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方:台湾六十年(1949-2009)逻辑学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91 次 更新时间:2015-07-18 19:20

进入专题: 台湾   逻辑   逻辑哲学   逻辑会议  

王文方  

摘要:本研究汇整近60年(1949-2009)来台湾学者在台湾及大陆地区出版或发表的、与逻辑学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及翻译作品,并作一综合性的叙述与评论。为撰写本研究报告,作者一共收集了179笔相关的资料;其中专书计有61本,期刊论文计有62篇,博硕士论文计有21篇,翻译作品则有35篇。本研究的内容一共分为6节:第1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专书,时间上横跨1953年至2009年这57年;第2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时间上横跨1964年至2009年这46年;第3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时间上横跨1986年至2008年这23年;第4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翻译作品,时间上横跨1957年至28年这52年;第5节则说明在台湾与逻辑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以及近几年来开始出现的逻辑学专业会议;第6节为笔者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台湾;逻辑:逻辑哲学;逻辑会议


台湾自1949年至今,几乎没有任何与逻辑学有关的研究机构(系所)、学会(协会)、或专业期刊[l];台湾逻辑学的研究与发展全靠少数学者们的独立研究、发表、与推动。尽管如此,在这些学者的个别努力与推动之下,逻辑学的研究在台湾仍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总共有着近200篇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在近几年来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逻辑学专业会议。本研究汇整了近60年(1949-2009)来台湾学者在台湾及大陆地区出版或发表的、与逻辑学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及翻译作品,并作一综合性的叙述与评论。为撰写本研究报告,笔者一共收集了179笔相关的资料;其中专书计有61本,期刊论文计有62篇,博硕士论文计有21篇,翻译作品则有35篇。台湾学者在海外地区出版或发表的论文与书籍,因搜集不易(部分为会议后论文集),或对台湾本地逻辑学的发展并无直接影响,故没有收录在这一份研究报告内。笔者希望这份资料在搜集上是齐全的,没有任何遗珠之憾。

除了这一部分的资料说明之外,本研究的内容还分为6节:第1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专书,时间上横跨1953年至2009年这57年;第2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时间上横跨1964年至2009年这46年;第3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时间上横跨1986年至2008年这23年;第4节说明近60年来由台湾学者所发行与逻辑学相关的翻译作品,时间上横跨1957年至28年这52年;第5节则说明在台湾与逻辑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以及近几年来开始出现的逻辑学专业会议;第6节为笔者的结论。


一、60年来台湾学者所出版与逻辑学相关的专书

1953年殷海光教授出版《逻辑究竟是什么?》一书,标志了台湾逻辑学的萌芽。自此之后,至2009年彭孟尧教授出版《基础逻辑》为止[2],由台湾学者出版的逻辑学专书(就笔者搜集范围所及)一共有61本,平均每一年约有一本出版。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起见,以下笔者将这61本逻辑学专书依它们出版年份的先后胪列于下(同一年内有多本逻辑书籍出版时,则依作者姓名笔划的多寡依序加以排列;一书多次再版者,则将再版书局与再版年份胪列于第一版书局及年份之后)[3]:


1.殷海光,《逻辑究竟是什么?》。台北,水牛出版社,1953,1990,2003。

2.殷海光,《逻辑新引》。台北,亚洲出版社,桂冠出版社,1957,1990。

3.陈祖耀,《理则学》。台北,三民书局,1959。

4.何秀煌,《0与1之间》。台北,文星书店,1964。

5.陈大齐,《实用理则学》。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64。

6.何秀煌,《记号学导论》。台北,大林出版社,水牛出版社,1965,1991。

7.金澍,《逻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

8.吴定远,《逻辑概论题解》。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9.张尚德,《逻辑》。台北,华冈出版社,19680

10.石元健,《命题逻辑》。台北,大江出版社,1970。

11.林正弘,《逻辑》。台北,三民书局,1970初版,1973增订。

12.刘福增,《逻辑观点》。台北,牧童出版社,1970。

13.牟宗三,《理则学》。台北,正中书局,1971,2004。

14.刘顺德,《综合逻辑》。台北,三民书局,1971。

15.何秀煌,《逻辑语汇初编》。香港,大学生活出版社,1972。

16.柴熙,《哲学逻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17.何秀煌,《思想方法导论》。台北,三民书局,1974。

18.洪成完,《衍推与相干——内涵逻辑之数学研究》。台北,台湾中华,1974。

19.林正弘,《白马非马》。台北,三民书局,19750

20.刘福增,《逻辑探讨》。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

21.许乃红,《逻辑简介》。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790

22.何秀煌,《中译逻辑学词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

23.林玉体,《逻辑》。台北,三民出版社,1982。

24.陈大齐,《大众理则学》。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2。

25.刘福增,《逻辑与设基法》。台北,东大图书,1982。

26.刘福增,《逻辑思考》。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27.林正弘,《知识、逻辑、科学哲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

28.林正弘,《符号逻辑》。台北,正中书局,1986。

29.何秀煌,《逻辑:逻辑的性质与逻辑的方法导论》。台北,东华书局,1987。

30.林杰斌等编译,杨维哲审定,《佛似集合论入门》。台北,银禾文化,19870

31.杨士毅,《逻辑与人生:语言与谬误》。台北,书林出版社,1987。

32.蔡力行,《趣味的逻辑》。台北,长弓出版社,1987。

33.九章出版社编辑部,《数学悖论集锦》。台北,九章出版社,19880

34.台湾“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理则学》。台湾“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1988。

35.杨士毅,《语言、演绎逻辑、哲学》。台北,书林出版社,1991。

36.杨士毅,《逻辑、民主、科学:方法论导论》。台北,书林出版社,1991。

37.李正宏,《什么是逻辑与集合?》。台北,建兴出版社,1992。

38.杨祖陶,《德国哲学逻辑进程》。台北,汉威出版社,1993。

39.林照田,《从古典逻辑到检证逻辑》。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0

40.翁文样,《逻辑与集合》。台北,绿天出版社,1997。

41.郑伟宏,《逻辑EQ》o台北,圣环图书公司,1997。

42.林正弘等著,《思想、语言与真理》。台北,桂冠图书,19980

43.叶新云,《现代逻辑要义》。台北,三民书局,1999。2005。

44.彭孟尧,《符号逻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45.何典恭编著,《逻辑导论》。台北,图文出版社,21。

46.邝芷人,《逻辑基础》。台北,文津出版社,21。

47.林玉体,《实用逻辑》。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48.高哲翰,《逻辑原理与应用》。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2002。

49.余永平著,彭孟尧译,《罗素早期的逻辑哲学》。台北,学富文化。2003。

50.张智光,《逻辑的第一本书》。台北,先觉出版社,2003。

51.刘福增,《基本逻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52.刘福增,《逻辑思考》。台北,心理出版社,23。

53.王传世,《理则学浅说》。台北,天山出版社,2004。

54.林照田、蔡承志,《逻辑学入门》。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04。

55.陈文江、秦美珠,《智者的逻辑》。台北,究竟出版社,2004。

56.黄庆明,《逻辑讲义》。宣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5。

57.陈瑞麟,《逻辑与思考》。台北,学富文化,2005。

58.傅蜡政,《思考的秘密》。台北,三民书局,2006。

59.辛静宣、叶秋呈,《逻辑入门》。台北,东华书局,2007。

60.林玉体,《逻辑入门》。台北,文景书局,2008。

61.彭孟尧,《基础逻辑》。台北,学富文化,2009。


在这些学者当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殷海光、何秀煌、林正弘、刘福增、以及林照田等五位教授,他们五位所出版的逻辑学书籍共有20本,占全部总数的1/3;我在稍后时将对他们的作品再作进一步的说明。[4]

从上面这一份简单的清单,读者们应该不难看出台湾逻辑学发展上的两个显著特性。首先,过去60年来台湾学者所出版的逻辑学书籍,大多冠有“基础”、“入门”、“讲义”、“浅说”、“实用”、“趣味”、“大众”等字眼,由此可知大部份这一类书籍的目标只在于简单地介绍逻辑学(特别是经典逻辑)的基本方法、使之能够成为大学导论课程所使用的教科书,或对于基本的(经典)逻辑概念与语言现象作一些简略的说明及厘清的工作、以便能够引起读者学习逻辑的兴趣;因之,这些书籍当中既少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更难能看到真正深入而又前沿化的研究。其中,林正弘教授所著的《白马非马》与《知识、逻辑、科学哲学》、林照田教授所著的《从古典逻辑到检证逻辑》、以及洪成完教授的《衍推与相干——内涵逻辑之数学研究》是少数的几个例外(有关于它们的内容,详见以下及注释4中的说明)。[5]这个现象之所以产生,或许是因为台湾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所致,或许是因为出版学术专书对于许多学者在高校中的升等并无太大帮助所致。但不论是什么原因,该现象至少凸显了两点令人忧心的事实:第一,长久以来,台湾的中文出版界一直缺乏较为深入的逻辑学专门著作,这对于有心进一步借着中文书籍而研究逻辑学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6]第二,长久以来,台湾哲学界及逻辑学界似乎也一直不太关注逻辑学专业人才的养成。

其次,前述提到的殷海光等五位教授(除了何秀煌教授之外),都是长期执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在笔者看来,这一个事实有两个重大的意义。第一,长期以来,台湾逻辑学的教学与推广,似乎一直是由哲学界的学者来推动与主导,数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学者只居于辅助的地位。[7]第二,长期以来,台湾逻辑学的教学与推广,似乎一直以台湾大学为主要的中心,而其它的大学则只居于次要的地位。以此而论,说台湾逻辑学界过去60年教育与推广中心在台湾大学的哲学系,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为过。

