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唐镖 余泓波:近30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15 次 更新时间:2016-01-03 22:53

进入专题: 政治文化   研究方法  

肖唐镖   余泓波  


摘要:国内近30年来的政治文化研究呈现这样的格局:本土性问题研究与引介性研究并存,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互为消长,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历史—制度主义、人类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四种路径多元发展;但也存在研究主题庞杂、原创性不足、缺乏问题意识与学术对话、研究方法滞后等不足。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新生代研究队伍的成长及国际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已经出现走向兴盛的新趋势。

关键词:中国研究/政治文化/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范式


作为政治科学的重要分支,政治文化既是一个理论流派,又是一个研究范式。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兴趣逐渐浓厚,研究范式日趋多元,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时至今日,我们已有条件、更有必要对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进步与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反思,并对其未来发展加以展望。

实际上,近些年已有学者就本论题进行过讨论。如有学者曾评估国内政治文化研究队伍、主题与成果的基本状况,认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在其传入中国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不但汲取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科学性成分,而且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①显然,这是一种较为乐观的态度与褒扬。有学者在回顾1987年至21世纪初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时,概括了国内学界对政治文化概念的四种看法,区分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中国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②但作者主要是将综述作为形成自身观点的手段,并未对相关研究状况进行细致的述评。有学者对单一年份的政治文化研究状况进行过切面评述③,这虽难以展示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纵向演进,但因其时间聚焦而具有独特的价值。此外,有学者还曾就国内政治社会化研究状况进行过系统的述评。④总体而言,这些学术综述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及其进步,但因成文时限等因素的影响,尚未能囊括近十年来的研究近况,尤其是对局限与不足的讨论尚待深化。鉴此,本文将集中讨论如下问题:近三十余年来国内政治文化研究从何起步、如何演进?与国际学界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有何特点、局限与不足?为了讨论的便利,笔者将以国内的中文著作和论文为中心分别进行评介,然后再分析总体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起步与演进:以著作为主的梳理

中国大陆政治文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至晚清与民国时期一批学者与有识之士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如梁启超“新民说”对民族性的讨论,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梁漱溟对“东方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为几十年后的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启迪。

如果说国民性研究是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那么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则为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持续数年的“文化热”讨论中,“文化”的定义存在不少争论,其外延有时被过度放大。比如著名学者庞朴就认为文化有三大结构:物质层面,心物结合层面(如理论、制度、行为等),心理层面。⑤此界定虽增强了“文化”概念的分析力与解释力,但因过于宽泛、近乎无所不包而有失精准。不过,老一辈学者的“文化”界定与讨论确实深刻影响了国内的政治文化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关于政治文化的专著、译著有百余种⑥。浏览这些著作,便可对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起步与演进过程有基本的把握。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王沪宁等学者将西方“政治文化”概念引介到国内,国内学者迅速接受了这一概念,并致力讨论政治文化问题,如朱日耀等出版《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高洪涛发表《政治文化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等。1989年,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与西德尼•维巴(Sidney Verba)合著的《公民文化》⑦(The Civic Culture)的译介更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内容与方法上引领和更新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影响深远。同年,闵琦的《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出版,作为大陆学界第一部基于实证研究的政治文化著作,尽管其实证分析为单变量的描述而非解释性推论,但其开山之功甚巨。

与此同时,一批史学及政治教育领域的学者推出了国内第一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⑧,这套丛书深受“庞朴式”文化界定的影响,虽名为“政治文化”,实则“包罗万象”。在严格意义上,这套丛书与其说是现代政治科学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研究,毋宁说是“政治传统”与“传统政治”的研究成果。

1990年,美国汉学家墨子刻的《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被译介到国内,推进了新儒学讨论和政治文化研究。同年,朱日耀出版第二本政治文化专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张明澍1994年出版的《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基于中国若干城市的调查,对国民政治素质进行了描述性分析。1996年马庆钰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完成博士论文《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并于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同期,王卓君利用在美国访学的机会,完成了《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引论详细、文献较为丰富,堪称当时国内学界对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引介性成果。

