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 王新建: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

——与六个不同观点商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30 次 更新时间:2015-10-29 07:45

进入专题: 新人口策论   人口发展战略   计划生育政策   一胎化   放开二胎  

程恩富 (进入专栏)   王新建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审视中国目前和今后数十年的人口形势,提出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论证"一胎化"取向的人口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战略。回应和分析十点质疑,即如人口人手说、生育权利说、人口密度说、人口老化说、高质二胎说、独子性格说、性别失衡说、头胎较憨说、兵源风险说、大国空巢说。

【关键词】:新人口策论;人口发展战略;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放开二胎;

引言:"新人口策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一方面是物质(含生态环境)和精神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共同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尽管现代社会的人口变动不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人口变动仍然对社会发展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两种生产的对立和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是由自然状况和社会发展方式决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一定空间内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以及相关社会制度和政策,客观上制约着人口规模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应当有计划地发展和调节,使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的,那种以为主张计划生育就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马尔萨斯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现实可利用的生产资料同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比例失调,是导致相对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或实行不力,是导致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之一(所谓错批马寅初一人,多生2亿多人)。改革以来的30年,为了减缓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由5.8下降到1.8,累计少生了近4亿人,资源和环境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可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成功转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生活水平较快提高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人口控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伴随30年的较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存在要不要放宽的歧见,近年又出现了大争鸣。在今后的数十年内,是继续严格实行一胎政策,还是逐步放开二胎政策,渐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精神来审视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理性缜密地考量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我们倡导的"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要点如下:

(1)不断增加的中国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主要资源所能承载的极限。2008年底中国人口为13.28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每年还将新增人口700万左右,人口总规模在较低生育率的基础上继续大量扩张,国内主要资源短缺严重,向现有可高效利用资源的人口极限规模推进。

(2)不断增加的中国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生态安全所能承载的极限。我国多数江河湖泊和近海受到严重污染,有的著名河流和湖泊萎缩干涸,草原退化,湿地减少,荒漠扩大,多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排放有害物质总量增加等等,这些问题均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与人多相关。

(3)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持少生育或不生育的先进生育文化观,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奖励生育的措施来维持人口的再生产。而我国在人们尚未自觉改变传统生育观和人口收缩到适度规模(5亿人左右)以前,则应坚持不懈地推行"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的"一胎化"新政。少数民族、不良头胎难医治等列入特殊情况。实行免费和奖励婚前体检,严惩怀孕性别查堕行为。

(4)在尚未改变传统偏好男孩的习俗以前,实行一种有差别的变罚为奖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无胎高保、女胎中保、男胎基保(低保)、超胎不保",即对于不生育的家庭实行高保,生一个女孩的家庭实行中保,生一个男孩的家庭实行低保或基保(社会普遍的基本或基础保障),违纪超生的家庭不保,可尽快变处罚为奖励,促进生育和谐和计划生育工作和谐。

(5)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总人口先控制在15亿左右,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才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经济矛盾和巨大就业的压力。不断膨胀的巨大人口规模所引起的社会需要扩张已难以单靠发展生产和粗放式发展方式来满足。必须倚靠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和缩减,才能使主要矛盾和就业压力不因人口总量过快增长而加剧。

(6)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才能实现人口素质的较快提升,更好地促进人口同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尽快赶上欧美日韩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真正实现高标准的共同富裕和科学发展目标,最终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获得完全的优势。

(7)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城乡人口方针,为了使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较快成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正式市民,所有城市均不宜推行市民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可生二胎的政策。要确保证因严格计划生育所节省的经费用到改善老年人口的生活方面去。

(8)国家应对包括兵役逝世或伤残在内的非正常人生夭折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不同情况,给予高低不一的家庭补贴或保障,以激励人们从事高风险的工作,并高水准地解决其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

(9)与"经济资源节约利用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型社会"相匹配的应是"人口控减提质型社会",这"三型社会"完整地体现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为根本转变对内对外发展方式,缓减内外"资源战"、"环境战"和"贸易战"等奠定基础。要像1980年中央决定实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那样,广泛通过立法、政策、宣传、教育等配套措施,尽快大力推行先控后减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新政,积极倡导"人口控减提质型社会"(至于如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需另文阐述)。

对于笔者提出的上述"新人口策论",可以产生10点质疑,本文一一进行回应,以便深化讨论,逐步形成科学共识。

一、回应人口人手说

人口人手说,是计生政策诸多质疑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持该观点的论者认为:中国人将人的数量问题称为"人口"问题,强制计划生育又极大地强化了这种把人看成是"人口"而非"人手"的观念。将人看成"人口",何以与"牲口"区别?"要打倒中国的'人口'学,建立中国的'人手'学"。因为"人手"安排好了,"人口"就不是负担而是动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将来,即使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全日制学习和休闲,他(她)生产的价值仍然可能远远大于他消费的价值。

这种质疑具有一定的迷惑性。(1)"人口"岂能无条件地变成"人手"?"人口"要成为社会财富的有效创造者,成为论者所说的"人手",是有条件的,其条件还应该是当下的,是难以推给"将来"的。从"时间在先"的意义上说,人的数量问题无论如何首先都是"人口"问题。人不得不在一定的时间(成年前和老年)不同程度地失去其"人手"的属性。据测算,即使按1998年的消费模式和物价水平,我国抚养一个孩子从母亲怀孕始至16周岁止,全国平均所需支付的总抚养费最低为5.8万元,最高为6.7万元。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在老年阶段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也需要家庭和社会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幼保健、社会教育、老年医疗等投资将不断升高,家庭和国家为抚养每个人非劳动阶段的所支付的总抚养费也将大幅上升。这样,由于"放开二胎"而多生的几亿人口,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即使人到了劳动年龄阶段,能否就业则不一定;就业后从个别单位计算能否提供微观剩余劳动也不一定;就业后即使从个别单位计算有剩余劳动,但纳入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外部因素,能否真正提供社会剩余劳动则更不一定。这表明,有劳动能力的人要转化为现实从事劳动的人,以及能为单位和社会都提供该部门平均或超过平均的剩余劳动,是需要现实可利用的生产资料和科技水平的。