笔者之前提到过,台湾过去60年间出版过逻辑学书籍的学者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殷海光、何秀煌、林正弘、刘福增、以及林照田五位教授。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值得重视,一部分是因为它们有着不错的水平,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因为它们对于台湾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力:不论是不是逻辑学专业学者,许多台湾知识分子都至少读过它们当中的一本。其中,殷海光教授(1919-1969)是台湾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师从金岳霖,被称为“自由主义思想的领港人”、“阐发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第一人”,其民主与学术思想在海内外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殷海光教授所遗留下来的逻辑著作主要有《逻辑究竟是什么?》(1953)以及《逻辑新引》(1957)这两本普及性的书籍,但严格说起来,只有后者才是一本逻辑学的著作,前者则是一本杂文集。《逻辑究竟是什么?》一书一共包含九篇文章,但只有第一篇(说明逻辑究竟是什么)、第六篇(殷译《逻辑基本》(1937)中的“译者引语”)、第七篇(论选取推论底解析)、与第八篇(论定言三段论式)才与逻辑学有关,而且都只是浅显的说明性作品。《逻辑新引》则是一本用对话体写成的逻辑教科书,该书各单元用“次”作为区别,共分为二十次。第一次:逻辑底用处;第二次:真假与对错;第三次:推论是什么;第四次:选取推论;第五次:条件推论;第六次:二难式;第七次:语句和类;第八次:位换和质换;第九次:对待关系;第十次:三段式;第十一次:续三段式;第十二次:变式;第十三次:关系;第十四次:关于思想三律;第十五次:语意界说;第十六次:分类与归类;第十七次:诡论;第十八次:科学方法;第十九次:种种谬误;第廿次:余话。读者应该不难从这个目录中看出,殷海光教授的《逻辑新引》其实只是一本相当基本的逻辑教科书。殷海光教授在台湾逻辑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因而并不在于他的逻辑学成就,而在于他对于后来学者的启发与影响。台湾大部分著名的逻辑学家,如刘世超教授、洪成完教授、刘福增教授、何秀煌教授、林正弘教授、林照田教授、以及叶新云教授等等,都是殷海光教授曾经教过的学生。

何秀煌教授(1938-)原籍台湾,台湾大学哲学学士及硕士,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文学院院长,大学通识教育主任,2001年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除了《0与1之间》(1964)这本哲学味浓厚的散文书、以及《逻辑语汇初编》(1972)与《中译逻辑学词汇》(1982)这两本为了推广逻辑而汇编的工具书之外,何秀煌教授的主要逻辑学著作还有《记号学导论》(1965)、《思想方法导论》(1974)、以及《逻辑:逻辑的性质与逻辑的方法导论》(1987)这三本书。《记号学导论》一书共十七章,除了前两章所构成的序论以外,其余十五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说明语言的语用(包含三章对于谬误的讨论)、语意(包含对于语意谬误与界说的说明)、以及语法(逻辑:包含对语句演算与三段论法的说明)。《思想方法导论》一书分为五个部份,60个小章节。第一部分8个小节说明问题与思考,第二部分14个小节说明解答问题与种种核验解答的方法,第三部分12个小节说明语言的意义与用途,第四部分10个小节说明真理的类型与界说,只有第五部份的16个小节才真正讲解逻辑的方法:这部分包括基本的逻辑概念、语句逻辑、三段论法、谓词逻辑、模型论、推理系统、与归纳法等等。《逻辑:逻辑的性质与逻辑的方法导论》一书则分为六章,分别说明逻辑的对象、语言的性质、意义与对于语言的理解、语言逻辑与真理、语句逻辑、与三段论等主题。何秀煌教授的三本逻辑学著作有几个共同的特性:第一、文字平易近人,内容浅显易读,因而在台湾甚为普及。第二、将逻辑放在思想和语言这个较大的脉络下来检视,并特别强调语言各个面向(语意、语法、语用)之间的关联。第三、尽管这三本书都属于导论型的教科书,但有较为宏观的哲学思想在背后支撑。虽然何秀煌教授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不过,由于他这三本通俗的逻辑作品都在台湾出版,因而对于台湾逻辑学的推广起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林正弘教授(1939-)为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哲学博士,曾经担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傅尔布莱特访问学人,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访问学人,专长及研究领域为知识论、逻辑、与科学哲学,65岁后转任东吴大学哲学系担任讲座教授至今。林正弘教授是台湾长期以来最热心推动逻辑教育与研究的学者之一(详见本报告第5节),他所撰写的、与逻辑学有关的书籍有《逻辑》(1970)、《白马非马》(1975)、《知识、逻辑、科学哲学》(1985)、与《符号逻辑》(1986)这四本书。其中,《逻辑》与《符号逻辑》只是大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涵盖的范围包括基本逻辑概念的介组、语句逻辑的语意论、语句逻辑的自然演绎法与公理化方法、述词逻辑的语意论、述词逻辑的自然演绎法、带等同符号的述词逻辑、以及函数符号与确定描述词的处理方式等等。《白马非马》由林正弘教授的十二篇论文汇编而成,内容以逻辑学与语意学为主,但有两篇涉及科学哲学。其中有关于逻辑的论文一共有六篇,它们的篇名及内容分别为:第一篇“白马非马”,对中国战国时期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论作出了当代逻辑学的解释:第五篇“内涵逻辑浅说”简略介绍了当代内涵逻辑的发展;第七篇“现代逻辑引论”,简略介绍了当代逻辑的内容;第八篇“公设彼此矛盾的结果”;第九篇“何著《记号学导论》中的一项错误”,指出何秀煌教授某本书中的错误:以及第十二篇“确定描述词与运算符号”,是一篇对罗素确定描述词理论的深入说明。《知识、逻辑、科学哲学》则由林正弘教授过去的四篇论文所组合,其中只有第二篇“逻辑悖论与公设集合论”真正与逻辑有关。在该篇文章中,林正弘教授介绍了逻辑悖论发现的背景、罗素悖论的两种形式、几种企图解决逻辑悖论的方案如简单类型论、杰美乐-佛兰克的ZF系统、蒯因的NF系统、以及范诺耶曼-勃纳斯·葛戴尔的NBG系统等等、并比较了这些解决逻辑悖论方案的优缺点,是一篇相当深入的当代集合论导读作品。比起他的台湾前辈及大部分同时期的学者所写的逻辑书来说,林正弘教授的作品显然有着较高的水平。

刘福增教授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候选人,长期在台大任教,主授逻辑、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弗列格、罗素、维特根斯坦、老子和先秦名家;在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期间,曾修习丘崎(A.Church)、张辰中(C.C.Chang)、邓南伦(K.S.Donnellan)、伯吉(C.T.Burge)、卡普兰(D.Kaplan)等著名学者的课程,65岁时自台湾大学退休。刘福增教授是台湾最多产的一位逻辑学者,除了大量的翻译书籍、期刊论文之外,还写了六本逻辑书籍:《逻辑观点a》(1970)、《逻辑探讨》(1976)、《逻辑与设基法》(1982)、《逻辑思考b》(1984)、《基本逻辑》(2003)、与《逻辑思考》(2003)。其中,《逻辑观点》、《逻辑思考a》,《基本逻辑》、与《逻辑思考b》这四本书籍是大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涵盖的范围包括逻辑基本概念、论证分析、语句逻辑、述词逻辑、范恩图解、谬误、设基系统等等。《逻辑探讨》与《逻辑与设基法》这两本书则是由数篇论文所组成,两书的内容大同小异,各篇论文涵盖的范围则包括论证与推演、自然语言的逻辑符号化、如言的定义、逻辑名词的中译商讨、中文语法和逻辑、以及设基法要义等等。总的来说,刘福增教授的著作虽多,但见解及深度均不及同时期的其他几位重要学者;他的贡献主要仍在于逻辑学教育的推广。

林照田教授(1940-)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经担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2007年自台湾大学退休后转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现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林照田教授的逻辑学著作并不算太丰富,除了与蔡承志教授合写的-本供大学使用的逻辑教科书《逻辑学入门》(2004)之外(讲授命题逻辑、述词逻辑、公理法、后设定理、三段论、与谬误等主题),主要的著作便是《从古典逻辑到检证逻辑》(1997)这部作品。在这本书中,林照田教授指出了经典逻辑所遭遇的许多困难,并认为检证逻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一共分为十节,第一节说明逻辑的基本重要性;第二节介绍一个简单的经典量化逻辑的公理系统;第三节从逻辑的观点略论孟子的人禽之辩;第四节说明西方的二值真理观与中西合壁的三值真理观;第五节说明检证逻辑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第六节介绍了几个三值逻辑系统K3,L3、与C3;第七节介绍了古德曼的检证理论,并对之作了一些批评与改进;第八节讨论检证吊诡与所谓亚理斯多德的解答:第九节检讨了尼可判准;最后一节则略论罕普把中立视为不相干之不当。在笔者看来,这本书与洪成完教授的《衍推与相干——内涵逻辑之数学研究》是台湾自1949年以来仅此两本为非经典逻辑辩护、充满哲学色彩与个人洞见的深入作品,可情在台湾并未能获得太多的重视与回响。



二、60年来台湾学者所出版与逻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

相较于逻辑学书籍的通俗化与平庸化,台湾学者在过去60年间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显然有着更高的水平,不仅研究的课题更为前沿化,论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深度与见解也都让人耳目一新。台湾学者在这个时期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就笔者所搜集者)一共有62篇,时间上横跨1964年至2009年这46年,平均每一年有多于一篇的论文出版。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于台湾地区各大学院校,但以台湾大学哲学系、数学系、语言学研究所、以及中正大学哲学系为骨干,出版论文的期刊则包括《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以下简称“文史哲”)、《台大哲学论评》(以下简称“哲学论评”)、《思与言》、《东海学报》、《数学传播季刊》(以下简称“数学传播”)、《国立编译馆刊》(以下简称“编译馆“)、《东海哲学研究集刊》(以下简称“东海集刊”)、《哲学与文化》(以下简称“哲学文化”)、《哲学论集》、《中原学报》、《台湾哲学研究》(以下简称“哲学研究”)、《鹅湖》、《东吴哲学学报》、(以下简称“东吴学报“)、《揭谛》、《欧美研究季刊》(以下简称“欧美研究”)、《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以下简称“逻辑学”)、《政治大学哲学学报》(以下简称“政大学报”)、以及《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以下简称“东海文学”)等19种。为了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起见,笔者将这些论文依据期刊及出版年份整理如下表(表中灰色的部分为最近十年内的数据):