2000年前后,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刘泽华领衔出版第二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⑨从政治人格、社会人格、语言与符号表达等范畴入手,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相较其主持出版的第一套丛书,此套虽依然是人文视角的规范研究,但已具政治文化意味,避免了政治文化研究主题的泛化。这种状况也出现在阎步克的《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中,此书从政治文化视角讨论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此外,程贵铭等的《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讨论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法律意识。王乐理的《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教材,质量较高,具有独特的贡献,在迄今国内政治文化的相关教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仍被业界广泛参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思想史视野下人文气息浓郁的政治文化研究成果有所增多。马德普主编出版《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系统刊发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在其变更刊名为《政治思想史》之前,也曾发表若干有关政治文化研究的论文。葛荃的《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从传统出发,用政治文化理论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梳理与分析。

令人振奋的是,2007年以后,国内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虽然不乏人文色彩,但已出现显著变化。沈明明的《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与严洁的《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调查数据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所容纳的大量数据与统计分析十分值得参考,尽管相关的理论讨论尚不足。同期出版的一些著作,如唐文方的汉译著作《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陈捷的汉译著作《中国民众政治支持的测量与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孙龙的《公民参与:北京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卢春龙的《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则将理论分析、历史考察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在田野调查、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等方面已有长足的发展。相关博士论文也陆续增多,较有代表性的如:成臻铭的《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从政治文化角度讨论了中国清代地方制度的运行,具有一定新意;张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以白鲁恂的研究为考察中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学界对于著名学者白鲁恂的引介与了解。

但毋庸讳言,近年出版的著作中仍有相当部分虽名为实证研究,但其对实证研究原则与方法的实际操作仍在初级阶段甚至界外,不仅缺乏对样本的科学抽样、对概念的精细化操作,还缺乏对变量的科学测度,更缺乏对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科学分析。如针对张明澍的新作《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有学者就指出其存在“概念上的模糊”“问卷设计上的缺陷”以及“关键变量的缺失”等问题。⑩实际上,这些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国内多数研究者发表的相关成果中。


二、中国政治文化实证研究的进展与现状:以论文为主的述评

十余年前,有学者曾指出,“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发表专业论文近400多篇。”(11)笔者将统计范围延展至2013年,发现篇名包含“政治文化”的期刊文章已达2539篇。其中,2000年前有428篇,其后则加速发展,2003年首次超过每年百篇。(12)从这些数据可见,国内政治文化研究已呈蓬勃发展之势。然而,这仅是量的“增长”,还是也有质的“发展”呢?政治文化研究是否已形成不同研究范式的更新、争论或融合?在国际学界,政治文化的实证主义范式与解释主义范式之间虽争论不断,却各有所长,两者各自的发展进步及其学术传统,为迈克尔•布林特(Michael Brint)倡导的“一种包容性而非排斥性的政治文化之复兴”(13)提供了基础,那么,国内情况又如何?

为此,笔者以“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任”等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相关实证研究成果,截至2013年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13年前国内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与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成果的庞大数量相比,实证取向的成果比例极低。2000年以前为初始阶段,此类论文数量极少;2001年至2006年为起步阶段,论文数量有所提升但增长缓慢;2007年开始为发展阶段,论文数量持续增加且增幅扩大。由此可见,近年来实证取向的政治文化研究日益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认可与应用。下面,将从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展开进一步讨论。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实证研究成果中既有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展开的国民调查研究,也有以年龄段、职业、地域、阶层或民族等为区分标准,专门针对其中某一群体,例如对公务员(14)、少数民族(15)的研究。这里略加介绍几类关注度较高群体的研究状况。

在青年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中,“80后”是目前受到关注较多的群体,有学者将其视为政治观念与态度变迁的重要代际力量(16),亦有学者以80后大学生作为知识精英进行研究(17)。学生群体作为受到重点关注的对象,现有研究已分别涉及中学生(18)、大学生(19)、研究生(20)等亚群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青年群体本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外,还因为学生群体本身在实证研究、尤其是问卷调查上具有便利性。但遗憾的是,至今有关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政治观念与态度的实证成果有很大一部分乃基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而开展,其中虽不乏优秀之作,但也充斥着较多的缺乏问题意识与科学方法的作品。

伴随着“三农问题”研究的兴起,农民群体也成了政治文化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已有研究中,既有关注普通农民的(21),也有关注乡村精英的(22);既有采用问卷调查等量化方法的,也有采用观察与访谈等质化方法的。可喜的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日益专门化与精细化,对乡村社会的政治发展、相关制度与政策有较好的回应与互动,如对政治文化视角下的农村宗族问题(2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政治文化(24)、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文化的关系(25)、村级选举中的农民心态(26)、农民政治心态与乡村社会稳定(27)、农民工群体的政治文化与观念(28)等课题展开了颇有建树的讨论与研究。总体而言,有关农民政治文化的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达到了相对较高的研究水准,但在严格意义的量化研究、尤其是高阶统计分析上仍有提升空间。