(3)人口人手说,反映的是一种无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落后生育观念。"从农业角度看,这无非是将本来可以由一个人耕种的土地由两个人来耕种,或者将本可以由机器代替人力来耕种的土地继续交给更多的人来耕种而已。从工业角度看,无非是将三个人的活由五个人来干,或将可由机器干的活换成人来干而已。从商业角度看,无非是将一个人所卖出的东西由两个人来卖,用更多的小摊贩替代大型商场和超市而已。不仅如此,过度生育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将本可以作为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创造幽雅生存环境的大自然的天然生态,不断地变成农业耕地,以将本可应有的美学生活和生态环境逐步破坏到生态危机的地步来养活一个低水平生存的庞大人口群而已。"不难看出,漠视"人口"而仅抽象突出"人手",以此为放开生育政策的主张辩解,实质上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农业社会的古老生育观念。不摈弃这种落后的生育观,何谈实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和人均高质量生活水平?我们再不能醉心于"世界加工厂"、"廉价劳动力"等"美誉"。与其说是"美誉",不如说是无奈。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中,只有控减人口数量,才能更快地提高人口质量。

(4)我们不否定"科技高度发达后,一个人生产的价值远远大于他消费的价值"的观点,但在"科技高度发达"之前怎么办?是否每个人都能在高科技单位从事生产?持人口人手说的论者还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能建立一种各尽所能的制度,吃饭的问题还解决不了吗?"这当然只能是"如果",因为"各尽所能的制度"实现,必须要有各尽所能的工作条件,要有企事业等就业需求。就业需求问题不解决,遑论"各尽所能"?况且,原始社会末期人就可能提供剩余产品,但人需要逐步实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而绝不仅仅是一个吃饭或温饱问题。

二、回应生育权利说

有论者指出,公民个人有自由生育的权利,这种个人权利是神圣的,不受侵犯的,国家没有理由限制公民个人的生育自由。因为1966年联大《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议》也指出,每个家庭有权自由决定家庭规模;1968年5月联合国世界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第16条规定,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子女及其出生间隔的基本人权。也有论者认为,"生育权首先是私权,然后是公权。"

生育权利说是绝对生育权观念的反映,是一种片面的、抽象的、自私的权利观。

首先,生育权利说仅仅片面地、孤立地抓住"自由决定"的字眼,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联合国文件中第一次论及生育权问题,是1966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议》。《决议》首次将夫妇的生育权利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尖锐和凸显,联合国有关文件在生育权的表述上是逐渐完善的。我们应该全面了解联合国有关生育权利和生育义务的一些基本观点。1974年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会议《行动计划》对生育义务的定义是:夫妇和个人在行使这种(生育)权利时,有责任考虑他们现有子女和将来子女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这一标准性表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国际性文件中,并被各国政府所接受。较之传统文化和宗教中的生育义务,《行动计划》中的义务强调对子女负责--要考虑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水准等;强调对社会的责任--要考虑自己的生育决定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和社会的平衡发展的影响,个人的生殖行为应当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相适应。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种"考虑到后代的需要和权利的概念,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在把生育权纳入人权范畴的同时也强调指出:生育不仅是自由的,也是有义务的和负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也指出:"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其次,生育权利说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缺乏科学、客观的公正立场。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向反对把人权(包括生育权利等)问题绝对化和抽象化,主张人权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强调人权观和人权标准必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相结合。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也是中国人权和生育权利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主要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尖锐矛盾,看到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严重制约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历届领导人论述人口问题,都是以人口多、底子薄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为出发点的,是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把握上的。对于一个13亿之众的大国,国家人口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只能是全体人民的生存发展和福祉的提升,而难以顾及脱离现实的所谓自由生育。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不得已而为之的严格生育政策,正是优先考虑到全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倘若按照自由生育说满足每个个体生育孩子的数量要求(如主张"有儿有女并不是一个落后的理想,而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愿望,或者说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而不考虑在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下,其子女未来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福祉的提高,这样必将影响到后代们又好又快的发展权和教育权。于是,"私权"只是浅层次地得到满足,实际上"私权"和"公权"均未圆满实现。

再之,生育权利说割裂了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关系。国际上最早对生育权进行系统研究的瑞典隆德大学丹麦籍著名人权专家卡塔琳娜·托马瑟夫斯基撰写的《人口政策中的人权问题》一书,从人权角度分析了各种人口政策以确定与人口政策有关的人权标准的实际意义,并根据这些标准规定了政府在人口政策领域所应承担的义务。该书认为,政府为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而进行的干预并不一定都是与人权标准相违背的。人权标准要求将个人权利与整个国家的福利相平衡。如果高生育率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有害作用,或者父母的生育行为会对其子女产生不良影响,那么政府就有权干涉。美国东西方中心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凯伦·梅森的《人口方案侵犯妇女人权吗》指出:一些国家人口迅速增长,而资源十分短缺,孩子生多了就会影响到社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生育失控而影响整体利益,政府限制个人的生育自由是完全正当的。加拿大生殖健康权利研究专家吕贝卡·库克在《生殖健康与人权》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特别是妇女缺乏调节和控制生育能力,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家人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全球的稳定,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成为对妇女人权的侵犯。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一条还明确规定: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和自由处置其天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这是民族之生计,不容剥夺。这就突破了西方仅将人权理解为个人权利的片面观点,第一次在国际人权中确认了国家(集体或民族)人权,并使之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对生育权利的研究表明,尽管"家庭和夫妇在生育问题上应该有自主自决的权利",尽管生育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可行使的权利,但对于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制定人口政策限制个体自由生育权,是完全必要的和科学的。个体生育权的无节制自由行使,必然危害国家整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的进步,也将为个体生育权和发展权提供更为和谐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私权和公权,两者应该如此有机统一起来。

近代西方思想家卢梭指出,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只不过是社会成员服从自己的理由而已;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强迫个别社会成员服从公共利益,只是强迫他服从自己的利益,因为社会成员并不总是能看清自己的理由。这种统一性,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国家和法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这说明,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受到严峻挑战时,牺牲部分个人与部分家庭的一些利益和愿望,也是应该的、必须的和不得已的。

