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后的挑战与前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76 次 更新时间:2015-05-12 16:51

进入专题: 朱立伦   国民党  

张麟征   丁仁方   胡幼伟   陈学圣   庞建国  

  
  中评社香港5月12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不久前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邀请台南昆山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丁仁方、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胡幼伟、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陈学圣、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与会。座谈会由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张麟征主持,与会者围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之后跃升为党主席的朱立伦将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前景,各自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以《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后的挑战与前景》为题,详细刊登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内容如下:

  张麟征:开场白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后的挑战与前景”。国民党如何走出现在的困境,朱立伦的角色非常重要。朱立伦当选党主席有几个特色:
  第一,以前国民党执政时的党主席,不是“总统”兼任就是院长兼任,从来没有由地方首长出任的例子,这会不会衍生一些问题,可以探讨。
  第二,朱立伦是去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实力急速萎缩后选出的党主席。尽管朱立伦得票率高达99.61%,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但是事实上,有投票权的党员基础已经大幅萎缩。2000年国民党选败,次年3月党主席选举,有投票权的党员有92.8万人,连战的得票率97%,实际得票数是52.2万人。马英九在2005年选党主席时,有投票权的党员总数为104.5万人,当时的投票率为50.17%,马英九得票率72.4%,得票数为37万。2008年以后,国民党党员数字开始大幅萎缩。这次选举有投票权的国民党党员只有34.9万人,投票率近56%,朱立伦虽以99.61%的高得票率当选,也不过只得到19.6万票。国民党的实力急遽萎缩下,朱立伦当选党主席后能够做什么,需要观察。
  第三,是国民党面临的危机。国民党在1949年失去大陆,2014年底的地方选举,又失去了台湾。从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来看,地方包围中央的情势已然形成。民进党执政县市加上党友柯文哲执掌台北市,合起来已经控制台湾超过七成的人口。面对这样的情形,以地方首长身份当选党主席的朱立伦,如何领导国民党走出困局备受注目。朱立伦能够指导党及中央的政策吗?可能有一定难度。他唯一可以扮演的角色,应该是通过与“立法院”的沟通,整合党籍“立委”在“立法院”支持“行政院”的政策。至于在行政立法不合的情况下,朱立伦要怎么处理?需拭目以待。
  朱立伦竞选党主席时就强调,他要改造国民党,寻求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在两岸交流上要让经济成果惠及大众,解决高房价、食品安全等问题;又一再表示做满市长任期,不选2016年的“总统”;主张“修宪”,要朝“内阁制”走、降低投票年龄、降低政党门槛、推动不在籍投票等等。主张不可谓不宏大,但能否做得成,有待检验。
  今天请各位来,就是讨论在当前台湾的情势下,朱立伦当选国民党党主席之后,究竟能为台湾做些什么?评价他的人格特质和能力,以及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前景。请大家发表高见。

  胡幼伟:朱立伦会计师专业训练 不会做损人不利己之事
  对于朱立伦来讲,面对新的局面有很多挑战。大家都知道,朱是学会计出身的,这样一种年轻时代的专业养成,这样的政治人物的性格,和我们看到台湾政坛上很多的法律人完全不同。简单讲,会计师受的专业训练是成本效益考量最为重要,不管做什么事情,基本上不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认为这是朱立伦政治性格上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特质。具体来讲,朱立伦的人格特质有以下几点:
  第一,朱是很务实的人,不会空谈理想,也不会为了推动一些理想、改革,让他个人或他所带领的团体最后弄得一败涂地,使改革理想以失败收场。所以,简单讲,从历史角度看,朱绝对不会是王安石这种人,也和马英九完全不同。会计师不会为了追求历史定位,把现在的财产从蓝字转为赤字。会计师要先保本,立于不败之地,量入为出是会计师的基本性格。
  第二,朱精于算计。我们从他考虑许久才决定要继续选新北市市长,而不略过连任的挑战,直接去争取2016年“总统”大位,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个精于算计的人。算计的重点在于,他如果不选新北市市长,第一将失信于民,新北市是个大票仓,如果他失信于新北市选民,2016年这个票仓对他还有多少支持,都会变成未知数。
  朱立伦看得出2012年蔡英文得到那样的支持度,2016年这一仗,面对蔡英文未必有绝对的胜算,因为马当时也算险胜;与其这样,不如走务实的路,先守住自己的城堡,再观察后势。他想的不是2016年,可能是2020年,最快也是那时候的问题。
  九合一选举结果,映证他确实有算到最坏的结果。在最坏的结果中,他守住了自己的一方之地,虽然是险胜,只赢游锡堃2万多票,但这毕竟和其他败北的地方诸侯相比,时势所趋,他反而成为泛蓝中唯一还被认为有一点领导国民党正当性的政治人物。
  第三,朱是重视形象的人。朱常常在脸书上强调家庭美满、夫妻感情恩爱稳定、个人重视工作效率、重视团队纪律、重视清廉执政等,一看就知道他是个非常重视政治形象的人。
  第四,朱会观察民意风向。朱立伦从台大会计系教授踏入政坛,从政是从“立法院”开始的。当然他当时是“立法院”的菜鸟,但是这样一个从政经历的开端,就和马英九这样的政治人物,从做高层幕僚开始,是完全不一样的。马英九回台湾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总统”英文秘书,宋楚瑜也差不多。他们这样的政治人物,从来没有担任过民意代表,跟朱立伦不同。朱立伦一开始从政,就从民意代表开始,这样的政治人物会非常重视民意的风向。
  我们从他对核四,因为核四盖在新北市,对核四的几度发言跟马政府的态度不完全一致;对于十二年国教分发方式的方案,朱选择和台北市、基隆市站在一起,和马政府的“教育部”唱反调。从这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他是以民意风向作为重要政策发言基础,而不完全是是以国民党从政党员身分100%配合中央政策。

  务实精算、重视民意风向
  从以上这些特点来看,这样的政治人物在国民党大败之后领导国民党,未来国民党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国民党会比较重视民意,根据民意的走向来决定政策的方向,而不会完全以实践某些政治改革的理想,做为推动政务的最高指导原则;第二,国民党会变得更务实、更精算,清楚知道自己的政治资本可以在台湾社会里做哪些事情,对于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不会强行推动;第三,今后朱立伦和“立法院”其他政党之间的互动,可以想像会比现在马团队更为频繁、更加和谐融洽。
  所以,未来朱立伦领导下的团队,应该追求符合民意、追求政通人和的政治风格,而不会像马团队那样比较喜欢追求当下民意未必能理解也未必能接受的政治理想。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施政取向。
  我也不是说朱立伦没有理想性,但他知道,实践理想如果没有民意支持,理想是达不到的。我认为,朱立伦务实、精算、重视民意风向,将会成为他领导的国民党未来的主要参与政治活动的路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朱立伦和王金平之间的互动,和马英九与王金平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也要注意到,柯文哲当选后,朱立伦和柯文哲的互动也不冷淡,当然他们有年轻时的私交,可以看出这个人比较走一种圆滑的、政通人和的路线。

