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到会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兴参加金融时报年会,我作为一个研究者借这机会谈一下我怎么看待中央战略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如何把握好,进一步创新势在必行,从六个方面谈谈。
中国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觉得它非常清晰的是在邓小平当年已经确立改革开放大政方针下,继往开来在改革的深水区解决攻坚克难,这样才能出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这里的挑战性不用言说,用现在的改革表明供给侧就是为了解决有效的供给问题,这种表述说到制度供给,那必然要结合的制度结构、利益格局,在攻坚克难取得了进展的问题。
在这大局之下,三去一降一补只是操作的切入点,中长期的 经济转型是供给侧改革在过程中间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按照这大的背景,制度供给它的有效性结合着金融的重要性和金融的创新发展,我觉得第一个角度要强调的是以金融促进有效的实体经济升级换代,引领新常态的结构优化是势在必行,我们这些年在金融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高速成长时期之后,看到的是必须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
速度往下调仍然是一个结构优化,以它的本质特征,是增长质量的升级版,什么时候真正展现在面前,我们现在还必须抓住一系列可做之事,在这里面特别要看到矛盾与机遇叠加的现实,我们这几年在现实中间,我们认为最负面的案例就是过去引以自豪的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问题。在前面争议中成长起来,曾经各方给予一致高度评价,确实不是好评,在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间,实际生活里面,金融是长期边缘化,地下钱庄等等高利贷的越来越多的形成潜规则,这样的运行机制。
而到了实体经济的冲击之下,带来整个的资金链断裂和温州这样的地方产业供给化的矛盾凸显出来,现在还不得不寻求找到新一轮的发展生机,这种长三角的案例其实在珠三角也有进一步关注的具体的对象。
传统制造业已经走到世界工厂之后,还必须顺应不得不做的调整,把产能往境外的越南、孟加拉、老挝、缅甸、柬埔寨等等这一些地方转移。如果你成了龙你想升级换代的又不能生成,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怎么冲破天花板,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重大问题。
在这一面方面,金融的作用,要把过去高度重视,邓小平提出的理论,现代经济核心,我们必须防范核心变成空心的风险,我们作为后发经济体,在完成追赶和赶超过程中间,牢牢的把握住金融必须是支持实体经济升级换代,这是一条生命力,现在看的越来越清楚,这一方面我们必须做出合格的答卷。
在这样第一个势在必行的后面,我说到第二个,金融防止从核心变成空心,过多的利用所谓追求用自我循环的偏差空间,它本身的改革创新就一定要把金融主体的金融产品多样化,实质性改革要进行推进,这种金融多样化改革我认为是势在必行,它要形成的是对应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需要无缝连接的有效竞争体系。
从这一端到另一端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应该满足,从规模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它们的需求到了三农、到中小微,到种种创业领域,它们的融资需求也应该得到有效的供给,这样要有金融主体、金融产品多样化的改革。 你要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导向,我认为无法回应,虽然有这么多年的金融按多样化发展,但仍然没有找到位,未来要进一步的使它多样化是势在必行的,反垄断的问题解决是势在必行的。
第三个我认为对于经营模式中间,我始终认为在中国打造政策性金融体系,这样一个建设和发展的解决势在必行。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当时已经有了央行体系下,他们是不是商业性定位,有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应该讲怎么在战略层面上处理好还要打造我们政策性金融以及在某一些行业开放性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等的金融体系。我们还没有形成更清晰的思路和一系列操作对接的有效操作要点。
中央两次经济工作会议,作为研究者我认为还是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在我们过去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国家开发银行提出做商业化转型这一方面非常明确,但对开行商业化转制存疑就是否定这思路,必须正面开放性经营,并写入文件。但是这体系怎么打造?还必须做很好的研讨。
