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05年清廷废科举、兴新学为起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已逾百年。积百年之功和近30年来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支持。
与此同时,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很突出。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互联网时代,但教育的“软件”还是旧的。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着民族的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和制度安排,模糊了人的价值、暗淡了人的光芒。
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软件”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兴国立国。我们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应试教育突围,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宗旨。同时,要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改革和创新教育,建立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成为任何形式的工具。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我国于1991年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通过增进和解放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发展儿童的个性;使儿童成长为能够对邻里、祖国和人类承担责任的合格公民,以及能够意识到个人尊严的人。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合格公民。我们需要重温百年前梁启超的《新民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要通过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公民知识、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参与技能,养成他们“清醒而富有理性的精神,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品质;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竺可祯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用陈鹤琴的话来表达,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公民。他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
新世纪以来,国家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以升学率为本。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二十一世纪,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民族的未来。要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利;要善待儿童,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青年适应变革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
二、为生活重塑教育
当前,我们首先需要从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陶行知语)的应试教育突围,为生活重塑教育。
考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其价值基础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而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此,需要更新影响至今的凯洛夫教育学,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陈规,破除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藩篱。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促进教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陶行知语)。
儿童中心的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育,是亲切与具体的。要摒弃空洞、抽象的说教,重视情感、活动和经验。要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手脑结合、教学做合一;要用合作取代竞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发展“最多样化的个性”(洪堡语)。
1、促进教育人文化
教育不只是考试、分数、升学和谋生。要改变长期以来教育重理轻文、智育至上的价值,充实教育的人文内涵,使教育充满爱的情感和生命温度,成为对孩子头脑和心灵的培育,成为追求幸福的事业。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高度重视体育,使“健康第一”成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张伯苓认为“强国先强身”,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展现特长与个性,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并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促进母语教育。阅读不仅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通过阅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构建充盈丰富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分析、表达、反思、鉴赏等各种基本能力,是提升社会基础文明的百年大计。
教育不仅要开创未来,而且要安顿人心,涵养性情。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提升人生趣味和生活理想,弥补价值真空,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合理判断;不是压倒对方,而是追求真理,找到更好的理念,做出合理的行动,从而使学习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2、促进教育多元化
中国文化本身是多元性的文化。教育需要尊重和保持这种多元性,传承不同民族的文化,帮助不同文化群体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和宽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民族教育和谐发展,实现文化教育的平等,达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理想。
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克服行政化弊端,改变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局面。促进教育家办学,使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草根的创新教育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创新,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需求。
3、促进教育社区化
改变学校与社区和社会生活无关、成为“悬浮的孤岛”的状态。学校要向社会开放,鼓励家长、社区和社会力量参与学生活动和学校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开拓社会实践、旅行、游学、环境教育、自主学习、在家上学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渠道。
传承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实行有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山川自然、历史人文、物产习俗,培育孩子爱父母、爱祖先、爱邻人、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使家乡成为有温度、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并将乡愁化为力量,达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生的热爱。
严格控制中小学规模,推行“小班小校”。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学校教育,具有为追求效率而牺牲个性的特征。大规模学校缺乏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导致强制性的管理主义走火入魔。“小班小校”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标志。提升教育品质,教育需要回归人的尺度,回归“小的是美好的”这样的常识。
三、促进教育创新
我们现在的学校系统是1893年设计的。而15年之后最热门的工作,要么现在还不存在,要么再也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为明天培养人才,从而创造未来而不是复制过去。
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新,各种搜索引擎、内容网站、在线图书、知识分享工具、学习工具、电子设备和终端,视频课程、大型在线课程(MOOC)、虚拟课堂等在线学习形式的出现,使得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获取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自主交互的社会化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现实。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考试至上、追求高学历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模式正在被历史所抛弃。
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改善教育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教育效率,帮助教育边缘化群体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弥合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教育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这意味着并不是用21世纪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汲取互联网所体现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服务至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价值,将它们融入现行教育,从而产生革命性的反应。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佐藤学认为,主要发生在教育内部和基层的“静悄悄的革命”,“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需要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变革机制。今天,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自下而上、局部的、零散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教育探索,这种微改革、微创新、微公益显示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创新的新特征:通过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参与,促进教育范式的整体转变。
教育变革需要新学校、新教育、新父母、新企业。走在风气之先,勇于变革和创新的企事业机构应当率先抛弃迷信文凭的用人制度,重视人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应当鼓励有理想、有条件的企事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自主创办以人为本的新型幼儿园和中小学。 我们不仅可以“用脚投票”逃离应试教育,也可以脚踏实地,通过“教育自救”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