  朱立伦的主要挑战
  马英九担任国民党主席之后,在金溥聪先生的建议下,一方面考量到削减党的财务包袱后,在精简人事之余,同时把国民党重新定位成选举机器;因为变成选举机器,所以在非选举期间,和基层党员和一般民众变成没有什么业务来往。比如说重要选举要在一、两年后举行,在离选举还很早的时候,国民党不管中央和地方党部,与民众的互动其实就变得很少。因为选举还没来,所以党机器就不会动起来,想要去和民众主动接触,或办任何活动。当然这种定位可以让国民党减少财务人事包袱,但也使国民党在非选举期间和基层关系变得非常遥远疏离。
  朱立伦在选党主席时说过,具体描绘,国民党在八德路的大楼,要变成很热闹、民众重新可以进来喝茶聊天的地方。朱立伦意识到第一项挑战是怎样让基层党员和一般民众,不是那么深绿的民众,都可以重新对国民党这个组织有一点向心力;通过一些活动,特别是服务民众的活动,拉近党和民众的关系。
  我刚讲过,因为他是民代出身,做民代的人都知道服务选民的重要性,让国民党从单纯的选举机器,拉回一点国民党原有的、对党员和民众服务的机器,协助民众处理一些在生活上需要面对的问题;然后让平时与民众的互动,到选举时再收割成果。能不能够找回基层党员和国民党的向心力,这应该是因,选举收割是果。如果因做得不好,果就不会结出来。马团队不种这个因,甚至去做很多民众不喜欢的事情,到了选举的时候,当然收到恶果。
  因此,朱立伦第一个挑战是,首先找回深蓝、浅蓝、非深绿的一般民众和党员对国民党的支持、对国民党的肯定。具体的作法,朱有讲过,就是要重建基层小组的组织。基层小组组织名存实亡已久。所谓的小组,多年来没有运作、没有开会,他能不能实现理想,让基层小组重新运作,深入基层,我觉得这是朱立伦的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2016年“总统”和“立委”选举,在明年元月中旬要举行,距离现在实际非常靠近。当然现在一般学界、民间认为,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输掉台湾之后,还能不能拿下2016年,让国民党继续在“中央”执政,是很大挑战、很大的问题、很大的疑虑。甚至不夸张的讲,很多学界和一般民众已经做好2016年民进党要执政的心理准备。
  所以2016年“总统”能不能赢、“立委”选举国民党能不能获得过半数的席次,这当然是朱立伦接任后政治活动上的最大挑战。我们很务实的讲,如果“总统”和“立委”接着再败,当然不是朱立伦的错,但既然他接任了,而且接任到明年元月选举前还有一段时间,这个帐总归会记在他头上。如果“总统”和“立委”选得不好,照台湾政治习惯,他这个党主席是否做得下去?是否要跟马英九一样辞掉党主席?这是他很快要面对的问题。
  我倒觉得“立委”选举情况可能好一点,因为当选区域“立委”的人,都会很想连任,除非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自己不敢松懈选区服务和互动,所以现任“立委”要连任都有基础。问题是“总统”选举,当朱立伦再三说不选的时候,大家马上心里浮现一个问题,谁要代表国民党来选、和蔡英文决战?当前国民党一败涂地的情况下,谁可以一战?而且还要战赢?
  吴敦义“副总统”的民意支持度只有13%,并不高;其他的政治人物,现在开始陆续点名了,包括王金平在内,现在的问题是,除朱立伦外,还有谁有可能在“总统”大选上获胜?这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总统”候选人人选是很费斟酌的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正如新闻界和民进党很快点出来的,朱立伦是地方首长,他不是“总统”或“行政院”院长,所以在国民党过去这几年马团队要以党辅政、以及更早之前的以党领政情况来讲,朱立伦如果要以党主席的身份就公共政策,以党主席的高度表达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时,这些想法和意见,跟马英九是否一致?和毛院长是否一致?和毛“内阁”的部长等人的想法是否一致?这马上变成是新闻界和反对党严密关注的事情。
  远的不说,就十二年国教问题来讲,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教育部长”的立场没有软化,朱立伦担任新北市长的态度也没有改变过。十二年国教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我们来想像这个画面,试问,如果朱立伦要求“教育部长”以从政党员身份配合党主席认为十二年国教分发方案应该要走的路线,而“教育部长”并不同意时,坚持教育专业的时候,这种冲突要如何化解?
  所以担任党主席之后,朱和马英九、毛院长之间如何取得对公共政策的一致的谅解,而不要产生矛盾,是随时都要面临的问题,不是像2016年“总统”和“立委”选举要等待一段时间才会浮现。每天的任何问题,记者问了朱的意见之后,马上再去问“总统府”、“行政院”的意见,在这三方中,只要朱与另外两方有任何一点不同,马上就是新闻。

  两岸政策不是朱的当务之急
  朱立伦在两岸政策上,我认为不会和国民党现有政策有明显的路线上的分歧。但是因为朱立伦民代出身,我们推算他最快在2020年之后有参选“总统”的企图心,在这个情况下,我认为,他虽然有比马英九更方便的身份和大陆进行政治性互动,例如有人问朱习会有没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但我认为他不会太躁进,不会因为自己身份其实可以和习近平见面,就急于做这些事情。因为他知道,特别是太阳花学运后,台湾年轻世代对台湾和对岸的互动,到底对台湾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有疑虑。在这个情况下,我认为他不会太急于向对岸示好,也不会因为他是国民党党主席,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会有什么基本性变动。
  我认为两岸政策不是朱立伦的当务之急,因为过去在连战和马英九当党主席时,国民党已经和对岸建立很多、很稳定的联系管道和模式,朱立伦没有必要推翻过去国共之间在过去八年所建立的默契,没有这个必要,他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开辟的新战场。所以我认为,在这点上面,不会有更动,也不会太躁进;内政问题才是朱立伦要考虑的问题。
  张麟征:胡幼伟教授把朱立伦精明算计的形象,做了很清楚的描绘:认为朱立伦面临一定的挑战,诸如如何改善国民党体质,使其更亲民;如何处理即将来到的2016选举;在和中央政策不同时怎样妥协。至于朱立伦的两岸政策,胡教授认为不太会有大幅更动,重点在内政。内政上朱立伦的重点何在?稍后再请胡教授剖析。