必须认识赶超过程中间,我们有一个理性管理供给,必须把政策性资金匹配上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放大的机制来支持完成我们现代化过程,这里面商业性金融是首先肯定,但它旁边必须有可持续雪中送炭的融资机制,这两个机制总体而言就是一个双轨制,是形成一个挑战性历史性的行业,我们不能很快把它变成单轨的。往前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发展产业引导基金等新提出对应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新技术革命、实体经济有效创新发展等等这样的新的机制,还必须对应一系列其他的创新。所以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把握好两个基本的要点,一个就是一定要避免有政府功能资源体系、财政资金做后盾的情况下,所有的风险就是政府承担起来这个无底洞的坏机制,一定要各参与者各个主体风险共担。另外一个政策融资的对象,三农也好、小微也好,个体户也好不可能所有的申请都要满足,必须是经过多层审计,同时最关键的是可以使这体系继续运转而不是陷入紊乱、陷入公信力丧失并不可持续这样的过程。这都是我们已经看到的教训。
第四个势在必行就是可以看到金融和有关决策部门、管理部门、领导层不遗余力支持的,过去是公司合作伙伴机制,现在是政府和资本合作机制,长期发展相结合,这种结合势在必行,中国现在在新的历史时点继续大踏步跟上时代,我们利用种种后发因素,中国走在最前沿状态的创新中间,我知道2014年以后,国务院在具体的规范金融创新,2015年有记录的 有13次,这样新的制度特点最简单来说不光是模式创新,它带来是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的PPP,它的一个一个治理创新,所形成整个国家体系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这一种PPP把政府跟创业机构1+1大于3的提升。当然它有解决很多经济问题,它必须首先非政府的主体,法制化,跟着要培养契约精神、专业精神。在这过程中间,怎么样组织对接长期资金的这样一套机制体系。很多的PPP基本特点就是30年、50年甚至更长,这种长期资金的匹配,它实际上对应的就是所谓固定收益金融产品,或者类固定金融产品,它必须有交易市场,必须有现代化的运行机制。有的地方敏感的意识到这一问题。我听说有的地方组建比较成规模的内部收益资金交易中心。
第五个势在必行,我特别想强调的,金融发展和互联网融合这是势在必行,所谓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已经热议了很长时间,并且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所谓互联网金融这里面,大家看到P2P这样的概念之下,实际上出现了不良的资产进入。但是我认为大方向是确定,必须在这一方面往前规定,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两者结合。但是所谓互联网金融绝对不限于P2P,互联网金融至少从广义来说,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一个案例,前几年中国本土上已经崛起的华为这样的企业,它运用自己的装备供应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它在不声不响的飞速运行,而且在非洲领域居然可以超越门店的银行,它靠的是什么?就是互联网支持的移动互联,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它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到移动互联时代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支持下,比较快的发展出来移动商,而且一定要匹配移动金融,一定会使金融更便捷,再加上其他的政策引导。
第六个势在必行,就是全球的背景之下,共同进行深化创新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在制度下这样的突破势在必行。但是这问题已经纠结了我们若干年,前面一两年我注意到周小川明确表态,在这之前已经看到,人民银行的政策、官员不能做出这一方面的表态。人民币自身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确定,但是到10月提出不同的意见,在一系列金融方面感受到了中国金融体系方面风险,但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周行长他们表明改革大方向的必须坚定不移,因为我们理解所谓人民币国际化,但并没有到最关键那样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你并没有完整具备所谓国际经济的话语权,在资本项目下首先制度是可以自由兑换,而进一步考虑愿不愿意作为储备,而不是简单的结算,这样能够取得硬通货这样的地位,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你作为储备货币战略层面的货币,中国的人民币才能像美元一样真正获得收益,才能够真正配合中国现代化走到未来中国梦现代化过程里面。
而这事情的处理,现在就是要进一步规划,什么时候风险可控,这是我们需要全面管辖中间,积极去匹配相关的条例,这样从六个方面中国金融创新趋势来看,很值得讨论。 基于最后一条,我们到了一定火候,自己拆掉防火墙,义无反顾的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间去寻求中国走通以及联通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需求。金融改革创新一定要服务于这大的政策。
这六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做跟踪与研究,争取把我有建设性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接到支撑决策和优化。不当的地方请批评指正确,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