从出版的期刊来看,历年来《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与《台大哲学论评》所出版的逻辑学论文篇数最多,占全部论文的45%,其它十七种期刊则居于陪衬的地位。以学校而论,除了少数的学者之外,发表逻辑学论文的学者几乎清一色都是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数学系、语言学研究所)或中正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从时间上来看,台湾逻辑学期刊论文的发表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4年到1999年这36年(上表白色处)之间,共有38篇论文出版,平均每年有l篇论文出版;第二个阶段则是从2000到2009的这10年之间(上表灰色处),发表的论文共有24篇,平均每年有2.4篇论文出版,是台湾逻辑学论文发表最密集的阶段。以下笔者便依据这个时间上的区分,分别说明台湾逻辑学界在这两个阶段内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形。

A、第一阶段:1964-1999

这个阶段台湾出版的逻辑学期刊论文一共有38篇,撰写论文的学者计有刘福增教授11篇,1篇为合写)、陈文秀教授5篇,1篇为合写)、洪成完教授(3篇,1篇为合写)、林照田教授(2篇)、黄金穗教授(2篇)、黄宣范教授(2篇)、成中英教授(1篇)、林正弘教授(1篇)、杨金穆教授(1篇)、杨植胜教授(1篇)、董世平教授(4篇)、丁福宁教授(2篇)、何秀煌教授(l篇)、张复教授(1篇)、邝芷人教授(1篇)、邱锦伦教授(1篇)、以及刘世超教授(1篇,为合写)等18位[8],其中前10位教授是在台湾大学任教的教授,而台大教授当中除了洪成完教授(数学系)与黄宣范教授(语言学研究所)以外,其他的8位都是在台大哲学系任教的教授。总计台大教授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占这一阶段全部逻辑学期刊论文的71%,而台大哲学系教授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则占这一阶段全部逻辑学期刊论文的53%;整个逻辑学界几乎呈现着台大“一校独大“的现象,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刊载于台湾大学所主办的两份期刊《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与《台大哲学论评》之上。在这些学者当中,黄金穗教授、董世平教授、刘福增教授、陈文秀教授、以及洪成完教授五人便发表了24篇期刊论文,占这一阶段全部逻辑学期刊论文的63%。以下笔者便简单地说明这五位学者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内容。

黄金穗教授(1915-1967),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台北延平中学教务主任,开南商工学校、大同工学院教授等职,1958年起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是殷海光教授相当推崇的一位台湾逻辑学家。[9]正当台湾科学发展委员会准备送他到德国研究深造前夕,不幸于1967年4月2日病逝于台大附属医院,享年52岁。黄金穗教授生前遗留下来的逻辑学期刊论文一共有两篇,全部都由英文写成。他的第一篇期刊论文“Protological Operations”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13期(1964年12月,第443-462页),讨论的是有关于数学哲学中的两个主张: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他认为这两个主张虽然不同,但它们都以“操作性的数学”(the operative mathematics)作为对象,因而将两者结合的想法非常自然,并且在G.Gentzen(1938)以及P.Lorenzen(955)的著作中已经可以找到类似的想法。他这篇论文的目标就是要在Lorenzen著作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意,进而提出他所谓的“前设逻辑运作方法”(method of protological operations)。黄金穗教授的第二篇期刊论文“Theses on‘Logical Maniforld'”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15期(1966年8月,第1-22页),主要目的是去提出一个抽象的、完全不同于现行逻辑理论的新逻辑理论;同时,这个新的逻辑理论并不包含现行逻辑理论当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预设。这三个预设分别是:(1)每一个命题都是由简单命题以及逻辑操作词组合而得;(2)每一个命题都或者真或者假;(3)每一个命题都可以被形变为(transformed into)一个抽象的式子,而后者在经过替换之后,则可以再形变为一个实际的命题。总的来说,黄金穗教授的研究是相当大胆而有创意的,不拘泥于当时流行的看法。对于台湾的逻辑学界来说,他的英年早逝是一个不幸的损失。

董世平教授为美国伊利诺大学数学博士,专长代数计算、逻辑、计算生物学、计算理论、与生物信息,曾任中原大学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第七届亚洲逻辑会议筹备主任、美国符号逻辑协会“东亚委员会”委员,目前仍在中原大学任教,有多篇逻辑学或数学论文在Joumal of Symbolic Logic、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Joumal of Symbolic Computa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是台湾少数具有国际出版品的逻辑学家之一。他在台湾出版的逻辑学期刊论文有四篇,第一篇(数学归纳法)发表于《数学传播季刊》第10卷第4期(1986年,第49-51页),该篇论文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在于说明皮阿诺的算数公理系统,特别是其中的第五个公理,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数学归纳法公理,另一方面则在举Goodstein定理与Kirby and Paris的“九头蛇怪问题“作为例子,以便于去说明:皮阿诺的算数公理系统及其公理化的延伸都是必然地不完备的系统。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发表于《数学传播季刊》第15卷第4期(1991年),主要目的在于简单介绍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背景(即所谓的希伯特计划)、它的简洁叙述和简略证明(包括第一和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以及它对于数学(包括Paris和Harrington的发现)、计算机科学(包括递归函数的发展)、以及对于哲学的影响,是一篇为纪念刘世超教授七十大寿而撰写的论文。他的第三篇期刊论文<数学与真理>发表于《数学传播季刊》第18卷第1期(1994年3月,第3-6页),主要目的在从数学的普世性、合一性与应用性三个层面去论证说:人类对于数学的知识是真理的一部分。在说明数学的这三个性质时,董世平教授也举了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例子,这些包括质数有无穷多个、皮阿诺算数公设、质数定理、马克斯威尔的电磁学方程式等等。他的第四篇论文“Logical and Computational Problems of Arithmetical Sentences”发表于《中原学报》第26卷第1期(1998年2月,第1-6页),是一篇由英文撰写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董世平教授对于算术句型中的逻辑问题做了一个综览,特别是算术句型的可定义性与可决定性问题。对于具可决定性的算术句型,董世平教授并给出了其计算繁度的上界与下界。总的来说,在过去的60年当中,董世平教授(与Academia Sinica的李国伟教授)可以说是台湾无出其右、最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学哲学家。

不论是逻辑书籍或期刊论文,刘福增教授都是台湾过去最多产的一位作家。他有关于逻辑学的期刊论文-共有11篇,其中的第一篇<论证与推演>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1期(1971年7月,第83-103页),主要目的在于说明论证(argument)与推演(inference)之间的不同;前者是语句的集合,而后者则是语句的序列;前者把其前提断定为真,而后者把其设提假定为真:前者是证据性的思想活动,而后者则是理由性的思想活动。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量词词组的指称>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29期(1980年12月,第157-174页),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像“很多苹果“、“很多水“、“很多箱苹果“、“所有苹果“、“一些苹果“这类量词词组的指称。他的第三篇期刊论文<逻辑命题性质之研究>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4期(1981年1月,第25-60页),主要论旨在于反驳维特根斯坦“逻辑命题没说什么”的看法。他的第四篇期刊论文“The Functions of‘Yes'and‘No'in Chinese and English”由英文写成,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8期(1985年1月,第65-83页),主要论旨在于论证:中文的“是”和“不是”分别用来肯定与否定,但英文的‘Yes’和‘No’经常用来当作某种说话的约定或力量,并不是用来肯定与否定。他的第五篇期刊论文<逻辑简史>发表于《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6期(1987年,第133-151页)是一篇简要介绍西方逻辑发展史的介绍性文章,介绍范围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及设基系统的发展,到近代哥德尔对于初阶逻辑完备性的证明,和高阶逻辑的不完备定理的证明。他的第六篇期刊论文“On Frege's Sense and Meaning”也是由英文所写成,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第255-284页),主要目的在对弗列格的指称与意义理论作出批判,并提出修正的指称与意义理论。他的第七篇期刊论文<维根斯坦《论说》哲学需要可能世界>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12期(1989年l月,第283-312页),主要目的在于论证:维根斯坦的《论说》哲学不仅本有地涉及了“可能世界”的概念,拥有一个原创性的、独特的可能世界理论,更在许多地方诉诸了“可能世界”或类似的概念——尽管《论说》中从未使用过“可能世界”一词,而“想象的世界”也只在《论说》中出现过一次。他的第八篇期刊论文“Sentence Structure and Natural Philosophy”由英文写成,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39期(1992年6月,第213-222页),主要目的在于以中文和英文为例而去论证说:一个文化的自然哲学会影响一个语言的基本语句结构。他的第九篇期刊论文<逻辑连词,心思做行与命题连系>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20期(1997年6月,第1-49页),一方面阐释和论证逻辑连词是用来表示一种心思做行(mental acts),一种说话做行(speech acts),和一种命题做行(propositional acts);另一方面则根据这个逻辑连词是一种命题连系的持题,去推论一些重要的命题,譬如,每一个语句或命题都必须含有(至少)一个逻辑连词等等。他的第十篇期刊论文<事态的形式——一个可能世界的解释>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50期(1999年6月,第59-83页),主要目的在于论证:维根斯坦《论说》中所谓的结构的可能性,可以被解释为可能的结构,而且我们可以把一个事态的形式看作是这一事态的所有可能结构所形成的集合。他的第十一篇期刊论文<集合论的哲学基础>是一篇与洪成完教授(第一作者)合写的论文,有关于该论文的简单内容,详见以下的说明。总的来说,刘福增教授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大多与逻辑哲学或语言哲学有关,这些论文当中虽然包含了一些不错的见解,但却缺乏重要的发现或系统性的理论。