  丁仁方:朱立伦能掌握大方向 也能务实地处理问题
  朱立伦的人格特质,非常务实、精于计算、重视形象、掌握风向。对于朱立伦的能力,有些方面非常明显:
  第一,朱很能够掌握大方向。有人说他精于计算,我看他在很多议题的大方向上,制高点掌握得非常好。譬如朱提出“内阁制”的说法,其实过去几年朱立伦并没有针对“内阁制”发言,现在他对“内阁制”的看法,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无论如何,提出“内阁制”的讲法,确实掌握了制高点。
  朱立伦把马英九执政失能归咎于双首长制制度因素,个人因素反而不是那么重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作法;再来,他可以把党的改革推向一个高点,“内阁制”受到很多学术界支持,甚至民进党也有些菁英支持“内阁制”,所以他可以藉此诉求把改革派的力量凝聚;同时,如果“内阁制”推动成功的话,“立委”的权力可以提升,他又可以藉此迎合现实派的“立委”,至少在“立法院”推动“修宪”方案,他可以为自己增加很多助力。在就职演说中,朱立伦提出要推动行政立法同步,行政权不能霸凌立法权,立法权不能绑架行政权,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在说法上,以党主席来影响“立法委员”,然后藉由“立法委员”所拥有的权力,可以和行政部门合作、协调,高度掌握得宜。以一个领导人来讲,他的高度、他的政治智慧,确实是非常高明。
  第二,朱立伦处事非常圆融。在马王政争时,连胜文会批马英九是大明王朝,很多人也都批评马英九,但是朱立伦会比较温和表达他不同的意见,某种角度是以政通人和的作法来处理。朱上任后保留许多马系人马,例如组发会主委苏俊宾,很多人批评他在九合一大选的作为,可是朱还是让苏俊宾担任组发会这个重要的工作,再从几个党务主管的安排都可以看得出来,朱的包容性很大,对问题处理方式非常圆融。
  第三,领导人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解决问题,过去马团队有很多说法、想法,但是没有好的做法,讲了老半天都是说说而已,要怎么处理人民关心的问题,马团队没有表现好。朱立伦在很多问题的处理,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要怎么处理,例如王金平党籍案,有中常委说要撤案,但他最后选择不是撤案,而是缓办,可以看出他能抓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点可以高度肯定。

  国民党的挑战之一:如何找回党魂和党员
  对于朱立伦面临的挑战,我也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我认为朱最大的挑战是提出一个改革方向,找回国民党的党魂和党员,并且赢得一般民众认同。刚才主持人讲了,朱立伦竞选党主席得票率99.6%,可是却不到20万人投给他,2009年以后国民党党员都跑到哪里去了?这次选举国民党为什么惨败、民调为什么失灵?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在基层接触,看到很多国民党员都不出来投票,以前他们是含泪投票,现在是含恨不投票,国民党很多议员去拜票,但到深蓝地区就被赶出来。民调测老半天,测到的人都不去投票,但民调测不到拿手机的年轻人,都跑出来投了民进党。这一来一往的结果,民调肯定不会准的,这些事前我们就知道。年轻人都跑去投民进党,国民党老党员通通不去投票,国民党怎么还会有机会?
  很多国民党优秀从政同志,某个角度是被党内赶跑了。譬如说,台南市好几位优秀的从政同志,好久都不出现了,王昱婷到哪里去了?她当过四届“立委”及“青辅会主委”,这么好的一位人才,国民党都置之不理。国民党要改革,现有公职人员条件跟得上吗?北台湾素质还好,但越往南走,公职人员的素质就越参差不齐,国民党这几年到底有没有拿出办法来提升公职人员的素质?我坦白讲,没有,这样怎么去号召更多民众认同?怎么去号召中产阶级认同?马英九之前提过一些想法,但都没有落实,所以我觉得朱主席一定要提出一个方向和具体的作法,要把国民党的党员和党魂找回来,还要赢回广泛民众的认同。
  第二,一定要找到和行政部门合作的方式,朱现在的制高点是要掌握“立委”,再和行政部门协调。国民党从来没有一个地方首长来当党主席,也从来没有权力这么薄弱的党主席,这种情况下他要用什么方式跟行政部门合作?对此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朱立伦要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和领袖魅力。目前看来,朱在这方面要进一步补强。
  第三,毫无疑问的,就是接下来2016年这场选举,国民党怎么去面对。朱三番两次讲他不选“总统”,但大家都还要他选,也有人要王金平选,王金平也说不选。然后吴敦义不讲话了,他也不想选,这种情况下国民党要怎么面对2016年“总统”选举?朱立伦如果自己出来选,他要怎么面对选民?光新北市民他就很难说服,这对朱是很大的挑战。至于“立委”候选人,我从南部观点来看,南部是一片绿油油,浊水溪以南,目前22席“立委”只有5席国民党籍,到下一任可能只剩3席,国民党要怎么办?在我居住的台南选区,民进党初选抢破头,竞争者都以为提名即当选,国民党连潜在的候选人都看不到,现在国民党还不赶紧想办法,到时不要说威胁民进党,可能连像样的候选人都推不出来。
  朱立伦如果不选“总统”,他要怎么扮演辅选的角色?朱如果不是自己当候选人,就要全力辅选,这也要冒一个风险,国民党候选人要是选上了,对他也是一个挑战,但不管怎么讲,这都是他要面对的。