在对经典命题“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器”的回应性研究中,学界已从政治文化与态度方面进行实证研究(29)。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前中国的中产阶层政治态度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一方面表现为中产阶层内部构成的复杂性,如有学者将其区分为新中产阶层与老中产阶层、内源型中产阶层与市场化中产阶层(30)、体制内中产阶层与体制外中产阶层(31)等;另一方面表现为中产阶层政治态度与价值观结构的复杂性,如政治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的混合(32)等。总的来看,迄今为止,以中产阶层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至少存有以下两点争议:第一,当前中国的中产阶层是否堪称“社会稳定器”?对此,有研究者持乐观而审慎的态度,认为“发展和壮大中产阶层对政治稳定不会带来直接冲击”(33),“中产阶级在当前肯定是一种社会稳定力量,但其未来走向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34),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把中产阶层的扩大当作稳定社会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是不可靠的。”(35)第二,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是更加趋向保守,还是更加趋向批判性?现有研究多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表现出相对的保守特质(36),但亦有研究者指出“中产阶层的社会批判意识渐趋显化,其政治态度也并不保守。”(37)

其次,从研究主题来看,现有的相关实证研究既有直接以政治文化作为研究主题,也有对政治文化中枝节内容的具体分析,如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或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某一具体范畴,如政治信任、民主观念等。笔者在此不做系统性的内容评述,而仅着重介绍其中较具规模与特色的研究主题,如有关政治信任、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效能感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中,政治信任研究堪称最为成熟,在理论与方法上较为规范,已形成以“差序政府信任”(38)为代表的创见性观点。具体而言,现有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政治信任分布、类型、现状与变迁的研究,如通过对亚洲8个国家与地区的比较,讨论政治信任的分布与成因(39),实证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现状与特点(40),通过多波调查数据分析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模式与结构特点,同时验证农民的“差序政府信任”(41);二是对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对农民政治信任影响因素的讨论(42),通过上访行为来解释政治信任的流失(43),验证政府透明度对提升政治信任的影响(44),分析政府治理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45),讨论政治信任层级差异的原因(46);三是对政治信任后果的研究。如讨论政治信任对村民选举参与的影响(47),讨论“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对民众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的影响(48),或研究农民群体政治信任的政治效应(49)。

政治价值观作为政治文化核心而稳定的组成部分,亦成为国内学界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领域。如,有研究者通过在13个省的问卷调查,讨论了民众民主观的现状与特征,但遗憾的是未能做进一步的解释分析。(50)有学者通过区域性数据进行政治价值观研究,认为“北京市公民已经做好了接受现代民主政治模式的准备”,并“发现了明显的转型,即现代公民意识逐渐显现。”(51)此研究虽然发现了一个乐观的结果,但从技术上讲,它很难以切面数据去发现政治价值观的转型与变迁这样一个纵向的动态过程。不过,也有研究者利用1999年至2011年的5波问卷调查数据,讨论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变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52)除了对政治价值观的整体研究,也有学者选择政治价值观中的某些面向进行分析,如对农民的公平观念(53)、国企工人的平等观念(54)的考察。有学者通过在17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系统分析新兴中产阶层的民主价值观,包括政治权威观、社会秩序观、政府观念和社会主义民主核心价值,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其进行解释。(55)

国内学界对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多个群体的政治效能感得到学界的关注。如基于比较视野的中产阶层政治效能感研究(56),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研究(57),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的研究(58)。此外,也有学者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如城市基层政治参与(59)、村级民主选举(60)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最后,从研究方法的应用来看,国内学者在量化与质化方法方面均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不过,在量化作品中,多是简单的描述分析,缺乏高阶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研究资料多是一个时点的截面数据,难以回答纵向变迁等相关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有少数研究者采用了实验等研究方法讨论政治效能感测量尺度偏差的问题(61)。质化研究方法多应用于农村与农民政治文化的研究,如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借助个案分析或案例比较开展研究(62)。不过,此类方法的相关成果虽然应用较多,但也存在调查走马观花、经验材料与理论分析相脱节等问题。


