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求学问道的青年而言,错过身边的贤士,实为人生一大憾事!数年前过苏州,而未见南怀瑾先生成为我的一件憾事。而今旅居昆明,却未能见苏策先生又是一件憾事。遗憾中的一点慰藉就是有幸参加了苏策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缅怀会。在会上,能够聆听其友人述说中的苏策;在光碟中,能够领略大时代中的苏策;在其著作中,能够窥探文字里的苏策。从而使得苏策的形象逐渐被勾画出来,进入我的视域。
通过时代、著作与亲友的述说,苏策精神愈来愈清晰,也愈来愈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精神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融军人精神、文人风采与知识分子品格于一体。
铁肩担道义:保家卫国的军人精神
上世纪初,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是祸不单行,灾难不断。清王朝末日来临,外敌入侵,各种主义丛生,内乱不息,军阀混战。后又遭日军进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法西斯战争祸及数十亿人民。
而此时,年仅16岁的苏策,弃笔从戎,投身革命,加入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从此开始漫长的军旅生涯,肩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重任。
随着战火的考验,苏策寻到了自己的主义,那就是共产主义,一个美好的社会图景。为此,他甘愿付出一切。194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战士。在战争中,成长为一名军官。
从少年到青年,近二十年时间,苏策先生转战南北,不但从事宣传工作,还参加了上党、渡江等战役。因其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优秀表现,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颁发二级红星功勋章。军衔至正军级。
新中国成立后,苏策随陈赓大将二野军为解放大西南而入驻云南。从此扎根云南,为边疆的安定与云南文艺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在苏策的军旅生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个人安危,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一名优秀的军官。
妙手著文章:谱写华章的文人风采
由于苏策先生的传记与创作年谱都尚未出版,笔者无法确定其创作始于何时。然而从其亲友们的回忆中可知,早年苏策就非常喜爱文学,读书期间就开始创作,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
也许是因其爱好文学,并且具有较好的功底,故而从军后,长期担任宣传工作。曾任抗战决死队第一纵队宣传科干事、宣传队艺术教员,晋冀鲁豫军区纵队政治部第四兵团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后任云南军区文化部副部长,西藏军区文化部长,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创作组长。
在那样一个主权即将沦丧,民族危亡的时刻,仁人志士以各自的方式捍卫民族尊严。因而随之诞生了一大批爱国爱民的无产阶级艺术家。他们用文学艺术作品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鼓舞国人的斗志、振奋国人的信心,从而实现民族团结,驱除入侵的外敌。他们歌颂英雄,弘扬正能量,引领国人走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推翻腐朽的政权,建立新中国。他们用作品记录着一个民族艰难的心路历程,使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不随时光流逝,永远警醒着国人,永远激励着后人。而苏策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无产阶级艺术家。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苏策就发表了许多鼓舞人心,令人斗志昂扬的优秀文学作品。1949年,苏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在保卫边疆作战时,年近六旬的苏策仍亲临前线,带着军旅作家们穿越炮火,到前线采访报道,撰写了很多纪实性报告文学。
而其创作高峰则是在文革之后,苏先生迎来自己的文学春天。先生不惧年事已高,仍潜心创作,成果丰硕。他一生出版了四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远山在落雪》,长篇传记文学《名将之鹰》《陈赓传》,中篇小说《红河波浪》,中篇小说集《千言万语》,短篇小说集《生与死》《同犯》《雀儿山的朝阳》《微笑》,短篇小说选集《冤家路窄》,散文集《满山红樱花》《在怒江激流上》等。其作品曾获军队、地方等各类奖十余次。
当战火的血腥与痛苦被歌舞的快乐所遮蔽时,后来者还有几人能够想象先烈们的惨状和无畏的精神?战争的轻与重,我们又知晓几分?战争的真义,我们能够领悟吗?沉陷于现代生活的各种诱惑之中,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忧患意识,淡忘了先烈革命的真义。
因而像苏策先生这样的军旅作家就尤为宝贵。他们通过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勾画出战争的恶,阐释战争的真义,那就是和平与幸福。战争是为了不战,战争是为了人类的和平,战争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依然要保持警醒,防止人们的幸福生活被好战分子破坏。我们要铭记那些先烈,他们的肉身虽然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依然在场。而能够使这些仁人志士缺席却又在场的,正是像苏策这样的作家。是他们的妙手留住了这些不朽的精神。他们所著的华章,不仅彰显了英烈精神,也彰显了文人的本色与风采。
仗义而直言:不朽的知识分子品格
苏策先生已经逝世一周年了,而这场缅怀会却依然悲戚。思念、感恩和余悲在其亲友们的言行中不断奔流。从老司令到卫兵,从爱人到友人,这些人描绘出一个不大为人知的苏策。
除了卓越的军功与文绩外,苏策先生还不断为云南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云南文联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并且不断发掘和培养青年艺术家。培养了白桦、兰芒、高平、林予等多位作家,还培养了梅肖青和钟开天等书画家。
而一位电视台的工作者则述说了苏策先生的正直、敢言与惜才的知识分子本色。述说者少时是军队的一名文艺兵,爱好文学创作,曾有反映战争的作品获得了全国性的奖励,却没想到因此而触怒了军区某些领导,转业时被安排去某供销社卖核桃。他不服从这样的安排,便去找领导调换,找遍了各路领导都无人搭理,最后找到了苏部长。没想到苏部长惜其才,亲自带他去省委宣传部找领导调换工作,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
还有与会者说苏策不管何时何地都敢于仗义执言,不畏权贵,只论是非;不顾亲疏,只论对错。因而文革时,被错判为反革命者。他不顾自己的处境,却为他人鸣不平。他对时事与大事件直言不讳,不在乎个人安危,而要去纠时代的错。他就是这样舍生忘死地续写着不朽的知识分子品格。
缺席的在场者
随着对苏策其人其事其文的深入了解,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又多了一件憾事,那就是未能与之相见。希望通过对其作品、传略和亲友的了解,能够领略苏策先生的风采,能够明白其博大的情怀,能够彰显其不朽的精神。
苏策先生漫长的一生,身经百战,目睹国家民族的危难,亲历战火与血腥、苦难与坎坷、彷徨与绝望,然而这些都一一被战胜。在民族危难时觉醒,铁肩担道义,用枪去呈现铁血男儿本色,誓死保家卫国,刻画出铁骨铮铮的军人精神。在战火中与晚年笔耕不辍,妙笔著文章,用笔去展现文人风采,一支妙笔把那些远去的背影留下,把那些传奇的故事录下,把那些不朽的精神传递。在辉煌时刻,虽赋闲在家,却仍仗义执言,惜才爱才,不断育才,为祖国的文艺繁荣与发展竭尽所能。
随着这“最后一位红军作家”的仙逝,那些战火中的英烈们都成为了缺席者,他们的肉身都化为尘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还好,这些军旅作家们,尽管未能留住那个时代的全景,但却为我们的民族勾勒出那个时代的伟大与不朽。把那些缺席者的英魂保存下来,使他们成为永恒的缺席在场者。而这种貌似平凡的工作,却是伟大的,军旅作家们因其铁肩所担的道义和妙笔所著的华章,就是不朽的,就是传奇的。苏策虽被誉为“军宝”,但岂是这一词所能承载,他不仅是“军宝”,还是我们民族的魂,延续着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精神。
如今,他的肉身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的精神却依然在场。与那些伟大的英烈们一样,他也是一个缺席的在场者,并且恒久在场,永远激励着一个民族!