  朱没有调整两岸政策的空间
  针对两岸政策的问题我同意胡教授看法,朱立伦到现在为止没有调整两岸政策的空间。朱回覆习近平贺电时也再度提到九二共识,这是很大的支柱,也是国民党和民进党最大的区隔。
  在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九二共识就变成国民党很大的政治诉求,朱在两岸议题应该延续马英九的作法。另外,朱立伦过去这几年没有提出太多两岸议题的说法,我觉得比较能参考的,是高育仁的说法和作法。高育仁一开始到大陆推销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时,大家都在猜测,这可能就是朱立伦未来可能要推动的方向。
  我认为,和平发展仍会是未来朱立伦的两岸政策主轴,但是具体要怎么操作,这是朱要解决的问题,至少他应该要有推动的优先顺序。目前看来,两岸监督条例不能通过,其它两岸什么谈判都没有必要,所以这个优先顺序一定要有;两岸政策推动的顺序建构好了,才能再谈其它协议。
  陈学圣:对问题精准掌握  处理问题有效率
  我跟朱立伦是建中、台大前后期学长学弟,在“立法院”共同做过“立委”,他做桃园县长的时候我是他的文化局长,所以有一些共事的经验,有一些近距离观察。
  第一点,我觉得朱立伦的人格特质,刚刚两位已经讲过一些,就是精准、有效率,对于问题一定精准掌握,处理问题非常有效率,包括用人的部分也是用兵如神。你看这次党务人事布局,事前很多记者都在探风声,可是没有人能够探出真正的布局出来,可是出来后大家都觉得怎么这么漂亮,因为他各方都顾到了。就像仁方提到的,王金平的案子,他除找黄昭顺做副秘书长外,还兼考纪会主委,做得很漂亮,面面俱顾。
  他可以先掌握问题在哪里,一出手就可以到位,这一点是他人格上很棒的特质。做朱立伦的属下很辛苦,因为他对问题掌握很清楚,所以找属下来谈事情的时候,自己有腹案在,甚至还会考属下到底瞭不瞭解,如果属下不瞭解,那大概很难有好日子过。我觉得成为一个好的政务官或领导者,需要这样的特质,因为他对问题瞭解,能够深入而不是只看报告、讲出来的话都是隔靴搔痒。最起码我看到他的精准、效率,是我对这个人执行能力的推崇。
  朱立伦的从政资历非常完整。就台湾来讲,现在有这样历练的人是非常难得的:他从学界出身,做过“立委”,选过县长,又异地到新北市选市长,做过“行政副院长”,现在把党主席这块补完后,他全部补足了,有这样条件的只有吴敦义,但吴敦义在学界这块没有朱那么强。马英九虽然是个好人,但为什么做得不是那么好?马因为少了民意代表这一关,跟民代机关的沟通,不管是议会、“立委”,我想他基本上很难感受到民意代表那个位置上的甘苦,但朱立伦历练完整,有利与各方沟通。
  刚才大家有谈到朱立伦的圆融,我觉得圆融的部分,对于他的长官、敌对的党派,圆融这块绝对没有话讲的,像李登辉、宋楚瑜都夸赞过他很圆融;但是他对属下是非常严厉的。我觉得朱立伦有这样的人格特质。他不是对属下圆融,对敌对政党严厉,如果这样,只会把沟通的门越关越紧,圈子越做越小。我觉得对朱立伦有期待的,并不是因为我过去跟他认识,而是从他的成长背景来看,我觉得他是可以被期待的,他是已经完成所有准备的领导人。
  朱立伦面临的挑战多  两岸议题也无法回避
  朱立伦面对的挑战,就国民党来讲,两岸议题是关键的致命伤,尤其太阳花学运之后,不管贫富问题、阶级问题、两岸的议题都是要处理的。但实际上两岸议题,也属于阶级的一部分,因为大陆快速崛起,一定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影响,全世界都受到影响。台湾过去觉得比大陆骄傲的,除了民主之外,还有社会繁荣和经济成长,可是当大陆经济成长超过台湾的时候,大陆甚至用让利这两个字,让台湾觉得你在施舍我的时候,大陆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贫富悬殊,另外一种霸凌台湾。所以两岸议题已经不再是过去两岸之间所谓政治上的议题,甚至在心理上或是阶级上,也形成另外一种贫富的阶级对立。所以对朱立伦来讲,两岸议题是国民党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复杂性已经超过过去的政治议题,这一部分是朱立伦无以回避的。
  朱立伦也需面对国民党的黑金、保守和老化问题。像王昱婷、高思博,也都跟我很熟识,仁方在台南耕耘这么久,国民党都没有看他一眼,我觉得很奇怪。我去高雄都要找仁方,但是国民党一直看不到他,这就是马英九的致命伤。马英九对民意代表没有好印象,是他的致命伤。
  朱立伦自己是台南女婿,对南部不是那么样陌生。我讲一个笑话,因为他帮高育仁助选过,所以对台湾选举文化的恶质性,他也多少有掌握。朱立伦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也参与过台湾最黑暗的部分,现在又在台湾过去政治上最黑暗的单位当党主席,我知道他会怎么处理,他绝对不是误入丛林的小白兔。我相信他心里知道怎么处理,只是他还没出手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大家就等着看。我相信他对国民党的问题,包括党产,包括怎么样让国民党起死回生,怎么让优秀人才回来,他应该都有掌握,但他一出手,大概就会让大家知道原来他的方向是不错的,在国民党方面,值得大家期待。

  谨慎敏感处理两岸议题
  对于两岸议题,我只能讲说,因为他的血缘,他处理两岸议题格外敏感,要更谨慎。他曾经跟我说,我们全家除了我爸爸是外省人,都是本省人,甚至妈妈那边支持绿营,舅舅还做过绿营的大溪镇镇长,可是只因为他爸爸是外省人,他就是外省人,他说这很不公平,可是他就必须很谨慎敏感的去处理这个议题,我觉得他很早就意识到这点。
  所以1998年他从政之前,可以去北京做交换学者一年,就近观察大陆。但1998年从政之后,从1998到现在14年多,他只去过大陆一次,这个对比是要跟各位讲,他意识到有血缘的原罪,他未来处理两岸议题时要比别人更加谨慎小心。所以他唯一去过一次大陆,是他做副主席的时候,代表马英九去参加福建举办的第一届海峡论坛。当时是我陪他去的。因此可以看出,他对两岸议题非常谨慎小心,到目前为止,对两岸议题,他的发言都没有谈到什么,因为他的时间还没到来,所以他不急着要去说,而且他自己背负着血缘的原罪,他也不需要急着现在去说。
  我个人觉得,他内心的想法是,即使没去大陆,但很多大陆重要人士到台湾,都会跟朱立伦见面,所以朱对大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我觉得他未来在处理两岸议题时,因为他的血缘,会更加谨慎小心,加上他的从政背景,我相信他会以台湾人的意向做为政策处理的主要依据,一定会以台湾做优先考量,但不会很快的去做政治谈判,不会太快进入这个架构。也就是说,可以思考,但我觉得不需要急着进入;他应该优先处理台湾内部贫富、阶级等问题。所以我觉得在两岸议题上,他过去谨慎的发言,甚是鲜少看到他特别的发言,是因为他的血缘背景,因为他的位置还没有到;现在期待他有什么发言,我觉得也不需要。
  现在可以看他的事情是,所有事情都在等。等,对朱立伦来讲不是难事,就像大家提到的,朱立伦是国民党历史上权力最弱的党主席,但他还是党主席呀,还掌控“立委”提名权;有人说他是地方首长担任党主席,是最低阶的,但不要忘记他也做过“行政副院长”。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作诠释。
  可是从“立法院”来看,当他接党主席那一刻开始,“立法院”里面就有一种出现希望的感觉,出现少康中兴的感觉,很多“立委”对朱立伦选“总统”都有期待,因为如果朱立伦要选“总统”,“立委”可以和朱立伦绑在一起选,可以挺他挺得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但如果朱立伦不选,就要想是否切开来选,先顾自己,就要自己努力,这个氛围在“立法院”可以很明显地闻得到。
  所以朱立伦的布局,会让大家感觉到,他的前景是大家可以期待的,可是他现在只能做等的工作,因为他这个党主席,目前可以掌握的只有党的这一块,“总统”还是马英九,院长还是毛治国;两岸议题是“总统”的权力,党主席不宜表态,所以他现在也不能做任何事情。要朱立伦提出两岸议题或重大政策,也很难,因为现在不是他当家,而且下一届“总统”候选人,国民党是不是他,也没有人知道,所以他只能等。