三、结论和讨论

总结分析和讨论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演进及其现状,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本土性问题研究与引介性研究并存,本土性问题研究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引介性研究在不同阶段起到了引领和推进作用。本土政治文化研究占多数并不奇怪,但与国外学界汗牛充栋的政治文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学界的引介工作依然严重不足。应当承认,对国际学界成果的大幅度引介对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政治文化”概念的引入、1989年《公民文化》中译本的出版,不仅促进了国内政治文化理论及其研究的普及,也对其后的研究产生了长久影响。2012年以来,丛日云主持的“政治文化研究译丛”相继出版,其所选书目(63)均属国外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在选题与方法上丰富多元、质量甚高。此外,阿尔蒙德与维巴在1980年编著的《重访公民文化》汉译版也在2014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可以预期,这些名著的新译出版,不仅有助于国内学界开阔国际视野,还将提升国内本土性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水准。

第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存,但已出现互为消长、实证研究日趋强盛的局面。近20余年来,规范研究在国内政治文化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思想史范式的研究见长,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气质。从1987年朱日耀出版《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到2000年刘泽华主编“政治文化论丛”,规范研究日趋繁荣,在研究团队、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有长足发展,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与声誉。相反,实证研究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2007年以前,国内政治文化领域仅有零星的实证研究成果,如著作类成果仅有前述闵琦、张明澍等出版的几部。但2008年以来,具有一定调查基础的作品日渐增多,这在学术论文方面尤为突出,表现为研究对象更加多元、研究主题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规范。

更可喜的是,近年来已出现一种新趋势,即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大规模社会调查数据库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库既有国际性的,如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WVS)、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ABS)等;也有国内的,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等(64)。国际性调查项目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开了不同的观察窗口,使国内研究者有条件对本国、他国及比较视野下的政治文化进行分析。如有学者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年的中国大陆数据,分析了人际信任、政治信任与大陆民众非传统政治参与的关系(65);有学者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泰国中产阶层的政治表达与政党倾向(66);有学者则以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数据库为资料对东亚民主的政治宽容问题展开了比较研究(67)。与海外学术机构主持的众多社会调查项目相比,国内大规模抽样调查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有所进展,如中国社会综合调查项目、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相关调查等。

第三,在研究路径方面呈现四种路径和范式并存、但相互融合却不足的状况。一是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路径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政治文化研究中使用最多的路径。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刘泽华及其团队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他们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特质做出了精到的概括;徐大同领衔的团队的相关研究也属此路径。不过,前者关注更多的是中国政治思想,而后者则以西方政治思想为主,兼顾中西比较,但二者的研究范式是基本一致的。此路径中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政治观念史研究,如金观涛与刘青峰、闾小波等人的成果。金观涛与刘青峰的《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已在大陆出版,它以内容分析和计量方法对原始报刊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了西方政治观念在中国的引入、流传以及不同时期其意涵与使用的演变。闾小波的《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则以文本诠释方法,集中考察了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演进历史。二是历史—制度研究路径。该路径从宽泛意义上理解“政治文化”,将政治制度纳入政治文化的范围进行研究,黄百炼的《权力裂变——监察、监督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与成臻铭的《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均属此类。三是人类学的研究路径。采用该路径的多为从事农村研究和民族研究的学者,其研究虽未必直指政治文化,但却常含有对政治文化的深入分析,或与之息息相关的分析。有学者认为,这种政治人类学的路径源自这样一种研究目的:“通过深入发掘、理解影响与支配中国乡村政治运行及其深层机制的‘地方性知识’,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乡土的经验。并力图以这种经验来丰富和重构中国基层政治的图像,最终为学理的操作提供一个真实的经验平台。”(68)四是社会学与心理学路径的研究。如有学者从个人心理诠释角度对毛泽东个性、人格解读的相关研究成果(69)。当然,更多的是通过大面积社会调查而展开的量化研究,如基于国内城乡调查数据或农村调查数据的相关成果。按说,上述四种研究路径和范式之间虽有一定的区隔,但应存在竞争性的融合,以利于从不同维度深化共同主题的研究,但迄今国内这些研究路径与范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依然不足,亟待加强。

在肯定国内政治文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应进一步讨论其局限与不足,厘清后续研究应当着力的方向:

首先,研究主题庞杂、内容混乱,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脉络。迄今,仍有不少学者将与政治有关的哲学、理论、制度、心理与价值等内容囊括于“政治文化”。显然,这种过于庞杂的界定与操作并不利于深化政治文化的专门化研究。实际上,国际学界对政治文化的定义尽管多达百余种,但是,政治文化并非一个“全能”的概念,而是有相对“共识”的概念,即围绕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两大范式研究政治生活的文化面向,明显区别于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的研究。为此,提升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水准,首先就应严谨地厘清研究对象,科学地界定“政治文化”的概念并使其操作化。