陈文秀教授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专长逻辑学与形上学,退休后不久即于2007年12月16日不幸因病逝世,享年66岁。陈文秀教授生前遗留下来的逻辑学期刊论文一共有五篇。他的第一篇期刊论文<一阶述词演算的完备性>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29期(1980年12月,第119-156页),是一篇与刘世超教授(第一作者)共同撰写的论文,该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对初阶逻辑完备性的Henkin式证明的-个异形证明。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模态命题逻辑树法的切当性>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4期(1981年1月,第187-220页),是一篇以语意树技法研究模态逻辑系统T、系统S4、以及系统S5的论文;而且,就笔者所知,也是台湾第一篇研究模态逻辑的期刊论文。他的第三篇期刊论文<量限模态逻辑的语意研究>发表于《思与言》第19卷第3期(1981年9月,第17-41页),主要目的在于介绍从卡纳普到克理普克所发展出来的三种量限模态逻辑语意论T+BF、S4+TF、S5,并加以比较。他的第四篇期刊论文<基于守恒论域语义的量限模态逻辑的树法>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5期(1982年,第177-202页),主要目的在于设计量限模态逻辑树状证明法的规则,并证明所设计的规则的切当性(可靠性与完备性)。他的第五篇期刊论文<理则学与通识教育>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17期(1994年1月,第73-93页)。在该篇论文中,他首先检讨了台湾各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接着举例说明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将笛卡儿在《方法导论》中所主张的四个原则(自明律、分析律、综和律、枚举例)应用在对于某些问题的思考上。总的来说,陈文秀教授可以说是台湾研究模态逻辑的先驱;从技术性方面来说,他的研究水平也比他同时期的许多学者来得优异许多。

最后,洪成完教授是台湾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专长逻辑、语言哲学、计算科学、与离散数学,目前己从台大数学系退休,据知,他的一些作品曾在Joumal of Symbolic Logic上出版,是台湾少数具有国际出版品的逻辑学家之一。除了《衍推与相干——内涵逻辑之数学研究》这一本相当前沿性的、在台湾1970年代可说是极为少数的高水平逻辑书籍之外,他在台湾所出版的逻辑学期刊论文一共还有3篇[10],第一篇<量符之独立性>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2期(1972年1月,第47-72页),主要的目的是想回答下述这四个相当技术性的问题:(1)给予一组基设连符Cl,C2,...,Cn,一组(可列的)命题变元与一组(可列的)句式之语构变元,如果我们形构了一个涉及这些连符的命题演算P(P可以是任何中间命题逻辑或任何模态命题逻辑),并且P是一致的,如何证明这些基设连符都是独立或者有些是独立的?(2)通常所使用的量符是“∀”“∃”。如果我们将∀、∃的一些公设型与推演规则附加于上述命题演算P,在那些情况下,量符∀、∃都是独立的?(3)使用Prawítz的方法,能否证明任何中间逻辑的一些基设连符与量符都是独立的?除了McKinsey的方法与Padoa的方法以外,能否有其他方法可用来证明连符和量符之独立性?(4)应用McKinsey方法于所给命题演算时,所使用的模表除了满足这命题演算外,是否可不加任何限制?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衍推、涵蕴诡论与Lewy之论据>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3期(1973年5月,第35-49页),主要的目的在于讨论Lewy的“二难式的论据”。Lewy企图论证“一个适然的命题衍推一个必然命题”,但洪成完教授认为,所有“涵蕴”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我们不可能从真前提得到假归结。在这一篇论文中,洪成完教授说明Lewy的论证,并以相关逻辑系统E及模态逻辑系统归来分析Lewy的论证与他所接受的原理。在经过这样的分析后,洪成完教授结论说:在任何衍推逻辑内,Lewy所接受的原则(5')并不成立,因此,他的论据也不成立。洪成完教授的第三篇期刊论文<集合论的哲学基础>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7期(1984年1月,第91-115页),是一篇与刘福增教授(第二作者)合写的论文,主要目标在于:第一、分析朴素集合论所依凭的哲学信念与一些预设,提出一鸟瞰性的综合批评;第二、引介当今公设化集合论之哲学基础。迭聚层级(cumulative hierarchy theory);第三、建构两个有关于迭聚层级的形式化理论:阶段理论(stage theory)与层理论(level theory),而后者在刻划上又强于前者;第四、解释ZF系统如何可以在阶段理论或层理论中被导出。总的来说,洪成完教授的逻辑学论文不仅表现出了高度的技术水准,同时也表现出了深刻的哲学理解与见解,他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可以说是台湾这一阶段当中最优秀的逻辑学作品之一。


B、第二阶段:2000-2009

2000年之后,台湾逻辑学界有了一些较大的变动。过去服务于台湾大学的逻辑学家们(林正弘、林照田、洪成完、刘福增等)逐渐退休或转至其它学校任教,而中正大学哲学系则逐渐新聘了一批甫自国外毕业返台的逻辑学家,如李瑞麟教授、王文方教授、Thomas Benda教授、王一奇教授、与蔡行健教授。逻辑学界的重心一时之间似乎有从台湾大学转移到中正大学的倾向。在2000-2009这短短的十年当中,台湾逻辑学期刊论文的发表共有24篇,其中,中正大学的王文方教授一个人就发表了12篇之多(2篇与王一奇教授合写),占了全部数量的50%。这个时期发表逻辑学论文的学者计有洪成完教授(1篇)、李国伟教授(1篇)、王文方教授12篇,2篇为合写)、林景铭教授(3篇)、杨金穆教授(2篇)、米建国教授(2篇)、蔡行健教授(1篇)、侯维之教授(1篇)、庄家珣教授(1篇)等9位,其中,王文方教授、蔡行健教授、与侯维之教授都是、或曾经是中正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在这些学者当中,李国伟教授、王文方教授、以及杨金穆教授的期刊论文作品最值得注意,以下笔者便简单地说明这三位学者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内容。[11]

