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华:马克思否定“三权分立”的原则吗?

——兼对白皮书的几点质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35 次 更新时间:2006-06-14 10:57

进入专题: 三权分立  

崔文华  

内容提要:恩格斯认为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现成的政治形式,只有经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是贯穿马克思著作的一条红线。分权制衡的宪政民主具有普世价值。民主的要义是人民群众有权选举、监督和罢免社会公仆。要民主就必须反对垄断国家权力的专制。实行三权分立国家经济发展,大众生活水平提高。

关键词:三权分立,民主,垄断,普世价值,帝国。共和国。

黎津民转载的《求是》杂志2006年第1期发表的“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制度”(黎津民转载的题目是“西方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以下简称求文)的文章说,马克思是否定“三权分立”原则的。这是对千年伟人民主思想的极大误解。为了捍卫和宣传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以及他那强烈反对帝国专制统治的伟大人格,为了使中国人民大众正确的了解马克思和走上正确的民主道路,就必须对这种曲解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纠正。

一、只有经过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

求文认为马克思否定“三权分立”的根据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旧政权的纯属压迫性质的机关予以铲除,而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3卷第57页)。这里的旧政权是“三权分立”的吗?否,完全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旧政权”是一个集权专制的帝国,决不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后,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这个帝国一直延续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这是由金融贵族、工业大资产阶级和一帮政治冒险家掌管着帝国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这个“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会从四面八方缠绕起来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是在1848年残酷镇压人民要求建立“社会”共和国的六月起义的罪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说路易•波拿巴复辟帝国的根据是,波拿巴本人是在1848年12月10日是经过选举上台的,但一年之后,他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恢复帝制,建立起以反动军阀为支柱、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这哪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马克思对于这个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有着常备军、无所不管的官僚机构、从事愚民勾当的教会、唯命是从的司法体系的政府权力,已完全脱离社会,甚至一个以一伙饿鬼般的亡命徒做后盾的、平庸到可笑地步的冒险分子,都可以来运用它。”还说“它不再是一个从属议会内阁或立法议会的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政权在第二帝国得到了它的最后、最高的表现:他甚至践踏统治阶级的利益,他用自己挑选的立法团和由它自己出钱供养的参议院来代替统治阶级摆样子的议会;它的无限权势得到普选的批准;它被认为为维‘秩序’亦即地主和资本家对生产者统治的必要条件;它用昔日的旧面具掩盖今天的贪污腐化之盛行,掩盖最腐朽的寄生集团——金融骗子们的得逞;它放纵过过去的一切反对势力,形成一个万恶之渊薮。表面看来,这是这个政府权力对社会的最后胜利;实际上是这个社会里一切腐败成分的大泛滥。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这好象是行政权力战胜了立法权力,好象只是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自居的阶级统治形式最终击败了以社会自治自居的统治阶级形式。但是,事实上,这只是那个阶级统治的最后的、堕落的、唯一的可能形式,它既给统治阶级用这种统治形式加以束缚的工人阶级带来耻辱,也给统治阶级本身带来耻辱。”(同上第92—93页)马克思说的多么好啊!这难道不是在批判当今的现实世界吗?

马克思是说,保皇势力组成得的“秩序党”支持波拿巴取消了共和国的议会,以无所不管的官僚机构的行政权力垄断了一切权力,垄断必然导致了社会一切腐败成分的大泛滥;马克思是说,行政权战胜立法权,决不仅仅是国家专制形式战胜社会自治形式的一般的形式问题,而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最后的、堕落的、唯一的可能形式。就是说采取独裁专制的国家形式是一个阶级及其政党腐败堕落的内容的必然表现。马克思批判了那种轻视并淡化国家形式的错误。在1848年巴黎工人为争取“社会共和国”的起义失败后,马克思说:“横在我们面前的深渊是否把我们民主主义者引入迷途,使我们认为争取国家形式的斗争似乎是空洞的、幻想和毫无意义的呢?只有意志薄弱胆怯的思想家才会这样提出问题。资产阶级社会条件本身所产生的社会冲突,必须在斗争中加以解决,空想是消灭不了的。不掩盖社会矛盾,不用强制的因而是人为的办法从表面上制止社会矛盾的国家形式才是最好的国家形式。能使这些矛盾进行公开斗争,从而获得解决的国家形式才是最好的国家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版第302—303页)马克思还说:“共和国一般只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革命改造的形式,而不是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保守形式。”(同上第61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三权分立的自由民主的宪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工人阶级有了政治自由权,就是有了言论、结社、出版、集会、示威、游行等等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武器。他们都非常赞扬给各个阶级提供这种公开的、和平的、人道的、合理的、有序斗争的国家形式。马克思曾高度赞扬过英法两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说这是新社会制度的胜利,是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是竞争对行会制度的胜利,是资产阶级权利对中世纪特权的胜利;这两次革命(1648年英国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不仅是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同上新版第1卷第318页)。

恩格斯甚至认为这种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他这样说:“如果说有什么勿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法国大革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上第4卷第412页)恩格斯还在1894年给保•拉法格的信中指出,三权分立的“共和国和君主国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第734页)

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三权分立”,而且始终认为只有经过分权制衡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这是像红线一样贯穿在马克思一切著作中的基本思想(列宁语)。列宁把话说得更加明白:“沿着唯一正确的道路,即沿着民主共和制的道路,向社会主义革命迈出的第一步,谁想不经过政治上的民主制度,而沿着其它道路走向社会主义,他就必然得出一种无论在经济上或政治上都是荒谬和反动的结论。”(《列宁选集》1972年版第1卷421页和第3卷第231页)