其次,研究的原创性不足。相当多的研究者依然在“自说自话”,既缺少中国问题意识,也缺少学术对话,迄今国内尚无高质量的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著作。因此,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发掘,注重对于西方现代政治文化理论的回应,在学术传承与对话中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应当努力提升理论自觉,脱离低水平、重复性的无意义论述,从理论的构建和检验出发,从关照历史和现实经验出发,在回应、验证和修正国际学界相关理论的同时,进行本土研究的理论创新,推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最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尤其是实证研究水准严重滞后。在现有的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成果中,常见没有明确方法论基础,仅凭研究者个人观感和主观印象等非科学的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随意选取,缺乏严谨论证过程的所谓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文化研究应该规范路径与实证路径并重,尤其应当强化和提升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水平。

2013年7月,政治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F.Inglehart)应邀来华讲学。同年暑期,南京大学开始举办年度例行的“政治文化、心理与行为研究”工作坊,邀请境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开设讲堂,交流成果,培养人才。可以预期,与西方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出现“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70)一致的是,随着多形式社会科学方法、尤其是政治科学方法培训的日益增多,随着具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中青年学者队伍的回归和壮大,随着相关研究资助力度的加大,业已渐增的更加规范、更具质量的研究将会日益强势,政治文化研究的兴盛应不远矣。


注释:

①佟德志:《政治文化研究综述》,李景鹏主编:《中国政治学年鉴》(2002年卷),第56~5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②马庆钰:《近50年来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③周庆智、郑建君、陈承新、张明澍:《2012年度政治文化学科发展综述》,《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2期。

④苗红娜:《国内政治社会化研究三十年述论》,《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

⑤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⑥除了正文中所列举的,还有如下著作: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孙正甲:《政治文化:心态•观念•价值及其演进》,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孙正甲:《政治文化学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徐大同、高建:《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陈学凯:《正统论与革命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调节机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曹德本、宋少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龙文懋、崔永东:《传统文化的沉思: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孙左花:《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简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于毓蓝:《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沈传亮:《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陈苏镇:《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俞慈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张桂琳、常保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李春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楚成亚、徐艳玲:《变迁、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晓燕:《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孙兰英:《全球化网络化语境下政治文化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林存光:《与权利对话——儒家政治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夏勇:《文明的治理——法治与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徐勇、邓大才:《中国农民的政治认知与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⑦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⑧共有如下9种:李杨:《两种智慧——科学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黄百炼:《权力裂变——监察、监督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赵轶峰、何宛英:《千秋功罪——君主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葛剑雄:《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胡维革、李书源:《冲击与蜕变——西方文化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吴松弟:《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朱汉民、柳肃:《礼的精神——礼乐文化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冷冬:《被阉割的守护神——宦官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圣王理想的幻灭——伦理观念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⑨共有如下5种: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⑩参见:刘瑜:《当我们谈论文化时,是在谈什么?》,《读书》,2013年第9期;胡语:《关于张明澍调查的几个问题》,2013年5月10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gsbh/2013/0510/83108.html,2013年6月20日。

(11)佟德志:《政治文化研究综述》,李景鹏主编:《中国政治学年鉴》(2002年卷),第56~59页。

(12)检索范围为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收录的文章中,篇名含有“政治文化”的期刊文献,截至2013年和2000年的篇数,检索时间为2014年9月12日。

(13)迈克尔•布林特:《政治文化的谱系》,第1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4)如刘利敏、秦国伟:《初任公务员价值观和政治文化认同研究——基于安徽省2010年公务员初任班的调查》,《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沈传亮:《我国基层公务员群体政治心理的实证分析——以民主心理为例》,《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5期。

(15)如韩官却加:《新时期青海蒙古族传统与政治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16)范雷:《80后的政治态度——目前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代际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7)王玉栋:《“80后”知识精英的社会政治态度——基于对6所985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对比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8)如房宁、樊未晨:《未来公民的社会意识——北京地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调查》,《青年研究》,1999年第1期。

(19)如余振、郭正林:《第五代中国青年的爱国情结——对中国大学生的政治文化透视》,《青年研究》,1996年第11期;白学龙等:《社会转型期东西部大学生政治观异同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8期。

