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漫议“学术会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9 次 更新时间:2016-09-15 13:04

进入专题: 学术会议  

刘晨  



2015年12月25日,一篇名为《真的有人喜欢参加学术会议? 看美国学者如何疯狂吐槽》的文章谈到:“对于正好不用找工作也能承受经济负担的学者来说,开会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可以和老朋友老同事叙旧,同时还能结识新朋友新同事。这确实不错,但一定要在隆冬时节吗?一定要在一个物价昂贵的城市里,周边只有住不起的豪华酒店,唯一买得起的食物是自动售货机里的巧克力棒的地方吗?我不该对同事们心甘情愿花费10张百元大钞喝着价值14美元的劣质会议专供酒聊现在的就业形势有多糟糕这件事评头论足,但真的没有更好的朋友聚会的方式了吗?谷歌的视频群聊可是免费的。”这位美国的学者说的是美国的情况,而有些在中国也同样发生着,比如酒店等。同时,他所提出的视频会议,也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但是中国还没有到这个程度。比如,每到暑假,社会学的各种会议接踵而至,有的是单位组办的,有的是协会组办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社会学年会,可谓空前盛世,浩浩荡荡,全国各大教研机构都会组织一个自己的论坛(开销暂且不议),比如政治社会学论坛,社会治理论坛、农村社会学论坛,消费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论坛,扶贫论坛等等。但凡与社会学有关的研究对象,几乎都会有一个论坛,覆盖之广,可谓称赞。而就2016年的社会学年会而言,粗略的统计了一下,论坛多达60个左右,参与的人数有2000多人。可想而知,一个学术会议有这多人参加,是比较大型的学术会议了,即便是把这些人分散到各个不同的论坛中去,有的分论坛多则100多人,少则50多人。


问题是,仅拿50多人的小论坛而言,发言的人数与时间往往不对称,比如说我们从2015年的某分论坛发布的资料显示,15或8分钟的发言时间去讲述一个问题,很难把问题说清楚。为什么这样的论坛依然会有人去参加?


窃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刷脸。所谓刷脸就是指可以让人们去认识你的面庞,主要还是能够记住你的名字,这样你的名也就有了更大的扩展度,让人熟知,知道你在做什么研究,那么在一个小圈子慢慢地也就混熟了。有人说,网上的交流不也一样吗?同样可以就一个问题而讨论,但是殊不知在线下的交流,往往更让人觉得真实、可靠,而且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何不开视频会议的原因,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这也就是人们为何不远千里,跑到各大论坛去刷脸的原因。


第二,与期刊的编辑认识。有一些学术会议往往会邀请学术期刊的编辑参与,当然,期刊也愿意去参与一些比较好的论坛。他们往往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认识一些研究者、专家,进而找他们约稿。同理,如与期刊的编辑认识,那么再下次投稿的时候,就会省事很多。文章有很多,为何我用你的不用他的呢?当质量都差不多的时候。熟人社会还是在起着决定用谁的文章的作用。


第三,旅游。通常我们都会看到,有些学术会议,往往不仅仅把会议日程发给参会者,同时把一些周边的旅游景点及线路都会详细地发给参会者,这是为什么?开会,就这样身兼二用,一个是学术的碰撞,一个是闲暇的游玩。但是,游玩可以算作是学术交流吗?不然,最多增加一些见识而已,或许很少能对学问有所启发。


第四,碰撞思维。文科的学术交流,重点在于碰撞观点,学术会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供同领域的学者们,研究者们进行交流。论文集是一个交流的形式,而在现场倾听学者们的发言,表达评议,又是另外一种。发言者希望听者给出更多的comments,而发言者在发言的过程中,也是在thinking。故而,这样来回的碰撞,往往有很多不同的新的思路出现,同时也把期刊编辑可能到时候会给的修改意见提前注意到了。但是,就社会学而言,很难见到有好的文章在年会、或者其它论坛上,为什么如此?与工科不同的是,一个Idea 往往通过会议传播出去以后,就会被窃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参与者往往仅仅是用一些次等的文章参会,而好的文章,他们会直接投给学术期刊。只有那些组织者为了面子或者真心诚意的想做这个领域的交流,才会拿出好的文章。所以,碰撞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个缺乏力度的东西。也不难理解这种现象,工科里把这种叫“技术保留”。


