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再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8 次 更新时间:2015-09-18 10:07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李成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下旬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由于当前中美两国在海洋、网络、人权等问题上的摩擦有所升温,各方对这次访问更加关注与期待。今日,就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中美两国应如何看待对方,以及对习主席本次访美成果有何期待等问题,《北京周报》记者黄卫在华盛顿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进行了专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下旬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由于当前中美两国在海洋、网络、人权等问题上的摩擦有所升温,各方对这次访问更加关注与期待。近日,就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中美两国应如何看待对方,以及对习主席本次访美成果有何期待等问题,《北京周报》记者黄卫在华盛顿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进行了专访。

《北京周报》: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噪音,有美国学者甚至悲观地认为,中美关系已然到达一个临界点。您最近提出,中美两国都应对双边关系进行“战略再思考”,请诠释一下其涵义是什么?

李成:“战略再思考”是当前中美两国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中国的角度讲,“战略再思考”是指围绕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战略判断的思考。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基于当时的国际战略形势发展提出了这一判断,该判断是否还适应当今变化万端的世界?如果不适应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个问题是中美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是否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必然的,那么应如何去避免?第三,对中国来说,当前解决国内矛盾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哪一个是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国内的问题与矛盾,还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国际关系层面?

对于美国来说,如何看待中国,目前存在两种极端的评估,一种是认为中国非常强势,习近平是第二个“毛泽东”;另一种是认为中国政府无力应对当前国内出现的腐败问题和经济下滑。两种看法得出的结论都是必须防范和遏制中国。所以从美国的角度看,“战略再思考”是指:到底是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还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混乱的中国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同时,对中美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美国到底能有多少选择?

实际上美国并没有太多选择,如果一定要选择,那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对于一个在国际上已经树敌众多的美国来说,再以中国为敌,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任何政治家面对这个问题都需要三思而行。同样,在美国的两党竞选中,批评中国好像是大家都乐于做的事情,但事实上,批评过度反而彰显出你自己本身的缺陷。

因此,如果你是冷静的、有理性的学者,你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什么,那就是避免冲突。我认为在这点上,中美两国的有识之士和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看法是一致的。持有极端看法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北京周报》:2013年夏季的“习奥会”后,中美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两年多来,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取得了哪些进展?这次中国领导人访美,在推进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是否将有更深入的进展?

李成:中美两国在环境问题、碳减排协议、气候变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在全球经济关系方面的举措与合作,以及中美经济关系的很多新的互利合作,这些都是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进展。

在理念上,我相信两国肯定会有更多的合作共赢的探讨,这些意图都将体现在这次习主席访美的活动与会谈中。“新型大国关系”是否能代替其他概念作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可以期待,但也要实质内容与形式语言并重,因为美国人惯常更重视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可以肯定的是,两国都将会更加重视避免冲突,这也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性内容。

同时,“新型大国关系”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对美国来说,接受这个概念会带来很多难题,包括如何向同盟国解释这个概念,对中国来说,“大国关系”这个概念的提出带出这样一个疑问,即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算不算大国?

《北京周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经风风雨雨。中美两国应如何相处,从历史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经验和教训?从您个人经历与研究的角度,您对此有何感受?

李成: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上看,两国之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深入地交流--多层次、多方面、多领域。交流的范围从经济、教育到文化、军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领域。当前,除了网络安全方面的谈判没有恢复之外,在其他所有领域,官方的、非官方的交流从未中断过,这种交流和沟通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过去100年中,中美很多时候是站在一起的,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国关系也有不少曲折和错失良机,比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对华政策,这是美国学界现在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再比如早年的“排华”态度,美国学界和社会各界都进行了一定的反省,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中国早期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美国各界认可。当前,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也已有明显提高,华裔美国人正在成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一种正能量。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应该警惕某些政客过分夸大分歧,夸大意识形态的不同;警惕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噪音。

我认为,不管有很多猜疑、批评,中美两国民众之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有一种互相的尊敬。我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之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对这一点感触非常深,那就是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友善和好感,同时对未来也往往抱有良好的愿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民众如何看待对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我在2007年和2008年做过的两次民调显示,美国29岁以下年轻人对中国的好感度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至少20%,而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不管是否在美国接受过教育,都深受美国的通俗文化,包括电影、流行音乐、体育运动等的深刻影响。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中美关系的未来,是中美两国友好的基石。

谈到中美两国友好的基石,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美国人最喜欢收养的小孩是中国的女孩 。

《北京周报》:9月下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您认为双方会谈的重点将是哪些?您对这次访问的成果有何期待?

李成:习主席访问本身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也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中美关系良好发展的愿望与身体力行。

对于会谈的内容,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国方面可能会有四个重要议题:网络安全、东海南海问题、人权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以及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包括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市场准入)。而中国方面的重点应该是经济问题。这就意味着双方的谈判重点次序有所不同。

美中经济关系是互补的 。美国是消费太多、储蓄太少,中国是储蓄过高、消费太少。至于两国经济如何互补,这需要两国领导人的智慧,我相信习主席身边有世界上最好的金融人才在为他出谋献策。

中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西方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中国的实体经济当前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变了,所谓“新常态”,“新”本身就意味着变化。而美国方面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是正确的,比如鼓励中小型企业、私有企业、创新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与调整将会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同时,我也非常期待通过这次访问,中美双方能够去掉互相的指责,在网络安全合作方面有所突破。这种突破并不是马上就建立机制,而是两国最高领导人有可能会就双方形成一些框架性的意见达成共识与承诺,比如不以对方的基础设施为目标,等等。有了这些框架和承诺之后,双方今后将会逐渐建立一些机制。

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有时候会带来灾难性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国家、不同族群都有共同的利益,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中美两个大国在网络安全合作上迈出第一步的意义非同凡响,它将是我们共同寻找人类文明今后持续发展保障的关键性的一步。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主席这次的访问重要性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访美,那次访问“旋风九日”,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我想这种比较是大家对习主席访美将使美中关系的发展走向更加人情化的一种真实表露。

全球经济大萧条和中美两国大战,这是全世界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两件事。我相信中美两国领导人和民众也都不会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美中这两个世界经济第一和第二强国,他们的合作应该会带来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当前,在习主席即将访美之际,美国政坛出现不少噪音,我认为这并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误解,那么这次访美是一次消除误解的机会。在中美关系有很多噪音的背景下,习主席的访问本身就是勇气与责任感的体现,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祝愿这将是一次成功的访问,有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源远流长。

北京周报记者 黄卫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3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