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具有普世价值

求文说,“民主”一词是多数人的统治。给民主下这样的定义,是不符合民主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什么是民主?民主根本不是什么多数人的统治,而是与任何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社会事物;民主的要义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使主人的途径是:有政治自由权的人民群众的各社会组织自下而上选举社会公仆来管理国家公共事物,并对社会公仆有监督权和罢免权。

专制与垄断是相通的,专制产生于垄断,个人或部分团体把社会资源垄断起来,为了保护这种垄断的既得利益,必然践踏民主形成强力专制。这样看来,民主与垄断是对立的,那里有垄断(包括个人垄断和以集体和国家名义的垄断),那里就没有民主;因此,要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反对以国家名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的垄断。

求文说,西方民主“是西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为维护资本统治进行的精巧设计,决不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的政治模式。”这句话与中国政府去年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的同样一句话的翻版,那句话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不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绝对的民主模式。”但这种观点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法。首先是,资产阶级民主决不仅仅是西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精巧设计,而是西方的民主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农民等长期不屈不挠奋斗的结果,翻开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英、法、德、美等国家的历史就会感慨万千。要说是设计,也确实是存在。如美国在1776年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政治家依据人的本性自私的一面及垄断必然腐败的定则,精心设计了分权制衡的国家政治制度。

采用了“三权分立”的这一普遍使用的绝对民主模式,使众多的西方国家走上了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合理竞争的人道主义的文明社会。现在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瑞士、芬兰、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有东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不就是这样的现实吗?!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说什么,“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部强加的。”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观点。曾经是法西斯帝国的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吗?恰恰是由外部强加的。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强制下,首先解散了封建财阀的军队和对经济的垄断,把四大财阀总公司在内的83家大公司改为持股小公司,把2200多财阀首脑一律解除职务,并规定10年内不准任职,为许多部门创造了平等的竞争条件,使有才干的人员崛起并担任重要职务。在政治上公布了“关于民权自由的法令”保证了工人的政治自由权,日本的工会在“劳资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导下,把中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共同为企业的利益而奋斗。在国家权力机关方面实行三权分立,实行各阶级各党派公开民主竞争的议会制。这种照搬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度为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制度框架。从此,日本走上了根治腐败、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道路。

战后,西德也是这样,在美国的管制下,清除了法西斯和封建势力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垄断,就是贵族统治集团、德国国防军官团和政府文官系统被强行解散了,政府的权力从天上掉到了中产阶级手里,老板和工人的共同决定权代替了工厂收归国有的过激做法。在政治体制上也实行了三权分立的多党竞争的议会制。意大利也是这样。西德、意大利和日本一样在上世纪60年代实现了经济腾飞,实现了国强民富的社会和谐。1989年11月9日,生活在斯大林主义一党专制体制下的东德人民推倒柏林墙涌向西德融入自由民主之潮流,这就是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国的伟大力量!!

西方的民主模式不但适合于西方,同样也适合东方,亚洲除了日本以外,在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也都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三权分立的自由民主制是世界各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只承认特殊,不承认普遍:只承认个别,不承认一般;只承认相对,不承认绝对;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在特殊里有普遍,在个别里有一般,在相对里有绝对。那么在西方的民主模式里就没有普遍和绝对的东西吗?世界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分权制衡的多党竞争的议会制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绝对真理。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西方民主的普世价值

求文说,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西方民主制后,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空洞而又夸大其词的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画。可以承认少数发展中国家在学习西方民主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付出一些代价再所难免,只要认真学和不断总结经验,一定会好起来的。说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并不符合21世纪以来的事实,实际上俄罗斯从1999年经济就开始增长,2003年俄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3万亿卢布,合4652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2003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13、5%,增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退休金也增长了7%,70%的人认为“明天会更美好”。(林跃勤“解读俄罗斯经济现象”《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9日)还有从斯大林主义国家专制社会主义转向西方民主制度的波罗地海三国,以及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等等国家发展的都不错。

求文说,非洲国家学习西方民主,导致军变不断,人民遭受摧残,国民经济崩溃,社会发生倒退。这也是不符合非洲国家的现状。80年代——90年代初,许多国家转向民主制(在很大程度上,非洲民主不是内生,而是外植的),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民主制度的框架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三权分立的制度以及以多党制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政体已经过了二次选举的考验得以存续和巩固。2004年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率超过5%的国家由上年的18个增至到21个,2005年有32个国家有望超过去年(“非洲经济前景发展看好”2005年9月23日搜狐网记者王文成)。以采用西方民主的纳米比亚为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250美元,经济增长为3、5%(china 中国网2005年1月21日),据报道,2004年纳米比亚的经济有了新的增长。

求文说,西方只有资本所有者才享有充分的民主。这句话也是不对的。为什么贯穿马克思著作的一条红线——只有经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呢?为什么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现场的政治形式呢?就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联合了无产阶级之后,才从封建统治阶级那里争得了政治自由权,并在民主共和国的制度下,不得不把这种政治自由权交给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群众。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普选等政治自由在西方宪政民主制度下,劳动群众是充分享有的。因此,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等国家的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都曾获得过执政权。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较高,工农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二战后,西方民主国家的历史,完全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现成政治形式的论断的正确性。

从以上的分析和历史事实来看,求文所说的“西方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西方民主实质是民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包括劳动的知识分子)、农民阶级和一切劳动群众的民主。这种民主的本质是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垄断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力,这种民主的实质是反对任何名义任何形式的垄断。这种西方民主是区别于斯大林主义的集权专制的国家(社会主义)形态民主的社会形态民主(笔者有专文论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

参考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和1995年版。

(2)《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周一良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中西500年比较》毛磊等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4)《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李公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列宁选集》1972年版第3卷。

2006-6-11完稿。

2006-6-12修改。

    进入专题: 三权分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85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