第五,开眼界。与教授们不同,很多“青椒”、在读的学生都需要开阔视野,这对做学问有帮助。一个是见见其他学者,或者有名学者的芳容和观点,另外一个就是希望从他们的思路和观点里得到启发。同时,学生的导师也会鼓励或者直接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意思就在于开阔一下自己,同时也留个好名声,“我导师带我去参加了什么什么学术会议”等等。说起来,这个导师的确为学生付出了很多。


以上五点,笔者认为是参与者参与学术会议的主要理由。但是现在国内的学术会议,往往有人又评价说,“会议这较多,但为何还是做不好学术?”这个问题,直面了当前学术会议与学术脱节的现象,正是因为“混”的心态,导致很多学术会议走向形式,大家都是在为名为努力,而没有为“实至名归”而努力,包括组办机构,所以很难说会对学术有什么样的大的推进。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就大型的学术会议而言,硕士生,博士生还是居多,或者青年学者,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教授们,(几乎)往往是不会参与的,除非他们是组织者。或者有兴趣去参与一下,但是很少见到大规模教授参与大型的学术会议,比如年会。一则路途较远,二则无法深入的交流。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参与。而学生们则不同,他们正在努力获得资本(通过学术会议的社交)的时候,而且把参与了什么样的会议也当做“面子”的资本,见到什么样的人,当做谈资,听到某某知名教授的新观点,当做“凡事”,所以,他们更愿意参加。而小型的学术会议,比如某大学某学院/系自己组织的一个小型的学术会议,则参与者多半都是自己院系里的学生,而且教授们也会参与,毕竟是自己院系办的。


当前我国的学术会议众多,但是真正的有用的,可以学到东西的,其实很少。而笔者更愿意去参与两种类型的学术会议:一个是工作坊;一个是小型的学术会议(不是自己院系组办的)。为什么呢?与其说听一些博士生们,硕士生们在夸夸其谈,不如去工作坊专门与自己领域的教授们交流,通常这类的学术论坛会用主讲的形式进行,比如安排三天的课程,你跟着主讲者的思路走就可以了,中间会留下讨论的环节。而之所以喜欢小型的学术会议则因为,可以把问题讨论的更为深入,这有利于在某个领域里更加直接的把握最前沿的研究和得到最深刻的启发。因为,小型的学术会议让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更多。


而一年到底需要参与几次学术会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不多于2个最好,虽然机会很多,但是自己需要识别,而不是什么样的会议都希望去参加。交通成本是一个问题,时间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值得去参与的学术会议,是最为主要的问题。能否学到好的东西,这是衡量的标准,虽然听起来很抽象,但是有些学术训练和基础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好的,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我们更应该注意学术会议的“质”,而不是“量”,更应该注意的是学术会议的“实至名归”,而不是“浪得虚名”。形式主义的学术会议,在我看来,还不如不办,浪费经费不说,还会毒害青年学人。他们以参与学术会议的经验,以后自己成为组织者的时候,会不会照葫芦画瓢呢?我看这种可能性很大。这就好比,我所见识的风气是这样,如果我认真,那么我就输了,与其说艰辛的办一场学术会议,不如说混一下也就过去了。同时,他们还会在自己的学院或学校发布一则消息:热烈祝贺我校XX论坛成功召开,同时有心的还会写个什么都不像的综述发布出来,其实观点,学术论文里早就有了,这又是何苦呢?


学术重在创新,重在对问题有深入的把握,可以发现,那些真正做学问的人,往往并不喜欢赶场子,他们沉思而深邃。恰好那些浮躁的,博取虚名的人喜欢去参与各种学术会议,这对于学术而言,是一种伤害,特别是自己的学术。参与什么样的学术会议,其实跟什么样的人谈恋爱一样,你需要去甄别,觉得和自己是合胃口的,觉得这个“姑娘”值得我去交往,那么你就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和她交流。否则,钱花费出去了,名字印在了论文集上,还给你弄个挂牌,最后呢?离开之后呢?


不过是“春梦一场”。


2016年5月30日


(本文刊于《中国研究生》2016年第8期,此文原文,发表时有删减。)


    进入专题: 学术会议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37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