这里应该指出,主张自由生育权利观来说,大多是出于对公民个人私权的偏爱或"体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反映了某种秘而不宣的心态:对于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提高整个民族的现代化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那是大家的事,将来的事,可望而暂时不可及的事;而对于放开二胎等计生限制来说,则是自己和自己家族的事,是眼前的事,是可望且即刻又可及的事。

三、回应人口密度说

有论者认为,从人口密度来说,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都比中国要高,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控制人口规模和限制生育,因而中国限制生育自然是错误的;认为人口密度优势和规模优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首先,不能单纯以人口密度概念来衡量人口规模的合理性问题。人口密度仅考虑到地理面积,未顾及这一空间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是否利用其他空间的资源等状况。例如,我国江苏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600~700人/KM2,而西藏却不及2人。仅从数字上会看到西藏人口稀少而江苏人口过密,同时也觉得西藏土地在供养人口方面还有巨大潜力。其实并非如此。西藏地区是海拔平均4000米的高原山地,实际耕地面积只限于狭窄的南部河谷等地区,高原干寒草场的产草量也较低,单位面积的载畜量有限。而位于长江入海处的江苏,其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水网农田生产力较高,有效耕地面积自然远超西藏。因此,要综合考量各国家、各地区人口密度同该国该地区的内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关系,才能衡量某种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是否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

其次,不能把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人口密度的提高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并非任何条件下人口数量及其密度与经济发展都相互促进并成正比例或正向相关。在一定条件下,人口数量及其密度过大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同样,当人口数量及其密度达到一定高度和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对人口数量增长和人口密度提高的促进作用也会趋于缓和,而不再那么明显和突出。

在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有许多实证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简单观察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能看到明显的相关关系。对1999年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的人均GDP与人口密度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出的相关系数不够显著,仅为0.194。亦即在把许多自然资源条件等因素截然不同的国家放到一起时,我们很难得到一般性的判断,说GDP与人口密度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人口增长和人口密度对经济发展有复杂多变的关系。从一定的意义上看,过快的人口增长意味着新增人口急剧膨胀,经济发展的成果将有相当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消耗,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消费需求逐渐扩大,相应人口投资将大量增加,因而总投资中的生产性投资份额相应减少;意味着为经济发展带来就业压力;意味着对教育投资造成影响,不利于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和经济的长期发展。

再者,不能把"人多好办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看作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表述。如有论者说,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正因为它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么请问,美国等发达国家哪一个是因为人口多才强盛的?印度比哪个发达国家人口都多得多,为何数十年都发达不起来?韩国等人口不多,为何能较快地强盛起来?

从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的10个国家(摩纳哥、新加坡、梵蒂冈、马耳他、巴林、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巴巴多斯、毛里求斯、瑙鲁)和上面所提及的一些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度或地区来看,其较大的人口密度,但也不能成为中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不应该控制人口规模的理由。它们的较大人口密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1)上述国度或地区的较大人口密度,大多因国土面积较小。如世界上10个面积较小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占了一多半;(2)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们大多数为岛国或群岛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3)从发展程度、发展手段、发展方向上看,这些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的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如瑙鲁的磷酸盐矿产资源,马尔代夫比较发达的渔业和航运业,巴林举世闻名的采珠业和国际金融中心;有的几近完全依赖别国资源,如新加坡利用转口贸易的优势,进而发展出口加工业、航运业、金融业,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发达国家。日本更是依赖别国资源发展的国家。

四、回应人口老化说

近年来,中国的老龄人口问题和老龄化趋势,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人口老化说也成为一些人质疑现行计生政策的主要说辞。然而,这一质疑是盲目的。

(1)老龄人口问题并非等同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人口问题是指老龄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人口老龄化问题指的是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在这一过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但却不一定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而老龄化问题则内在地包含着老龄人口问题。

中国老龄人口多,并非像人口老化说所主张的完全是由低生育率带来的,而首先是由中国"人口众多"这一突出国情所决定的。中国老龄人口规模虽大,但老龄人口比例却低。与世界整个达地区比较,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远低于整个发达地区。况且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大主要表现为低龄老人(60~65岁)比例大。即中国人口总量略高于世界发达地区,但老龄人口占世界发达地区的比例随年龄升高而下降。上述老龄人口的特点说明,中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而非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既然如此,人口老化说拿人口老龄化趋势来诟病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便是片面的。

(2)人口老龄化并非等于人口老龄危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人口统计学概念,表示某个人口群体中老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一种趋势。其正面或负面影响有多大,需要客观分析。人口老龄危机则是一个人口经济学概念,反映的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导致了劳动力的供给小于其真实需求,从而造成一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甚至使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财富难以继续增长的结果。换言之,如果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短缺,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人口老龄危机。

以中国为例,举世公认的是,中国城乡将长期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的劳动力过剩。因收入和劳动状况的机会成本变动而导致个别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并不能掩盖和否定这一基本事实。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16~64岁人口2016年将达到9.9亿人峰值,2050年为8.7亿人,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李斌语),而经济资源和国民生产总值却比发达国家少得多。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推动资本对劳动力的潜在替代能力来看,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担忧老龄化趋势。比照发达国家,中国在未来一个世纪也不会出现劳动力的供给小于劳动力的真实需求的情况,于是也就不存在人口老龄危机的问题。

(3)不能以某些城市和地区静止的老龄化数据替代动态的老龄人口分布和地区差异。在看待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问题上,人口老化说之所以表现出"忧心忡忡",还在于忽略了中国老龄人口地区差异大和农民工流动人口等因素。整体上看,全国各地区人口年龄老化的速度和现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巨大差异是中国不同于一些小国(如以色列)和其本身的同质性较高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正是中国在平衡地区老龄化的矛盾差异时可以利用的一个"优势"。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31个省、857个县、7100个村68000个农村住户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民工总数为2.25亿人。其中1.4亿人在本乡镇以外就业,占总数的62.3%。如果考虑到这1.4亿农民工的流动和迁移,我国老龄化的整体程度自然是大大缓解的。北京、上海等每年始终保持数百万年轻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大量的职工又提前离职或退休,如果客观统计,这些城市还存在老龄危机吗?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都急于转移到北京、上海等城市,这些城市有什么理由用市民两个独生子女生二胎来延缓这一转移呢?这说明,不能仅仅看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混淆一般意义上的老龄人口问题和老龄化问题,以静止的老龄化数据替代动态的老龄人口分布和地区差异。否则,可能构成对正常思维和政策的误导。

(4)在老龄化问题上,不能使用双重标准。持人口老化说的论者中,少数人一方面宣称人口爆炸必致科技和资源爆炸--计划生育减少的数亿人口中的少数人的科技成果,不但足以养活他们这个群体,还能使得全人类受益;说什么"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民族自杀,留着资源给其他国家,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因此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等,可另一方面又呼喊未来的社会"老有所养,谁来养?怎么养?"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我们要追问的是:既然能养活绝对的、更多的人口,既然"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那么容易,请问,为什么就不能养活相对的、更多的老人呢?