  朱立伦知道时间点未到 知道现在应扮演的角色
  我刚刚特别提到,他对反对阵营、对他的长官,处理事情是非常圆融,各位不必担心他未来怎么去“行政院”院会、去“总统府”怎么跟“总统”互动,以他的聪明智慧,在党章里面、在行政法规里面,找不到的规定,他都可以把问题圆融地处理,因为他会让每个人觉得充分被尊重;因为他知道时间点还没到,他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会去唐突,但是你说他有没有在做准备,我觉得他是有在做准备。他现在跟吴敦义之间的关系,吴敦义是先发投手,先上阵;吴敦义要不要上阵不知道,他最近比较沉静,“立法院”有很多传闻说他不选了,但是我觉得未来三个月到半年,是吴敦义时间,要不要选“总统”还在思考,但是三个月到半年之后不选,或是民调不能起来,我觉得国民党没有第二个人选,我们也觉得只有朱立伦可以击败小英,或者有一搏的机会,而且可以把国民党整个气势拉起来。
  所以现在朱立伦只能等,只有等这个字,等是一个准备期,还需要时间准备。我和其他幕僚讨论的意见是,朱立伦选“总统”的准备期短了一点,周遭很多幕僚本来希望朱立伦放弃去年地方选举,因为他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准备选“总统”的一些功课,如果选了县市长,很多思虑就只能停止在地方这层,没办法去思考台湾的未来。但是有时候就是造化弄人:当他去年年底决定要选县市长的时候,我相信他可能放弃2016年“总统”选举,但是没想到国民党惨败,让他意外变成党主席,也意外可能变成国民党2016“总统”候选人。大势所趋不是任何人可以靠自己的精算可以算出来的。
  我个人觉得他现在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准备,而且比别人更加倍准备,还好因为他很聪明,他应该可以很快的掌握到人脉、掌握到谘询的对象。所以我个人觉得,这几个月先让吴敦义去冲刺,如果吴敦义冲刺得起来,就是吴敦义的天下,朱立伦只能全力辅选;如果吴敦义不能起来,没有第二个人选可以考量,朱立伦是唯一人选。
  过去朱立伦准备的功课,对政策的准确度,对用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不是坐电梯上来的,而是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从政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这十几年中,他也历练了非常多的事情,了解各方方向,也知道各方意见和人才资源在哪里。所以我个人觉得,等这个字,对他现在是最好的事情,我自己是全力相挺他选2016,唯有朱立伦能够在2016有一拼胜选的机会。如果国民党2016年败选,朱立伦要等到2020年,我觉得国民党气势就没有了。

  国民党如果选输2016可能成永远的在野党
  刚刚大家提到的国民党在人才培育上远远输给民进党,尤其在南台湾,只要绿化过的县市,民进党就完全鲸吞蚕食,国民党的人才从此不见人影;加上国民党“立委”平均年纪比民进党大十岁,所以变成在接班上,国民党是看不到未来,如果朱立伦这局没有赢,让民进党赢过去以后,民进党会吸取陈水扁的教训,不会那么快的去做那些贪财的动作,它会很稳健的去经营,加上人才不断进来,我个人很担心,国民党将成为永远在野党。所以我对朱立伦有很多期许,不管公开或私下,我认为国民党这仗没有赢,未来国民党大概就是永远的在野党,两岸关系未来的变化,就不是我们现在所能想像的,就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之外的事情。
  朱立伦的谨慎小心,不会授权任何代言人,包括岳父在内。他以前在做县市长时,他严禁所有家人走进县府一步,包括爸爸、舅舅,所以各位可以放心,他不会有枕边人给他咬私语,也不会有家属在外面代表他。所以任何人想要从亲属关系去诠释朱立伦的想法,可能都会判断错误。
  张麟征:谢谢陈学圣委员从朱立伦人格特质切入,强调朱立伦为人圆融,处事精准而有效率。认为朱立伦从政背景资历完整,面临的挑战,内政大于两岸,这是国民党长期以来的困境。陈委员对朱立伦期许很高,希望后者直攻2016年大选。这点我的看法不太一样。直攻2016大位,不涉及朱立伦条件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朱立伦才以两万多票,低空掠过惨胜,当选新北市市长,如果不遵守诺言,跑去选“总统”,不要说选民失望,民进党也必然不会同意其带职参选,届时新北市必定要补选市长。如果像游锡堃这样的候选人朱立伦都只赢两万多票,则民进党内任何条件稍好人来选都选得上。到那时,国民党六都尽失,如何去选2016年的“总统”与“立委”?
  以朱立伦的个性来看,算盘是打了又打,才在最后关头决定选新北市长,而不直攻2016,当然是看出了上述情况。朱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党主席做好,提出并宣扬国民党的核心理念,整顿百年老店,消除派系,打造团结,替国民党杀出一条血路,做一个抬轿的主席,帮国民党候选人打赢2016年的选战。朱立伦应该做马英九与王金平之间的桥梁,管束党籍“立委”,团结对抗绿营,尽力在“立法院”内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快速立法、通过服贸协议、支持货贸协议谈判,这样台湾经济才起得来,不然浪费掉的不只马英九这一年多任期,台湾经济也被空耗拖累了。
  庞建国:朱立伦有跨越蓝绿成长背景等优势  也有如何凝聚国民党士气等三大挑战
  我1987年回台湾教书,朱立伦也差不多那时候到台大教书,在台大商学系任教。有人说念会计的人,喜欢纠结在细节上,但是朱立伦不会。在同一辈朋友里,他是比较会打算盘,但也有宏观的视野,并且相当灵活敏锐,这是我对他的基本观察。我跟他没有很深的私交,但是有一定的情谊,选举的时候他来帮我站过台,彼此有一些互动,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后来我们都从学术界经由选举进入政坛,如今,我回到校园,朱立伦则是在政治这条路上,一路经历挑战走到现在的位置。作为老朋友,当然是祝福他。
  目前在国民党内,要讲资历完整、领导能力足以服众的,朱立伦不是唯一,但却是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领导人之一。他的家庭背景很有趣,横跨蓝绿两个阵营。这让他对于蓝绿之间的异同,比较容易理解。他的父亲是外省蓝营,当过桃园县议员和国民大会代表,两位母舅却是绿营的政治人物,所以,两方面的人脉都接触得到。他竞选时的出版品《做就要做好》一书中提到,他小时候因为父亲很忙,有很长一段时间跟着外婆一起住,舅舅常常带着他玩,所以,他的闽南语非常留利,会唱歌仔戏,语言上和台湾的本土社会没有障碍。朱立伦在这方面有语言优势,和本省人能顺畅沟通,这是他比较有利的部分。同时,他的个性比较圆融,也有利于领导国民党。
  不过,配合台湾政治环境需要,他虽然有比较本土、灵活的部分中,但也有他自己的坚持。他在书里写到,他外婆家是比较大一点的闽南建筑,叫做“梅鹤山庄”,梅鹤山庄的厅堂中则挂着孙中山的画像,这代表他们家或他个人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拜,对于孙中山建设中国宏图伟业的信仰,否则,没必要在书里特别提到外婆家厅堂里有孙中山的画像这件事,而且还在书中登了几张相关的照片。换句话说,在说明他和台湾本土社会渊源的同时,他也有意突显出国民党“根正苗蓝”的背景或政治倾向。
  至于说到他当国民党主席的三个挑战,第一个是要凝聚国民党已经溃散的士气,包括找回优秀的人才、民意代表;第二个是这次选举给国民党的重大教训,要争取三中一青的认同;第三个是作为党主席,要怎样做好“总统”和“立委”选举的准备工作。这是他在当选党主席后要马上做的三件事情。
  刚刚学圣提到,马英九的心理是排斥民意代表的,认为民代因为要经历选举,人际关系通常都很复杂,而他就是不喜欢关系太过复杂的人。到目前为止,马英九还是无法掌握“广结善缘”这四个字,所以大家觉得他的圈子太小,很多好的资源、应该善用的力量,到了他的手上都没办法善用。朱立伦因为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人格特质,应该可以跨越这个障碍,懂得怎么样广结善缘,让行政部门和民意机关有良好的互动与连结,让党政协调运作比较顺畅。
  对两岸关系采取低调的态度
  在台湾的政治圈里,朱立伦是比较快能体会年轻世代想法跟作法的,所以他宣布参选党主席的消息,不像一般人是开记者会,而是直接在脸书上PO文宣布。去年12月12日早上7点锺,他在脸书上PO文,说他要竞选国民党党主席,这个作法很符合现在年轻人接收讯息和思考与行动的方式。就这方面来讲,朱立伦表现得比同一辈的政治人物要相对敏锐、灵活。
  朱立伦参选党主席的宣言和选举公报上所讲的重点,大致上是相同的。其中,在两岸议题上,他采取了比较低调的态度。在参选宣言中,他表示两岸本来应该是互利的,和平发展应该是受到民众欢迎的,但是,这当中出现了特权垄断利益的问题,反而让两岸关系的和平红利无法真正分享到更多民众身上,所以,本来的好事,在很多人的心里,尤其是三中一青的心里,就变成了坏事。
  同时,在党主席选举公报的政见里,他第一个先强调国父孙中山先生追求民有、民治、民享和自由、民主、均富的精神,是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宣示了他基本的政治信仰。这一点,很值得肯定。他一方面在出身背景上,可以跟台湾民间社会做更接地气的连结。另一方面,他也要强调对蓝色血统的传承。所以,一开始就先提国父追求民有、民治、民享和自由、民主、均富的精神,将其定调为国民党的核心价值。
  他同时提到市场经济失灵,造成贫富分配不均,年轻人觉得没有希望,这表示他理解年轻人的痛苦,愿意面对分配不均的问题。
  对于宪政体制改革,他明确主张“内阁制”。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我个人也倾向“内阁制”,虽然有人对于台湾到底适不适合“内阁制”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可以进一步讨论。重要的是,他明确表达,不管什么制度,都要权责相符,这点是很清楚的。为了表示这个主张不是为了国民党或他个人的利益着想,他并不要求宪政体制的改革要在2016年前决定,而是可以现在开始讨论,透过“总统”选举来进行论辩,探求民意,真要实施的话,规划放在2020年。
  所以,感觉上朱立伦的生涯规划,是以2020年为主战场,但形势上会不会把他推到2016年就出马,要看国民党内的情势。有些国民党“立委”可能希望能利用“衣角效应”,藉由比较强的候选人,拉抬整体选举气势,增加国民党“立委”选举的胜算。可是,除非有很好的规划或者形势所需,否则锁定2020年,是比较稳健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说,朱立伦的表现,到目前为止是相当中规中矩的,灵活中不失应有的稳健。