李国伟教授为杜克(Duke)大学数学博士,曾任Academia Sinica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与所长,专长组合学、数学哲学、逻辑、计算理论、与数学史,他的主要作品多在国外以英文发表,颇受国际所重视,他的“Type Two Partial Degrees”并曾在Journal Symbolic Logic刊登,是台湾少数具有国际出版品的数学家与逻辑学家之一,也是台湾过去60年来最好的数学哲学家之一,但他在台湾正式期刊出版的逻辑学作品似乎只有<证明的流变:一个数学哲学与数学史的综合观察>一篇论文[12],发表于《台湾哲学研究》第3期(2000年3月,第1-22页),主要目的在于说明数学证明的流变。根据李国伟教授的看法,数学证明的典范可以说是由Euclid的《几何原本》所建立的,但是它本身并非无懈可击。而且在希腊时代的数学工作中,也没有处处遵循《几何原本》式的严谨性。在往后的数学发展史中,受制于严谨性掌控的阶段更属少数。大部分的时候,数学家以各种活泼的方法,生动大胆的想象力,发掘出种种抽象的模式。近年来从理论物理学与数学的加强互动,到计算机对数学发展的深刻影响,都使数学家对证明的基础产生新的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便在于对这些发展择要加以介绍,并归结到应该重视证明是一种说服的过程,必需注意它的辩证演化,以及其社群的基础。这种体认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架构,可以重估中国古代数学的意义与价值。除了这一篇文章之外,李国伟教授同时也是“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之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组台湾委员会”第五、第六、和第七届的会长、以及许多有关于数学与逻辑学通俗作品的作者,对于台湾逻辑学的推广与普及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王文方教授为美国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40岁以前服务军旅,40岁以后转任大学教书,专长包括逻辑学、形上学、与语言哲学,曾任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2008年后转任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任教,曾有两篇论文刊登于美国的Joum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之上。王文方教授在这一阶段中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共有12篇之多,其中的第一篇论文<非得有Possibi1ia不可吗?>发表于《台湾哲学研究》第3期(2000年3月,第99-123页),主要目的在于借着对Rosen、Forbes、Menzel以及Ray等人的作品的讨论而去论证说:(一)模态述词逻辑的语意论并不会迫使我们去接受possibilia的存在;(二)Menzel及Ray对possibi1ia问题的处理方式远优于Forbes或Rosen的处理方式。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蒯因论模态>发表于《哲学与文化》第27卷第10期(2000年10月,第931-944页),主要目的在于:(一)说明Quine之所以认为量化模态逻辑是不一贯的理由;(二)讨论维护模态逻辑的学者们如何响应Quine的批评,并适度评论这些学者们的响应本身;以及(三)提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他的第三篇期刊论文<“超一致性逻辑”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矛盾观>发表于《哲学与文化》第30卷第12期(2003年12月,第931-944页),主要目的在于论证说,双面真理论(dia1etheism)以及超一致性逻辑不仅在解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信念上不必要,而且是形上学上自我击溃(self-defeating)的一个理论。他的第四篇期刊论文(国王的新衣裳与旧衣裳)发表于《东吴哲学学报》第11期(2005年2月,第27-56页),主要目的探讨:由Chisholm(1946)和Goodman(1947)所提出的可推导性途径、由Stalnaker(1968)与Lewis(1973)所倡导的世界选择途径、以及由Alchourron、Gardenfors和Makinson(1985)所共同奠基的信念修正途径(简称AGM理论)是否都有Hansson(1995)所认为的三个限制:“非演绎性”限制、“循环性”限制以及“可移转性”限制;而王文方教授的结论是:这三种语意论途径并没有、或不必然有Hansson所宣称的限制。他的第五篇期刊论文发表于《台湾哲学研究》第5期(2005年9月,第121-151页),主要目的在于说明Rosen模态虚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其主要的论旨、其理论的好处等等,并仔细分析了一些对模态虚构主义的批评,特别是Brook、Ha1e、Diver及Nolan等人的批评,最后说明他自己认为这些批评站不住脚的理由。他的第六篇期刊论文<古朴塔及贝尔那普的真理修正理论述评>发表于《欧美研究季刊》第36卷第1期(2006年3月,第75-120页),主旨在于介绍并评论古朴塔及贝尔那普的真理修正理论。在该论文的第五部份中,王文方教授仔细检视真理修正理论的一些结果,讨论针对该理论所发现的反例,并简略提出他对于真理问题的看法。他的第七篇期刊论文<古德曼的共同支撑理论述评>发表于《东吴哲学学报》第15期(2007年2月,第109-145页),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古德曼的共同支撑理论,并指出该理论的-个主要问题:循环性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王文方教授讨论并驳斥了几个解决这个循环性问题的建议,但也借着区分可断说性与真值条件而提出了一个他认为可行的、解决循环性问题的建议。他的第八篇期刊论文<虚拟条件句理论述评>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33期(2007年3月,第133-182页),该论文说明并评论了从1940年代至1970年代中几个重要的、有关于虚拟条件句的理论,包括可共同性支撑理论、严格条件句理论、世界选择语意论、集合选择语意论、与范围语意论。王文方教授驳斥了可共同性支撑理论、严格条件句理论与世界选择语意论,同时论证说,某种形式的集合选择语意论或范围语意论是到目前为止来说最合理的理论。他的第九篇期刊论文<对刘易斯虚拟条件句语意论的一个修正>发表于《哲学研究》2007增刊(2007年3月,第76-79页),是一篇与王一奇教授(第二作者)合写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王文方教授批评了有关于虚拟条件句的主流理论(刘易斯、杰克森和史多内克的理论),认为它们无法说明-些有关于虚拟条件旬的特殊语言现象。为了说明这些现象,王文方教授着手修正刘易斯原有的虚拟条件句理论,并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语意论。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原有的刘易斯语意论中加入一个新的“观点函数”。他的第十篇期刊论文<我们需要一个有关于条件句的统一新理论>发表于《欧美研究季刊》第38卷第1期(2008年3月,第65-102页),是一篇与王一奇教授(第二作者)合写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王文方教授提出了两个有关于条件句的新难题,而且论证几个哲学上与条件句有关的主流理论(刘易斯、杰克森和史多内克的理论)对于这两个难题所做出的答复都不令人满意。王文方教授在论证中指出,能够解决这两个难题的理论,必须是一个同时能够处理虚拟条件旬及指示条件句的新理论,而他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则提出这样的一个新理论。他的第十一篇论文<塔斯基的真理定义与物理论>发表于《逻辑学研究》第1卷第1期(2008年6月,第84-101页),主要目的是想回答有关于塔斯基真理定义的三个问题。首先,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真理定义是不是一个物理论者可以接受的化约性定义?其次,费尔德所设想的那种可被物理论者所接受的化约性真理理论是否可能成功?最后,如果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定义并不能符合物理论的化约目标,那么,一个物理论者是否便应该据此去反对塔斯基的真理定义?本文的最终结论是: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是否定的。他的第十二篇期刊论文<必然等同与Qua-语句>发表于《哲学研究》2009年增刊(2009年12月,第36-46页),主要目的在为必然等同论提出辩护。在这篇论文中,王文方教授指出偶然等同论必需面对几个困难,并辩护说这些困难不是必然等同论必需面对的困难。为了论证这些困难不是必然等同论必需面对的困难,王文方教授发觉自己被迫去分析Qua-语句的语义特性。除了辩护必然等同论之外,本论文的另一个贡献便在于提出一个新的、有关于Qua-语句的语义分析。总的来说,王文方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于逻辑哲学方面,但有时也有一些较为形式化的作品出现,无论是就作品的深度、广度、前沿性、创新性、与见解来说,他似乎比同时期的台湾学者都有更好的表现。

杨金穆教授为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即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专长包括逻辑学与语言哲学。杨金穆教授在这一阶段所发表的逻辑学期刊论文共有2篇[l3],其中的第一篇“Proper Names as Quantifiers:A Neo-Fregean Account of the Sense of Names”用英文写成,发表于《欧美研究》第37卷第2期(27年6月,第183-225页),该论文的主要目在于利用量限(quantificationa1)的概念来说明专名的意含。在这一篇论文中,杨金穆教授论证:当一个专名出现在一个语句中时,其意含可被理解为是用来指示一种特殊的量限功能。因此,在标准的述词逻辑语言中语句“Fa“应理解为“axFx“(在此a系指一常元量限词),而在既予的论域当中,该常元量限词将会有至多一个对象α,如果有的话,作为其指称项。而每当变项x出现在被α所拘限的范围内,X将以α之指称项作为其语意值。他的第二篇期刊论文<蒯因论模态>发表于《哲学与文化》第35卷第8期(2008年8月,第91-110页),目的在于辩护与澄清蒯因对于de re模态性的批评。杨金穆教授认为蒯因反对事物本身具有模态性质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蒯因所谓的“模态系我们用以谈论事物的方式”并不够清楚。杨金穆教授提出一个他认为比较适当的理解方式:模态系指具现于(embodied in)我们所谈论的事物之“所以以如是的方式呈现着”的样态。杨金穆教授进一步指出,依照这种理解方式,只有一般用来表达事物模态的表式才能表达必然性与可能性这种模态。总的来说,杨金穆教授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是逻辑哲学的问题,他的作品当中包含了一些有趣的看法,也表现出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



三、60年来台湾学者所出版与逻辑学相关的博硕士论文

自1986年台湾出现第一篇有关于逻辑学的硕士论文开始,台湾各大学研究所所出版的、与逻辑学有关的博硕士论文一共有21篇,其中,博士论文有2篇,硕士论文有19篇,时间上横跨1986年至2008年这23年,平均每一年约有1篇与逻辑学有关的博硕士论文出版。出版相关博硕士论文的学校计有台湾大学、东海大学、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佛光大学(政治学研究所)、中正大学、东吴大学、以及高雄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等七个学校,出版相关论文的系所则有哲学所(18篇)、中文研究所(1篇)、政治学研究所(1篇)、以及法律学研究所(1篇)等四个系所。为了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起见,笔者将这些博硕士论文依据出版学校及年份整理如下表(括号内为博士论文篇数):


就算只看一眼上面的列表,读者也不难得到几点结论。第一,从时间上看,1986年之后台湾才有关于逻辑学的论文出版,起步时间可说己较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晚得许多;可喜的是,近十年间(2000-2009),台湾博硕士生对于逻辑学的研究兴趣显然较以往来得高昂许多,所出版的博硕士论文数量也大幅增加,占了台湾全部逻辑学博硕士出版总量的75%以上。这个现象之所以出现,可能与一些台湾逻辑学学者(如王文方教授、李瑞麟教授、杨金穆教授、蔡行健教授等)于十多年前纷纷从英、美等国学成归台任教有关,也与中正大学过去十年间曾经聘用多位逻辑学者有关。第二,从数量上看,一年将近一篇的博硕士论文出版,数量并不能算多,且大多数的论文为硕士论文,水平也不能算高,可见台湾学界始终未能真正重视逻辑人才养成的问题。第三,论文偏重在哲学所内指导和出版,数学系以及计算机学系对于逻辑学研究的兴趣并不高[l4];逻辑学作为一种纯理论性的研究,显然并未在台湾获得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第四,就学校而论,台湾设有哲学系所的大学共有13所大学,但这13所大学在过去曾经出版过逻辑学博硕士论文的只有台湾大学、东海大学、中正大学、以及东吴大学这4所学校,占全部有哲学系所大学总量的25%弱。显然,台湾各大学不论是从整体而言,或单就哲学系所来说,都缺乏逻辑学研究的师资,遑论指导逻辑学博硕士论文。第五,单纯以哲学系所来看,显然,2000年之前,台湾大学是台湾逻辑学博硕士论文的指导中心,但2000年之后,这个重心转移到了中正大学。中正大学以黑马之姿,在过去十年间指导的逻辑学论文量占了全台湾历来逻辑学论文总量的50%以上,几乎可以确定是全台湾唯一有机会培养逻辑学人才的地方。不幸的是,近两年来(2008年之后)中正大学人才流失严重,王文方教授、卞拓蒙(Thomas Benda)教授、及李瑞麟教授相继离职他去,未来中正大学是否仍能保持逻辑学上的优势地位,仍然有待观察。

