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民:网络对社会矛盾的助推效应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5 次 更新时间:2015-08-11 09:23

进入专题: 社会矛盾  

吴忠民  


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对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均产生着极为广泛、深远而且是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同时,在中国特有的急剧而深刻的转型时代背景下,网络也诱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从网民相互间交流的角度看,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一些具体的社会矛盾的加重和蔓延,有着明显的推波助澜的效应。对此,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网络社会的匿名化,使得参与者胆量倍增

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多数参与者的匿名化。他们可以用任何名字或多个名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头像标识,来参与某个网络圈子,同其他类似的参与者进行交往,且随意进出。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客观上看,网络社会的匿名化活动,使得参与者缺少了现实社会当中的限制,包括很多合理的限制。一方面,没有了约束,至少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约束。对匿名参与者来说,既没有家人、朋友的提醒和劝阻,也没有各种责任、法律及乡规民约等约束。另一方面,没有风险或者说风险很小。匿名参与者不仅自身的风险很小,家庭成员的连带风险也很小;而且,就连自己在网络上所加入的交往圈子的安危风险也可以不予考虑。

在这种环境下,参与者亦即当事者便会无所顾忌,其胆量无疑会增大甚至会倍增。相应地,其不安定、不安分的能量也会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概率及强度的提高。


网友之间无顾忌的交流,容易催生一种亢奋高昂的非理性合力

网民在自己交际圈中的交流,是一种能够放下各种面具,没有诸多限制、无所顾忌的交流。一旦涉及共同有感而发的社会话题时,网民间往往会出现情绪相互感染,进而高昂、兴奋的情形,甚至容易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网络社会中,众多网民在相互感染、相互理解、相互激发、相互支持、相互壮胆的基础之上,容易进一步形成一种亢奋激动的非理性合力。

特别是网民们相互间的交流,如果再同自己在现实社会当中所遇到的具体的不公正对待情形结合在一起,则更容易形成共鸣、发泄不满以至抗争的激烈心理活动。在这样的条件下,非理性合力容易诱发某种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行为。


网络工具的高效性,给某些社会矛盾冲突的快速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网络工具的高效性,大幅度减少了以往人们用于寻找同类伙伴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围绕着某种利益诉求,当事人借助网络手段,能够快速有效地传播某种观念,发布信息,促使大量具有某种类似利益诉求的社会成员迅速地聚合在一起,从而使某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形成具有了程度不同的“突然性”。这种情形是前所未有的。

如上所述,在网络条件下,参与者的胆量倍增,非理性合力容易形成,再加上高效网络工具的技术支持,那么,社会矛盾冲突必然会得到明显的助推。由此,一些原本是隐性的社会矛盾就有可能显性化,一些处在临界点上的社会矛盾就有可能突破临界点。这一切,无疑使得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概率相应增大。


网络对社会矛盾的放大效应明显

网络对社会矛盾有着一种明显的放大效应。换言之,人们在网上看到的社会矛盾似乎比起实际的社会矛盾要严重一些。

第一,多方发声,四处吐槽。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军事、国际等各个领域的角度看,还是从工人、农民、企业主、知识分子、白领等各个阶层群体的角度看,网民们似乎都是牢骚满腹,都在发泄不满。另外,各种类型的举报信件及冤情申诉也一并挂到网上,更给人一种惊奇不安的感受。

第二,观点多样,言辞激烈。我们浏览各种网站会发现,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比比皆是,充满火药味儿,弥漫着暴戾之气。与之并存的是,各种拍砖方式层出不穷,甚至破口大骂也成为网络话语的常态方式。

第三,热点转换速度很快,令人眼花缭乱。纵观近年来网络上热点话题的演变,不难发现,同中国现阶段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网民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相适应的是,在网络上存在着一个规律:新的热点不断出现,大的热点很快形成;相应地,新热点冲淡了旧热点,大热点遮蔽了小热点,原本的热点话题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网上热点话题转换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难以适应。

我们应当看到,网络上所显现出的较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情形与现实当中具体的社会矛盾状况两者间有着不小落差。现实当中的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凸显,但尚未达到较为严重的地步。

必须要指出的是,网络对社会矛盾的影响实际上是双重的,既有明显的助推作用,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人们现在对于网络消极影响的一面似乎看得过多了一些,而对于其积极影响的一面则往往注意不够。这种做法不够全面。大致地说,网络对于社会矛盾有着几方面的积极缓解作用。例如,网络有助于从社会心理层面上缓解社会矛盾,网络对防止和矫正公权扩张具有明显功效,网络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等等。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


    进入专题: 社会矛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2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