路有效地传递。
在这种鱼网状的网络上,为使信息传递更为高效而可靠,计算机专家的全新设计是 —— 将信息分割成许多小块,写上目的地,而后将它们撤到网上,使其沿着网线奔向目的地。这些信息块可以不断复制,持续不断地往网上撒,电子信号的复制几乎是不需要时间也不需要成本,因此,不管这张网被战争或故障破坏地什么程度,无数信息块都能曲曲折折、甚至南辕北辙地兜着圈子奔向目的地,而后原原本本地组合还原为该信息的完整面目。
这便是后来的因特网的技术新思路。
二
然而,上述为国防安全而提出的技术新思路,远不等于后来的因特网。因为鱼网状信息网络的技术思路本身最初仅是军事安全需求的产物,而因特网则已是全面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具有社会革命性力量的技术后果。二者本身是否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一定。
考察从技术新思路到因特网的发展过程可知,它们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最初的技术出发点才可能不仅仅实现为军事技术手段,而且还发展为全方位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因特网。也就是说,由于核战争的威胁,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必然会为军事安全而提出无中心的“鱼网状”讯息传递技术的思路,技术上的实现只是早晚的问题。但是,只是在美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才会顺利地发展为因特网,如果同一技术出现在社会环境完全不同的苏联,则几乎无可能发展出因特网。
让我们考察和研究一下,最初的技术新思路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在美国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中如何发酵变异,最终偏离了原来的纯国防目标,很快不可收拾地扩散成为散布于整个社会的因特网。
从1969年开始,美国国防部先进项目局开始实施一项小型试验,即把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联结起来,形成先进项目局网,也称阿帕网。
原本是为国防安全而进行的试验,如果在高度集权的苏联进行同样的实验,毫无疑问会在国家的严密控制下,以部门分割的方式进行,是没有任何可能波及与扩散到整个社会上去的,然而在美国,按照美国的法律与政策,此项目虽然有国防部来牵头实施,但既然使用的是联邦预算,那么首先就要按一定程序向社会招标,由民间公司来做。事实上,不止是这一次,美国的所有高级科研项目,诸如新式战斗机,航天飞机等,无论多么机密、尖端的项目都是如此进行。正因为如此,这一国防项目在招标中落入民间公司BBN公司之手,四台计算机组成的阿帕网正是由此公司一手建起来的。
既然研究工作是“转包民间”进行,由最初的四台计算机开始,阿帕网很快接纳了更多的计算机。三年后的1972年,联网的计算机达到37台,且分布于全国各地。这样一个网,实际上是很不好控制的,因为其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单一: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是该网的所有者;该网所使用的通信线路是从电话公司租借的;该网上的终端机分属于多个单位,基本上没有隶属关系;至于上网的个人,更是五花八门。
显然,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这个共享计算机网络阿帕网开始难以控制。在这个由联邦资助的网络上,上了网上的各公司、研究所、大学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分享这些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研究成果。然而,不知不觉间,可以使用该网的人们把它变成了一个高速的电子邮局,使用者不仅利用它工作,更多地是用它“不务正业”----把它当作一般的通讯工具,进行个人个日常联络,甚至用以在网上谈天。
这里须提出一个问题:用最昂贵最先进的科学工作工具进行“正业”以外的事情,这种“犯忌”之事为什么在美国未能制止?
原因很简单,其一,在技术上,阿帕网没有一个中心,它是平面铺开的,具有平等和分享的特点,其发展过程没有垂直关系也没有最后边际,因而从技术上说难以控制;其二,在实践中,在美国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下,外部的计算机可以再没有多少障碍的局面下联上该网,因而美国的阿帕网很快出现了后来的因特网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
在美国,阿帕网不可阻止地朝着后来的因特网的方向前进。1984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国家科学基金会介入了联网工作,它以其更大的技术优势与组织力量,协调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制定了统一的“协议”标准。在此之际,一些与科研相关的联邦政府部门,如能源部、卫生部、宇航局等等相继联网。最终,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可以用现成的通信线路相联成网,并分享数据信息。
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终于得以诞生。回望阿帕网的来路,我们看到,它已如同昆虫蜕皮,羽化高飞,从一个小圈子的内部科学研究网,最终变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影响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互联网络。
这里需要继续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同样的技术,诞生在美国与诞生在苏联,其后续的发展会有怎样的不同?
考察对比美国与苏联的社会经济制度后会得出结论---- 在冷战局面下,美国能解决在核打击下保存通信能力的问题,同样,苏联早晚在技术上也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此后的发展却不可能相同,在美国,这一技术可以发展为因特网,而在苏联,它却不能发展为因特网。这并非技术上的原因,而是与它们不同的制度性条件相关。也就是说,是否可能发展为因特网,取决于非技术性原因。
让我们考察一下美国的非技术因素:
首先,在美国的西方式民主与分权制衡的制度条件下,权利和利益是分享的,权力是被多方制衡的,因而,阿帕网走向因特网的阻力是最小的。
在美国,凡属于私人所有的一切都被保护,他人难以染指,但凡是联邦政府的各项开支不仅经层层严密监督方得通过,而且,重大项目历来不允许由政府主管部门一手包办和直接实施,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发包给民间。这样,实施者与主管者便被比较彻底地分隔了。进而,凡政府出资的项目,都必须由纳税人分享,这种“分享”首先具体地表现在是使用权上。本属于军事目的的科研项目阿帕网,正是在这种美国式的“使用权”的作用下,被越来越多地联网和使用。美国的国防技术部门不能将阿帕网视为己有,因而也难以阻止它被越来越多的部门联网使用,以至于它最终不可遏制地迅速成长为社会性的因特网。
其次,在美国自由经济的环境中,互连网络的平等分享的技术特点与自由竞争的社会需求、制度规则能够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互联网络的平等与分享的特点带来一个结果:极少受到限制的数据信息向互联网提供,越来越多的供人享用。这是因为美国的制度限制了政府的“裁判”角色,这样就造成各种信息上网少受限制的条件,因而“配合”了因特网的发展。
其三,美国经济制度大浪淘沙、不进则退的激烈自由竞争,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追逐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发布手段和享用手段。在自由经济的环境中,触角密布、资源日益丰富的互联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在同一竞争对手中,上网者必然占有商业优势的态势,迫使对手争先恐后上网与提供各种信息与服务,这样,小规模的互联网络才得以迅速发展为浩瀚无际的因特网。
再看苏联的非技术因素:
苏联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政府强有力的的周密组织下,与美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激烈军备竞赛,技术上可以说旗鼓相当。但是,它的制度性条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苏联当年的社会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极简单四个字----高度集权。在经济生活中,这种集权与计划经济相连,衍化出自上而下、部门分割的管理系统,并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生产和科学技术。这就带来一个结果:出于军事目的的研究项目,一定被完整地严密控制在政府某一部门手中,其研究计划从制定到实施,都是控制力强大的苏联政府一手包办,项目的实施就可以圈定在“某单位”范围内。从一开始,国防的目的自然成为严格保密的缘由,部门分割的经济集权体制和制约力度很小的政治集权体制是“不扩散技术”的制度保证,可以说几乎不存才被“外单位”使用的可能。在这样的制度性条件下,即便苏联有了美国阿帕网那样的技术,也绝不可能在数年间发展为全社会所使用的因特网,相反,这样的技术在苏联只会仅作为一项严格保密的军事安全技术使用。
对比美国与苏联的制度性条件以及这种条件与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样的技术,能在美国发明也能在苏联发明出来,但是因两国有不同的制度条件,这一技术只有在美国才能迅速成长为因特网,而在苏联则几无可能。
(此为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