而如果我们仔细检视这些论文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论文无论从题目的重要性或问题的前沿性来看,都是相当不错的,而这似乎反映出前一节报告中的评论。从题目方面来说,这21篇论文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是有关于逻辑哲学的研究,一共有10篇论文,分别是龚维正(1986)的硕士论文《维根斯坦的逻辑形式理论》(邬昆如教授指导,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杨景德(1989)的硕士论文《弗雷格的“思想”》(方万全教授、林正弘教授指导,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王鹏翔(1997)的硕士论文《规范与逻辑——Hans Kelsen晚期规范理论之研究》(颜厥安教授指导,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徐金云(1997)的硕士论文《条件句逻辑探究》(邝芷人教授指导,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洪子伟(2003)的硕士论文《威廉森论模糊性与堆垛悖论》(杨金穆教授指导,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余学贤(2006)的硕士论文《从条件句到机率式理论》(王文方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傅皓政(2006)的博士论文《信念变迁与条件句——消解瑞姆济试验和保存判准不兼容性的一个进路》(林正弘教授、杨金穆教授指导,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刘吉宴(2006)的硕士论文《指示条件句的机率与可断说性》(王文方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康力孝(2008)的硕士论文《蒯因论逻辑真》(米建国教授、王文方教授指导,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以及苏庆辉(2008)的博士论文《迈向条件句:真值条件与可接受条件》(王文方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第二组是有关于数理逻辑的研究,一共有6篇论文,分别是:麦永锦(1989)的硕士论文《亚里士多德三段论逻辑的当代诠释})(俞懿娴教授指导,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傅子耕(2004)的硕士论文On the Metatheory of Classical Propositional Logic(李国伟教授、李瑞麟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苏哲平(26)的硕士论文《空泛取消与保持古典不一致性})(李瑞麟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吴子瑜(2007)的硕士论文《直观述词逻辑的扩充完备性定理》(李瑞麟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徐佑璋(2008)的硕士论文《可决定性与不可决定性普遍理论之研究》(蔡行健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以及熊立宇(2008)的硕士论文《克雷格内插定理》(李瑞麟教授、蔡行健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第三组是有关于集合论、计算理论、或数学哲学的研究,一共有3篇论文,分别是李东阳(2007)的硕士论文《实无限与实数的完备性》(Thomas Benda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蔡瀛赋(2007)的硕士论文《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之研究》(李瑞麟教授、蔡行健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以及陈昭玮(2008)的硕士论文《递归可数集与可计算函数之概论》(蔡行健教授指导,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第四组则是有关于中国逻辑学或应用逻辑的研究,一共有2篇论文,分别是李欣晏(2004)的硕士论文《政治语言与非形式逻辑谬误:以立法院国是论坛为例》(张锦隆教授指导,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以及郑秀萍(2008)的硕士论文《荀子名学之逻辑思想研究》(杜明德教授指导,高雄师范大学中文硕士班)。从问题来说,这些论文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当代集合论、计算理论、数学哲学、数理逻辑、以及逻辑哲学里的重要问题与前沿性的理论,显然跟上了欧美逻辑学界的脚步。可惜的是,除了两篇博士论文之外,其余的都是硕士论文,深度上可能还有待加强。


四、60年来台湾学者所出版与逻辑学相关的翻译作品

在殷海光教授出版《逻辑新引》(1957)的同时,台湾也出现了第一本与逻辑学有关的翻译作品。自此之后至2008年这52年间,由台湾学者所翻译的逻辑学作品(就笔者搜集范围所及)一共有35篇,其中,除了1篇以论文的形式登载于期刊之外,其余的34篇作品都以专书的形式出版。在这许多的翻译作品当中,最令人惊讶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刘福增教授一人长期以来即翻译了十四本逻辑书籍之多,几乎占了以下全部收录作品的1/2,这对于台湾逻辑学的推广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起见,笔者将这35篇逻辑学翻译作品依据它们出版年份先后作一表列(同一年内有多本逻辑书籍出版时,则依译者姓名笔划的多寡依序加以排列):


1. Max Black著,译者不详,《逻辑引论》。台北,东方书店,1957。(原书名为Critical Thinking:An Introduction of Logic and Scientific Method.)

2. Andrew H. Bachhuber著,曾子友译,《逻辑导论》。台北,教育部,1960。(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of Logic.)

3. Wiiliam Shanner著,芮鹤延译,《逻辑思想指引》。台北,教育部侨民委员会,1966。(书名为A Guide to Logical Thinking.)

4. A.H.Basson and D. J. O’Connor著,刘福增译,《现代逻辑引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Symbolic Logic.)

5. Irving Adler著,张乃文译,《逻辑初步》(上中下三册)。台北,广文书局,1967。(原书名为Logic for Beginners Through Games,Jokes,and Puzzles.)

6. Robert Blanche著,刘福增译,《设基法概说》。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0(原书名为L’Axiomatique.)

7. Patrick Suppes著,刘福增译,《现代逻辑与集合》。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Logic.)

8. Joseph Breuer著,严梦辉译,《集合论要义》。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ets.)

9. Seymour Lipschutz著,李树仁译,《集合论》。台北,文源书局,19690(原书名为Set Theory and Related Topics.)

10. P.H.Nidditch著,刘福增译,《数理逻辑发展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原书名为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Logic.)

11. Wesley Salmon著,何秀煌译,《逻辑》。台北,三民出版社,1970。(原书名为Logic.)

12. R.R.Stoll著,刘福增译,《集合、逻辑与设基理论》。台北,水牛出版社,1970。(原书名为Set,Logic,and Axiomatic Theories.)

13. Gerald J. Massey著,何秀煌译,《符号逻辑导论》。台北,三民出版社,1972。(原书名为Understanding Symbolic Logic.)

14. James Carney著,刘顺德译,《形式逻辑》。台北,三民书局,1972。(原书名为Fundamentals of Logic.)

15. E.J.Lemmon著,刘顺德译,《逻辑的起点》。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原书名为Beginning Logic.)

16. Arnold Reymond著,何兆清译,《逻辑之原理及现代各派之评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75。(原书名为Les Principes de la Logique et la Critique Contemporaine.)

17. 拉比著,刘福增译,《如何想得清楚和正确》。台北,水牛出版社,1976。(原书名为The Art of Making Sense:A Guide to Logical Thinking》

18. L.Wittgenstein著,陈荣波译,(逻辑哲学论丛),《哲学论集》,第12期1979年3月。(原书名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 Morris Cohen and Ernest Nagel著,张身华译,《逻辑通论》。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82。(原书名为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20. J.L.Pollock著,刘福增译,《现代逻辑导论》。台北,三民书局,1983。(原书名为An Introduction to Symbolic Logic。)

21. N.Ya. Velenkin著,九章出版社编辑部译,《集的故事》。台北,九章出版社,1984。(原书名为Stories About Sets。)

22. 嘉理锡、孟塔库、马尔原著,刘福增译,《形式推理的技术》。出版社不明,1986。(原书名为Logic Techniques of formal Reasoning。)

23. A.J.Ayer著,译者不详,《语言、真理与逻辑》。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7。(原书名为Language,Truth,and Logic。)

24. Alfred Tarski著,吴定远译,《逻辑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87。(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The Methodology of Deductive Science。)

25. W.V.O.Quine著,刘福增译,《数理逻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7。(原书名为Mathematical Logic。)

26. D.Hilbert and W. Ackermann著,吴定远译,《数理逻辑原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原书名为Grundzu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c。)

27. W.V.Quine著,陈中人译,《从逻辑的观点看》。台北,结构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原书名为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28. 柏森·奥康诺著,吴定远译,《符号逻辑入门》。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

29. (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of Symbolic Logic。)

30. Seymour Lipschutz著,刘福增译,《集合论导引》。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

31. (原书名为Set Theory and Related topics。)

32. H.Kahane and P. Tidman著,刘福增译,《逻辑与哲学》。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原书名为Logic and Philosophy:A Modern Introduction。)

33. Sybil Wolfman著,刘福增译,《哲学逻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原

34. 书名为Philosophical Logic。)

35. Vrrginia Klenk著,刘福增译,《逻辑新论》。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原书名为Understanding Symbolic Logic。)

36. Jill Leblanc著,刘福增译,《实用逻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原书名为Thinking Clearly: A Guide of Critical Reasoning。)

37. Pau1 Tidman and Howard Kahane著,庄文瑞编译,《逻辑与哲学》。台北,双叶书廊出版社,2004。(原书名为Logic and Philosophy:A Modern Introduction。)

38. Bernard M. Patten著,黄翌文译,《是逻辑还是鬼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原书名为Truth,Knowledge,Or Just Plain Bull.)


从前列许多书名都冠有“实用”、“导引”、“导论”、“入门”、“概论”、“故事”、“通论”、“起点”、“概说”、“初步”、“引论”、“指引”等字眼来看,读者们应该不难再度看出,过去60年来台湾出版的大部分逻辑学翻译著作,其目标仍然仅止于介绍基本的逻辑学(特别是经典逻辑)方法、以作为大学中导论型的教科书,或对于基本的(经典)逻辑概念与语言现象作一些简略的说明与厘清的工作、以吸引普罗大众对逻辑的兴趣,而很少有内容深入的研究型作品。[15]笔者个人觉得,这个现象只是再度凸显了笔者曾经提到过的、两个令人忧心的事实罢了:第一,长久以来,台湾的中文出版界一直充斥着逻辑学导论型的基本书籍,缺乏较为深入与前沿化的逻辑学专门著作,这对于有心藉中文书籍而研究逻辑学的台湾学生来说是不利的;第二,长久以来,台湾学界似乎也一直不太重视逻辑学专业人才的养成。



五、60年来在台湾成立的、与逻辑学相关的学术组织与学术会议、工作坊

笔者在本论文一开始时便说过,台湾自1949年以来,几乎没有任何与逻辑学有关的研究机构(系所)、学会(协会)、或专业期刊,而唯一的例外则是于1979年成立的“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之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组台湾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60年8月时申请加入“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之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组大会”获得通过,并由Academia Sinica数学研究所所长林致平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因委员会活动时断时续,组织未周,因此在1979年第六届国际大会举行之前,聘请新任委员21位,正式成立第一届委员会,订定宗旨为促进台湾有关于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各项研究与活动。但实际上,除了李国伟教授担任主席任内于2003年6月21日在Academia Sinica数学所、及2007年4月28日在台湾大学各举办过一次较大的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综合性的研讨会之外,该委员会对于台湾逻辑学的推动与发展似乎并没有太积极的作用。该委员会成立至今各届主席及执行秘书名单如下:




虽然台湾缺乏推动逻辑学研究的相关机构与协会,但近十余年间却举行过多次中大型国际、或两岸逻辑学专业会议与台湾本地的逻辑教学工作坊,这些活动的主要推动者有林正弘教授、李国伟教授、董世平教授、洪裕宏教授[16]、彭孟尧教授、王文方教授。

