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海:对一场失败改革的再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9 次 更新时间:2015-12-02 13:18

进入专题: 王莽  

陈忠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争议在所难免,但有这样一个改革家,有人说他是“圣人”、“周公再世”,也有人说他“虚伪”、“篡臣”;对他所主持的那场改革,有人说“具有超前意识”、措施很先进,也有人说“很幼稚”、失败是必然的。这个备受争议的人,就是王莽。

险象丛生

王莽生活在西汉末年,这个朝代创建于公元前202年,期间也缔造出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等辉煌,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到公元前一世纪末各种问题也扑面而来。

王朝的兴盛莫不首先与经济有关,西汉也不例外。西汉末年,土地方面首先出了问题,一部分农民由于生活穷困而失去土地,一部分富豪大量购置土地,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加剧了穷富不均,产生了大量流民,衍生出流民暴动等社会问题。在政治层面,汉宣帝以后再无英主,几任皇帝皆昏聩,朝廷政治腐败,地方加重盘剥,使各种社会矛盾越积越深,尽管个别有识之士曾做过革新的努力,但都因积重难返而成为徒劳。

刘邦一手缔造的西汉王朝国运如此衰败,当然与“世纪末”之说还扯不上关系,但作为一个延祚仅200年的王朝,其衰亡也似乎未到必然阶段,是什么原因让它过早地呈现出疲态呢?

警鉴于秦朝速亡的教训,西汉初年在经济、社会领域均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国策,国家对经济较少干预,鼓励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使经济社会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政策也应作出调整,但是西汉的经济政策虽然也有过一些争论和调整,但“少干预”的思想一直占据了主流。正是因为长期实行宽松的政治经济政策,让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朝廷里有外戚专政,地方上出现大批富豪,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丛生,各地风起云涌的民变就随时会把这个王朝葬送。

在这种情况下王莽出现了,他出身于一个政治家族,作为外戚的王氏在西汉末年一直雄居权力的核心,该家族先后有九人被封侯,五人担任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王莽不是一个躺在祖荫里食俸禄的庸人,也不是一个书呆子,他很有政治头脑,经过一番努力在38岁时也担任了大司马一职,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当时从朝廷官员到民间对王莽的印象都非常好,在大家眼里王莽礼贤下士、谦恭俭让,他曾把自己的土地和得到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经常拿俸禄接济穷人,《汉书》说他“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简直成了众人心中的“道德楷模”。

所以,当公元八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称帝建立所谓“新朝”时,并没有遇到朝野上下的反对和非议,得到的是一片赞扬和支持。称帝前先晋爵安汉公,王莽辞让,“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在古代王朝更替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大家之所以支持王莽,除了他超高的“人气”之外,希望来一次变革,以解决问题丛生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对他都寄予了厚望。

全面改制

王莽没有让众人失望,他上台后立即推行了一场全面改革,其内容步及之广泛、改革力度之大在古代历次改革中恐怕都难以与之匹敌。这是一场重要的改革,也是一场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它的第一刀就砍向了要害,那就是土地问题。

王莽在他的“建国元年”即下诏,在天下实行“王田制”,规定凡天下的土地皆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也就是900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拥有土地超过900亩的,要把多出的部分分给宗族邻里,没有土地的人按上述标准享受王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项改革措施可谓力度空前,不仅宣布“土地国有化”,而且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在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的西汉末年,这项政策的推出意味着大量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将发生变迁。

对那些豪族来说,除了土地他们还有一项重要财产——奴婢,失去土地的农民卖身为奴,成为豪族的“私产”,王莽下诏禁止这种买卖。

以上两项措施都是针对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而实施的,对于国家控制经济能力不断减弱的情况,王莽也推出了新的措施,集中起来称为“五均六管”。所谓五均,即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设五均官管理市场,工商各业都要先申报再经营,并按照新税制纳税,对市场上物价也进行管理,在每季度中间的那个月,由市官评定出标准物价,称为市平,物价比市平高时市官有权按市平出售,低时听由市民买卖,谷、帛等生活必需品出现滞销时,市官按价收购。所谓六管,是指国家对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六项实行管制,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山川大泽,有进入采集者需纳税。

为什么要对赊贷进行管制呢?因为在贫富分化的情况下,民间高利贷盛行,也慢慢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下诏建立了“官贷”制度,百姓因祭祀、丧葬无力操办时,可以向官府“贷款”,分别在10天或3个月内归还的不收利息,因生产需要也可以申请“贷款”,年利率不超过10%。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超前、力度大,而且考虑得很细致,设计了操作的路径,如果都能落实的话,对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更无法估量。

