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根: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 民国“电视”概念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49 次 更新时间:2016-01-28 14:48

进入专题: 中华民国   电视   新名词  

邓绍根 (进入专栏)  

【内容摘要】随着1920年代世界电子技术新发展,英文“television”一词作为电传图像概念在西方兴起,中国留学生将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1927年,《申报》和《科学》采用意译方式,将古汉语“电视”一词对译英文“television”,借以表达“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外来概念,赋予它新语义,成为新名词。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逐渐成为报刊常用语。1934年,中国物理学会制定《物理学名词》,“电视”等相关名词得到官方学术权威认可,“Television”正式命名为“电视”。此后,“电视”一词成为反映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和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进入各大辞典和著作,融入社会,流传至今。

【关键词】民国;电视;新名词;关键词


电视(television)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电子技术新发明,“电视”一词曾以新名词出现民国新语词辞典中,如《新名词辞典》(1934年);作为反映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的新知识,它出现在《物理学名词》(1934年)中,成为物理学关键词;作为使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也在新闻学期刊和著作出现,如《新闻学概观》(1935年)、《报人世界》(1936年)、《综合新闻学》(1941年)等。虽然,已有研究者撰文探讨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情况。如孙建三教授认为:1934年,孙明经成功完成自制television装置,金陵大学理学院杨简初教授命名为“电视”,“从此,television在中国有了一个汉语名字。”1谢鼎新教授撰文商榷并认为:《科学》杂志在1927年6月发表的《电视之进步》一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在中国最早介绍电视的文章。2语言学者黄河清则主张:“电视”一词的辞源来自1934年《新知识辞典》。3三者分歧异见,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弥合;而详细考察民国时期“电视”一词,回顾其概念的变迁场景与历史脉络,实是经历过一段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反映出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电视”一词历经时光汰洗由新名词转化为公众生活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成为人们诠释与理解世界的重要凭借。


一、民国“电视”词源探究

语言学者黄河清在被誉为“给出始见书证,学术价值大”的《近现代辞源》指出:“电视”一词的辞源来自1934年《新知识辞典》,是错误的。该辞典由新北书局1934年9月出版,而上海新生命书局的《新名词辞典》和商务印书馆的《物理学名词》分别出版于1934年6月和1月,时间比它都早,均收录有“电视”辞条。1927年6月,《科学》杂志就刊登文章《电视之进步》,而该刊此前5月就有该文的出版。

“电视”一词是由“电”和“视”字组成的古汉语词汇,曾在1914年底《游戏杂志》刊登的文章《研究室丛谈》出现,“天公电视应相笑,织女星期任改名。”4但这不是新诗,而是出自近代诗人樊增祥《赋得女学堂十四韵》诗中。1909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的《新上海》第三十六回就曾引用该诗。

古汉语“电视”一词收入目前最具权威的《汉语大词典》,“【电视】,犹瞪视,怒视。明刘基《述志赋》:‘开明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5但是,明朝刘基的《述志赋》也不是“电视”词源出处。据笔者考察发现:“电视”一词至迟出现于中唐文学家李翰《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中。李翰,约公元762年前后存世,曾作史官,累迁翰林学士。《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叙述裴旻将军射杀群虎的英雄气概,显示军人报国安疆之志,笔墨酣畅,文采斐然。他描写裴将军射杀群虎情景,使用“电视”一词,“将威有所胜,气有所全,精专于中,志正于内。故能以一人之力,战群虎之命。使锯牙钩爪,戢而莫措;雷声电视,消而不扬。”6“电视”一词在该句中与“雷声”相对,译为“闪电一般地看”,具“瞪视,怒视”之义。

唐代后,古汉语“电视”一词零星地出现在各朝文献之中,如元代《傅与砺文集》、《芳谷集》,明代《诚意伯文集》和《文章辩体汇选》,清代《四库全书》、《全唐文》和《历代赋汇》等文献。时至民国,古汉语“电视”式微;但随着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赋予“电视”新意涵,反映出新兴电子技术发展的新概念。


二、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

英文“television”来自希腊语,是“远处”(tele)和“景象”(vision)的意思。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首次使用英文“television”名称,表达“将远处传来的声音和图像加以播放的工具”概念。71907年6月,《科学美国人》刊载文章《电视的问题》,这是“电视”一词第一次在出版物中出现。8在研究者不懈努力下,电视技术不断取得进展。1922年,美国发明家坚肯斯将美国总统哈定肖像从华盛顿传到费城。1923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获得第一份有关电视专利。1925年,贝尔德在伦敦第一次向公众展示机械电视机。随着远距离传送图像由梦想变为现实。英文“television”一词逐渐普及推广开来。

