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原来是如此瑰丽,阳光照在雪地上,泛出金黄色的光,我似乎坐拥金城了。门前如厚毡般的雪地里,只有一排野兔的脚印,一条枯枝努力从雪堆里钻出半个脑袋。两棵高大的树,披着厚厚的雪衣,将光秃秃的枝丫伸向天际,是想迎接那温暖的朝阳吗?
这几日,在认真地读R. B. Merton的 On Theorrtical Sociolgy,这本书其实说是他的名著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这是前几日在旧书店里看到的,没有思考就买下来了。 R. B. Merton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已经有中译本了,记得是译林出版社的译本,厚厚的一本,但读起来比读英文的还要困难。所以,当时并没有全部读完,不过重点阅读了那本书的第一章以及他与拉扎斯菲尔德(P. F. Lazarsfeld)合写的一章。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这本书1949年初版以后,便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著作和重要理论源头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社会科学家和研究者广泛阅读。默顿在这本书中探讨了理论社会学、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研究及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参考群体”、“自证预言”、“中层理论”、“越轨的失范理论”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概念,并强调了在功能分析中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等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系统地奠定了功能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默顿的“中层理论”(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是对当时T·帕森斯所倡导的“宏大理论”(grand theory)的一种反动。默顿认为,那些热衷于大理论的人对科学存在着误解。第一个误解是,他们认为思想体系在进行大量的基础观察之前就能有效地确立起来。第二个误解是,认为所有科学都具有发展的同步性。他说,其实,现在还不能出现社会学中的爱因斯坦,因为还没有它的开普勒,更不用说牛顿、拉普拉斯、吉布斯、麦克斯韦尔或普朗克。第三个误解是,社会学家们有时错误地估计了物理学理论的实际状况。即至今物理学家们也没有建立起一个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R. B. Merton,On Theorrtical Sociolgy,P46-48)是以默顿指出,社会学理论要有重大发展,第一步就是先要发展能接受经验验证的假设基础上的具体理论,然后才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概念框架,而不应急于直接建立宏观大理论。他说,社会学只有(但不是唯一)注重发展中层理论,它才会前进,而如果一味地建立整体的社会学体系,它只会停滞不前。
那么什么是中层理论呢?在我看来,说明白了,也并不是一个什么复杂的东西,默顿指的是那种是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和具体的经验性描述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what I have called 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 theories that lie betmwwn the minor but necessary working hypotheses that evolved in abundance during the day-by-day routine of research, and the all-inclusive speculations systematic efforts to develop a unified theory that explain all the observed uniformaities of social behavior,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p39),其基本特征有:(1)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且根据这一理论是可以通过经验加以验证的。如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冲突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2)它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一般由几组有限的假定组成,且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出能够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3)它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成为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4)它能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从而划清微观与宏观问题的界限。(5)它承传了早期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6)它没有认定自己可以对当今一切紧迫的实际问题提出理论解决的终极办法,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指明了未知的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有学者认为,“中层理论”仍然属于功能论的范畴,但它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它强调假定和逻辑推导,承认知识体系的不完备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与经验研究的区别:本身不是经验研究但可以为经验研究制定一套功能分析方案。
在我看来,传播学研究中一直有着重视中层理论研究的传统,如拉扎斯菲尔德、罗杰斯以及波兹曼等人的研究大体可以视为中层理论的实践者。在我看来,陈韬文老师、潘老师、李金铨老师的研究也似乎有着同样的追求。我自己也是赞成这一研究取向的,并且也在努力实践着。但中层理论的抽象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毕竟如何抽象?层次和程度如何把握?“用怎样的概念体系来建构?对我来说,仍然有着相当的难度。
这又让我想起了吉登斯的一段话,那是我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中说的。他说道,从逻辑上讲,不管是中层理论或是其它理论,我对“理论建构(theory building)”这个概念以及社会学理论的首要关注点应该是社会世界的一般建构的观点有许多保留。“理论建构”带有经过精心思考抽象而来的假想成分,它与经验观察的累积相关。其得出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很值得人们怀疑,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是如此,而只假设它与社会科学有密切关系是幼稚的。这部分原因是由于对各种变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对观察的可重复性等传统难题的把握。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科学对人类活动意义的分析存在着反思性关系。除了那些仅限于对过去作应用研究的人以外,对社会进行一般化抽象研究的社会学观察者,如果他们确实有兴趣或创造性, 就有可能被“非专业行动者”(lay actor)所了解,甚至可能会改变他周围最初的环境条件。更有甚者,对社会生活的大量预测并不要求观察者为了解释它而去引用什么新知识,通过推理(通常以想当然的惯例形式)而产生的这种预测,会让行动人应用到他们自己的行为当中去。在社会科学里,概念创新(conceptualinnovation)(与经验研究相伴)至少与有创意的理论解释一样重要。因为这种概念的创新开辟了看问题的新维度,这不是"非专业行动者"在观察问题时所能够采用的,它能揭示出一套既定制度所从未被怀疑过的方面,并表现了其各种潜力所在。
写到这里时,忽然觉察到门前的阳光已经从金黄色变成了白色了,冷冷的光里,是大师逼视的眼神吗?不愿多想,就此打住。呵呵。
附录:默顿生平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10年7月4日出生于美国费城南部的一个平民家庭。1931年获坦普尔(temple)大学学士学位,尔后进入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师从著名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3年。1939年至1941年间在图兰恩(tulane)大学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默顿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度过了他此后全部的社会学生涯,并先后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56-1957)、美国东部社会学协会主席(1968-1969)、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1976)、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1975)等职。197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并荣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2003年2月2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默顿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他的贡献决不仅限于科学社会学方面。他研究过大众媒介的作用,社会结构与动乱,不轨行为与犯罪,种族主义,历史的社会视角……他以前的学生,现任哥大教务长J. R.科尔说,假如社会学也有诺贝尔奖,默顿必定得奖。
参考文献:
1、R. B. Merton(1967), On Theorrtical Sociolgy,New York:The Free Press.
2、林聚任:站在巨人的肩上——读默顿的《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0期。
3、http://sociology.nju.edu.cn/xstd/dslf_12.html
4、范岱年:我所了解的默顿先生,2004年10月30日 《中华读书报》
5、吉登斯:论社会学发展的九种趋势,http://www.ptext.cn/home4.php?id=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