  马英九应在两岸关系上大开大阖 帮朱立伦破除外省原罪心理障碍
  朱立伦在两岸关系上比较低调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学运以来,台湾整体社会氛围上,弥漫着“恐中”和“反中”的气息。而马英九在这种氛围中的表现,不是大开大阖地引领民意,反而是带有“外省原罪”包袱地自我设限。我认为,蓝营的知识圈应该积极在舆论界表达心声,酝酿一个氛围,让朱立伦不必像马英九一样,困在外省原罪的格局里面。至于马英九方面,也应该主动帮朱立伦破除外省原罪的心理障碍,用剩下来的时间,在两岸关系上做出一些大开大阖的动作,帮朱立伦和整个国民党突破目前这种戒慎恐惧、谨小慎微的格局。正因为马英九已经没有选举压力,更应该在两岸之间有大开大阖的作为,帮下一任国民党“总统”候选人开辟选举新局,也为自己留下历史定位。
  以马英九的人格特质和惯性思考,他能否做到,还有待观察,但在我的主观期待上,两岸之间应该要把门开得更大。过去的情况是,两岸虽然签了21项协议,但双方的门开得还不够大,尤其台湾方面更是半开半掩,设了一堆关关卡卡。和大陆总理李克强同属厉以宁弟子的孟晓苏最近来台湾的时候讲得很好,他说国民党本来是只鹰,结果现在变成了鸡。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国民党本来应该有大中华的格局,敢去逐鹿中原,现在却只想保住台湾这一小块。缺乏大愿景的国民党,只想跟民进党去争台湾这一小块,优势当然显示不出来,劣势反而变得明显。
  就马朱党政双轨制的运作来说,基本上是马英九站在比较可以主动的位置,他可以用“总统”的身份邀国民党党主席来讨论事情,朱立伦是比较不方便邀从政同志的马英九来谈问题的,所以,要让双轨制顺利运作,还是要看马英九的做法。这会影响到朱立伦能不能带领国民党突围重生。
  面对太阳花学运煽动起反中、恐中的情绪,马英九应该以更强势的作风、更宏大的格局,告诉台湾民众,就是要把两岸关系处理好,台湾才有前途,就是要把门开得更大,才能让和平红利分润到民众身上。我同意孟晓苏的分析,那就是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太过于谨小慎微,造成了和平红利没有外溢的效应。由于最高领导人的心理就是害怕、保守,到了今天,大陆资金仍然无法顺利来台,无法在台湾创造就业机会。如果,就是和平红利做不大,让红顶商人或国民党权贵一口吃掉,就没得分了,所以,真正要解决两岸之间分配不正义的问题,就是要把门开大,让“外溢效益”和“滴漏效应”能够显现出来,而不是把门关小。
  其实马英九有很多不需要透过“立法院”就可以做的事情,比如陆资来台的审议,这在行政部门就可以处理。我过去这五年做两岸产业合作的研究,接触很多“经济部”门的官员,他们心里都急得要死,可是坦白说,老大不挺,他们到“立法院”除了挨骂,还能做什么?如果马英九想开了,在剩下的任期里,做比较大的突破,应该是可以帮他自己、帮国民党、帮朱立伦、帮蓝营民意代表打开闷得不得了的现有格局,做很多可以影响两岸关系和台湾前途后续演进路径的事情。
  大陆已经划好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基础的红线,就是接受“九二共识”,这条红线是不会动摇的。民进党如果能够提出其它论述来替代“九二共识”,我们乐观其成,否则,若是民进党不能在“一中原则”上做出某种让大陆能够接受的表述,那么,就算是执政了,大陆其实并不担心两岸关系停滞或者倒退,他们有充份的实力来承受两岸关系的停滞乃至于倒退,可是,台湾呢?我做两岸产业合作的研究就发现,台湾的某些政学界人士主要是跟大陆涉台系统有接触,可是,涉台系统在大陆整个体系中毕竟只占了有限的一块,如果有机会跟其它部门打交道,像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和科技部等等,就会知道大陆的各个部委都是用大国格局在思考问题,所有规划都是面对全球的。今天还有人说大陆许多动作都是针对台湾而来,sorry,大陆已经没有把台湾看得那么重,对大陆来说,有更多更急的事情要处理,需要面对全球和区域大势的演变,台湾问题对大陆不是那么重要,两岸关系无法进展对大陆来说没有太多问题,但是对台湾却有不进则退的影响。
  张麟征:谢谢庞建国教授。马英九在剩余一年多任期里,没有竞选连任的包袱,党主席也辞掉了,应追求历史定位。马英九的历史定位只有一个,就是打破两岸僵局,开拓和平的两岸关系,我们当然希望他更上层楼,启动两岸政治对话。
  马英九第二任支持度急速衰退的原因,除了内政上许多政策出台的时间不对,导致民意反弹外,两岸政策太过保守也让支持者不满。选民对台湾前途可能各有愿景,政党的政策需要有所区隔。如果统独不分,蓝绿混杂,追求“独立”的选民既不会支持国民党,追求和平统一的选民也会因失望而出走。国民党如果跟在“台独”政党后面搞独台,绝对不会有市场。国民党一定要和“台独”做愿景区隔,马英九以前说过终极统一,这个话现在应该重提。台湾的安全、和平要经由谈判才能取得,只接受经济交流,拒绝政治对话与谈判,是缘木求鱼。非常赞成庞教授的意见。