20世纪初期,中国已经关注到电传图像新发明。1917年6月,胡愈之翻译《美国科学报》文章发表《电传照相术》,详细阐述电传图像发明过程、原理,“近世发明家梦想电报传形术之实现,盖已久矣。电报传形与电话相似。电话可以聚千里之人晤谈一室。电报传形术则能使参商异地之人互相见面。……电传摄影术者,以电力将照片、图画及他种墨迹传送远地之法也。”91920年12月,《东方杂志》刊登文章《由德律风传达影像之新发明》,介绍法国工程师贝林成功在安妥卫北大赛会试验电报传达图像新闻。1922年6月,《东方杂志》推出《无线电最近的进步》专题,并刊登美国哈定总统电传图像。1923年5月,《东方杂志》刊登文章《无线电最近的应用》,再次介绍贝林电传照像技术。在中国不断报道电传图像技术过程中,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将英文“television”一词传入中国。

1924年7月,法国里昂大学中国留学生黄涓生撰写《电书与电相之新发明》在《东方杂志》发表。该文叙述贝林发明电传影像技术事迹,介绍电传图像原理方法,引进英文“television”一词,“伯兰氏尚有极大之贡献,极大之成功,曰:‘电晤’(television),即在远方籍电线或无线电与人相晤。”10虽然他将英文“television”翻译成“电晤”,而不是“电视”,却引进了概念清晰的英文“television”一词。1926年9月,美国普渡大学中国留学生孔祥鹅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电传像的成功与电传影的将来》,指出:“电传影在德文是Telesehen,在英文是Television,”并清晰地阐述英文“television”概念,“凡是把一张照像或图画,或广告等从甲地用电力传至乙地的通常叫做‘电传像’,或‘电像术’,或简称‘电像’,或改称‘传像术’,均无不可。凡把甲处的食物传送乙处去,使甲乙两处的人同时异地的看到甲处食物的变化。这便叫做‘电传影’,或‘传影术’,或简称‘电景’,及有区别于普通称的‘电影’。”11

在中国留学生介绍海外电视实验过程中,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其译名“电晤”、“电传影”、“电景”、“传影术”或“无线电传形术”等,并不统一,但概念却越来越具体。同时,英文“television”中国开始且生根发芽,在国内学生中产生了影响。1926年12月,上海交大学生汪德官发表《无线电界之新发明》一文,介绍贝尔德机械电视原理,采用了英文“television”一词,“英国人贝尔德氏(JohnL.Baird)新发明之无线电传形术(Television)。”12


三、“电视”对译“Television”,渐成报刊常用语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各国积极开展电视研究。中国报刊在持续报道世界电视研制新进展过程中,将古汉语“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赋予其新内涵,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成为今用译词形式的新名词。

1927年5月8日,上海《申报》报道说:“迩来,天文学家某氏已能利用紫烈光线,摄取天空影。英人复能应用此种光线以造电视器具(Television)。”13报道中,作者首次将古汉语“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不再是古代“瞪视、怒视”之义,而是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同月,《科学》杂志使用“电视”一词,预告将刊登文章《电视之进步》。6月,《科学》发表《电视之进步》一文介绍美国电视研制的新进展,先后六次使用“电视”一词,“各种传递方法史上成功之最伟大者,电视居其一。”“在电视之接受方面,其影响亦由于五十个蒙眼小点排列而成;惟视若紫色者,以所用之光由于勺热氖气而得也。”“在电视装置中,则欲传之面貌即相当于幕,电影机中之动片周期也极速,故所见者非单片之影,乃为连续之影;而电视中之动碟亦然,上具细孔五十,其光掠过面幕一周,为时不过十五分之一秒耳。”“狐灯发射之光,经圆碟小孔而达传递者之面部,色呈淡黯,前则置光电池三,不啻电视中之眼也。”14它们表达出两种概念:第一,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第二种,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民国对外来概念的译述方式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不会引起词义错位,却也未能给译词提供意义支撑,其含义只能在词形以外另加注入;意译则借助汉字的表意性,由词形透露词意,为熟悉汉字文化的人们所乐于采用。意译方式除创制新词对译外来词外,更多地是以汉字古典词作为“格义”工具,通过借用并引申古典语义,表述外来概念。15《申报》和《科学》就是采用意译方式,使用古汉语“电视”一词对译英文“television”,将“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表达英文“television”外来概念,即“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赋予其新语义成为今用译词。