(5)论者以个别国家所谓养老金的短缺问题来说事,也是站不住脚的。假如一个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国家并没有出现劳动力的真实短缺,而且人口总量的减少加速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那么所谓养老金的短缺问题,不过是社会再分配政策方面的不合理所致,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解决之。如现在有两个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一模一样的"中国",一个在200年内始终保持在13亿人口,另一个在200年后降低到5亿,后者无疑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前者,但哪个"中国"将具有更高的人均收入和更好的生存环境?结论不言自明。相形澳大利亚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人口仅2千万尚且不欢迎移民,我们这个每3年接近出生一个澳大利亚人口的国度,还有必要担心未来劳动力的短缺吗?

(6)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含老龄人口问题)取决于人均劳动生产率而非抚养比。人口老化说经常用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之提高趋势来表示老龄化将使劳动力养老负担不堪重负,甚至认为"存钱不如存人!多养育一个孩子等于买一份最好的养老保险。"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中国劳动力大量过剩的事实,以及仍将长期潜在过剩的趋势和资本对劳动替代的潜能,没有认识到一个社会提供养老金的能力取决于人均劳动生产率,而非劳动力的人头数。现代化的最基本涵义,就是以更多的机械与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来生产财富。所以有学者指出:美国为什么能够用3亿人口生产出远高于中国13亿人口所生产的GDP?说到底,就是美国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它得以用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来创造财富。一个用拖拉机和收割机耕种100亩土地的劳动力与20个用牛和镰刀经营着100亩地的劳动力相比,哪个能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1万个用手工采矿的劳动力与100个用自动化设备采矿的劳动力,又是哪个能提供更多的养老金?一个雇佣100人年销售额为10亿元的大型超市与1万个年销售总额为10亿的小商贩,又是谁能提供更多的税收?一个人均GDP4万美元需供养的老龄人口比例为40%的国家比一个人均GDP5千美元而老龄人口为20%的国家,哪个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五、回应高质生二说

有的论者指出了一种怪圈:"特殊人群允许生(指生二胎。下同),贫困人群躲着生,暴富人群交钱生,高质人群不能生。"认为这种"生育逆淘汰"或"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已有蔓延之势,如长此下去,将导致国民素质的整体下降。应允许高质群体生育二胎,如允许院士、教授、高科技人员(乃至企业家、白领阶层、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有较高收入者)生育二胎。也有人认为,计划生育实行30多年来,"有钱的罚着生,没钱的偷着生",真正被限制的仅是公职人员。现在农村夫妇和城市无业人员大都生育了二胎,而1.5亿公职人员多是一胎。按1.5亿中处于生育年龄阶段公职人员来看,最多只是控制了近7千万的出生数。而这少生的7千万却是素质较好的一群人,从经济条件、学习环境、培养能力等方面看,他们是占优势的。论者认为,提出这一观点或建议"会引起争议,但是还是觉得有必要提出这个建议","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是一种提醒,一种思路。"

笔者认为,"提醒"本身具有积极作用,其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的出发点,将引发人们对"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的思考。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思路",不仅因没有可操作性而难以实施,在实际上也是弊大于利的,是得不偿失的。

(1)没有数据证明高职务父母的子女智力就高,现代科学和民主国家不应当有"血统论"倾向。首先,从遗传学角度看,父母文化程度与子女智商具有不确定性。出生农村的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生大有人在,而高干、高知和高管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也不乏其人。一个人的能力、优秀程度主要不是天生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化等各种社会化的途径自我砥砺出来的。尤其在身体素质方面,所谓高职务的父母与其后代的"人口素质"没有直接关系。

其次,一个民主的社会应该坚决反对"血统论"倾向。高质二胎说普遍被社会舆论斥责为"龙生龙,凤生凤"的陈腐血统论,就像古代等级制和现代"种族论"一样,孩子一出生就会被打上一种等级烙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现所谓"精英"也在情理之中。然而这种"精英"与大众的关系,应该靠自然的经济关系维系,而不能成为一种国家政策或舆论导向。否则,就可能漠视和否定人生的勤奋和后天的努力,亵渎人类数千年来追求的平等。

(2)重生不重教或生了不能教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有论者指出,低素质人口只注重生育而不注重教育,或不能更好地教育,应该严格控制其生育二胎,相应放开高质人口生育二胎。重生不重教或生了不能教,确有部分事实支撑,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而另一面却是:特殊人群(如广大农民和一些少数民族)允许生二胎,是国家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农民一代又一代为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兄弟用自己贫瘠的臂膀扛起了国家的工业化,但却是以"三农问题"的凸显为代价的。他们没有工人干部那样的养老金,没有医疗报销,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休闲的公园和便宜的公交……,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有超生现象,它的根源何在。广大农民因贫穷和没有养老保障才多生。因此,建立不断提高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消除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陈腐观念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方法,是法律赋予农民承担计划生育义务的保障,是国家财政参与人口控制的经济手段。如果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内,再允许高质生二胎,并对农民等加强控制,不仅会导致出生率的升高,还可能引起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一部分群体歧视另一部分群体的口实,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试问,既然高质二胎说的出发点是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那么是否可以大力提倡高质人群多来资助农民的子女或领养农村的子女,使其更好地接受教育呢?假如认为这样花钱教育别人的孩子是吃了亏,而高质的"高"又如何体现?