  丁仁方:国民党有人才断层等两大挑战
  马政朱党双轨制,可能会影响台湾未来发展的走向。我自己觉得,马英九会退到第二线,如果还要强势主导的话,就要用“国安会”这个平台去推动政务,可是“国安”平台过去出现很多问题,“国安会”某些人直接打电话指挥哪个部会,这是不应该的,严重破坏体制。。朱立伦行事风格比较协调包容,他讲行政立法同步,主张内造化,显然他会把“立法院”当成很重要的平台,透过对“立法委员”的影响和行政部门合作。
  朱如何带国民党突围重生?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时间太短,团队也还没有到位,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国民党内很多很重要的问题?国民党目前有两个很大危机,第一是“中央”执政绩效不佳,这样怎样会让人民相信国民党?现在的毛“内阁”和过去江“内阁”变动不大,一下之间,同一批人马要马上把新的菜炒出来,我觉得这是很大的挑战,而且一定还要在年中前交出成绩单,不然明年初的选举就不用选了。
  国民党第二个很大危机是党内人才严重断层,人才断层越往南部走越严重,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国民党可有第一流的“总统”候选人,必要时朱立伦自己出来选,但“立委”及其他各个层级的人才严重断层,越往南部越严重民进党候选人理念性强,战术灵活,尤其民进党把“台独”当成信仰,但国民党却不把把统一当信仰,战斗力又削弱一些。
  台湾政党格局逐渐走向北台湾浅蓝化、南台湾深绿化,这对国民党威胁很大。北台湾中间选民比例比较高,中间选民投票取向跟执政好坏有关,就像九合一选举,执政不好时,中间选民就会跑掉。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北台湾赢99万,我估计2016年的“总统”大选,国民党候选人领先幅度大概会低到50、60万或更低。南台湾深绿化,跟长期基层经营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好的人才回应选民诉求,大选时很难拉回多少。在2012年“总统”大选马英九在南台湾输53万,但南台湾深绿化的结果,到了2016年“总统”大选,国民党候选人一定会输超过70、80万,一来一往之间,国民党在北台湾多赢的选票抵不过在南台湾多输的选票。过去国民党自恃在北台湾赢得够,而且北台湾人口多,分母大,所以不在乎南部不断的深绿化,可是现在要在乎了。国民党要怎么办?我还是那句话,国民党先要把人才赶快拉上来,把人才找回来,才有可能从谷底翻升。

  几点建议
  国民党未来要怎么办?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积极培养地方选举精英,打破以往从低层公职培养选举人才的固定模式,民进党很多候选人是民代助理出身,国民党的民代助理却都是自己家人。另外,政务官与民代之间也要有轮替交流的机制。这些应该是国民党中央要制订办法要求贯彻的,不然就难以跟民进党进行选举竞争。
  第二,处理两岸问题要有战略高度,要有优先顺序。我刚才说,两岸监督条例是优先要解决的事情,不要说其他的协议,多说无益。
  第三,推动两岸关系要创造性模糊,不要搞形式主义,官方领导会面要求怎么称呼,这个太形式主义了,要考虑到实质成效。
  最后,三中一青大陆非常重视,张志军跑到平潭,强调三中一青,可是三中一青是台湾内部分配不均的问题,和平红利没有向下分配,怎么反而是大陆国台办重视的问题?台湾的问题要自己解决,不要留给北京来解决。