1927年9月,“电视”一词不仅继续在文章标题和正文中出现,而且使用频率大为增加。当年4月7日,美国商业部长胡佛发表讲话,并由贝尔实验室电视试验系统从华盛顿传送到纽约。沈嘉瑞发表文章《美国电视试验之成功》,评论说,“这是科学研究的贡献,征服自然的成绩。在人类文化史上。诚有莫大的光荣!”16该文不仅25次使用“电视”一词介绍电视试验经过和电视原理,而且将“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直接对译,“1924年,无线电照相成功。当时测想电视(Television)也是可能之事。”17

1928年,美国发明家艾利克散德森采用机械电视系统试播电视取得成功,中国留学生孔祥鹅前往西屋电机制造研究所参观。该所所长肯纳(S.M.Kintner)“特为试演电视”。他感慨说:“此次得目击‘电视’之动作,实为记者生平第一快事。”18他为《科学》撰稿《参观电传活影机记实》,先后11次运用“电视”一词向国内读者介绍电视发明历史、电视原理以及电视试验演示过程。同年10月21日,《申报》报道说:“电视(Television)——电视之实现,业已不远,其播送将采用短波。”19当时英文“Television”仍有其他译法。如1929年,《学生杂志》刊登文章《近年无线电学发达史》和《无线电之应用》均将英文“Television”一词译为“电景”。

1930年7月,周惠久在《东方杂志》连载长文《电视及其新进步》向中国民众介绍电视原理,普及电视知识,是当时介绍电视篇幅最大的文章,26页,万余字。文章为五部分:1)绪言,2)从原始的电视理想说到今日成功的电视机,3)电视机中几种重要部分的研究,4)色电视,5)结论。作者明晰阐述“电视”概念,“用电传达活动的景像便叫做‘电视’(Television)。距我们很远的人,我们能用电话通他像在对坐一样的谈话,同样距离我们很远的景物,无论死的、活的,我们都可以用电视看到,如同在眼前一样。”20

1931年7月13日,《申报》首次使用“电视台”一词报道美国费城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费府创设破天荒商用电视台将成立。”21同年8月,《海事》杂志刊登《电视装置之改良》报道德国电视研究的进展。1932年12月8日,《申报》刊发专文《电视》,介绍电视定义,“电视是以无线电(Radio)原理而将音影同时播送的科学发明,英名为Television。”指出:“关于这一科学,各国仍在竞争的继续研究,可以说还是试验时代。”22至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成为报刊常用语。


四、“电视”成为反映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

“电视”一词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确立并成为报刊常用语后,研究者开始尝试撰写电视专著,向民众系统介绍电视知识与原理。赵真觉就是探索者之一。赵真觉,民国电讯专家,192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29年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归国后受聘为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1932年7月,他在《无线电问答汇刊》开始连载《电视学(Television)》直至1933年。该刊连续刊登电视方法概述、发影机之构造、贝氏收影机、利用图像记号、收影机、另一观察点等章节内容。他对电视下定义,“电视者,乃一种技术,籍电气之传道,使远处活动,或固定之事物,表现于目前也。犹吾国俗语之‘千里眼’”23。虽然《电视学(Television)》未能结集出版,但作者是按照著作形式分章节编写,具有著作特点,是中国人撰写电视著作的尝试。作者将英文“Television”译为“电视学”,提高了“电视”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地位。

1933年4月,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以“电视”命名的著作《电视浅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篇幅110页,目录如下:第一章绪言,第二章电视的元素,第三章电视发明史,第四章光、人目、电磁波,第五章分像法,第六章感光电池,第七章变光灯,第八章同步法,第九章贝尔德电视机,第十章柏尔电视机,第十一章真恳斯电视机,第十二章亚历山大森电视机,第十三章电视的现在和将来。“绪言”中,作者阐述电视概念,“‘电视’的英文名称叫做‘Television’,有‘远视’之意。”24该书作为“电学丛书第一种”出版,系统介绍电视知识、原理及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欢迎,提升了“电视”知识的学术层次。

