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网络时代的信息分享与研究生的正确对待

——以朋友圈为例的阐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42 次 更新时间:2016-06-25 15:23

进入专题: 研究生   朋友圈   微信  

刘晨  


微信时代的技术特征是“转发”成本极低,从而,“阅读”显得更昂贵了。···我们陷入这样的阅读困境:一方面,我们的阅读兴趣引导着我们将注意力配置于浩如烟海滚滚而来转瞬即逝的转发信息,虽然,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有时间知道这些信息的哪怕万分之一;于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建立某种哪怕是临时的“理解框架”以便容纳那些有幸被我们注意到的信息,虽然,我们知道我们几乎不可能一开始就建立关于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正确的理解框架,我们只能预期临时搭建的某种理解框架,随着阅读逐渐调整为或多或少正确的,从而各种信息之间可以有更令人满意的关系。

——汪丁丁《微信时代的读书捷径》,原载《记者观察》2016年第2期


一、引言


随着卡斯特所说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的崛起,2000以后,中国社会逐步的形成了网络社会,或者是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如今,微信朋友圈的崛起,已经日益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阅读,有学者认为,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甚至代替了以往传统时期的纸质阅读或电子论文的阅读,非常危险。


在微信朋友圈和群组里,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把类似上述中的信息等丢进去,造成了信息爆炸的场景,几乎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有朋友发的东西。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习惯,觉得没有朋友分享东西就不习惯。如果有新信息,则觉得自己的朋友圈有“存在感”。这是如今朋友圈的最大特点之一。


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分享


一般而言,利用微信朋友圈主要做的事情有以下几点:(1)分享文章。需要指明的是,一般而言,分享的文章大致根据不同的人的立场,价值和偏好而内容是不同的。比如说,研究生的朋友圈,有的分享自己的吃喝玩乐,还有一些偏学术性的随笔,抑或是学术长文。(2)发表说说。这样的功能是基于QQ的设置,也就是把QQ的说说转移到了朋友圈当中了。有的人分享的说说,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有的人则是吐槽或者表达其他什么情绪、想法等等。抑或是发段子、笑话等来让朋友乐一乐,还有求助、个人成就等之类的信息。这类信息,比起文章而言,读者可以很快速地过滤掉,也可以顿足看看。但是转发的不多。(3)微商的广告。微商是伴随着微信而崛起的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往在微博里就已经存在,而后朋友圈的兴起将商家也吸引进驻到朋友圈,此类广告之类的信息让读者是最厌恶的,因为他们形成了刷屏模式。几乎一个上午就可以发十几条信息,卖什么样的都有,比如胸罩,丰胸药品,内衣,袜子,鞋子,衣服等等,还有卖吃的。几乎和生活性比较相关,而卖书之类的,比较少见。(4)分享相片。多半而言,相片主要是自己出去旅游,或者听那位学者的讲座等。自己到了一个地方以后,分享自己拍摄的当地照片,或者和那位名流或者非名流合影,或者买了那些书拿出来炫耀一下等等。此类晒法,在朋友圈也不少。特别是旅游的相片比较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那些自恋的人们,会把自己各种自拍发在里面,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到底是引诱,还是臭美?(5)分享歌曲。自从唱吧、音乐软件等流行起来后,把自己唱的歌曲,无论是难听的还是不难听的,都分享在里面,还有觉得自己难听而别人唱的好听的也分享之,或者干脆分享歌手在类似Sogou、Kuwo等音乐软件里的歌曲。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等等。当然,一部分是好意,觉得这首歌曲比较好听,和大家分享,还有一部分人未必,把分享变成了他者的负担,特别是对听觉的美感伤害。


这些内容的分享,基于不同的主体爱好和关心的话题而不同。我们或许会问,研究生一般都分享什么?就笔者个人而言,主要是喜欢分享学术类的文章或论文,风景图片等。记得孙立平教授在微博上,不断地晒风景,我曾经也发风景在微博上并艾特他,他回复的是“年轻人,还是多读书吧。”他的教诲是,不要浪费时光。这么一说,他晒风景,估计也有“不可言说”的秘密。然而,在朋友圈里晒风景,也是希望能够把美,分享给大家。而分享文章,意在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关注或者说,这是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研究动态。想必,很多研究生朋友都和笔者有同样的经历,包括我自己的一些研究生朋友,他们也是如此,分享的多半是文章或论文,还有一些热点问题和公共话题。


三、研究生该如何对待朋友圈


笔者认为,研究生作为学术基层的一个群体,如何分享朋友圈的文章,一方面是基于上述中提到的种种,也基于一个特殊群体的考虑。因为,硕士也好,博士也好,都是知识群体,而朋友圈的文章又该如何对待呢?