洪裕宏教授早于1998年6月中正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任内,即在台湾溪头承办过“逻辑、语言、与计算的讯息理论途径第三届会议”(3rd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Theoretic Approaches to Logic,Language,and Computation),是台湾承办中大型逻辑学专业(国际)会议的滥筋。1999年6月7-10日,洪裕宏教授、李国伟教授、与董世平教授(组织委员会主席)共同举办“第七届亚洲逻辑会议”(7th

Asian Logic Conference),除台湾本地数字学者参与会议之外,并邀请到多位国际间知名的一流学者作专题演讲(包括C.Chihara(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F.Cucker(香港城市大学)、R.Downey(新西兰威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M.Dunn(美国印第安纳大学)、E.Eel1s(美国维士康辛大学)、B.Ki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r-I Ko(美国纽约州立大学)、M.Ozawa(日本Nagoya大学)、I.van Benthem(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等)。该次会议除了实质上促进台湾本地逻辑学的学术活动、并加强了台湾逻辑学界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之外,更藉此提升了台湾逻辑学者的国际学术地位。

除了前述两次国际性的逻辑学会议之外,台湾还发起了一项以台海两岸三地(大陆、台湾、港澳)逻辑学者为主的“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并主办了其中的第一届与第三届会议。[17]第一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由林正弘教授发起、中正大学哲学系与台湾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洪裕宏教授策划、而由彭孟尧教授与王文方教授负责执行。该会议于2002年6月28-30日在台湾大学哲学系系馆内举行。参与会议的学者约有70多位,其中发表论文者计有大陆学者张家龙教授、吴家国教授、刘培育教授、何向东教授、崔清田教授、冯棉教授、刘壮虎教授、张建军教授、田立刚教授、王左立教授等10人,台湾学者林正弘教授、林义正教授、洪成完教授、林照田教授、黄庆明教授、彭孟尧教授、赵之振教授、杨金穆教授、李瑞麟教授、王文方教授、米建国教授、邱建硕教授等12人,以及香港学者王启义教授、叶锦明教授、卢杰雄教授、陈强立教授等4人。由于该会议是两岸逻辑学界学者之间的第一次交流,不仅轰动一时,更为两岸逻辑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由时为东吴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的彭孟尧教授所规划,东吴大学哲学系主办,而由彭孟尧教授与王文方教授共同执行。该会议于2008年5月30-31日在东吴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参与会议的学者人数较历届都来得多许多,其中发表论文的学者计有大陆学者张家龙教授、吴家国教授、刘培育教授、何向东教授、崔清田教授、孙中原教授、冯棉教授、周北海教授、刘壮虎教授、邹崇理教授、张建军教授、刘晓力教授、李小五教授、蔡曙山教授、潘天群教授、瞿麦生教授、张小燕教授、赵希顺教授、任晓明教授、张晓芒教授、熊明辉教授、杜国平教授、王克喜教授、付殿英教授、袁正校教授、王建芳教授、刘虎教授、郭佳宏教授、顿新国教授、张力峰教授、熊卫教授、刘奋荣教授、贾国恒博士、曾昭式教授、谢耘博士、徐敏博士、林渊雷博士、王磊博士等38人,台湾学者林正弘教授、洪裕宏教授、彭孟尧教授、王文方教授、李贤中教授、杨金穆教授、蔡承志教授、Thomas Benda教授、侯维之教授、林景铭教授、傅皓政教授、苏庆辉博士、张峰宾博士、刘吉宴先生等14人,以及港澳学者周柏乔教授、王启义教授、陈强立教授、高基存教授等4人。该次会议不仅盛况空前,更在彭孟尧教授的努力下出版了经审查的会议后论文集“逻辑与哲学”(林正弘主编,彭孟尧、王文方执行编辑,学富文化出版社,2009年),为两岸的逻辑学交流留下了正式的历史纪录。

近十年来台湾与逻辑学有关的地区性会议一共有五项,前四项是由彭孟尧教授、王文方教授、以及梁益靖教授所共同规划与轮流主办的第一至第四次“经验与真理会议”,第五项则为台湾大学哲学系“逻辑、心灵与方法论(LMM)研究室”所规划与主办的“第一届台湾逻辑与分析哲学会议”。但这些会议都不纯粹是逻辑学的会议,而多少渗杂了一些哲学性的论文在内。“经验与真理会议”是一个小辨模的、以英文为主的会议,发表论文的人数通常在6-15人之间。该会议的第一次于2005年3月时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内举行,第二次则于同年的6月24-25日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内再度举行,并邀请了国际著名学者A.Gupta与广州中山大学的鞠实儿教授在会中发表论文与担任各论文的评论人。第三次的“经验与真理会议”于2006年11月24-25日在东吴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并邀请国际著名学者N.Asher在会中发表论文与担任各论文的评论人。第四次的“经验与真理会议”则于2007年11月9-10日在台湾大学举行,并邀请国际著名学者I.Hacking在会中发表论文与担任各论文的评论人。这个举办了四次的“经验与真理会议”很可惜在第四次之后便不再举行。“第一届台湾逻辑与分析哲学会议”在杨金穆教授的规划下则于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台湾大学举行,与会学者除了台湾本地学者之外,还邀请了日本的小野宽晰教授、新加坡的庄志达教授、杨跃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的S.Chopra教授、以及香港的王启义教授等5人参加,会议规模较“经验与真理”来得更大一些。但该会议将来是否还会继续举办,仍有待继续观察。

台湾曾经举办过的逻辑学教学工作坊一共有三次,而且都是在最近十年间。

第一次的工作坊名为“逻辑、信息与知识研习营”,由洪裕宏教授规划、彭孟尧教授与王文方教授负责执行、并于2003年9月2-6日在台北福华国际文教会馆内举行。授课的国外讲者有G.Landini教授(美国爱荷华大学)、D.McCarty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以及E.Mares教授(新西兰威灵顿大学)3位,台湾本地的讲员则有彭孟尧教授、王文方教授、杨金穆教授、与米建国教授4位。工作坊的招生对象为台湾各公私立大学院校讲师级以上之教师及博硕士班学生,共招收25个名额。台湾第二次举办的逻辑教学工作坊则是2007年1月20-22日、在东吴大学所举行的“逻辑与批判思考教学工作坊”。该工作坊由彭孟尧教授规划与执行。担任授课的学者包括徐光台教授(台湾清华大学)、李念祖律师、简成熙教授(屏东教育大学)、杨金穆教授、以及陈瑞麟教授(中正大学)。该工作坊招生的对象为台湾各公私立大学院校讲师级以上之教师及博硕士班学生,共招收到30个名额。台湾第三次举办的逻辑教学工作坊则是2009年5月15-17日、在东吴大学所举行的“台湾逻辑学工作坊”。该工作坊由彭孟尧教授所规划,而由米建国教授所执行。担任授课的学者来自美国及台海两岸,包括D.McCarty教授、周北海教授(北京大学)、熊明辉教授(广州中山大学)、王文方教授、傅皓政教授(中国文化大学)、以及蔡政宏教授(东吴大学)等6位。工作坊招生的对象为台湾各公私立大学院校讲师级以上之教师及博硕士班学生,共招收30个名额。



六、结论

总结来说,台湾地区有关于逻辑与逻辑哲学的研究从1953年开始便一直有着为数不能算少、但也不能算多的研究产量,这个情况直到2000年时仍然如此。2000年之后逻辑与逻辑哲学的研究较为热烈,但集中在少数一两个学校,特别是台湾大学哲学系与中正大学哲学系。台湾的逻辑与逻辑哲学研究人员当中,2000年之前以台湾大学为主要的人力来源,出版的期刊论文或博硕士论文也都与该校最有关连,但2000年至2009年之间研究人员似乎集中在中正大学,目前则重心不明。另外,虽然台湾在过去60年间所发出版的逻辑学期刊论文有着相当不错的学术水平,但台湾地区逻辑学书籍出版的主要方向却一直自限于介绍基本的逻辑方法、或大学通识教育所需的导论教科书,对于当代逻辑与逻辑哲学中快速发展的各个主要议题,都缺乏足够的研究人员及兴趣去从事较为专精和专门化的研究;这一点显示出台湾地区逻辑学研究的限制与困境。最后,台湾各大学研究所对于逻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重视的,这对于未来台湾地区逻辑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这一个显然的缺陷值得台湾地区各校及教育、研究主管单位共同注意。

作为本报告的结语,让笔者引用笔者在一年前所撰写的一篇专文,以呼吁台湾地区各教育机构共同重视逻辑与逻辑哲学人才的养成。

在台湾,几乎每个有点学问的人都会说。“逻辑很重要!“有的人甚至会说:“逻辑是其它一切学术的基础!”毕竟,逻辑教人如何正确思考:思考的方式正确了,一个人才能在他的学术领域里获得丰硕的成果。所以,说逻辑是其它一切学问的根本,这个话一点也不夸张。

当然,还有许多东西也很重要,甚至也都可以说是其它-切学问的基础;比方说,中文、英文和数学。由于中文、英文和数学很重要,所以,台湾的大学里普遍设有中文系、英文系、以及数学系,以便培养更多相关的师资与人才。但奇怪的是:台湾的大学里,并没有任何一个学校设有逻辑系、或逻辑研究所。那么,重要的逻辑学人才养成和师资培育工作,在台湾是如何进行的呢?

