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就:防止国资流失的根本之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85 次 更新时间:2015-09-28 21:20

进入专题: 国资流失   国资入股  

朱海就 (进入专栏)  

国企资产不流失,未必是好事

在市场中,亏损就是资产流失,赢利就是资产增值。如果国企一直在亏损,那就是在“流失”,但如国企赢利,资产升值了,那我们就该欢呼吗?

财知道:在中央近日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之后,国务院也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坚决防止因监管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改革被诟病、也是普通群众深恶痛绝的地方。你怎么看国资流失?

朱海就:国企资产流失某种程度上不值得关心,普通民众更应该关心的是“市场的资产结构”有没有改善。如果国企资产流失能改善市场的资产结构,那么民众的生活水平将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依赖于某些类型的企业的资产,而是市场整体的资产的结构如何,不要局部地看资产,要整体看。所以即使国企的资产都流失完了,如能换来市场整体资产结构的改善,那么这就是好事。现在的问题是国企是整个市场资产结构改善的障碍。

企业本身也不是一个资产概念,而是结构概念。我们与其关心企业的资产数值大小的变化,不如关心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中国并不缺人、土地和货币资金,缺的是将各种资产组合在一起的企业家。国企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使企业的资产能够实现更好的组合,这也许需要打散之后重组才能实现。这不是谁可以主导的,没有谁事先知道怎么组合是好的,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

那些认为资产流失的人,好像他们已经知道资产的“确切价值”是多少一样,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只有对国资感兴趣的购买者,才会对国资进行估价,从而给出一个估价。资产的价值和当初购买资产花费的成本无关,取决于未来是否能赢利。你不能说资产的售价低于购买的成本就是资产流失,一些国企可能本身就已经不名一文了,负债累累,倒贴都未必有有人要。

在市场中,亏损就是资产流失,赢利就是资产增值。如果国企一直在亏损,那就是在“流失”,但如国企赢利,资产升值了,那我们就该欢呼吗?也不是,因为利润很可能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因此,即便国企的资产不流失,也未必是好事。

国企是一块“公地”,只要是公地,就有“公地的悲剧”,悲剧的原因是公地资产无人真正负责。要避免国企资产流失,就应当给国企找一个明确的主人,一个亏了会心疼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资委并非资产的合格主人,因为“公地”的性质没有变。

现有防止资产流失措施不是根本之策

现在有一些措施防止上述资产流失,比如限制国企高管的高薪,但似乎不是根本之策。最根本的还是要使资产的产权明确。

财知道:人们常说的“国有资产流失”是怎么产生的?能避免吗?

朱海就:国企资产流失也许不构成“经济学”问题,但却会构成“法律”问题。刚才讨论国企资产流失是以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前提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那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确实存在,比如有这几种可能:国企经理人和员工的高薪、在职消费;通过业务往来,把国企资产转移到自己的利益相关者手中以及把国企资产贱卖给了利益相关者等等,这些都是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资产流失。

现在有一些措施防止上述资产流失,比如限制国企高管的高薪,但似乎不是根本之策。最根本的还是要使资产的产权明确,这需要公开化、透明化的规则和程序,比如任何人都有同等的权利竞拍国企资产,避免资产出售过程中出现私自瓜分和暗箱操作等问题。

国资入股非国有企业恐有与民争利之嫌

成长性好的非国企还需要你国资去入股吗?市场上的民间资本多的是。国资去入股恐怕有与民争利,强买强卖之嫌。

财知道:吸引非公资本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还能理解,但改革意见中有一条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你怎么看?

朱海就:这种做法不如在一开始就把国资“非国有化”,即把国资分散到无数的人手中,变成无数个体的资产,让他们去投资,去消费,这才是藏富于民。掌握大量国资的投资公司,实际上还是国企,这样没有实现国企改革的目的。

进一步说,资产被分散使用更有效率,这是知识的分散性决定的。资产的使用必然包含分散知识的利用,在分散的使用者中更有可能出现聪明能干的企业家,他们将小资产做大,经济就成长起来了。某种被集中控制的资产变得强大,未必意味着经济的成长,它可能以牺牲无数的个体为代价。而我们需要的是经济的成长,不是国资的成长。

另外,既然是成长性好的非国企还需要你国资去入股吗?市场上的民间资本多的是。国资去入股恐怕有与民争利,强买强卖之嫌。所以,这条意见某种程度上也会暴露国资不具有发现价值的能力。

朱海就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进入 朱海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资流失   国资入股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58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财知道-2015-9-25,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