电视知识在中国系统传播后,物理学者开始研制工作。据记载:1932年,杨教授向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提出研制Television设备设法,获得支持。他聘请孙明经作助手,开始研究。二年后初获成功,自制Television设备能完成摄取、传输、接受、还原工作。25物理学者电视研究遇到定名问题。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提请该会组织名词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厘订物理学名词事宜。1933年4月,南京召开“天文数学物理讨论会”,中国物理学会受国立编译馆委托,对各方编译的草案,详加整理,逐字复查。8月,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年会推举出吴有训、周昌寿、何育杰、裘维裕、王守竞、严济慈、杨肇燫等7人为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审查草案。1934年1月,教育部公布由国立编译馆编订、中国物理学会审查通过的《物理学名词》。其中有关“电视”的物理学名词有:“7241,Television,电视;7242Televisioncolor,彩色电视;7243Televisionwire,有线电视”26。从此,“电视”对译英文“Television一词”得到官方机构的学术权威认定,成为物理学关键词。同年,“电视(Television)”作为辞条,收录进《新知识辞典》和《新名词辞典》中,表达“借电波的传达而将远方的景物放送到眼前来”概念。

1935年,“电视”一词频繁出现在报刊中,英国电视科普读物《电视学浅说》(EasyLessoninTelevision)在中国翻译出版。是年5月,陈岳生翻译英国胡罄生的《电视学浅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篇幅252页,分八章系统介绍电视基础知识与原理。各章如下:第一章关于电的几种基本观念,第二章关于光的几种必要的观念,第三章电视所用器械一瞥,第四章电视的发送与接收,第五章电视接收上实用要点,第六章热电真空管及其用途,第七章电视所用无线电收影机,第八章电影与照相的电视。序言写道:“本书之作,其主要目的在使初学者明悉电视之基本原理、实际功用,而无须先具算学、电学、光学、电学、或电视学之知识。”27《电视学浅说》在英国仅是科普读物,但在科技落后的中国却是系统介绍电视原理的科学著作。《电视学浅说》进一步提升电视知识在中国知识体系层次,巩固了“电视”一词物理学关键词地位。


五、“电视”渐成代表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

“电视”一词从报刊用语转变为物理学关键词过程中,新闻学者开始关注到新兴电子媒介——电视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935年1月,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出版《新闻学概观》。该书收录文章《一个新闻教授的新闻学观》,作者聂士芬教授阐述了电视对新闻事业冲击,“‘电视’(Television)如果试验成功以后,整个的报纸将要在空气中发表了。订报的人,乐意的时候坐在家里就可读。”281936年,电视“Television”出现在新闻刊物中。燕大新闻学系刊物《报人世界》刊登《报纸之将来》一文阐述电视对报纸的冲击,“至于电力传影(Television)影响或将较大。因其效用之便捷,将来之印刷报纸,将仅为一般搜集及剪报者所订阅,其他只需备以电力传影机,在家中或办事室墙上,即可读到报纸。至于缺点,于与无线电相似,亦不过在不便剪报及保存而已。”29该预言很快实现。1936年5月,法国在巴黎埃菲尔铁塔设置电视台播放电视节目获得成功。《申报》报道:“邮电部曾于去年初试办电视(一称无线电传影),所得结果,颇为良好。乃在巴黎铁塔设置电视台,已于昨日起,开始播送各种节目。……凡有电视接收机者,安坐室中,视之听之。”308月,柏林奥运会举行,德国进行电视转播。11月2日,BBC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开始电视正式播出,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抗战爆发后,新闻学者并没有停止对电视的关注。1939年4月,杜绍文在《战时记者》撰文叙述电视对报纸的冲击,特别写到电视概念,“‘电影传真’亦名‘电视’或‘无线电传影’,英文叫做TELEVISION。它是RADIO的小弟弟。现在这个小弟弟,竟青出于蓝,……造就了天涯咫尺的奇观,真可谓音容宛在四海一家了。”311941年,任白涛撰写《综合新闻学》出版。其中第三卷“采访技术和通信方法”第七章“现代的高速度通信机关及其作用”第四节即为“电视”,包括两方面内容:1)电视之父——白阿德;2)什么是电视。他解释说:“电视,有如其原名,是看见远处活动景色的意思,比摄影电报更进了数步。但在中国一般的新闻杂志界,有译为‘无线电传影’的;有译为‘电传影像’的。”他对“电视”译法提出意见,“最近……译为‘无线电影’,虽然比较好些,但在这里权且采用专家所翻译的‘电视’一名;不过单有‘视’,而没有‘听’,觉得仍有缺陷。”32新闻学著作专门讨论电视充分说明:随着电视成为新兴电子媒介,“电视”一词已是新闻学关键词。