(3)应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应该承认,高质人口一般拥有更加充裕的现实条件,如从营养学角度上说,妇婴良好的保健条件,会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产生积极影响;从优教上说,一般会有必要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而不会出现贫困农村的孩子初中未毕业就被父母带去打工养家等现象。但提高国民素质,不能仅倚靠那些所谓处于人口数量金字塔顶的高质人群。国家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也非如此可一蹴而就。问题的关键,在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首先,在目前的中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同人口总量的"先控后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是规模问题,这绝对是首要的问题。规模庞大的人口总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不该规避也难以规避的障碍,任何重要的、与人口或劳动力有关的政策出台,都只能把规模问题放在首位来考虑。高质群体多生孩子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人口,这不仅有悖于人口总量的减少,对于提高高质群体的比例也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在未来10年生育水平处于回升状态和生育小高峰期间(张维庆语),更应倍加重视。

其次,国家有限的教育等公共资源,应运用到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环节上。从国家范围来说,少生可以使每个人得到更多的教育等公共资源;而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几乎谁都知道培养一个子女的困难比两个三个要小,且下一代获得的教育也会更好。允许高质生二,表面上看也许达到了某种"平衡",但实际上整个国家的教育和公共资源,相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却并没有增加。就中国各种资源人均拥有量看,保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已是够紧张的。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农民等所谓"低素质"人口的子女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方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关键。因为"三农"问题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

六、回应独子性格说

独子性格说,是主张放开二胎的论者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据。然而,一旦全面审视学界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历程和结论便可看出,独子性格说远不能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论据,其人云亦云、简单拿来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以1986年《光明日报》为时半年之久的全国性独生子女教育大讨论为界,我们可以把30年来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阶段一分为二。在前后两个阶段的研究中,关于独生子女是否具有性格缺陷等消极方面的争论尽管伴随着整个研究历程,但前后两个阶段却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和各自的倾向性。前一阶段的研究大多认为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倾向,甚或有的断定独生子女就是"问题儿童"。作为《光明日报》讨论的最后总结,专家指出了那时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剩,品德教育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在前一阶段研究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教育学》等杂志所发表的成果,采用心理统计数据作出了质和量上的判断,比研究初期多以观察、个案推断等手段有较强的科学性,其结论也十分明确:普遍认为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等特征在总体上并不存在。而后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则大多明确肯定了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较非独生子女具有积极的性格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在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独生子女数量逐渐增多和在此背景下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学界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后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是一种随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且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如果我们再把30年的研究历程进行持续的不分阶段的综合剖析,可以看到以下研究趋向:即随着研究力量的壮大、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的学科性质凸显等,认为独生子女有性格缺陷的结论逐渐减少,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积极性格特征或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性格倾向方面差异的成果逐渐增多。

问题的实质在于:

(1)少数个案不能拿来为独生子女整体属性定性的依据。社会上乃至学界一些夸张之辞如"小皇帝"、"问题儿童"等究竟是怎么流传的?他们在什么意义上才具有其合理性?对问题甄审后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人们的谈资甚至"研究"中,一般充斥的是一些非常态的、少见的事物或现象,人们对之多有兴致;而习常的、应该的和多见的事物或现象却是没有多少位置的,既为司空见惯,故而熟视无睹。当人们在谈论个别或少数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等倾向时,他们实际上忽视了更多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行为表现都十分正常的独生子女。而所谈个例,由于其个别和特殊,不免人云亦云,于是给人们留下了有关独生子女整体的印象,促使个例变成了"整体",个别走上了"一般"。

如1983年9月,《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一大群"小皇帝"》,文章认为中国的父母今天都跪倒在自己的独生子女面前;1986年,北京《中国作家》便刊登了报告文学《中国"小皇帝"》,作者哀叹:今天的父母看来只是抚育孩子成长,事实上却在创造历史。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有人提出独生子女容易得"四二一综合症",于是这种症状便"三人成虎",连"四二一家庭"好似也成了中国走向衰败的说辞;有人写了个《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于是便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拿什么拯救你,独生子女们"……至今我们记忆犹新的是,1980年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室等单位进行了"四岁至六岁独生子女的行为特点与品德教育"的调查。调查以70名独生子女和30名非独生子女为对象,得出了独生子女"挑食、挑衣、不尊敬长辈、不爱惜用品、玩具、爱发脾气、无理取闹、比较自私、不懂关心别人、胆小、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等结论。尽管调查也指出了非独生子女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但由于是中国最早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之一,以致其结论至今还经常被引用,甚至夸大和"传抄"。可以想见,这对独子性格说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部分独生子女的部分不良倾向,完全可以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教化等社会交往实践予以纠正。就像非独生子女的部分不良倾向也是这样纠正的一样。一个社会大多人性格和言行的现实往往与该社会的各种制度、教育等密切相关。我们刚刚看到,80后、90后甚至不到10岁的00后这些"新新人类",是怎样在5·12震后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是怎样以实际行动颠覆着自己"被毁掉"的形象的。所谓的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却是社会制度环境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化方式的问题,是"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问题。学界有关"差异是一种随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变化并逐渐缩小"等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佐证。不同社会化因素(如不同的年龄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比如年龄越小的儿童越不喜欢他人与自己分享一些玩具、食品。因为是独生,于是习惯了"独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地受到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感染(或制约),开始与父母疏离并向同龄群体靠拢。而且孩子各自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的差别相对要大一些,而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等则是相同和相似的。这种相同性和相似性,成为使差异逐渐趋同的重要机制。所以,儿童也并非只能在"通过与兄弟或姐妹相处"中才能社会化;"独子难教"、"兄弟为朋友之本"等观念并非具有绝对意义。