前文谈到,有的人分享文章,自己都不读,却分享给朋友圈让别人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让人莫名其妙的逻辑(汪丁丁说,根据全息原理,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片信息必定包含着这一时代“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全部重要内容。当然,全息原理要求我们有无限的理解力。所以,微信时代的读书捷径,第一原则就是不要在完全没有理解框架的时候忙着阅读转发给你的信息。)。首先,表达的价值、观念和立场,是否和自己符合,得阅读完全文以后再分享,即便是粗读,也可以。往往自己都不读完,只是看作者名字和文字题目,那么怎么能够保证内容与自己是绝对相符的呢?其次,分享的文章,有的很冗长,有的则很简短,这不是问题,关键是文章有没有对他者有启发意义,对自己有没有启发意义?没有,则自我判断可以是无价值的,那么分享给他者,就能保证是有价值吗?不会造成对他者的负担吗?其实,可以看各种公众账号和微信朋友圈的文章,一天有两篇好的文章,就很不错了。虽然,我们可以从文章等了解最新的思想动态,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个甄别,而不是匆匆忙忙的就分享。虚荣心使然也罢,真正的爱分享也罢,都应该适可而止,那样,岂不是更让人觉得你的沉稳和深度?再者,研究生们分享朋友圈的文章应该注意的是,有的公共情怀比较严重的,也会关心学科领域之外的文章,而专业情怀比较重的,会关心自己领域内的文章。往往,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就会形成彼此的矛盾,觉得对方太吵,屏蔽之,又鉴于之前的感情,不屏蔽又有信息负担,有的甚至因为价值观念等而形成矛盾和冲突。这都是比较棘手的。


笔者认为,作为研究生,在分享文章的时候,有高水平的甄别,再就是注意他者的感受。不能一天二十几篇或者十几篇,这都是非常不好的浮躁。我曾经在一份澳门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说,“纸质阅读不需要WIFI”,意思就是阅读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注意。特别是近来读费正清等海外汉学家们的著作,觉得比读微信里面的文章更有体系和深度,学到的东西更多。而微信朋友圈里,研究生们相互分享的文章,相对而言,还是浅显了一些。因为,推送文章的人自然也会明白,要么是简短的,要么是有趣的,要么是···订阅的客户和阅读群体,他们如果不考虑,那么很可能会失去这部分客户,这就是商业模式下的微信公众账号和文章生存的逻辑。而研究生更应该阅读的文章,是学术性的,深度的,有思想的,还有能够给自己启发的,不是垃圾信息的东西。这些,我们从微信朋友圈里很少能得到,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所以,与其说我们抱着手机不放,不如说我们沉下心,在这个浮躁的万千世界里,好好的读一本书,好好的独立思考,好好的欣赏一段风景及其自然所能够给我们讲述的哲学道理,好好的和父母一个电话,好好的陪爱人或恋人吃吃饭,等等,都是胜过那些文字所能够给我们的。


固然,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我们应该做到“冷静”。学术要求的是沉思,需要长时间的阅读文献和积累材料,还有经验。如果把时光都浪费在网络上,最后得不偿失。时间就是阅读那些“不成体系”、“碎片化信息”的朋友圈内容中不知不觉的流失的。然而,以后要求我们的,不是阅读了多少朋友圈文章,而是发了多少论文,有什么自己的独立思考的东西或者想法等。这些都是写论文和找工作,需要具备的。所以,比较而言,到底怎么去对待朋友圈的文章,笔者觉得,应该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虽然我们拒绝不了网络时代的来临,但是我们可以“慎独”,做到自己的“自律阅读”。


四、总结


研究生们害怕失去信息所能够带来的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与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所说的“科技绑架人类”做一个彻底地反思。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有用的信息都是来自于朋友圈,而是来自于人与人的交谈,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深度的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对于研究生朋友而言,一方面,应该有个严谨的态度,这是训练所成所需要的,另外一方面,也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和分享文章的行为。至少,有一个自我甄别的过程要在其中,而不是全盘接收。还有,我们把文章能够写的更扎实,更深入,更有学术意义,那么必须读那些更为深刻,更富有体系的文章,而网络所提供给我们的,特别是对做学问而言,是不足的。


周海中曾经说过:“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所以,研究生如果想做出好的学问,打下好的基础,也需要“好事多磨”,别受到网络时代微信阅读的那种“快、简、碎”的影响。反之,如果深受其害,则写不出好的文章。正如某位大陆高校的二级教授曾经跟我说的,“做学问,就是看谁文章写的好”,谨以此句与诸位研究生共勉。


2016年3月17日


修订于2016年3月25日

(此文原文,发表时略有删减。刊于《中国研究生》2016年第6期)


    进入专题: 研究生   朋友圈   微信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036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