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户籍制度改革: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1 次 更新时间:2015-11-15 12:14

进入专题: 户籍制度   城市化   劳动力   生产要素   产业  

陈钊  

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成了热烈讨论的话题,尤其提出要严格控制北京、上海等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主要的目标是让低端人口离开大城市。然而由此引起的关于户籍的争议却非常多,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所谓的“低端人口”。


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开展分析之前,我首先想说,在户籍问题,人口自由迁移上,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对一些共同理念、共同价值做判断。比如说,人口是不是能自由迁移?这甚至不需要学者做很扎实的研究,不需要有那么多数据,这就是理念性的问题。这个理念问题解决了,所谓“赶人”的想法就可以不必再有了。又比如,能够在城市里面找到住所,能够有就业,能够合法纳税的人,作为城市的一份子,他是不是应该拥有城市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子女的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这也是理念性的问题。


户籍引发多重问题


户籍改革,不止是户籍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过多劳动力更多在中西部农村,所以有了大范围空间劳动力流动,事实上也造就了中国的城市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差异的大国背景下,我们看城市化,不止是说城市化率达到多少水平,更需要看的是,人口在空间上是怎么分布的,这涉及到劳动力在空间配置的问题,涉及到要素自由流动的问题。


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大量的人口从内地到沿海,从中西部到东部,是因为背后有经济集聚的好处,资本与劳动力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产生了效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劳动力是跟着就业机会走的,农村劳动力往城市、往发达地区的城市转移,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意味着户籍这个问题是没法回避的。但这些人在城市里由于不拥有本地户籍导致种种问题。


现有户籍制度的安排也使市民化没法实现,导致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市民化意愿不强,这跟土地制度有关。此外,也和市民化的能力不足有关。大城市对农民可能有吸引力,但是即使他想市民化,由于城市没有给外来人口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有限,这就导致市民化不彻底。


在这样情况下,大量留在城市里面的外来人口,事实上只是短暂滞留城市,并没有真正把自己作为城市一份子,这就导致在城市内部有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之分,产生一种二元社会分割。


以上海为例,上海人喜欢跟上海人住在一起,外地人更喜欢住在外地人多的小区,导致空间上的割裂。另外,如果你是非户籍人口,就会更倾向于不相信这个城市的政府,导致他们信任水平也会比较低,在本地公共参与度比较低,公民意识也不强,所以公民社会就没法建立起来。市民化不彻底也使劳动力没法充分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会使我们更早面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使中国过早面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不管怎么样,随着农村潜在劳动力越来越少,成本上升是早晚的事情。政府确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要产业升级。是不是产业升级就可以回避户籍改革呢?其实不是,要实现产业升级,第一个办法技术进步,第二个办法提高资本积累,用更好的机器、更新的设备。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对劳动力技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如果城市的公共服务仍然不向外来人口开放,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无法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无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没有大量高素质的制造业外来从业人员和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相匹配,就很难完成产业升级。


改革动力是什么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可能会使外来务工者的情况有所好转。举例来讲,春运到了,为了对员工好一点,他们买不到车票,工厂包一个专车把员工送回老家。比如要开工了,专门开车到他们老家招工。但是在人力资本提升上面,企业不太愿意去做。


很多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时间比较短,流动性很强,所以企业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的愿意不强。


如果企业做不了,那么地方政府是不是能做呢?这面临两大困难:第一个困难,搭便车。如果地方政府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给他们更好地人力资本提升,但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很强,这里培训了,明年跑到别的地方就业,这里有搭便车现象,使得地方政府这样做的积极性不强。


第二个困难,人力资本提升是需要短期投入而在长期才有效果的,地方政府相对来讲不太愿意做需要长期投入,短期见不了效的事情。所以,恐怕我们不太能够指望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通过城市对外来人口供给的竞争,来实现对外来人口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


可能存在另一种改革的动力。从地方角度来看,由于不能平等地向非户籍人口提供本地的公共服务,会导致本地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形成身份、福利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社会代价,可能表现为社会冲突、生产上效率的损失。


当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外来人口又足够多的时候,地方政府可能会发现,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导致我有福利的很大损失,不如索性放开政策,向外来人口平等地分享服务,这样不会有损失,把蛋糕做得更大。此时,虽然城市需要和外来人口平等分享蛋糕,但是蛋糕更大了,总的盘子变大了,城市反面是得益的。


但是,回到现实中来的话,我更倾向于认为,我们不应该等到上面这样的局面出现才向外来人口分享公共服务。我觉得中央有责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市民化过程的实现,这其中要强调要实现人的城市化,而不是土地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外来人口真正在城市落户生根,这就需要跟户籍相关的公共服务提升,这里面需要户籍制度改革。


说得与户籍相关的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恐怕就是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不得不提到争论特别多的异地高考问题。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初始资源禀赋比较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在职培训比较多少,如果让他们的子女在城市里平等分享城市优质的高等教育,对他们人力资本提升将有明显的提升。这就涉及异地高等这个问题,但现实中,这个事情阻力非常大。


从产业升级角度来讲,恐怕高等教育这个方向也不是最合适的。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存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想考大学?这并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但因为有户籍门槛,拥有高等学历才更可能在大城市顺利落户,所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远远超过职业教育。