  胡幼伟:如何与地方派系互动
  考验朱立伦政治智慧
  过去几年,马英九希望能够降低台湾派系政治对地方的控制,但是从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来看,至少马这个努力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果,并不是说派系盘根错节,甚至有黑金介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现在朱立伦接棒,马上要面对“总统”和“立委”选举,全台湾都会涉入这场选举。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要如何和地方原有派系互动?地方派系对马英九跟金溥聪领导的国民党高度不满,没有向心力的情况下,朱立伦要如何不走回被派系控制和黑金的老路,但是又要修补这个关系,是一大挑战。这种事情很难拿到台面上来讲,这要靠人和运作,但要重建人和人之间互信的关系,我相信以他的性格,应该会比马金两人处理得更好。
  政治人物,像马英九这样,固然要有政治理想,但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到各方都觉得遥远的程度;政治人物不能够跟三教九流混到完全没有是非分际,但也不能像他那样,弄到大家泾渭分明,好像他是正义、清廉、正直的唯一代表,其他人在他看起来多多少少都有问题。毕竟要靠选举来维系国民党的政权,朱立伦如何在过去马英九不沾锅的政治风格,还有马之前老国民党的黑金充斥的风格之间,取得新的平衡点,是我们很值得观察的问题。
  庞建国:国民党大幅度拉拢地方派系和财团是从李登辉开始,李登辉当上国民党主席之后,为了巩固他本身的权位,藉着党主席掌握提名机制的优势,和财团及地方派系进行交换,用各种提名的机会,包括地方首长、民意代表、乃至于“监察委员”等等,交换财团和地方派系提供金钱、人脉和动员力量,造成国民党尾大不掉的黑金化。这个问题基本上还是要由制度面来解决,用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建立提名的游戏规则,包括初选和民意调查等等。而且有了制度之后,就要放手让制度去运作,建立起制度的权威,让制度去导引人的行为。当然,光靠制度有时候会出现“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情形,这时候就要靠领导人的政治手腕。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马英九的确想要建立制度,但是,他推动制度运作的政治手腕或领导能力不是非常到位,于是,就想要插手制度的运作或更改制度运作的结果。实际的情况,则经常是引来大力的反弹,造成一些不易收拾的局面。
  丁仁方:如何培养人才是一个大问题
  马先生在2005年担任党主席时想要推青年团,某种角度是学习共青团,想要藉此培养国民党未来的人才,可是青年团到最后没有落实,简单来讲就是只是有一个好的想法,却没有好的办法,。
  我当时很不同意国民党中央的作法,青年团不能把重点放在搞社会青年,要搞知识青年,因为你搞青年团创造一些职位,社青就会去抢那些职位,会结果排挤到学青,最后国民党不但没有培养到未来人才,反而因为社青占据一些新设职位而增加内部矛盾。国民党青年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给青年适当发展机会,青年在国民党内没办法往上发展。国民党要打破老问题,找到新力量,无论是从青年、从NGO都很好,这些人进来之后,国民党要为他们开路,给发展机会,要帮忙抵挡党内其他既得利益。这个工作一定要做,不做的话,这些人才不会进到国民党里面。国民党以前办很多活动鼓励青年参加,但是后来看不
  到没有发展前景,就越来越难吸引青年长期留在国民党
  去年议员选举,看到候选人选举看板,50岁以下的候选人很少是国民党,国民党都是5、60岁以上的年纪,这样怎么去跟民进党进行长期竞争?
  张麟征:结语
  谢谢各位精彩的发言。我很认同朱立伦是聪明的,会算计的,能够掌握趋势和风潮的,会拢络人心的,反应敏锐的一个政治人物。我也赞成你们说的,朱立伦在两岸政策上尽量不出头,即便担任党主席,也是在马英九“九二共识”的基础之上照本宣科一番,对未来怎么发展两岸关系,因为忌惮民进党批评,不是刻意回避,就是心中并无蓝图。
  朱立伦当然是个人才,但期许他带领国民党和台湾走出困境,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夯实。台湾流行造神,2007年大家把马英九捧得出神入化,使他在2008年高票当选“总统”,赢了对手225万票。捧马英九为神,显然并不客观,2007年时我就说马英九并不是领导人才,充其量是盛世的能臣,不是乱世之枭雄。现在大家又来捧朱立伦,恐怕将来也会失望。
  从过往的一些事例来看,朱立伦的格局和眼界还不够。如核四公投,吵吵闹闹了很久,当国民党决定用公投解决问题时,民进党却加码要求降低公投门槛,朱立伦居然挺身支持民进党的诉求,完全不顾虑降低门槛的合理性与后遗症。核四公投如果降低门槛,未来如果举行统独公投,是否也可比照?朱立伦降低公投门槛的主张,除受民进党影响外,可能也受部分民意左右。领导人虽要重视民意,但却不能被民意引导,而应该引导民意,转移民意,这方面朱立伦显然还需要再努力。
  第二个事例是朱立伦主张“小确幸”,给人民多放几天假,以弥补多年未加薪、高学历低薪资、乃至失业等问题。这个主张很难令人苟同。解决低薪与失业等问题,必须把饼做大,让更多企业在台投资,雇用更多劳工。企业能够赚钱,员工才能够加薪,才能增加就业机会。在台湾经济环境没改善之前,奢言多放几天假的“小确幸”,并不能够解决低薪与失业问题,只是加重了本来就薄利的企业主的负担。
  第三,史诺登在“维基解密”中,透漏了一些台湾政治人物和美国在台协会官员的对话,其中也揭露了朱立伦对台湾部分政治人物的臧否,颇引人非议。
  持平看待朱立伦的作为,不要寄望太高,失望就不会太大。陈学圣说2016年大选国民党非他不可,似乎有些武断。朱立伦是人才,但还需要淬炼,不经淬炼断难成为利钢。他的若干政策,譬如“修宪”,颇待商榷。没错,我们的“宪法”被修得乱七八糟,“总统”有权无责,“行政院长”成为“总统”的幕僚长,有责无权,确实不好。但哪一套政治制度是绝对的好?“总统制”吗?美国府院对立,闹到政府时时关门,也不好。“内阁制”吗?战后日本的“内阁”如走马灯,换个不停,最近才稍微安定一点。他主张“内阁制”,个人还真不以为然。
  “内阁制”是由“立委”兼任“阁员”,但我们“立委”的程度怎么样呢?良莠不齐。不审法案只打架,最喜欢在国是论坛发言作秀,会期结束前一两天挑灯夜战,赶法案进度。赶不完就加开临会,反正开临会他们又有钱领。橘逾淮为枳,“内阁制”搬到台湾来,不见得会有多好。
  双首长制可以运作得很好,如法国。“总统”跟“国会”的多数党同属一党,当然可以任命“阁揆”,无须“立法院”通过;如果分属两党,“总统”的任命“阁揆”就需要取得“立法院”的同意。法国这种民主换轨制,我们只抄了部分,当然就画虎不成反类犬。
  “修宪”有必要,有些东西该修,譬如说降低投票年龄、开放不在籍投票、增加不分区“立委”名额,都应该,但不是在今天。眼下“修宪”是打开潘朵拉的盒子,使台湾政治乱上加乱。

  当前要拚的是经济
  从上面这些例子来看,朱立伦还需要更成熟。我看到他的不足,正如当年我看到马英九的不足是一样的。要新人耳目,无论内政、外交、两岸,朱立伦都要有自己的立场与主张,不能跟着民进党亦步亦趋。你跟着民进党废核,马上会遇到能源不足的问题;你不想面对两岸政策,不打算有所主张,马上就会面临贸易自由化、经济发展、外交安全等问题。还好,朱立伦有个“九二共识”当挡箭牌,可以拖一阵子。但如果不力抗民进党的阻拦,停顿在这里的话,台湾经济就完了,ECFA无法贯彻,TPP、RCEP等通通没希望。
  归根究底,对朱立伦要审慎看待,社会应该多鞭策他,不要再造一个新神。好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评论员简介:
  张麟征: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教授、兼共同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前瞻基金会董事长。
  丁仁方: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政策与分析博士;曾任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暨政治学系主任、成功大学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主任、两岸统合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委员,台南市政府顾问等;现为台南昆山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胡幼伟:政治大学新闻学系学士、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州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新闻学博士;曾任民生报记者、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所所长、“行政院”发言人等;现为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
  陈学圣: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华日报、中国时报记者,中国时报撰述委员,台北市议会第六、七届议员,广播及电视节目主持人,“立法院”第四、五届委员,国民党台北市党部第四、五届文化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常委,桃园县政府文化局局长,国民党桃园县党部主任委员等;现为第八届“立法委员”。
  庞建国:中兴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2004年连宋竞选总部发言人及政策白皮书科技组召集人,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科技经济组顾问,海基会顾问等;现为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进入专题: 朱立伦   国民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8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