(3)学界所揭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至今依然是人们难以客观公正地看待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主要障碍。如理论性研究的一般化、个别化倾向,普遍存在着的无经验数据支持的空洞的、泛泛的、心得体会式的主观议论;经验性研究中缺乏科学性,方法上存在研究设计的简单化、资料分析的表面化倾向,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是在对象选择、样本抽取、概念操作化、变量测量、统计分析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得到的,且单纯描述现象较多,着重于现象间关系的深入探讨较少;研究对象上以学龄前幼儿、学龄儿童为主,对青年期普通独生子女的研究不够;在对大学生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将实际上属于城乡变量或家庭背景变量所造成的差异,误以为是独生与非独生所造成的差异。最后在学科探讨的分布上,也存在着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方面探讨相对较少的问题,比如对于与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和未来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宏观性、潜在性和未来性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学界还指出,在看待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时,我们不能忘却与他们"共同成长的"中国社会。目前许多被认为是"属于独生子女的"特征、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一起成长的新一代城市青少年的整体特征和共同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种种差异和不同,可能是两代人(50~70年代出生的人与在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生的人)之间的差别,而非两类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因此,"现行的生育政策造成了空前的教育难题"和"为什么把下一代的成长搞得那么难"等批评,并没有看到两代人之间的差别。

七、回应性别失衡说

性别失衡说既是国内一些论者主张放开二胎的主要论据,也是西方少数人利用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来歪曲和攻击中国计生政策的主要说辞。在对待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上,悲观派认为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乐观派则认为"微不足道";有论者认为未来4千万至5千万男性公民将要面对终生的"无妻徒刑",而其反对者却指出这是严重地夸大其辞;一些人认为这将在未来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些人则批评这种推断是想当然……可谓莫衷一是,"迷雾重重"。

然而,在综合考察了各种观点以后,笔者认为,截至目前,在对偏差程度的认识、偏差原因的解读和偏差后果的前瞻等方面,马瀛通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十年心血撰著的《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以下简称《新理论》),否定了许多虚妄之辞,澄清了错谬,拨开了迷雾。该专著针对学界出生性别比问题上的是是非非而作的崭新独到、有根有据的回答,获得了学界广泛而持续的赞同。

(1)《新理论》主要提出了出生性别比属于条件随机事件而非独立随机事件(即性别比随胎次上升而升高具有普遍性,从而一、二孩比例的增加不但不会使性别比增高,反而会使之下降)这一崭新观点。它表明:出生性别比是一个具有强烈生物属性倾向特征的指标,其总体出生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等指标,在无极端人为干扰的条件下,只受分孩次性别次序别出生性别比及其构成分布的影响而产生有限的变动。并且这种变动,完全置于根据分孩次性别次序别出生性别比理论值所计算出的相应出生性别比值域内。出生性别比变动与生育率下降速度快慢、总和生育率下降幅度大小、生男性别偏好强度的增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受教育年限的长短、重男轻女生育文化是否改变、城乡差异程度的大小、母亲生育年龄是升是降、人口政策与工作重点是否调整、歧视性性别偏好是有是无等等因素均无关系。因此,把中国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日益增高归结为是性别偏好日益强化的结果,或归结为是出生人口中的第一、二孩比例升高与多孩比例下降所导致等观点,都是只看表面现象误用相关分析方法而产生的误解。性别偏好与出生性别比没有直接的互为因果关系。只有当生男偏好付诸于人为影响受孕胎儿性别,如实施胎儿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才能导致出生性别比异常变动;中国第一、二孩比例提高与多孩比例的下降,不仅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反而致使其下降。中国人大郝虹生教授等众多学者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形成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出生性别比数学模型,是出生性别比研究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中国人口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国际上今后人口研究的一个"范本"。

(2)《新理论》确认了中国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客观事实。这种正视和承认客观现实的研究态度,为人们更深入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现状定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1982年和1990年中国第3次与第4次人口普查,以及对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88年中国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的比较分析,《新理论》充分确认了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升高并非统计不实的问题,而是一个客观事实。尤其指出,1990年人口普查所获取的1989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11.92,是一个误差很小的结果,但却并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如《新理论》认为,"如果把近期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统计不实",即瞒报、漏报女婴等,"那就是说统计不实歪曲了客观事实。实际上中国近期的出生性别比并不那么高。"而如果把高出"正常"值的数字中大约有1/2至3/4归为是瞒报、漏报女婴引起,"那么,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就不应是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问题,而应是统计不实问题"。《新理论》创立之前,几乎所有学者都把西方国家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降低视为一种普遍规律,相应地也就推断中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要么是瞒报、漏报女婴比重随孩次升高而加重,要么是溺弃女婴不申报出生的比重随孩次升高而提高所致。这样,《新理论》的结论便澄清了计划生育与出生性别比的关系,使那种将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归于溺弃女婴的说法不攻自破。

(3)《新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深刻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对于学界反思既往的观点与认识,重新审视中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意义重大。如明确指出,A.要使出生性别比反映实际代表总体,就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样本量。这一规模的样本量不是指人口规模的样本量,而是指出生人口的样本量。指出那种以数十成百的出生婴儿做出生性别比分析,往往会误导结论。B.指出出生性别比不是标化指标,将若干个出生性别比加总求其算术平均值,是概念上的误用。出生性别比平均值只能通过将出生男婴数与出生女婴数分别累计加总求其比值获取。C.指出如针对国外近期提出的以家庭规模划分的出生性别比,明确指出不同孩子数的家庭,因其子女出生不同期,根本不能用来表征出生性别比水平。D.指出出生性别比相应于未来婚配时的性别比(简称婚配性别比),绝不是简单的随时间推移的队列匹配关系;出生性别比根本不同于未来的相应婚配性别比。因此不可将其等量齐观,或将其简单化了。重视未来婚配性别比变化,决不能忽视出生率变动形成的年龄别构成因素的影响。E.指出历年的出生性别比异常与否,绝不意味着未来婚配性别比的异常与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口增长控制能力变动,即出生率在死亡率相对稳定条件下的变动,对我国婚配性别比的影响要远大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等等。

综上可知:(1)以性别失衡说而主张全面或基本放开二胎的论者,"有必要论证,其放开二胎的方案会更有助于消除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仅简单重复放开二胎"有利于缓解目前严重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是没有说服力的。由《新理论》可知,放开二胎的方案不仅不能消除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反而会促使这种偏高程度增加。同样,性别失衡说也没有有力的论据足以证明是我国疾风暴雨式的生育控制对总人口性别比产生了具有因果关系的影响。那么,也就没有什么理由把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安置"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头上。(2)在如何看待和治理现在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包括总体性别比问题上,持"微不足道"观点的学者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如指出:常识告诉我们,男性从事的许多高风险的社会职业角色如当兵、下井、建筑等,生理特点和后天的许多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所导致的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客观上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相对较高的出生性别比。即便实行普遍二胎会有助于出生性别比有所降低,但对于因庞大人口基数和巨量增长而导致了如此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大国,为此而付出使人口多出数以亿计的代价,并非理性选择,却有些舍本求末。