(20)如谢忠保、马建青、蒋笑莉:《研究生政治价值观实证分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1)如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态度的定量研究》,《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22)如陈朋:《乡村政治文化与精英政治化、政治社会化——基于湖北省九个村的调查比较分析》,《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9期。

(23)肖唐镖:《正式体制、工作现实与血缘亲情——地方干部对农村宗族的多元立场与态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24)安徽村落价值观念变迁研究课题组:《市场经济条件下村落社会的政治文化变迁——安徽十五县(市)村落政治文化建设的研究报告》,《学术界》,2006年第1期。

(25)丁开杰:《村民自治与政治文化的“正向”发展——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民主实践为例》,《长自学刊》,2009年第1期。

(26)肖唐镖、邱新有:《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与行为——对40个村委会选举情况的综合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27)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8)吴春梅、郝苏君、徐勇:《政治社会化路径下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分析》,《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9)参见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0)(33)齐杏发:《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31)孙龙:《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2)(34)李春玲:《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2011年第2期。

(35)(37)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6)孙龙:《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李春玲:《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2011年第2期。

(38)关于“差序政府信任”的发现与提出,可参见李连江:《差序政府信任》,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主编:《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第197~20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9)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

(40)齐杏发、郝宇青:《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实证研究》,《江淮论坛》,2012年第3期。

(41)肖唐镖、王欣:《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份60个村的跟踪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

(42)肖唐镖、王欣:《“民心”何以得或失——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因素分析:五省(市)60村调查(1999-2008)》,《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43)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4)于文轩:《政府透明度与政治信任:基于2011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2期。

(45)孟天广、杨明:《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4期。

(46)管玥:《政治信任的层级差异及其解释:一项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2期。

(47)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48)谢秋山、许源源:《“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定量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4期。

(49)肖唐镖、王欣:《农民政治信任变化的政治效应分析——对五省、市60个村的跟踪研究(1999-2008)》,《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50)赵波文:《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价值观调查报告》,《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51)赵孟营、熊茜、孙瑜香等:《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北京市公民的政治价值观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52)自1999年始,肖唐镖组织研究团队每隔3年在江西农村40个村进行选举与治理的跟踪观察,同时对村内居民进行抽样面访,至2011年先后完成5波调查。与此同时,按同样方法,也在上海、江苏、重庆和山西进行同样的观察和访问调查。其详细情况,可见肖唐镖、余泓波:《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五省(市)60村的跟踪研究(1999-20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53)张光、Jennifer R.Wilking、于淼:《中国农民的公平观念:基于村委会选举调查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54)黄岭峻、徐浩然:《当代中国国企工人平等观辨析——以中南地区某国企为中心的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5)卢春龙:《新兴中产阶层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立足中国国情的民主价值观》,《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1期。

(56)朱妍:《中产阶层对于自身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比较中国与越南中产阶层的政治效能感》,《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57)付建军:《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和后果:基于实证的比较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8)李蓉蓉:《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

(59)桂勇、施文捷:《城市基层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复旦政治学评论》,2009年卷。

(60)金珊珊:《政治参与行为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基于浙江省闾村基层民主选举投票的实证调研》,《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61)刘小青:《降低评价尺度偏差:一项政治效能感测量的实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62)如谢治菊:《村庄经济类型与村民政治信任——基于贵州L村与江苏Y村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丁开杰:《村民自治与政治文化的“正向”发展——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民主实践为例》,《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63)自2012年以来,已先后出版的有:艾利克斯•英格尔斯:《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狄百瑞:《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劳拉•赫茵、马克•塞尔登主编:《审查历史: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公民身份与记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迈克尔•布林特:《政治文化的谱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马克•霍华德•罗斯:《冲突的文化:比较视野下的解读与利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罗伯特•D.帕特南:《流动中的民主政体:当代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4)此处列举的调查项目的介绍请参见其网站。世界价值调查:http://www.worldvaluessurvey.org/;亚洲民主动态调查:http://www.asianbarometer.org/;中国社会综合调查:http://www.chinagss.org/。

(65)王思琦:《政治信任、人际信任与非传统政治参与》,《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2期。

(66)孔建勋:《当前泰国中产阶层的政治表达和政党倾向》,《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2期。

(67)马得勇:《东亚地区民众政治宽容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宏观层次的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8)吴毅:《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69)萧延中:《巨人的诞生——“毛泽东现象”的意识起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0)丛日云、王路遥:《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的争议》,《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

    进入专题: 政治文化   研究方法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8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