答案是:“靠天吃饭!”台湾逻辑学师资及人才的养成是这样进行的:当“碰巧”有学者出国学逻辑回来,我们便有了逻辑师资;当“碰巧”有学生对逻辑产生兴趣,我们便有了“潜在的”逻辑人才。不幸的是,碰巧毕竟只是碰巧,它不是常态。当碰巧这两件事都没发生时,台湾的逻辑学人才也就中断了。

长此以往,台湾的逻辑学发展势必没有前景可言。而如果逻辑学的影响如此广泛,其它的学术发展也就要跟着堪忧了。显然,有计划的、经常性的逻辑人才培养是必要的;我们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成立逻辑研究的相关机构,比方说,一个逻辑研究所。

但现在台湾的教育政策可说是越来越保守;在目前的政策下,新的系所想成立,可说是越来越困难。作为一个暂时性的替代途径,我们呼吁成立台湾逻辑学会。它的最终目标,是说服台湾官僚系统,推动成立至少一个逻辑研究所。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它的工作在结合台湾地区逻辑工作者、爱好者、与支持者,经常性的举办逻辑教学工作坊、逻辑研究研讨会、出版逻辑研究成果、并经营网站以作为逻辑信息交换的平台。



注释:

[1]根据台湾教育部门2008年的统计,台湾2008年时-共有171所大专院校,其中包括156所大学,15所技术学院。在171所大专院校当中,有哲学系所的共有13所,有逻辑系所的则有0所。除了缺乏逻辑学的研究机构之外,台湾也几乎没有任何与逻辑学相关的协会或组织,唯一的例外是台湾于1979年正式成立的“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之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组台湾委员会”这个半官方单位,但该委员会对于逻辑学教育、研究、与推广的功能并不太显著(有关于该委员会的详细说明,详见本报告的第5节)。对于这个现象,笔者的揣测是:这部份与殷海光教授曾经触怒台湾执政当局有关。殷海光教授是1950-60年代在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与逻辑学者,但他经常撰文批评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反攻大陆等时政,并鼓吹在台湾组织新政党,因而触怒了当时的台湾执政高层。他于1966年被迫离开台湾大学哲学系,而于1967年罹患胃癌,1969年病逝,享年49岁。自殷海光教授公开批评时政之后,长期以来,台湾教育部门可能并不乐见任何有关于逻辑学的机构、学会、或专业期刊出现。

[2]彭孟尧教授为美国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职。除了出版过两本逻辑学教科书之外,他也曾经规划、主办、或执行过多次在台湾举办的大型逻辑学活动,对于台湾逻辑学的教育与推广有着相当大的贡献。有关于他的贡献部分,详见本报告的第5节。

[3]其中,柴熙教授虽然是德国人,但他长期在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任教,所出版的书籍《逻糖哲学》也以中文写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所以搜录在此;何秀煌教授虽然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而他的《中译逻辑学词汇》与《逻辑语汇初编》也在香港出版,但他原籍台湾,曾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1964-1965以及1992),对台湾逻辑学发展的贡献也相当大。所以他的儿本书也一并收录在此。

[4]另一位值得注意的学者以及他的逻辑学专书则是洪成完教授的《衍推与相干——内涵逻辑之数学研究》(1974)一书。该书是一本介绍相干逻辑最新发展的书。全书默认读者具有一定的基础逻辑与后设逻辑的训练,是一本在台湾极为罕见的高水平逻辑读物。全书一共分为十二章,分别说明或介绍逻辑哲学与形式逻辑、纯衍推命题演算,衍推命题演算系统E、含量符的衍推演算系统EQ、内涵逻辑E与E之扩展、模态系统S4、系统S4与系统E的比较、非古典正命题演算系统X+、非古典正命题演算系统X+之语意论、非古典正命题演算系统X之语意论、内涵论、以及原基句式等等。

[5]另一个例外则是余永平博士所著的《罗素早期的逻辑哲学》一书。该书原为余永平博士1995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所撰写的英文博士论文,后经彭孟尧教授改译为中文在台湾出版。该书主要探讨罗素的指称概念理论,内容包含对罗素(论指称)一文中著名而又晦涩的葛雷哀歌论证的解读,以及对于量限逻辑的哲学问题的讨论。该书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当代逻辑史的发展,第二章介绍罗素在《数学大论》的指称概念理论,第三章讨论罗素《论指称》一文里的三大困惑,第四章将讨论重点放在葛雷哀歌论证之上,并提出了对该论证的几种解读方式,第五章则置重点于量限词的逻辑形式。余博士于1995年8月4日(取得博士学位之次日)不幸溺水逝世,英年早逝,享年仅30岁。

[6]但这并不是说台湾缺乏前沿化的逻辑学期刊论文;有关于台湾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详见本报告第2节中的说明。

[7]几个例外分别是台湾Academia Sinica数学所的刘世超救援、李国伟教授、台湾大学数学系的洪成完教授、以及中原大学数学系的董世平教授,有关于他们几位对台湾逻辑学发展上所作出的贡献,详见注释4、以下第2节、第3节、以及第5节中相关的说明。

[8]根据陈世昌教授的考证(《台湾逻辑学发展的系谱与现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增刊,p.1-4),刘世超教授是殷海光教授的大弟子、美国维士康辛大学数学博士,专长逻辑及数学基础,曾任Academia Sinica研究员,1991年退休。据知,他是台湾第-位获得逻辑学方面博士学位者,也是首位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国际期刊上的台湾逻辑学研究者,他的作品曾刊登在Joumal of Symbolic Logic,Proceedings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以及Proceedings of Kleene Symposium之上,除此之外,刘世超教授还是“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之逻辑、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组台湾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屈的主席(详见本报告第5节),

[9]见赵天仪《我所认识的殷海光》一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l674641/。

[10](2000年时洪成完教授发表了第四篇逻辑学期刊论文《思想追踪:由初阶逻辑至哲理逻辑,一些层面的探讨》。该论文发表于《台大哲学论评》第23期C2(2000年1月,第175-296页),目标在于介绍形式逻辑自19世纪末叶以来的几个发展方向。在这篇长达121页的论文中,他详细分析、评论的项目包括:初阶语言与初阶逻辑、古典逻辑之缺点与缺陷、指称的透明脉络与晦暗脉络、逻辑模态“必然性”、Quine对模态逻辑的挑战与模态悖理、模态之崩溃、模态命题演算、与模态有关的概念与问题、哲学家如何响应Quine的挑战、哲理逻辑之养份资源与重要论题、以及哲理逻辑与形式逻辑在指称与方法上的异同等等。此外,他的《逻辑》一文,也在25年时被收录在《中华百科全书》当中(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asp?id=10447)。

[11]除此之外,王一奇教授、李瑞麟教授、和蔡行健教授也值得一提。王一奇教授是美国德州大学哲学博士,专长形式语言学与认识论,目前在中正大学任教。除了两篇与王文方教授合著的逻辑学期刊论文之外(详见本节中的说明)。他的其它论文大都以语言学或知识论为主题,并多半以合写的形式在国外出版,是一个相当具有潜力的台湾哲学家。李瑜麟教授是美国伊利诺大学数学博士,专长计算理论,曾经任教于中正大学,目前任教于虎尾大学,是台湾少数的计算理论学家,可惜除了几篇会议论文曾在国外以会议后论文集的形式发表之外,著作并不多。蔡行健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搏士,专长逻辑学与形上学。在本报告撰写时,他的期刊论文著作只有一篇,讨论的是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于心灵问题的冲击。显现出不错的学术背景:其潜力如何仍有待观察。

[12]但他在台湾发行的《科学月刊》、《科学人》、《书与人》等普及性刊物上却发表了数十篇有关于逻辑与数学的推广性文章,对于推动台湾逻辑学与数学的普及化来说,贡献非常大。

[13]但早在1997年时,杨金穆教授便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逻辑学文“Rules for Negation in Natural Deduction Systems”,该论文由英文写成。发表于《台大哲学评论》第19期(1996年1月,第197-221页)。在这一篇论文中,杨金穆教授首先指出,在一个自然演绎系统中,与一个连接词有关的一组规则必须是局部完备的。但他在文中论证说,目前所常见的否定记号之推衍规则,有些虽是完备的却不够自然,有些虽是自然的本身并非完备。此一观察显示出自然演绎法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优雅。就其自然性而言似乎比树枝法要略逊一筹。就规则之局部完备性而言显然又不如序列算法。

[14]唯一例外的数学家是李国伟教授,他在2004时与中正大学的李瑞麟教授共同指导了傅子耕的硕士论文On the Metatheory of Glassical Propositional Logic。

[15]其中的两个例外是A.J.Ayer原著、译者不详的《语言、真理与逻辑》。以及W.V.Quine著、陈中人译的《从逻辑的观点看》。

[16]洪裕宏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与认知科学情士,曾任Academia Sinica欧美研究所研究员、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该系为洪裕宏教授于1999年时所创设;但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却早于1993年时便由洪裕宏所创设)、以及阳明大学教授等职,现为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所长(该所为洪裕宏教授于2008年时所创设)。虽然洪裕宏敏授不能算是逻辑学家,但台湾大多数的逻辑学活动都是他在系所主管任内亲自规划与推动,他因而对台湾逻辑学的发展与推广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17]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26-28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第四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则于2009年6月24-25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



Works on Logic Published in Taiwan in the Past 60 Years


Wenfang Wa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on, Yang Ming University

wenfwang88@gmail.com


Abstract: This repor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logic in Taiwan in the past 60 years(from 1949 to 2009). In order to make this report faithful to historical facts,the author has collected,read through,organized,and made a summary of 179 related works,all of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Taiwan in 1949-2009,including 61 books,62 journal papers,21 master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and 35 translated works. The whole report contains 6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of logic books in Taiwan in the past 60years.The second sect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of journal papers on logic in Taiwan in the same period .The third sect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writings of master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logic in Taiwan starting from 1986.The forth section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of translated logic works in Taiwan since 1957.The fifth section summarizes logic conferences that were held and logic institute that has existed in Taiwan in the past 60 years. In the final,sixth section,the author makes a few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原载于《逻辑学研究》2010年 第3期,第110-138页

作者单位: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 wenfwang88@gmail.com



    进入专题: 台湾   逻辑   逻辑哲学   逻辑会议  

本文责编:zhangl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逻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054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