半途夭折

但是,轰轰烈烈的改革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各项改革措施一推出就遇到了阻力,都不得不半途而废。

在土地改革方面,王莽的想法很好,但他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土地从哪里来?国家的手里没有现成的土地,按照“8口之家平均900亩”的标准,需要的将是大量的土地,让“超标”的家庭把多余的土地让出来,这等于与虎谋皮,势必遭到激烈反抗,尽管王莽为此颁布了严刑峻法,希望以威权推动改革的进行,也查办了一些人,但由于涉及面实在太广,不久就发现根本无法压制。

让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是,这项改革措施不仅大土地拥有者反对,那些即将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反对,因为过去他们还可以把土地卖给豪族,然后卖身为奴,现在这一条也禁止了,他们很有意见。

“五均六管”也没能行得通,这项政策需要有人操作执行,朝廷没有现成的人手,只得依赖那些大商人,这些人手里有了权,不替朝廷着想,反而想方设法从中牟利,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官商勾结的问题又出现了,朝廷的收入没有增加多少,百姓的负担却又加重了很多。

王莽之所以钟情于“王田制”和“五均六管”,与他的改革思想密不可分。在这场改革中,王莽主张一切“师古”,一部《周礼》成为他改革政策的依据和出处,“王田制”其实就是“井田制”的影子,为了让所有制度都回到过去,他甚至花了很大精力,召集一帮文人学士按照《周礼》的记载整理出一套新的礼乐制度,至于官名、官制、地名以及行政区划等,也都试图恢复到周代,能改就改。

当时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王莽认为这不符合古制,于是在10多年时间里接连推出了多次大的币制改革:第一次增加了错刀、契刀两种刀币,另铸所谓的“大钱”,让它们与五铢钱通用;第二次废刀币、大钱,另铸所谓“小钱”与五铢钱通用;第三次推出金、银、龟、贝等币种,称“宝货”;第四次废除通行的各币种,推出货布、货泉两种货币。经过这几次币制改革,一般百姓都弄不清手里的“钱”哪些才是合法货币了。

改革措施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王田制”和“禁奴婢令”颁布仅三年,由于阻力太大,王莽不得不下诏收回,其它改革措施后来也陆续夭折,新王朝面临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天下陷入大乱,新莽地皇四年(23年),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前后共在位16年,“开国皇帝”也是“末代皇帝”。

值得反思

王莽推行的这场改革失败了,反思其原因,根本之处可能与新王朝的建立方式有关,王莽以禅让手段建立了新的王朝,所任用的重要官员仍来自前朝,这种特殊的王朝更替方式意味着新王朝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之前面临的所有社会矛盾和问题都没有改变,王莽即使不改革,仍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但是从改革的技术层面分析,这场改革的失败仍然有许多教训可以总结:

一是重病切忌“下猛药”。西汉末年已到百弊缠身的程度,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都很突出,整个国家就像一个重病号,只考虑“对症下药”还不够,还应当“辩证施治”,要充分考虑病人的承受力,把调理的重点放在增强抵抗力上,不能急于求成。王莽改革一上来就给出了最猛的药,用了最大的力度,改革的激烈程度似乎仅有清末的戊戌变法可有一比。这些药也许是对路的,但用在这样的病人身上就不合适了。有人说王莽是理想主义者,虽然失败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改革中的过分理想和过分的保守对社会的损害是一样的。这场改革没有主攻方向,不分轻重缓急,重大改革措施不停地推出,社会当然难以承受。

二是政策切忌“一刀切”。这场改革的几项主要措施,无论土地改革还是工商业改革、币制改革,最后都招来了压倒性的反对,不仅改革中失去利益的人反对,那些看起来在改革中似乎获利的人也出来反对,这就是改革措施不细致、没有区分各种情况所造成的。土地私有制已经实行了几百年,突然不分所有情况全部改行“国有制”,当然推行不下去,如果政策再细致一些,区分不同的情况,照顾不同人群的现实需求和关切,那就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

三是改革切忌“瞎折腾”。改革是对现实秩序和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需要付出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所以任何改革措施的推出都应该坚持审慎和必要的原则,该改的一定要改、要大力改,没有必要的则不要浪费宝贵的改革精力和改革资源。这场改革中推出的大量改地名、改官员、改行政区划的内容,实际上没有多大必要,改革后反而造成了混乱和不便,降低了百姓对改革的认同和支持。至于币制,更是此次改革的败笔,仅仅为了币制的“复古”,就一再去动经济领域里最敏感的神经,造成更大的混乱,因此得不偿失。 

    进入专题: 王莽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6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发展观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