总之,男女出生性别比的偏差,不能归咎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观念上的重男轻女、技术上的胎儿性别鉴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状态(如女性就业歧视)等,并非因计划生育政策而来,也不能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而去。"扭转性别失衡现状,也是固本之策,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放开生育,能否根除人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杜绝技术鉴定,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等社会痼疾?出生性别比的偏差,只能靠综合治理。只有在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注重观念的"梳理"和"更新","才能为纠正人口性别失衡扫清障碍"。

八、回应头胎较憨说

不知何时,在中国民间偶有下面的说法:"老大憨,老二精,出坏主意的是老三儿。"这一"俗语"也被一些主张放开二胎的论者拿来,作为一个论据。

其实,这个论据实在不怎么有力。以此为论据,显得文不对题。

(1)"憨"为何义?老大为什么"憨"?首先要指出,这一说法可能算不上一个俗语,倒似顺口溜。所谓俗语,一般反映出某些人群的生活经验。那么,"老大憨"的说法是否真的反映了人们的普遍生活经验?笔者认为,这种好似经验总结的"老大憨",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

①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初为父母者少有生养和教育的经验,一般只能在摸索中养育。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好像有些"憨"了。到第二个第三个孩子时,父母有些养育的经验了,孩子会比第一个孩子教育得好一些。笔者这样解释为什么"老大憨",可能又给了主张放开二胎的论者以口实:既然如此,那就应该生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呀?

②请注意,笔者在这里说的是"好像有些'憨'"。更主要的原因也许在于以下俗语,如"要得好,大让小";再如"天下爷娘疼小儿"。头胎孩子即老大,在父母和社会上"大让小"的灌输下,自然养成了老实、忍让、吃亏是福、爱护弟弟关心妹妹的品性;老大,在父母生下"老三儿"时,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或说不需要父母特别关照了,因而"天下爷娘疼小儿"。不要以为笔者这样解释牵强,还有一个理由:作为老大,总要担负起照看弟妹的任务,正所谓"半个爹妈"。在照看过程中,稍有差池,挨打挨骂的只能是老大;即使弟妹犯了错误,这个时候父母也只能追究老大这个"监护人"的责任,因为,谁让父母先生了你的呢?你是老大呀。

③"老大"这个角色,在中国的文化和大家庭背景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付出了许多的爱心,锻炼了生活的本领。所谓老大,实际上不过是"孩子王",即兄弟姐妹中的"带头人"和"监护人"。照此看来,老大的"憨",不啻是老实、憨厚的同义语。如果我们拿老二的"精"和小三儿的"出坏主意"来比对,就可以知道这"憨"是多么的可贵。人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传统家庭之中,较"憨"的老大在成人之后的兄弟姊妹眼里,是有很大权威的。这也许正是"憨"的回报吧。

④人类社会总是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后出生的老二老三们,总是能够得到比老大多得多的社会刺激、文化信息、生活启迪。换句话说,老二老三们的世界总是比老大们的世界精彩。展现在老二老三们面前的世界是逐渐的广阔无比,是更加的五光十色,是越发的丰富多彩,是愈加的纷繁复杂……它早已不再是一种样式、一种颜色、一种声音。他们不像老大那样成长在单一的和统一的世界里,他们的成长与社会观念的急剧变化同步。于是,老大显得憨了点儿。

(2)"老大憨"的说法,在制定"只生一个"的政策时,得到了慎重地和广泛地讨论。在推行"只生一个"政策之前,1980年3月,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办专门召开了五次会议,讨论这一政策是否可行。据曾参加过这些座谈会的人口学专家田雪原先生回忆说,当时会议"规模很大,有两次至少都是百人以上。"座谈会的讨论非常热烈。当时有三种意见:

有人提出民间有种说法,头胎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憨傻,如果施行一胎政策,会不会导致国人的智力水准下降?当时大家查找了资料,发现美国飞行员中,有40﹪都是"老大",这意味着第一个孩子照样有足够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复杂的工作。

第二种意见是,计划经济终将被商品经济替代,金钱将占据重要地位,到时社会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会出现许多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离婚等现象。届时,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就可能不是头胎了。这种意见在现在看来,显得有些"预见"。

第三种意见显得有些"远见"。有人认为,如果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的话,若干年后将会出现大量的"四二一"家庭,可能导致老年人比例过大、年轻的夫妇负担过重等一些社会问题。然而,依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四二一"家庭可能是一场虚惊。

(3)个案不能成为头胎较憨说的论据。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作为头胎的老大是有些智力障碍或先天不足。但这怎么也不能归咎于生育胎次,更不能因此而以偏概全。中国目前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生育二胎的现象,由于科技、医疗、优生优育的原因,二胎避免了头胎孩子的一些先天不足,这岂能生拉硬扯过来作为头胎较憨说的论据?

九、回应兵源风险说

有论者指出,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兵源逐渐短缺,可挑兵员越来越少。一旦发生战事或需要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奉献时,国防风险也就随之存在。""基于独生子女的成长风险,国家一旦遭受战争,如果独生子女比例过高,对兵源和士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相对合理解决的问题。

(1)从绝对量上说,中国在整个21世纪不会存在兵源问题。即使2100年之后中国人口绝对数量只有建国前的水平,也不会存在什么"风险"问题。难道3亿、4亿人口以下的众多国家就不存在所谓"风险"?提及日本入侵中国,反观一战和二战历史,人多人少更非关键因素。

(2)中国百万大裁军是建立在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地、动态地把握之上的。不论从未来战争的性质还是形式上看,士兵数量都已是次要因素。