然而,对于产业升级而言,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现在我们职业教育水平是落后的。但是职业教育培养有操作能力,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人力资本的提升,增加国家国际竞争力角度来讲,职业教育是很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职业教育也是有户籍门槛的。以上海为例,外地人口可以直接考中职,不能直接考高职,高职对外地人口有门槛。政府对于外地人通过先读中职再读高职这样的做法也是既不宣传,也不鼓励。


改革难在哪里


从现实操作角度讲,户籍改革到底难在哪里?以前呢,户籍简直像一面墙,因为没有城市户籍你就没法进城,你没有粮票吃饭。到后来,你也仍然可能会被作为盲流而遣返。我把它称作地理上的分割。然后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外来人口跟本地人口同样的岗位工资不一样,外来人口还得交外来人员管理费,这是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分割。现在则仍然存在社会意义上的分割,因为同样的就业者,同样的纳税人,外来人口所享有的本地公共服务是有限的。


现在之所以觉得户籍改革制度难,是站在本地人角度,担心抢本地人的好处。最重要是两类,第一类是教育资源,这是最关键的,既包括好的高中,也包括好的大学,担心本地优质教育资源被外来人口分享,担心公共服务被稀释。


第二类是保障性政策。上海保障房政策收入门槛越来越低,因为上海平均收入挺高,如果最低收入标准过低,则很少有本地人满足条件。如果向外来人口开放,肯定是外来人口更有资格获得这个资源,会对当地人造成冲击。


但是我觉得强调这两点的同时,也需要指出,有时候对外来人口的排斥,纯粹是一种心理上的排斥。比如说很多优质的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但人口的导入主要在郊区。市中心公办义务教育的办学资源越来越过剩,如果让外来人口就读,不存在公共服务被稀释的问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本地人口不愿意小孩跟外来人口在一起,这体现一种对不同身份标签的人的偏见。


上海如果要办创新型城市,你的竞争力来自于哪里?如果你害怕别人跟你竞争资源,怕自己因此而受损,其实就不是一种开放的竞争心态。城市没有竞争的理念、开放的理念,怎么去竞争、去创新?


另外,很多人担心城市承载力有限,城市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土地资源、水资源实际是物理承载力,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不可能说水不够喝了还会有人进来的。因为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市场的运作,一定能够产生一些反应,使得人口达到平衡。


问题在哪里呢?城市现有的户籍人口,对外来人口进入导致价格上升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里面会有受损者。本来你不是很有竞争力,但由于外来人口进入,生活成本上升,你可能是受损者。但是从资源匹配角度来讲,难道这样受损的人,就不应该迁到别的城市去住吗?


真正有竞争能力的城市体系,就应该是这样形成的,不同的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城市。你有竞争力,你待在大城市,能够支付很高的成本,你没有竞争力,没有找到足够负担你生活成本的工作,你就去找一些小的城市。


寻求改革突破点


户籍制度必须要改革,怎么突破呢?首先,扩大公共服务。有些公共服务完全可以扩大,户籍不是提供某些公共服务的充分条件。这里面,特别是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只要在当地有就业,属于常住人口,就应该享受本地的教育资源。


其次,住房公共服务提供,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地方能力进行有差异的提供,有能力可以提供好一点,门槛可以低一点,完全可以有差异化选择。如果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很大,确实大城市、特大城市压力很大,所担心的公共服务稀释的问题会比较突出。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它的制度安排,适度平衡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中央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对于义务教育,地方政府由于财力差异太大,越落后地区,义务教育提供的水平越低,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再者,完善付费机制。农民工在当地就业、纳税,这就是他对城市的贡献,他充实城市的社保,这就是一种付费机制,你就应该让他分享一些公共服务。


谈到教育,其实我们现在教育是根据学区房来分,接受优质教育的人在付费,通过买好的学校周边的房子,只不过把额外的钱付给了开发商。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择校倒不见得比学区房更差。所谓择校,就是可以选择好的学校,但是要交择校费。首先这两种方式都是需要花钱,一个把钱交给学校,一个把钱交给开发商,与其交给开发商,还不如交给学校,学校可以改善教育质量。


还有一种付费机制,就是基于物业税,我在本地居住,向本地政府缴纳物业税,本地政府给我提供好的公共服务,这也是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的付费机制。此外,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其实应该允许异地使用,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中央政府承担起足够的责任,来给每个适龄学龄人口提供一笔足够的资金,那么这个人到了上海,他就可以选择某个公办学校,把这个资金交给公办学校,这也是一种付费机制,只不过钱由政府出,在哪里读,就是由家长做出选择,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


这些措施先易后难,先从简单做起,比如第一个,高等教育异地高考很难,就像上海一样,可以先放开全国性高校,教育部的高校由全国人民税收支持,为什么一定要保护本地考生,先把这个放开,地方高校再慢慢来。


第二个,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层次比较低,大城市家长不愿意把小孩送到职业学校去,既然没有这个阻力,为什么还要搞门槛,为什么不放开,然后在放开的同时把职业教育水平搞上去,允许国内资金、民间资金,包括国外职业教育非常成熟体系的国家来办学。


第三个,对于保障性的政策,比如保障房,这个是比较难的,要一步步来。但是,应当给住房承租人同样的权利,不能说我有房产证才可以让小孩念书,租房者应该有同样的权利。


如果户籍制度改革能够推进,让更多人享受本地公共服务,不仅城市人口是多样化的,并且外来人口能够真正实现市民化,能够有相应的公共意识提升,这对市民社会建立是非常有好处的。

    进入专题: 户籍制度   城市化   劳动力   生产要素   产业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8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