六、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一词词源不是1934年的《新知识辞典》,也不是1927年6月《科学》杂志的《电视之进步》;根据笔者考察发现:古汉语“电视”一词至迟出现于中唐文学家李翰撰写的《裴将军旻射虎图赞(并序)》,表达“瞪视,怒视”之义。“电视”一词的近代概念则是随着20世纪电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反映电传图像概念的英文“television”传入中国后诞生。特别是1927年5、6月,上海《申报》和《科学》先后采用意译方式,将古汉语“电视”一词作为“格义”工具,对译英文“television”一词,借以表达“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的装置”和“利用无线电波传送物体影像装置传送的影像”外来概念,赋予“电视”一词新语义,成为以今用译词形式出现的新名词。1932年,“电视”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基本固定,成为报刊常用语。1933年,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电视著作《电视浅说》作为“电学丛书第一种”出版,成为系统化传播电视知识与原理的开端,提高了电视知识在中国知识体系中的地位。1934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由中国物理学会审查通过的《物理学名词》,电视、彩色电视、有线电视等电视相关名词得到官方学术权威认可,“电视”一词成为反映世界电子技术新发展的物理学关键词。这才是英文“Television”命名为“电视”的根本原因。此后,新闻学者密切关注到电视这一新兴电子媒介对新闻事业的冲击,并不断在新闻学论文、期刊和著作中深入研究讨论,“电视”一词成为新闻学研究关键词。因此,民国“电视”的概念历史,实是经历过一段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终经民国官方学术权威部门认定,确立了“电视”一词与英文“Television”对译关系,成为反映世界电子技术新知识的物理学关键词和新兴电子媒介的新闻学关键词,并不断催生出与电视相关的系列词汇,如电视台、电视机、电视学、电视事业、电视业等。

“电视”一词逐渐成为物理学和新闻学关键词后,不断被收录进民国各大工具书中,如《现代语辞典》(1939年)、《中华国语大辞典》(1947年)、《新名词辞典》(1949年)、《新辞典》(1950年);也不时出现在相关著作中,如《新闻史上的新时代》(1946)、《现代日常科学》(1947年)、《波的奇迹-电视》(1948年)、《有声电影和电视》(1948年)等。特别随着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1948年创刊后不断报道苏联电视发展新成就,如《苏联文化集锦》(1949年1月13日)以及新中国不断修订出版《物理学名词》(1950、1953、1956年),“电视”一词及其概念逐渐融入新中国话语体系,流传至今。


注 释:

1,25.孙建三:《在中国Televison为什么叫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3期,第69、68页。

2.谢鼎新:《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第62页。

3.黄清河、姚德怀:《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4.尘城野鹤:《研究室丛谈》,《游戏杂志》1914年第14期,第21页。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672页。

6.李翰:《裴将军昊射虎图赞(并序)》,《全唐文》第05部卷四百三十一。

7.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8.欧阳宏生:《电视文艺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2页。

9.愈之:《电传照相术》,《东方杂志》第14卷第11号,第94页。

10.黄涓生:《电书与电相之新发明》,《东方杂志》第21卷第13期,第96页。

11.孔祥鹅:《电传像的成功与电传影的将来》,《东方杂志》第23卷第22期,第67页。

12.汪德官:《无线电界之新发明》,《东方杂志》第23卷第23期,第99页。

13.杨复耀:《死声之发明》,《申报》,1927年5月8日。

14.《电视之进步》,《科学》第12卷第6期,第839-840页。

15.冯天瑜:《我为何倡导研究“历史文化语义学”》,《北京日报》2012年12月10日。

16,17.沈嘉瑞:《美国电视试验之成功》,《东方杂志》第24卷第17号,第67、72页。

18.孔祥鹅:《参观电传活影机记实》,《科学》第13卷第11期,第464页。

19.徐志芳:《广播无线电话亦将趋用短波乎》,《申报》,1928年10月21日。

20.周惠久:《电视及其新进步》,《东方杂志》第27卷第13号,第75页。

21.《电视术之发明》,《申报》,1931年7月13日。

22.《电视》,《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8日。

23.赵真觉:《电视方法概述》,《无线电问答汇刊》第13期,第161页。

24.张佐企:《电视浅说》,中华书局1933年,第2页。

26.中国物理学会编订:《物理学名词》,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52页。

27.胡罄生,陈岳生:《电视学浅说》,商务印书馆1935年,原序第2页。

28.聂士芬:《新闻学概观》,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5年,第40页。

29.聂士芬:《报纸之将来》,《报人世界》1936年第3期,第3页。

30.《巴黎铁塔设电视台》,《申报》,1936年5月26日。

31.杜绍文:《敌乎?友乎?——新闻广播与电影传真果有害于报纸么?》,《战时记者》第8期,第4页。

32.任白涛:《综合新闻学》,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704页。


进入 邓绍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民国   电视   新名词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历史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7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