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说到底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为此,我们需要知道,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自身究竟具不具有成为创新人才的可能?
坦率地讲,假如只看表面现象,很多人都会觉得,现在的许多大学生似乎都没有可能、或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因为他们给人留下的常常是这样一些负面形象:就是不敢怀疑权威、就是不会提出问题、就是不去大胆想象、就是不想冒险行动!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的本来面目。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其实都内隐着创新的欲望,蕴藏着创新的潜能,只不过这一点往往连他们自己也未必总能清楚意识到,甚至常常意识不到。原因就在于经过进大学之前包括12年(若加上幼儿园3年就是15年)受教育历程在内的18年左右的生活历程,在日复一日的规训、没完没了的考试等痛苦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欲望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创新潜能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不断地被阻抑、被打压。久而久之,渐渐地也就不敢创新了、不会创新了,终于,也不想创新了。
关于这一点,回想一下大学生(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孩童时的自然样态,便可明白。笔者曾在多个不同场合举过“幼儿搭积木”的例子。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在成人(父母或老师)为幼儿搭了一个积木(城堡、楼房、大桥或火车等)后,不管这个积木在大人看来是多么规范、多么美观,幼儿通常都会小手一掳,把它推到,然后自己重新搭一个。而不管幼儿自己重新搭的这个积木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是多么地不规范、不美观,幼儿都会很珍惜他自己“创造”的这个作品。
幼儿的上述一“推”一“搭”这两个行为看似十分简单,却蕴涵着关于我们“人”的天性的两个深刻意涵。“推”的行为表明,人有一种“摧毁”的天性。同这种天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怀疑、反思、否定、批判、祛除。“搭”的行为则表明,人又有一种“创新”的天性。同这种天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求异、求新、探索、开拓、构建。这两种天性的存在,可以说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源自人性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得以成为创新人才的源自天性的不灭基础。
因此,所谓现在的大学生们不敢怀疑权威、不会提出问题、不去大胆想象、不想冒险行动等等,并不是他们的原本样态。大学生们在其生命早期阶段并非如此,是迄今为止的教育与生活过程对于他们的“摧毁”与“创新”的合理愿望连续不断地加以禁止、阻止与制止,才导致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而摧毁与创新作为大学生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处于“冬眠”状态而已。
这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它告诉我们,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应当建立在对于人的创新天性的洞悉基础之上。这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既然创新是人的天性,那么,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大学教育的一项天职,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二,既然创新是每一个人的天性,那么,仍然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也就不能仅仅以少数学生为对象,而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三,既然大学生的创新天性在其此前的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阻抑与打压,那么,对于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更重要、且更为基础的一个任务,与其说是“保护”大学生的创新天性,不如说是要把他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被阻抑下去的创新欲望、被打压下去的创新潜能“解放”出来、“释放”出来、“彰显”出来。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成果,并不在于促使大学生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新观点、发现一种又一种新方法、完成一件又一件新作品,而在于促进他们的创新品质的形成与提升,包括不懈追求、敢于质疑、持续探索、善于建构等等。
这就是笔者所说的大学的“眼光”。这种眼光让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全力关注培养对象——大学生——的发展。因为,没有学生的发展,大学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谓引领社会进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这种眼光是将视线穿透到作为人的大学生的天性上,穿透到作为人的大学生的原初面目上,因而可称之为“睿智的识见”。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这种睿智的识见,需要对于大学生的天性的洞察、对于大学生的原初面目的回望。
进一步而言,其实不光是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即便我们的整个教育,难道不也需要这样一种睿智的识见吗?教育的一种艺术化境界不正在于将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将他们的创新潜能充分地激活起来吗?因此,促进学生发展不仅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点,它本来就是整个教育的一个原点。
有了“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种眼光,这样一种睿智的识见,我们的大学才会成为有智慧、有深度的大学,并因此而成为“自醒的大学”。倘若没有这样的眼光,大学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本文节选自吴康宁教授文章《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