(3)不论在战场上还是现实正常生活中,我们都不能把"独生子女"的生命权凌驾于"多子女"之上。因为论者也是认为生而平等的。这种平等,首先在于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比较普遍地规定了公民服兵役的基本义务,这是民族国家抵御外侮、戡定内乱的客观要求。仅有的例外如日本基于和平主义原则,其宪法并没有规定公民的服兵役义务。《希腊共和国宪法》第13条第4款还规定,"任何人均不得以其宗教信仰为理由,拒绝履行对国家的义务或不遵守法律。"这里面"对国家的义务",当然包括服兵役的义务。我国兵役法第3条一般性地规定了公民平等服兵役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综上可见,中国不存在缺少兵员的问题,中国也不必担心"国防已开始由'小皇帝'们来守卫了"的问题。独生子女兵与非独生子女兵不存在性格、能力、人格贵贱等区别。所谓国防风险等说法,不应成为反对"一胎化"的理由。不过,国家应对包括兵役逝世或伤残在内的非正常人生夭折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不同情况,立法给予高低不一的家庭补贴或保障。

十、回应大国空巢说

在主张放开生育政策的论者中,有一种大国空巢说。论者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导致了大国空巢、劳力短缺、学校破产;笃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大国优势论"、"生育文化决定论(各民族的博弈归根到底是生育文化的博弈)"、"人口多多益善论";主张"全球环境污染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中国走入歧途的计划生育惹的祸"……

限于篇幅,以下主要针对论者"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展开讨论。

(1)大国空巢说一向不以中国国情作为观察和述说的出发点。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①论者对中国人口总量的压力是漠视的。截至2007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21万人。尽管自然增长率已处于低位,但是在未来的近40年内还将有3亿的增幅。仅据学界中位方案预测,2045年将达峰值规模15.34亿人。人口压力有增无减。大国空巢说漠视中国"最大的实际"--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人口仍在继续增长、生育率仍存在反弹(甚至一"放"即发)的可能性(希望生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比例达70.7﹪)视而不见,而对中国控制人口的负面影响却夸大其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认为,虽然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人口数量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中国的人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所有关乎中国国家大事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哪一个不是因过大的人口规模而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就业失业问题、住房教育问题、交通治安问题、社会权益分配不均问题,等等,有哪一个不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甚至连人民币的升值贬值,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还是内需拉动型经济政策等,也是由人口过多所决定的。总之,人口总量决定着我国制定一切政策的导向。所以,人口过多,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②论者对中国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是麻木的。据多数学者的研究和预测,在目前生育率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未来几十年内将会面临一个来势汹猛的就业高峰,承担前所未有的失业压力。如按袁守启的预测,今后20年内,劳动力将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严重失衡状态。2000年劳动力供给为7.14亿,2010年上升为7.82亿,2020年7.75亿,而2010年劳动力的最大需求为7.4亿,2020年仍为7.4亿。2010年和202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5.18%和4.42%,失业人口分别为4000万和3400万。按另一种算法,以女16~54岁和男16~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进行预测,2010~2030年将持续在9亿左右,比重约为64﹪,本世纪前5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幅将持续快于总人口增幅,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多万。与此同时,本世纪头30年随着非农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约保持在2亿。这些研究的具体预测结果虽有差异,但结论却是共同的,即中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将长期处于过剩状况。在稳定目前低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已是过剩的。这样,放开生育的结果,只能是加剧这种过剩状态,增加失业人口的数量。目前就业问题还因大量下岗待业人员和潜在失业人口而更趋复杂,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解决就业吃饭问题,早已并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首要课题。

(2)大国空巢说以错误的人口决定论作为立论之基。但是,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历史和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常识。人口因素固然重要。一定的人口规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存续的基础和前提。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之众而且还不得不继续增长的国家来说,这个"一定的人口规模"究竟是多少?我们国家距离这个"一定的人口规模"究竟还有多远?按大国空巢说:因为计划生育,"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口大国,有在短时间沦为空巢大国的危险,有失去人口大国优势的危险,有民族自杀、亡国灭种的危险……"其论说方式如下:现在不少人口学家声称要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或者3亿。2005年中国人口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7亿,1978年以后出生的5亿,1988年以后出生的3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今后平均寿命为76岁的话,中国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别降低到7亿、5亿、3亿,但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妇女也已经有41岁、49岁、59岁了,基本都丧失生育能力了,然后在2085年左右中华民族基本灭绝。""而1.3的生育率意味着持续的老化,这数千万人口到时将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劳力少得可怜,由于人口的持续老化,社会将难以发展。可见,不要说我国有13亿人口,就算是有130亿人口,如果不保持合理的生育率,也很容易下降到几千万甚至灭亡。天不老地不荒,人生却是如此的短暂,倘若彻底停止生育,即使现在中国有130亿人口,但一个世纪之后也该都进了黄土,到2100年中国也该亡国灭种了。"请看,先说持续老化,再是下降到几千万,最后亡国灭种……而论者的强加的虚妄条件却在不断改变:先是生育率1.3,再是不保持合理的生育率,最后是彻底停止生育、一个孩子都不生。这样,中国的"计划生育"便摇身一变,成了"亡国灭种"。这里的危言耸听和双重标准(一边认为"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一边却又主张"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是古代精英精心策划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

没有谁能够十分精确地回答中国未来人口规模究竟多少合适。但是,相形今天只有3亿人口的美国,就13亿之众的中国而言,在目前的资源、环境条件下,人口少一些要比人口多一些更能使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平坦,发展困难更少,发展速度更快。因此,与美国人口总量相比,中国至少在未来一个世纪内,根本不必担心人口过少。美国的人口只有2亿多的时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超级经济大国。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没必要具备5亿或15亿人的条件。如果要确立中国人口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我们倾向于在社会经济能力可以接受的条件下,让中国人口逐步地、缓慢地减少,比让中国人口静止在16亿上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3)大国空巢说认为,为了拉动内需就要鼓励生育。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2007年全国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据测算,如不实行计划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如上所述,温总理耿耿于怀的,是中国"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他指出:"古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000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所以,我们应当让现存的贫困人口活得更像人样,而不是再弄出几亿人来拉动内需。不能认为一旦人口减少,内需就会萎缩。论者好像不明白:20亿人每人消费1000元跟10亿人每人消费2000元,内需量该是同样的。






进入 程恩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人口策论   人口发展战略   计划生育政策   一胎化   放开二胎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8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口研究》2010年0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